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复习材料详细版.docx
《实验动物学复习材料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学复习材料详细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动物学复习详尽版第一章 绪 论掌握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动物实验、中医实验动物学、AEIR、3R概念。实验动物三大特点。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意义。1、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明确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动物。2、实验动物特点:遗传限定;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适宜环境和均衡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繁育;应用于科学研究3、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实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警卫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4、AEIR(生命科学研究4个基本条件):animal(实验动物);equipment(实验设备);in
2、formation(信息);reagent(试剂)。5、3R原则:替代原则(replacement);减少原则(reduction);优化原则(refinement)6、动物福利: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健康和快乐。内容如下:应提供给动物满足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营养食物和清洁饮水,使其免受饥渴。应提供给动物适当栖息之地和饲养场所,使其能休息和睡眠。应提供预防动物疾病和患病后及时诊疗措施,使其免受疾病和伤害痛苦。应提供给动物安静饲养环境,无刺激动物发生应激和恐惧场面和声音。应提供给动物和同类玩耍、表达天性空间和自由。7、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意义:
3、中医药现代化需要实验动物学;深刻揭示中医药治病机制,进一步提高疗效需要实验动物学;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需要实验动物学。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掌握 实验动物分类和品种品系概念。近交和近交系动物概念,近交系动物特点。封闭群动物概念。杂交群动物概念。1、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分为近交系、封闭群(远交系)和杂交群。2、品种:是种以下非自然分类单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定向培养,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动物群体,其特性能稳定地遗传。3、品系:即“株”,为实验动物学专用名词,指来源明确,并采用某种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相似外貌。独特生物学特征和稳定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动物
4、群体,如近交系、封闭群和杂交群。4、近交系动物:是指通过至少连续20代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动物群体,能维持基因纯合性。(近交是有意识地选用血缘关系近雌雄个体进行近亲交配)其命名:大写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应简短。如C57BL。F25表示近交代数为25代。5、近交系动物特点:基因纯合性;遗传组成同源性;遗传组成独特性;遗传特征可辨别性;遗传稳定性;表现型一致性;背景资料可查性;国际分布广泛性。6、封闭群动物:指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群体。F1=1/2Ne7、杂交群动物:指由两个不同近交系杂交产生后代,又称系统杂交动物。第三章
5、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掌握 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概念。1、分级如上,四级2、悉生动物:是指出研究目,向无菌级动物体内人为植入已知一种或数种微生物动物。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掌握 实验动物环境、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表4-4、表4-5)。1、实验动物环境:指人工控制、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特定场所及相关条件,即围绕实验动物所有事物总和。2、实验动物设施:指和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有关建筑物和设备总和。可分为生产设施和动物实验设施两类。其按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要求可分为普通设施、屏障设施和隔离设施。3、空气过滤系统维护:
6、初效过滤材料2周到3个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材料3个月到1年半更换一次;高效过滤材料12年更换一次。第五章 实验动物营养学掌握 实验动物饲料所含六大营养成分。氨基酸互补作用。维生素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P68表5-2)。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实验动物名称。食性概念。啮齿类、兔、犬和猴等实验动物营养需要(了解P70)。1、六大营养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2、氨基酸互补作用:在饲料配合中,利用各种饲料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同,通过两种以上饲料蛋白质配合,相互间取长补短,弥补相互氨基酸缺陷,是饲料氨基酸平衡更理想。3、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动物:豚鼠、猴、4、食性:不同种动物摄取
7、食物习性各不相同,这种习性称为食性。第六章 常用实验动物掌握 小鼠习性和行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大鼠常用品种品系名称。豚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家兔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小型猪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行为习性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小鼠胆小怕惊;昼伏夜动;喜群居;适应性差;喜欢啃咬1、药物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药物筛选;药效学评价试验;生物制品检定)2、肿瘤学研究(自发肿瘤;诱发性肿瘤;人癌细胞移植)3、遗传学研究(遗传学分析;基因研究;突变系疾病动物模型)4、感染性疾病研究(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动物模型)5、免疫学研究(制备单克隆抗体;动物模型;免疫功
8、能)6、老年病研究7、其他疾病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计划生育)8、常用品系近交系:BALB/c、C57BL、C3H、DBA封闭群:KM、NIH、ICR、LACA大鼠昼伏夜动;喜群居;胆小怕惊;喜啃咬;抗病力较强;对噪声敏感性强1、内分泌研究(内分泌学研究;内分泌疾病模型)2、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3、药物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药效学研究神经、心血管系统药物评价,抗炎药物筛选和评价)4、行为学研究(迷宫试验;奖励和惩罚试验;成瘾性药物行为学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研究)5、老年病学研究 6、肿瘤研究 7、感染性疾病研究 8、心血管疾病研究豚鼠温顺,喜安静,易感性1、免疫学研
9、究2、药品、生物制品及化妆品研究3、传染病研究4、营养学研究5、悉生生物研究6、内耳实验研究7、其他领域应用(妊娠、毒血症、动物代血浆等)兔典型刺激性排卵动物,交配后1012h排卵,性周期815天1、免疫学研究2、热原试验和发热研究3、眼科研究4、生殖生理和避孕药研究5、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6、心脏病和肺心病研究7、微生物学研究8、皮肤毒性测试小型猪1、心血管研究2、代谢性疾病研究3、皮肤烧伤研究4、外科学研究5、肿瘤研究6、免疫学研究7、产期生物学和畸形学等研究8、遗传性和营养性疾病研究9、口腔学科研究10、药理学研究11、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掌握 小鼠传染
10、性脱脚病、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布氏杆菌病、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人兽共患病主要病原体名称。名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小鼠传染性脱脚病(1)传染源:病鼠和无症状带毒鼠(2)传播途径:皮肤接触和呼吸道传播,亦可经污染饲料和用具传播(3)易感者:小鼠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急性:发生在易感品系小鼠,未出现皮疹即大批死亡,尸检可见肝脾灶状坏死和肠道出血。慢性:多呈皮肤型,早期病灶发生在嘴唇、脚和尾部。出现脱脚、断尾、萎靡等症状。隐性:外观健康,应激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流血性出血热(1)传染源: 主要是野鼠,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代表,可在实验大鼠等啮齿类动物中流行。
11、近年发现,该病毒可由实验大鼠传播给人。(2)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以螨等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含有病毒血、尿等,污染人破损处,亦使人患病。(3)易感者:主要是人,其次为大鼠、小鼠、豚鼠、兔等实验动物。动物感染后可不发病,而人则发病。实验大鼠感染后呈隐性或持续性带毒状态,无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人:轻者出现感冒样症状,重者发热、出血、肾衰竭和外周循环衰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1)传染源:感染LCM病毒野小鼠、无症状带病毒小鼠。(2)传播途径:接触带病毒野小鼠或实验小鼠分泌物、排泄物、吸血昆虫传播,以及胎盘垂直传播等。(3)易感者:小鼠、猴、豚鼠、大鼠、地鼠、兔、狗等,人亦易感。动物:感染后临床症状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动物学 复习 材料 详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