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主体施工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木结构主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结构主体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木结构施工方案 木构造施工方案一、根底防潮层施工木构造墙脚与混凝土根底的防潮层应采纳质的耐腐透气的地梁膜;地梁板采纳CCA防腐木材,当CCA木材部分开孔或切割时,由于经加压处理过的木材比未经加压处理的木材更具有效的防腐实力,但母材经过二次钻孔切割后易泄漏, 所以对于锯切或钻孔后暴露木材的端部和孔洞,至少涂抹两层适当的木材专用防腐剂。木柱柱脚的防腐 对搁置在根底上或混凝土地基上的木柱同样依据上述防腐处理要求进展处理。木构造柱脚防腐的典型方法是采纳钢板地脚锚固件。二、木构造墙体施工墙龙骨施工要点:主要内容墙体体系的构成墙骨柱的材质等级墙骨柱的规格要求墙体体系的构成 墙体通常由下列构件组成:底梁板
2、, 规格材制成,程度置于楼盖上,尺寸与其所支承的墙骨柱尺寸一样墙骨柱 (40mmx90mm 或 140mm 士 2mm或184mm), 规格材制成 , 垂直置于顶梁板和底梁板之间顶梁板由规格材制成 , 程度置于墙骨柱顶部并与墙骨柱连接门窗过梁 , 规格材或工程木产品制成或为主合梁 , 连接门窗洞口两边的墙骨柱起横梁作用 , 并支承门窗洞口上部的短墙骨柱和顶梁板托柱 ( 比全长墙骨柱短 ), 规格材制成 , 支撑门窗过梁窗台梁 , 规格材制成 , 构成窗洞口的底部边框短柱 ( 比全长墙骨柱短 ), 规格材制成,支承门过梁上方的顶梁板或底梁板上方的窗台梁覆面板 , 木基构造板材制成 , 位于外墙框
3、架外侧墙体体系紧固要求,详细如下1): 墙骨柱末端应钉在顶梁板和底梁板2): 采纳双墙骨柱时 , 以和在墙体相交和转角部位 ,墙骨柱应钉在一起3): 采纳双顶梁板时 , 应将顶梁板钉在一起4): 外墙底梁板应钉在楼盖搁栅或填块上 5): 内墙底梁板应钉在楼盖搁栅或填块上6): 门窗过梁 ( 通常是钉在一起的组合规格材 ) 两端都应钉在墙骨柱上7): 在墙相交处应将叠拼的顶梁板钉在一起1 、墙骨柱的材质等级 墙骨柱是墙体框架的竖向构件 ,墙面板和墙内饰层均固定于其上。承重墙骨柱承受来自屋顶或其它楼层的荷载。墙骨柱立于底梁板上并将荷载传递到梁、和其它墙或干脆传递至根底。标准规定承重墙的墙骨柱应采纳
4、材质等级为VC 级和其以上的规格材。非承重墙的墙骨柱可采纳任何等级的规格材。2、 墙骨柱的规格要求 墙骨柱的最小尺寸依据 GB50005 的要求经工程计算确定。墙骨柱在层高内应连续 ( 孔洞处除外 )允许采纳指接连接但不得采纳连接板连接。墙骨柱间距不得超过 600mm(+lOmm 容差 ) 。阅历说明 , 对于最大屋盖跨距为 12m, 最大楼盖跨距为 6m, 且墙骨柱不超过 3m 的房屋 , 层高为两层时 , 底层墙骨柱采纳 4090mm 、间距为 406mm 。层高为三层时 , 底层墙骨柱采纳 40140mm 、间距为 406mm 。假如不 满意这些限制 , 建议通过工程计算确定墙骨柱尺寸和
5、间距。通常承重墙的墙骨柱尺寸为 4Ol40mm( 2mm), 间距 400mm(+6mm 容差 ), 墙骨柱侧面垂直于墙外表。非承重墙的墙骨柱尺寸为 4090mm( 2mm) 。3、 墙骨柱与保温隔声关系 墙骨柱尺寸越大 , 填充保温材料的空间越大 , 节能隔声效果越好。4、墙骨柱构造开洞要求标准规定开洞宽度大于墙骨柱间距孔洞两侧应用双骨柱,开洞宽度小于墙骨柱间距, 开孔两侧可用单根墙骨柱。墙体转角和墙相交处的墙骨柱数量不得少于二根,以保证墙内饰、墙面板和护墙板具有足够的支撑。对于较大的墙体孔洞 , 诸如需采纳三层以上规格材组合或构造复合材制作过梁的孔洞处 , 建议孔洞两侧各采纳三根墙骨柱 ,
6、 其中两根用于支承门窗过梁。对于搁置于墙上的构造梁或桁梁所作用的荷载 , 必需用柱子 ( 通常用墙骨柱组合而成 ) 来支承。必需有足够的墙骨柱或柱来支承由大型构造构件传来的集中 荷载并将荷载传到根底。对于大型梁和桁架的支承须要进展 工程计算。墙上开孔洞是为了安装门和窗,有关开洞空的要求将在门窗过梁里详述。5、墙转角和墙相交处的墙骨柱布置要求 标准要求 ,墙转角处至少应设两根墙骨柱 , 实际工程中建议最好采纳三根墙骨柱。以便墙内外两侧面板的固定 ,以和墙体构件的组装和固定。6 、墙骨柱的打孔和缺口(见下图) 墙骨柱和顶梁板、底梁板的开孔和缺口限制条件标准允许在限制范围内对墙体框架构件开孔或开凿缺
7、口: 承重墙墙骨柱开孔或开凿缺口后的剩余高度不应小于截小于 50mm 。假如超过该限值 , 则应对顶梁板进展加固(如图所示)门窗过梁施工要点;1 、墙体开洞空的要求 孔洞上的荷载通过过梁传递到支承托柱和相邻的全长墙骨柱 ,再传至楼盖。全长墙骨柱与托柱和过梁的端部固定。承重墙的全部开孔 ( 开孔宽度小于全长墙骨 柱最大允许间距的除外 ) 必需采纳过梁和双墙骨柱。如下图4.1.1图4.1.1采纳规格材制作的过梁的最小尺寸由跨度表确定 ,承重墙的顶梁板和门窗过梁间的短柱的间距必需符合墙骨柱的间距要求 , 因为它们承受来自顶梁板的荷载并传至过梁。对非承重墙来说 , 也要求运用短柱 , 此时的短柱仅供覆
8、盖墙面板时运用。对于窗洞 , 洞口底部设窗台梁 , 其荷载通过下部的短柱传至底梁板。这些 构件不承受任何主要荷载但其间距应满意安装墙面板的要求。标准规定 , 构成孔洞的全部构件 ( 过梁除外 ) 的宽度应与墙骨柱截面高度一样。2 、门窗过梁的设置要求 保证门窗过梁与旁边墙体的坚固连接是很重要的。最好的方法是保证过梁上的顶梁板是连续的并且不与过梁的端部连接 , 使过梁处于较高位置 , 为洞口上部留有净空。用钢板或木板拼接为次选见(图4.3.2)。图4.3.2a小孔洞上方的过梁一般由两层规格材组合而成。较大孔洞上方的过梁通常由三层至五层规格材组合而成。与组合楼盖梁一样,组合过梁的钉连接应满意或超出
9、标准的最低要求。工程木产品 ,如层板胶合木或构造复合材 (SCL), 通常也用作较大孔洞的过梁。SCL 也必需经工程计算验证是否满意荷载要求。供给商必需供给产品满意工程设计的证书以和有关产品的其它一些设计资料。全部有关产品的信息必需保存以备检查。而且 , 较大孔洞上方的过梁所需支承比托柱和全长墙骨柱在两端支座所需支承要大如图4.3.2b图4.3.2b3、 预留门窗孔洞尺寸 墙上开孔洞是为了安装门和窗。通常在建筑平面图上并不标明这些预留孔洞的准确尺寸而只标注门窗的尺寸门窗尺寸可由门窗表查出。应慎重确定门窗预留孔洞的准确尺寸。假如孔洞过大 , 在墙上安装门窗框时比拟困难且内部装饰可能掩盖不住缝隙。
10、假如孔洞太小 ,门窗可能装不上或不能保证其平直。开窗洞时 , 确定预留孔洞尺寸不仅必需考虑窗户和窗框 , 而且必需为填隙和调整平直留出空间。因此 , 通常在孔洞和窗框周边之间预留 10-12mm 的空间。门窗制造商通常会供给其门窗产品所需的预留孔洞尺寸。这对窗户安装特别重要 , 因为不同制造商消费的窗户规格各不一样。而且窗户的尺寸、类型和材料众多给准确计算预留孔洞尺寸带来困难。开门洞时 , 确定预留孔洞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并留出额外空间 : 门框两侧构件和顶部构件的厚度、调整门框平直 , 进户门门槛的厚度、空气流淌和室内门下的楼面装饰。五、楼面搁栅施工要点;1、 楼盖体系构成楼盖搁栅(由规格材和
11、或工程木产品制成),支承于地梁板和梁上,并横跨建筑物宽度,如图5.3.2图5.3.2组合梁(由规格材或工程木产品组合制成),在根底墙之间支承楼盖搁栅 与楼盖搁栅垂直的封头搁栅(规格材或工程木产品制成),用来固定搁栅端部,并支承于地梁板上由规格材制成的木底撑,剪刀撑或搁栅横撑,在支座间将搁栅连接起来由木基构造板材制成的楼面板,板材长度方向与搁栅垂直、宽度方向拼缝与搁栅平行并互相错开。该剖视图显示了典型楼盖体系的一些其它特征。非承重墙下的搁栅可以加倍。搁栅在梁上互相搭接。楼盖须要开孔以便安装楼梯。各类构造构件必需紧固在一起。1)木底撑与楼盖搁栅下侧用钉连接2)剪刀撑与楼盖搁栅用钉连接3)楼面板与楼
12、盖搁栅用钉连接4)封头搁栅与搁栅末端垂直钉连接5)封头搁栅和搁栅端部与地梁板斜向钉连接2、 楼盖系统应牢靠锚固 在根底以反抗由风和地震引起的上拔力和侧向力。底层楼盖搁栅和整个楼盖系统通过螺栓和地梁板连接在一起,螺栓应埋入根底内,不要将搁栅搁置在混凝土或砌体根底的预留槽内,应采纳地梁板和螺栓将楼盖搁栅锚固在根底上,因为这样能供给更坚实的锚固,地梁板除了有助于锚固,还能支承楼盖搁栅和封头搁栅并将楼盖荷载传至根底墙上。地梁板最小规格为40*90 mm( 士 2mm)。标准规定锚固螺栓最小直径为12mm,最大间距为2m。距地梁板两端100300 mm内应当保证有一螺栓。螺栓应当埋入混凝土至少300 m
13、m。尽管标准没有特殊规定,但是L形锚固螺栓能更好地反抗外拔力。如下图3、施工留意事项 楼盖系统的图纸和工程报告上应包括支座详图、桁架位置、支撑和剪刀撑详图、集中荷载、恒荷载、活荷载、支承长度、连接件以和其它细微环节方面的信息。当须要进展构件设计时,其它构造构件以和地基根底都必需加以考虑。任何状况下都须要进展严格的构造设计。用于申请建筑答应证的制造商的设计资料应当保存在现场,以备检查和参考所用。4、 (1.) 进步楼盖系统的整体强度 增加楼面板厚度也有助于荷载在搁栅间的传递。楼面板通过胶粘接和钉接或通过螺丝紧固在搁栅上可以进步楼盖系统的强度和整体性。楼面板通过胶粘接和螺丝连接也有助于削减楼盖噪音
14、。荷载安排包括紧固楼盖构件以便楼盖系统形成一个整体。5、 (2.) 楼盖搁栅的规格,材质,间距,跨度-选择依据标准 , 楼盖搁栅由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材或人字梁制成。搁栅间距不得超过 600mm 。由规格材和人字梁制成的楼盖搁栅尺寸依据符合 GB50005 规定的跨度表确定。楼盖搁栅由规格材和人字梁制成的楼盖搁栅的最小尺寸的选择取决于这些表中的各项因素的结合作用和互相影响。6、运用木撑运用木底撑和剪刀撑或木底撑和搁栅横撑有助于增加刚度和削减振动。避开搁栅发生屈曲变形。木底撑尺寸一般不小于 2Ox65mm, 当荷载安排要求运用木底撑、剪刀撑或搁栅横撑时 , 它们与支座或布置在其它排的构件的间隔 不
15、得超过 2.1m 。同时运用木底撑和剪刀撑或木底撑和搁栅可进步楼盖性能 , 超过单独运用剪刀撑或搁栅横撑的楼盖性能。增加木底撑与剪刀撑或搁栅横撑排数 , 使得它们之间的间隔 小于 2.1m, 可进一步增加楼盖性能。7、 搁栅横撑 由填块组成的搁置在搁栅之间并与搁栅垂直。8、 木底撑 指的是紧固在搁栅下侧的木条。成排的搁栅横撑、剪刀撑或木底撑应延楼盖长度连续设置 , 并且在楼面板安装后用钉子或螺丝紧固。搁栅横撑一般与搁栅具有同样规格。9、 剪刀撑 剪刀撑由成对的斜撑组成 , 斜撑在搁栅间彼此穿插。尺寸为 2Ox65mm 或 4OMOmm 。搁栅下面的衬条用于支承修饰材料。 2Ox90mm 规格的
16、衬条间隔一般不超过 610mm 。 2Ox65mm 规格的衬条间隔 一般不超过 406mm 。运用衬条或当楼面板干脆与屋盖搁栅相连时 , 楼盖性能会进步 , 此时可以不运用木底撑。10、 空洞的加固 较大的楼盖开孔必需进展加固。当孔长在 1.2m 和 3.2m 之间 , 应用两根封头搁栅。当孔宽在 0.8m 和 2.Om 之 间 , 应用两根封边搁栅。长度或宽度超过这些尺寸的任何开孔须要进展工程计算来确定搁栅尺寸。封头搁栅以和被开孔切断的搁栅 , 当依靠楼盖搁栅支承时 ,应选用适宜的金属搁栅托架或采纳正确的钉连接方式。六、梁柱 梁柱施工要点1、(SPF)顶梁板和底梁板的设置(1)承重墙 承重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木结构 主体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