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docx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最新版)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姓名:袁宜成 年级专业:11林学二班 学号:11102872实习日期:2014年8月8日至8月10日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一、 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1. 实习目的:掌握优良标本的识别和采集,以及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2. 实习方法及内容:A. 标本的采集 a.必须详细填写野外采集记录,随时采集随时填写,并同在标本上挂标签,注明采集号,采集时间,采集人等。 b.采集病害标本时必须收集足够数量的标本。应力求具有明显的子实体,以利鉴定及保存。 c.力求寄主植物各部位器官要完整,应采集到花,果实等 d.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而不混杂
2、e.应再采集筒彼此易污染混杂的标本,应先用草纸包裹,然后放到塑料袋中,凡压过黑粉菌,锈菌的草纸不能再用。B.标本的制作 蜡叶标本:将所采的植物叶片,嫩枝,果实等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中加以选择,除去其不合需要的部分,然后平铺在草纸上加以整形,力求保持植物体的原来形状,再加草纸数层(每一层标本放三到四张草纸),然后用标本夹压紧(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压制过程中需经常换纸,以防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在夏季通常前三到四天每天换一到两次,以后每隔两到三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完全干燥为止。待干燥后换装纸袋保存,即成蜡叶标本。标本干燥愈快,愈能较好保持原有色泽。3. 实习结果 完成了标本的采集及
3、制作,具体实习结果见病理学标本。4. 结果及讨论 通过林木病害的采集及制作已基本掌握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完整,病害种类的单一。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勤换纸,防止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二、 林木病害的诊断1. 实习目的 掌握林木病害快速诊断的方法,正确判断引起病害的原因。2. 实习内容及方法 A.野外病因分析 通过对林间树木上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特点以及林间周围环境,气象因素等,仔细观察和判断,初步确定发病原因。症状观察:林木感染病害后常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病树林间分布判断: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
4、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等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树种上表现的病状相同,病状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B.病害诊断 林木病害的识别和诊断,主要是通过对症状和病害在林间分布特点的观察,以及对病原的直接鉴定,和人工诱发试验等方法进行。在调查过程中,面对一种病害,因注意观察下列问题:1. 发病树种2. 发病部位,其中特别注意有些表现于叶部或枝条的病害,其实是由于根部受病引起的。3. 被害植株及发病部位症状特点4. 被害植株在林间分布情况5. 病害的发展进程等等 为了检验野外诊断是否正确,一种方法是,进一步做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是确定受害部分有无病原物
5、存在,并鉴定病原物的种类,另一种方法是,把病原物自病组织分离出来,野外调查中,必须注意采集带有病原体的标本。3. 实习结果 初步鉴定所采集的林木病害标本编号寄主病害名称发病部位病原1绣球黑斑病叶真菌2山胡椒漆斑病叶真菌3水杉赤枯病叶真菌4阔叶箬竹黑痣病叶真菌5茅栗叶斑病叶真菌6日光槭漆斑病叶真菌7君迁子黑星病叶真菌8杨树杨树锈病叶真菌9金刚竹煤污病叶真菌10皂柳褐斑病叶真菌11悬铃木叶斑病叶真菌12杉木炭疽病叶、枝真菌13香椿锈病叶真菌14叟疏花叶病叶真菌15竹丛枝病全株植原体16桃穿孔病叶细菌17樱花穿孔叶细菌18旱柳锈病叶真菌19马尾松落针病叶半知盘菌20杉木枯梢病叶真菌21栎毛毡病叶螨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木 病理学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