《幽门螺杆菌再传染开题报告加中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幽门螺杆菌再传染开题报告加中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幽门螺杆菌再传染开题报告加中医学号:20131139编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院(系、所) 第一临床医学院 学 科 (专 业)中医内科学(脾胃) 研 究 生 姓 名 孙晓雯 学科门类及学位级别临床学位硕士研究生 导 师 姓 名 金小晶 入 学 年 月 2013年9月 开 题 报 告 日 期2015年3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1 / 21填 表 须 知1、 论文开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向评议小组报告并听取意见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此表。2、论文开题报告填写完成后,必须经导师审批,院(系、所)意见签署,通过后方能提交。3、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结束前(第三学期初)、硕士生应在第三学
2、期结束前完成此开题报告。研究生院培养及学籍管理办公室收到此开题报告至少半年后方受理答辩申请,因迟交开题报告影响答辩而超过学制规定年限,由研究生本人负责。 4、研究生开题前应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博士生还需填写查新报告。查新工作可委托图书馆负责,也可在完成网络文献检索类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或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文献检索培训后,自行组织查新检索,自行组织查新需要详细文献查新述评作为附件。自行查新报告须经导师审查后由开题报告评议专家组审核签字(或盖章)。5、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研究生自留放入本人“研究生学习档案材料袋”;一份交教研室或者学科,一份交研究生秘书处,由院(系、所)保存并归入院(系、所)研究生教学档案
3、。6、学科门类及学位级别指的是工学(或理学等)博士、硕士。7、本表下载区: 。本表电子文档打印时用A4纸张,格式不变,内容较多可以加页。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幽门螺旋杆菌再感染的临床研究研 究方 向幽门螺旋杆菌再感染题 目 来 源国家部委省市厂、矿自选有无合同经费数备注自选题 目类 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跨学科研 究其他论文开题前上网检索情况(硕士生可不作要求;博士生应填写并附查新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具体要求见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选题、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一)课题研究目的,其理论及实际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三)完成课题的条件
4、。(四)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一)课题研究目的,其理论及实际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1.研究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的再传染问题2.立项依据及意义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引起广泛关注,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据估计,在世界人口中,约50%以上人感染了,但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差异较大。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我科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其中很多患者曾多次感染,反复进行多次抗根除治疗,那么我国老年人反复多次根除治疗的疗效如何,切断感染源后治疗效果有何变化?那么(经多次治疗仍为阳性)的出现是因为耐药?还是因为再感染呢?切断传播途径能否提高的根除率呢?目前没有类似的研究,以上问题,
5、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另外,在中医方面,同过对再感染者进行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协助性的恢复,并对其过程进行研究。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目前共识认为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肠型胃癌有密切关系,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列为类致癌因子。所以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最关注的和研究最热门的课题。的传染性研究1、口腔感染胃口的相关性:宋群生6等研究发现,人口腔中不但有大量的H p 存在,而且口腔中H p 的形态、生化特性和免疫学特性、培养条件及胃粘膜的H p 极其相似,这说明可以寄生在口腔中,而且口腔中的及胃内可能是同一类。很有可能通过口-口传播
6、。甚至有资料报道,口腔中的H p很有可能会通过接吻传染给对方。人胃粘膜中H p清除率很高,可其复发率也很大,可能是由于口腔中的H p 未能清除而反复进人胃内感染所致。 2、家庭聚集倾向再发率及家庭成员相关性:李薇5等调查了168例再发病例的家庭成员的感染情况,结果家庭成员检出率为8631(145168),提示及患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很有可能是儿童感染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经根除治疗成功或临床症状消失的患儿及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共用餐具、聚餐进食、同吃同住、密切接触等大大提高了再发的风险。3、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主要指因医护人员不注意的操作, 或不严格的消毒而造成的传播,日本研究人员13发现经胃镜检
7、查后1周有0.02%的患者出现了急性胃黏膜病损,这部分病人镜检前阴性,镜检后50%以上阳性,说明很有可能通过胃镜传播, 另外, 口腔科器械的携带及操作也可造成传播的可能。4、其他:14陈意振等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提示,积极防治成人感染,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加强运动对降低成人感染起重要作用。感染率高低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饮食习惯、卫生条件、居住环境等因素,这也是农村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的重要原因。印度下层社会人群中H p 感染率高达79 % 15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H p 感染率平均仅为30 % 16。来自上海市民和郊区农民H p 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 农村
8、H p 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17。从上述资料可看出, H p 感染在经济发达国家显著低于经济落后国家;卫生条件好的地区明显低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表明H p感染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 卫生习惯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关于中医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防止其再传染的方法已经有一些研究和进展。中医学无感染这一病名,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而进行辨证论治。感染主要及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濟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感染所致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一范畴。感染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反酸、烧心、嗜杂等症状,大致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痛”、“腹胀”、“吐酸病”、“纳呆”、“胃病”、“呕
9、吐”等疾病,现将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感染进展情况叙述如下:1、感染所致的“胃病”、“胃痛”、“纳呆”等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概括来说,不外外因及内因两大方面,外因如饮食不洁、感受风寒等均可伤及脾胃,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不降的呕吐、恶心,脾气不升则腹湾,气机运行失畅则可出现胃痛、胃胀等临床表现;内因则主要为脾胃气虚、情致不畅,健运失司而导致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危北海教授认为正虚邪实”能较全面的反应感染的发病情况,主张今后研究应集中在正邪两方面去研究其发病机制。张琳等认为属于中医里的湿热之邪,但只有在饮食失节、久病初愈等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才能致病,故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并认为所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
10、为湿热致疲,治疗应以清热化疲为主。 2、中医药在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等三方面,各自的根除效果不同,其所应对的临床症状亦不相同。 3、单味中药抗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清热解毒,二是扶正桂邪。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单味中药对的抑菌作用。有研究显示单味中药抗的效果好于西药,如邓世荣等以中药槟榔和西药雷尼替丁作为对照,观察两组间的根除效果,结果显示中药的根除效果优于西药组。有的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及西药的根除效果相当,但中药的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刘小英等用鱼雁草水煎劍作为治疗组,而以三联疗法(兰索拉唾、克拉霉素、甲确唾)作为对照组
11、,结果发现两组之间根除效果相当,但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症状方面优及对照组。此外,许多研究者还进行了单味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如王绪霖等对38种中药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黄萃、黄连、黄柏、大黄、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获荟、高粱将等中药抑菌作用最为明显,最大抑菌环为25,及其他报道基本一致,而研究中发现的党参、枸祀无明显抑菌作用,及其他报道不一致_。陈芸芝的100味中药抑菌试验研究亦得出黄茶、黄连、大黄、地榆、马鞭草对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及王氏结论相符经过统计大量单味中药在体外进行的抑菌试验研究,我们发现,苦寒清热类的中药如黄连、黄荟、黄柏、大黄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这也证实了清热解毒类中药
12、在抗方面较扶正祛邪类中药更具有优势。但是体外抑菌试验只能作为临床参考,还不能作为临床依据,毕竟体外环境及体内环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关于单味中药抑菌的机制目前不是十分明确,尚待进一步研究。(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1.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观察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病患者舌象,分析证型,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中医舌象、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提供临床依据。本试验招募临床上(根除治疗失败2次以上,包括2次)感染患者,并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家人感染情况、有无分餐、在外就餐情况、疾病类型、有无口腔问题等因素,进行分析,整理感染的传
13、播途径相关线索及影响因素,然后在原有的一线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切断传播途径如洁齿、家庭同步治疗、分餐等,疗程一周,一个月后复查,评价的根除情况;中医方面,对于来诊的感染患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辩证分析施治,首分阴阳辩虚实寒热随证治之,完成整理归纳。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所致疾病众多,为方便研究,本研究釆用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阳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西药组组:西药组联合散剂2周组组:西药组联合汤剂2周组组:西药组联合汤剂4周组,其中西药联合散剂2周组、西药联合汤剂2周组及西药联合汤剂4周组合并为中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的样本的配比例为3:1,中
14、药组内样本量按1:1:1分配,确定每组的样本量为16例,4组共64例。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时以及治疗后1月随访时的症状进行评分,入组时、治疗后1月随访时量表、症状评分表、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同时在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等项目,并对中药组和西药组以及中药组间的差异。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于单纯应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减少患者的失访情况,此外,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能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事件。中药在缓解患者症状及降低药物不事件等方面都有优势,在根除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人曾做
15、过这方面的研究,主张将辨证及辨菌结合起来,即重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同时又不忽视感染,如姚洁明等将6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辨证的基袖上釆用纯中药治疗,而治疗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经研究证实的抗有效的重要如大黄、黄连、黄茶、生甘草复方合刻,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根除率为33.33%,而对照组的根除率为20%。,说明辨证结合辨菌治疗是有效的中药联合西药根除则可互取其长而避其短。本研究欲通过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的根除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以进一步探索的根除方案。2.主要研究方法2.1调查问卷法设计调查登记表,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由固定一名中级以
16、上职称的中医内科医师运用四诊的方法收集每个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舌象(舌象判断依据舌象诊断标准)、症状、体征资料,依据证型诊断标准辨证,得出辨证结果,整理检测结果。阅读大量关于流行病学的文献资料,整理感染的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制成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家人感染情况、有无分餐、在外就餐情况、疾病类型、有无口腔问题等因素,治疗过程中进行切断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剔除依从性差的病例。2.2 切断传播途径的再治疗感染患者予以三联:奥美拉唑20(泮托拉唑15、雷贝拉唑10等制剂),2次/日(空腹、饭前半小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君尔
17、清)1.0g,2次/日(饭后即服)青霉素过敏者换用硝基咪唑类(替硝唑、甲硝唑)、克拉霉素片0.5g,2次/日(饭后即服)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7d;予以三联的同时予以切断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如家庭同步治疗,口腔洁治(抗生素使用的第三天)(口腔洁治包括口腔卫生指导; 超声波去除牙菌斑及牙石;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0 1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冲洗牙周袋。早、中、晚3 次餐后30 刷牙,每次3 以上,并0 12%氯已定溶液漱口,早晚各1 次,每次10,含漱1 )、分餐等,在本院口腔科协作下收集患者“口腔问题”治疗单。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药物。疗程结束一月后复查,采用C13或C14呼气试验或尿素
18、酶测定法,观察的根除情况。2.3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全国专家编写) 2 0 0 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1 ) 脾胃湿热证主症: 胃脘胀满、灼痛, 口苦口黏、渴不欲饮, 头身重着;次症: 吞酸, 嗳气, 嘈杂, 纳差, 大便不爽或秘结;舌脉: 舌红, 苔黄滅或黄厚腻, 脉弦滑或滑数。( 2 ) 肝胃郁热证 主症: 胃脘灼痛, 嘈杂、反酸, 痛势急, 口苦、口干, 烦躁易怒;次症: 面红目赤, 大便干结;舌脉: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 3 ) 肝气犯胃证主症: 胃脘部胀痛, 胁肋部胀痛, 每于情志刺激后诱发或加重, 善太息, 嗳气或矢气
19、则舒, 心烦易怒;次症: 纳少, 胸闷, 大便不畅;舌脉: 舌红, 苔薄白, 脉弦而有力。( 4 ) 胃络瘀血证主症: 胃痛如针刺或刀割, 痛有定处, 痛势较剧, 按之痛甚, 食后痛甚, 夜间为甚;次症: 痛彻胸背, 可有呕血或黑便史;舌脉: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浬。( 5 ) 脾胃虛寒证主症: 胃痛, 痛势绵绵, 喜温、喜按, 劳累或遇冷后发作或加重, 空腹痛甚, 得食则痛减, 食后腹胀;次症: 口淡流诞, 倦怠乏力, 畏寒肢冷, 神疲懒言, 纳少便溏;舌脉: 舌质淡, 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沉、细弱。( 6 ) 胃阴亏虛证主症: 胃脘部隐隐灼痛或嘈杂, 饥时痛甚, 似饥不能食, 口
20、干不欲饮;次症: 纳呆, 干呕, 口燥咽干, 手足心热, 身体消瘦, 大便干燥;舌脉: 舌红少津, 舌面有裂紋, 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7 ) 寒热夹杂证主症: 胃脘隐痛或胀痛, 痞硬, 嗳气, 反酸, 口干, 口苦;次症: 大便干结亦或时溏时干, 腹中雷鸣下利;舌脉: 舌红胖, 苔黄白相兼或黄腻, 脉弦细或滑数。以上证候确定: 主症2 项加次症2 项。对于来诊的顽固性感染患者,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结合患者的舌苔脉象,四诊合参,进行辩证分析,完成证型的归纳整理。2.4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将采用13.0统计分析软件将研究资料建成数据库文件,并对数据进行核对及逻辑检查,保证数据无
21、误后使用该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资料的分布用频数表达及X2检验率的相关性检验用确切概率检验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证型类别出现的频数采用非参数检验的卡方检验。(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通过严谨的临床设计,用较大样本,采用实验检测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设立阳性组和阴性组对照。观察分析各组舌象特征,及证型特点,探讨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中医舌象、证型的关系,旨在为中医辨证治疗相关性疾病提供临床指导。另外通过切断的传播途径,验证的根除率及耐药性无关,而及感染源有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
22、参,对于患者进行证型辨析。本研究欲通过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的根除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以进一步探索的根除方案。 完成课题的条件1.协助指导具体人员:杨 勤 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谢晓枫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缪伟峰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项镇新 主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2.协助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要仪器设备情况: 临床检测项目所需仪器设备及培养环境临床协作单位已具备,检测技术符合要求。参考文献 1. , , B, . : a . , 1997, 113: 1082-1086. 2. P, E, U, . : 1 . , 1999, 13: 703-71
23、2. 3. F, D, , . a 12- . () , 2000, 115: 201-204. 4. . , . . 161. : , 1994. 5. , 2 C, . . ,1991, 338: 1175-1176. 6. S, M, , . s . J , 1994, 47: 436-439.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2003?中国)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522-523.8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幽门螺杆菌学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2007年8月庐山)J.胃肠病学,2008,13(1):42
24、-46.2.预期结果:通过中医舌象观察感染,通过对慢性胃病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舌色分布判断感染,以淡白舌为主:舌苔分布以黄腻苔为主;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胃湿热证为主。通过切断的传播途径及耐药性的实验,说明的根除率及再感染有关系。 研究生签名:孙晓雯 2015 年 02 月 28 日二、学位论文工作实施计划(一)论文的理论分析及硬件要求及其预期达到的水平及结果一、理论分析: 口臭,又称为口腔异味,是指口腔内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已将口臭列为一种疾病诊治。有文献显示,中国口臭的患病率为27.5%;在西方国家,口臭的患病率高达50
25、%。口臭的发生及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有关。最近,有研究报道,口臭的发生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本文将选取48例口臭患者96例无口臭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研究,检测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口臭发生的相关性。感染及口臭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是引起口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对研究的深入,感染是否是某些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或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具有重大的相关性将被阐明,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协助单位同前。三、 目标同前。(二)
26、论文工作进度及安排起讫日期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备 注2014年5月文献检索(再感染)2015年2月课题设计,初步完成开题报告2015年4月-2015年10月临床收集至少30例、治疗+宣教单2015年11月-2016年2月整理、分析数据,完成论文撰写指 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综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开题报告评议情况记录、评议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组长:成员:、评议小组意见(见附表)、投票表决结果评议小组出席 人;通过 人;不通过 人。、评议小组组长(签名):评议小组成员(签名):年 月 日学院意见:学院负责人签名(或印章)年 月 日学科(教研室)意见: 学科(教研室)负责人签
27、名(或印章)年 月 日学 科 评 议 小 组 意 见评议项目评议意见(请在括弧内画)论文选题的意义较好( )一般( )较小( )论文难度及工作量是否适度偏高( )适当( )偏低(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较好( )一般 ( )不可行( )是否同意论文开题报告同意 ( )不同意 ( )评议小组组成人员评议小组姓 名职 称所在单位或部门组长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记录人:日期:年月_日南京中医药大学 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 题 报 告 评 议 表姓名专业指导教师时间地点评议小组成员论文题目评议小组意见(整理后誊写) 评议组组长(签名) 记录人: 日期:年月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学科评议小组表决票评议项目评议意见(请在括弧内画)论文选题的意义较好( )一般( )较小( )论文难度及工作量是否适度偏高( )适当( )偏低(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较好( )一般 ( )不可行( )是否同意论文开题报告同意 ( )不同意 ( )中医内容不够,这篇文章是中医的 所以麻烦加1000字中医内容,麻烦老师修改 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