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科研中心综合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科研中心综合应急预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铁三局科技研发中心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与新建路交叉口西南角,北侧紧邻迎泽大街,东侧紧邻新建路,西侧紧邻山西省农业厅办公生活用房,南侧为山西大酒店,西南角靠近顶好集团。本工程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8层,建筑高度174m,建筑物平面呈不断收放的八边形,立面效果造型别致,高耸挺拔,极具现代感,建成后将成为迎泽大街标志性建筑。1.2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有效预防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事故灾害,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制定本预案。1.3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3.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3.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3.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3.7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1.3.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3.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3.11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1.3.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1.3.13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1.3.14山西
3、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1.3.15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3.16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施工现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洪灾事故、高空坠落、土石方坍塌、模板脚手架垮塌、触电事故、食物中毒、毒气泄漏和机械伤害事故应对工作,事故等级划分分四级按国务院493号令执行。1.5应急预案体系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现状与能力分析、制定预案及预案实施。1.6应急工作原则1.6.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司利益。1.6.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经理部协调下
4、,分管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1.6.3统筹安排,属地为主。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各部门负责人为主,实行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制。相关部门应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协调指挥。1.6.4实用为主,加强演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工作,做好预防和预案演练,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把应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2.项目的事故风险分析2.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1.2事故风险主要有: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支撑体系、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
5、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临时房屋、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意外;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等造成物体打击意外;人工挖孔桩(井)、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和中毒意外;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爆炸、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
6、不符合,造成集体中毒意外;机械未安装防护装置或工人操作失误造成机械伤害意外;起重机械司机操作失误、指挥人员下达指令错误等造成起重伤害意外。3.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3.1应急组织体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通讯联络组抢险组抢救组疏散组3.2应急组织与职责分工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设置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抢险组、医疗救护组、现场保卫组6个应急救援组。3.2.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 长:徐建龙 (手机:13303400166)副组长:桑明辉 (手机:15034076088) 郑延馨 (手机:1380343471
7、7)组 员:薛德民 赵峰刚 高洪柳 王 翔 张 旭 王建强 张亚洲 胡凤海 张亚东 宋丽微 祁武扬 彭小东 杨枭雄 通讯联络组:王 翔 宋丽微 技术支持组:张亚洲 祁武扬抢险抢修组:薛德民 杨枭雄 张亚洲 现场保卫组:赵峰钢 高洪柳医疗救护组:张 旭 王建强后勤保障组:张亚东 彭小东 3.2.2应急职责3.2.2.1 组长职责:(1)负责总体协调本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应急处理工作及建立应急步骤。(2)负责对应急处理所需的人、财、物提供保障。(3)负责对应急处理工作中消极拖沓、玩忽职守、故意阻挠人员,现场作出处理。(4)负责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并裁
8、决处理方案。3.2.2.2副组长职责:(1)具体指挥应急处理工作。(2)负责对本应急处理的人、财、物进行组织调度。(3)负责组织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4)当组长不在场时,行使组长职责。3.2.2.3组员职责:(1)按各分管部门分工,保障职能渠道畅通,参加组织应急处理工作。(2)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3)按各分管部门职责,负责起草处理方案。(4)负责思想稳定工作。3.2.2.4 通讯联络组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与外界应急单位的联系保持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
9、络。3.2.2.5技术支持组职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由局部到整体的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队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负责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负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3.2.2.6 现场保卫组职责:(1)负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事发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3)抢险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3.2.2.7抢险抢修组职责:(1)负责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将其转移
10、至安全地带,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3)抢险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组组长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3.2.2.8 医疗救治组职责:(1)负责在外部救援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负责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3.2.2.9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2)负责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和设备。3.2.3联系方式项目应急救援组成员联系电话,见附件2。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认
11、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4.1.2及时对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4.1.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4.1.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安全指示标志明显连续。4.1.5在危险要害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便于公众识别。4.1.6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4.2事故的预防措施4.2.1预防坍塌的措施:4.2.1.1深基坑预防坍塌的措施:(1)严格按照经专家论证并审核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
12、工;(2)按照“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再开挖一层”的原则从上而下逐层开挖。(3)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变动的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应注意支撑的稳定和边坡的变化,必要时,要及时组织人员撤离。(4)基坑边1.5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4.2.1.2脚手架预防坍塌的措施:(1)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搭设脚手架;(2)搭设脚手架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规定。(3)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及连墙件。(4)不得在落地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保证脚手架基础有组织排水。4.2.
13、1.3模板工程预防坍塌的措施:(1)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架;(2)搭设模板支架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规定。(3)梁板底模必须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4.2.2防高空坠落的措施:(1)高处作业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工艺复杂、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3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4) 高处作业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或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作业人员必
14、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5)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件上,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拴挂多根安全带或一根安全带上拴多个人。(6) 作业人员必须从专用的通道或爬梯上下,严禁攀登脚手架,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必须牢固可靠;(7)雨雪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冻措施,及时清除水、雪、冰、霜;(8) 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批准,并采取相应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后应立即组织恢复;(9) 防护设施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拆除时应自上而下,严禁上下同时拆除。5.事故报告5.1事故报告的原则和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项目
15、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建安公司负责人,建安公司负责人于1小时内报告太原市安监站以及附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项目负责人电话 徐建龙13303400166 桑明辉15034076088 建安公司值班电话 8951520 安监站一科电话 31896055.2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等基本情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6.应急响应6.1应急响应的原
16、则各应急小组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原则,按预案规定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6.2响应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
17、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3应急响应程序核实并确认事故发生后,项目部迅速启动本级应急救援预案。各应急小组按预案规定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救援需要和“依托现有、属地为主”的原则,快速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设备、资金。公司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件5。6.4现场救援处置 6.4.1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员工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立即报告值班领导,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立即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2、事故
18、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3、联络组拨打119火警电话,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领导小组联系。4、抢险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灭火。如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着火,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无法关闭时,则用灭火器扑救,用水冷却钢瓶,灭火后应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放置。如电气设备着火,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再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5、疏散组接到警报后,立即按负责区域进入指定位置,用镇定的语气呼喊,消除顾客恐惧心理,稳定情绪,防止发生拥挤,以最快的速度引导顾客按指示方向有
19、序疏散。6、抢救组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999急救电话或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7、救援队伍到事故现场后,迅速报告未疏散出来的人员方位、数量以及疏散路线。8、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9、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6.4.2触电事故现场处置: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切勿触摸电器用具的开关。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
20、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6.4.3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措施:1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关闭设备电源,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向领导报告。 2、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3、一般性外伤,迅速包扎止血,并将伤者送往医院。4、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现场指挥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并及时上报三间房地区应急办。(1)发生断指,立即止
21、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伤者连同断指立即送往医院。(2)肢体骨折,将伤肢固定,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再送往医院。(3)如果肢体、头发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转动,不可用倒转机器的方法,妥善的方法是拆除机器取出肢体,无法拆除时拨打119请求支援。 6.4.4气体中毒事故处置措施:1、现场人员发现有中毒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2、现场人员应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抢救中毒人员,并将患者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3.项目负责人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中毒的症状、反映及事故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2、4、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5、查找气体中毒原因,排除隐患,防止事故扩大或再发生。 6.4.5食物中毒处置措施1、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应急办成员立即到现场,向中毒人员了解所进食物、进食时间、临床症状、中毒人数等基本情况,并及时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果断、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援、转运和治疗工作,指导受危人员自救和互救。2、根据中毒人员的临床表现,分析,判断食物中毒类型,统计中毒人数,向应急委报告基本情况,同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险情(包括中毒人数,所进食物,临床表现和已经采取的措施)。3、 应急工作小组成员视情赴现场
23、直接指挥救援工作。4、 迅速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逐级报告险情,在上级领导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下有效开展救援工作。5、一旦确认食物中毒类型,应急办要立刻采取控制措施,通知供餐单位对可疑食品进行留样保存,以供职能部门现场取证,做出正确判断和调查结论。6、配合食品药品监督局做好可疑食品留样、调查取证工作。7、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边报告边处理,对事件进行直接处理,力争减少人员伤亡。在特别紧急情况下,应急工作小组有权紧急调集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物资、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8、及时、准确地将现场信息上报应急工作小组,并在2小时内将中毒事件起因、中毒人数
24、、处理结果以统一对外书面形式报上级主管部门。9、启动预案后,项目部保证专用车辆随时调用,保证通信畅通,保证公司值班室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应对各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6.4.6物体打击处置措施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6.4.7高空坠落处置措施(1)肢体骨折尽快固定
25、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2)检查呼吸、神志是否清楚,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复苏。(3)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4)如须把伤员搬运到安全地带,搬运时要有多人同时搬运,禁止一人抬腿,另一人抬腋下的搬运方法,尽可能使用担架、门板,防止受伤人员加重伤情。(5)如无能力自救,尽快将受伤人员采取(4)方法,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6.5应急结束当事故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
26、隐患消除后,由现场应急救援组组长宣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进入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阶段。7. 信息发布 7.1发布原则应急救援各救援组应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收集、整理事故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上报给应急办公室。由应急办公室统一整理分析后以书面形式报请应急救援组组长签批后,上报给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便通报事故救援相关信息。未经项目应急救援组组长审查批准的信息,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8.事故善后和处置8.1善后处置项目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生产。8.2事故调查、教训
27、总结及改进建议依法合规配合政府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工作。本着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按照中铁三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安全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同时开展项目内部的事故调查工作,对有关责任人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总结事故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9.应急保障9.1通信与信息保障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通信与信息的应急保障工作,提供本项目与有关单位人员的联系方式,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通讯需求。9.2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见附表69.3经费保障经费由单位列支在安全措施费中保证在应急状态时及时到位,满足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资金需求。9.4其他保障治安保障:事故发生后保安负责现场保护,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无
28、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技术保障: 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展收集证据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后勤保障: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保护,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轮换抢救。10. 培训和演练 10.1培训10.1.1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提高抢险救援人员技能,本单位要对从事救援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使所有救援工作人员掌握必备的救援工作安全卫生知识和救援技能,了解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规定,熟悉人员召集方式和联系方法,保证召之即来,服从指挥。10.1.2要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掌握、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火灾事故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识、消防器材的
29、使用等相关知识并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职责,进行专门培训,使其在救援工作中能胜任其职:10.1.3演练根据预案培训计划进行演练,做好演练记录,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修改完善应急预案。11.奖惩11.1奖励11.1.1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因表现勇敢,减少事故损失的,给予表彰奖励。11.1.2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受到伤害的,按照工伤待遇处理。11.1.3对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11.2责任追究11.2.1不按照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拒绝承担事故应急救援义务的。11.2.2瞒报、迟报事故信息,影响事故应急救援,或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11.2.3不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30、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故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11.2.4应急救援中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11.2.5有其它危害事故应急工作行为的。12.附则12.1术语和定义12.1.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2.1.2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12.1.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12.1.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12.1.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
31、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2.1.6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2.1.7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2.1.8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2.1.9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文中所称的“以上”
32、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12.2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送建安公司安质部应急办备案,本单位应急办公室存档。12.2维护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12.3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科技研发中心项目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定,解释权归本项目部,人员设置变动情况及时修改、补充。12.4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项目常用专项应急预案目录1. 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 高处坠落专项应急预案3. 触电专项应急预案4. 土方坍塌专项应急预案5.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6. 高温中暑专项应急预案7. 物体打击专项应急预案8. 脚手架坍塌专项应急预案9.
33、深基坑施工专项应急预案10.高空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附件2.项目应急小组成员联系电话表序号姓 名部门/职 务办公室/手机1徐建龙项目经理133034001662薛德民副经理188034124093桑明辉总工150340760884张 帅安全总监兼安质部部长134034961355郑延馨综合办公室主任138034347176赵峰刚工程部部长134531828677高洪柳安全员152354379038王 翔质检员186351269909张 旭工经部1383511403810王建强工程部1861351719611张亚洲安全员1553682895512胡凤海机械物资部1310200989513张亚东综
34、合办公室1375319905514宋丽微综合办公室1348534599215祁武扬工程部1863435908716彭小东机械物资部1500346300017杨枭雄工程部18636914064附件3.中铁三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领导联系电话表序号姓 名部门/职 务办公室/手机1黄 林董事长0351-89522912陈 勇总经理0351-89523193赵少华副总经理0351-89522604杨树立副总经理0351-89525815季永录副总经理、工会主席0351-89520776王志强总工程师0351-89527177孙凤栋总工程师0351-89524818李 明综合部部长0351-895201
35、0/138351140389杨继南安质环保部部长0351-8952735/18613517196附件4.山西省太原市相关主管单位部门联系电话表序号单 位办公室传真电话1太原市安监站一科电话 31896052太原市卫生局0351-40904643太原市自来水公司0351-30944444太原市煤气公司0351-965775地震局值班室0351-20207646消 防1197公 安1108山大一院0351-4044111附件5.项目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现场预案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人员到位申请增援善后处理解除警戒现场清理恢复生产事故报告预案启动赶赴现场事故判定应急救援行动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秩序维护警戒交通管制人群疏散医疗救护现场监测事态控制应急结束预案评审、资料汇总应急恢复专家指导事故发生附件6.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清单序号类型名称数量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电话1急救车1辆山西大酒店楼下彭小东150034630002物资运输车2辆二分公司本部逯建兵180034376683急救箱2个会议室张亚东137531990554安全帽30顶库房张亚东137531990555安全带15条库房张亚东137531990556干粉灭火器10个库房张亚东137531990557水桶、铁锹10个10把库房张亚东137531990558担架2付库房张亚东137531990559潜污泵2台库房张亚东1375319905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