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控制.docx
《单病种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病种质量控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病种质量控制(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第二节 住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控制指标一、 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二、 氧合评估。三、 病原学诊断1 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2 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四、 抗菌药物时机1 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 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 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五、 起始抗菌药物选择1 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2 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3 目标抗菌药物的治疗选择六、 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七、 抗菌药物疗程(平均天数)。八、 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健康辅导。九、 符合出院
2、标准及时出院。十、 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养生第三节 质量控制指标之解释及计算公司一、 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管理评价的目标1 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 起始抗菌药物选择符合规范;3 病原学诊断得到重视。二、 基本信息住院号/急诊号/门诊号。到达急诊/门诊的时间(时、分)。既往史:有无吸烟史,住院前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费用支付方式:社会保险、个人自负。三、 评价病例的ICD-10编码由于在国际疾病ICD-10分类中未作: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及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认别。肺炎:细菌性肺炎(ICD-10)J15;病原体未特指的肺炎(ICD-10)J18。住院社区获得性肺
3、炎(CAP)质量控制指标-1指标代码:CAP-1。指标名称;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对象选择:全部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患者。设置理由1 住院治疗的成人CAP应符合CMA2006年CAP指南中“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的要求。2 IDSA/ATS 2007年CAP指南中指出(1) 除了出现多项提示性的临床特征,通过胸片或其他影像技术证明肺内出现浸润阴影是诊断肺炎必需的,不论有或没有微生物的数据(中度推荐:III级证据)。(2) 有感染性休克需用血管升压类药物,或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须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直接收入ICU(强烈推荐:II级证据)。(3) 有严重CAP标准中3项的患者
4、应直接收入ICU或者高水平监控的病房(中度推荐:证据等级II级)。一些研究表明,相当部分的CAP患者在住院2448小时后被转入ICU。这些病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似乎比直接收住ICU的病人高。(4) 医生常把能在门诊就得到很好治疗的病人和更希望接受门诊治疗的病人收住入院。客观评分,如CURB-65评分或PSI,能帮助确定病人可能更适合于门诊治疗。但是对这些评分系统的应用必须结合医生对其他临界因素的判定,包括安全、可靠口服药物的能力和门诊支持资源的可获得性。指标类型:过程质量。表达方式:比率提高。信息采集:追溯性调查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中CAP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相关信息。 分子:符合入院
5、标准成人CAP的例数(CURB-65:2分以上;或PSI:70; III、IV、V级的病例)。 病例范围:全部。 除外病例:无。 信息要点:符合入院标准。 分母:全部住院成人CAP的例数。病例范围:以第一诊断肺炎收入住院,符合ICD-10:细菌性肺炎J15,病原体未特指的肺炎J18。18岁以上的住院患者。 除外病例:无。 特别提示:CMA2006年CAP指南。1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尤其是2种或2种以上条件并存时,建议住院治疗:(1)年龄50岁。(2)存在以下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之一: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糖尿病;3) 慢性心、肾功能不全;4) 恶性实体肿瘤或血液病;5) 获得
6、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RDS);6) 吸人性肺炎或存在容易发生吸入的因素;7) 近1年内曾因CAP住院;8) 精神状态异常;9) 脾切除术后;10) 器官移植术后;11) 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12)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3)存在以下异常体征之一:1) 呼吸频率 30次min;2) 脉搏120次/min;3) 动脉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4) 体温40或35;5) 意识障碍;6) 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败血症、脑膜炎。(4)存在以下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之一:1) WBC20109/L 或4109 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 L;2) 呼吸空气时aO260mmHg、PaO2F
7、IO2 300,或PaCO250mmHg;3) 血肌酐(SGr)106mol/或血尿素氮(BUN)7.1mmol/;4) 血红蛋白90g/或红细胞压积(Hct)30;5) 血浆白蛋白25g/;6) 有败血症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减少;7) 线胸片显示病变累及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出现下列征象中1 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1)意识障碍。(2)呼吸频率30次min。(3) PaO260mmH
8、g,PaO2FiO2300。(4)动脉收缩压90mmHg。(5)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人院48内病变扩大50%。(6)少尿:尿量20ml,或80ml/4,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3CAP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IDSA/ATS 2007年CAP指南中主要包括CURB-65及肺炎严重指数(PSI)这两种评分体系。 (1)CURB-65评分01分患者 可以在门诊治疗2分以上的患者 需要住院3分以上的患者 可能需要在ICU治疗 (2)严重指数(PSI)评分严重分级 评估分值 建议治疗场所 I 无预测标准 门诊治疗患者 II 70 门诊治疗患者 III 7190 住院治疗患者 IV 9
9、1130 住院治疗患者 V 130 住院治疗患者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控制指标-2指标代码:CAP-2。指标名称:氧合评估。对象选择:全部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患者。设置理由1低氧血症是严重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AP死亡的危险性随低氧血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吸氧可以降低低氧血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2在住院治疗标准中“氧合评估”的结果,都得到应用,例如(1)用作住院治疗标准之一:呼吸空气时PaO260mmHg, PaO2/FiO250mmHg(同CAP-1标准)。(2)用作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之一:PaO260mmHg, 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
10、治疗(同CAP-1标准);入住ICU标准之一:PaO2/FiO2250。指标类型:过程质量。表达方式:比率提高。信息采集:追溯性调查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中首次接受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的记录时间。 分子:急诊或住院24小时内接受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的例数。 病例范围:全部。 除外病例:无。 信息要点:氧合评估 分母:全部住院成人CAP的例数。病例范围:以第一诊断肺炎收入住院,符合ICD-10:细菌性肺炎J15,病原体未特指的肺炎J18。18岁以上的住院患者。 除外病例:无。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控制指标-3指标代码:CAP-3指标名称:病元学诊断对象选择:全部住院
11、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患者。设置理由1CMA2006年CAP指南要求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的选择(1)住院患者应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和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凡合并胸腔积液并能够进行穿刺者,均应进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行胸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2)侵袭性诊断技术仅选择性地适用于以下CAP患者 a)经验性治疗无效或病情仍然进展者,特别是已经更换抗菌药物1次以上仍无效时; b)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而采用常规方法获得的呼吸道标本无法明确致病原时; c)免役抑制宿主罹患CAP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 d)需要及非感染性肺炎浸润性病变鉴别诊断者。2IDSA/ATS 2007年CAP指南中指出(1)
12、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该进行有针对的病原学检测,其重要意义在于当按照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推测的病原体被怀疑时,可以改变标准(经验性)的治疗方案(强烈推荐II级证据)(2)对于具有临床适应症的住院患者,需要在治疗前做血培养和咳痰标本的涂片染色和培养(有咳痰的患者)。对于没有临床适应症的患者,这些检查是选择性的(中等推荐,I级证据)。(3)如果需要做治疗之前的痰涂片革兰染色和痰培养检查,则必须要是合格的痰标本,同时对于标本的收集、传运、处理也要符合要求(中等推荐,II级证据)。(4)对于重症CAP患者,至少要做血培养、肺炎军团菌和肺炎链球菌的尿抗原检查、咳痰标本培养。对于气管插管病人,需要留取将气管内
13、吸出物做病原学检查(中等推荐,II级证据)。指标类型:过程质量。表达方式:比率提高。信息采集:追溯性调查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中首次接受痰、血等标本培养的时间记录,以及对病原学诊断信息应用的记录。分为以下2个子项叙述CAP-3.1 首剂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痰、血标本培养设置理由:急诊是患者入院的第一步,强调在使用急诊/首剂抗菌药物前采集痰、血标本培养。 分子:首剂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痰、血标本培养的例数。 病例范围:全部。 除外病例:无。 信息要点:首剂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培养。 分母:符合CAP标准住院的例数。病例范围以第一诊断肺炎收入住院,符合ICD-10:细菌性肺炎J15,病原体未特指的肺炎J1
14、8。18岁以上的住院患者。 除外病例:无。CAP-3.2 住院24小时以内收住ICU患者,在住院前或住院后24小时内采集痰、血标本培养设置理由:住院24小时以内收住ICU患者,在住院前或住院后24小时内给予采集痰、血标本培养做病原学检查。 分子:住院24小时以内收住ICU患者,在住院前或住院后24小时内采集痰、血标本培养的例数。 病例范围:全部。 除外病例:无。 信息要点:收住ICU前已经采集痰、血培养。 分母:符合CAP标准住院ICU的例数。病例范围以第一诊断肺炎收入住院,符合ICD-10:细菌性肺炎J15,病原体未特指的肺炎J18。18岁以上的住院患者。 除外病例:无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质 控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