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本室试卷模板.docx
《病理生理学本室试卷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本室试卷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A型题(20120分)从5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 单纯肾脏内分泌功能紊乱不会产生 A高血压 B少尿 C贫血 D骨营养不良 E消化性溃疡2.下列那个因素与肾脏滤过功能障碍无关A肾血流量减少 B肾髓质高渗环境破坏 C有效滤过压降低D膜通透性改变 E滤过面积减少3. 下列哪个因素与肾小球血流量减少无关A. 动脉压低于70mmHg B.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C. 滤过面积减少 D.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E. 肾小球血管内凝血4. 单纯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会出现A.少尿 B.氮质血症 C.高钾血症 D.出血 E.代谢性酸中毒5.以下关于慢性肾衰的表述,错误的是A.早期可出现多尿 B.预后不佳
2、 C.主要发病环节是尿液的形成障碍D.依据不同情形血钾浓度可高可低 E.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肾单位数量进行性减少6.氨清除不足的原因是A.肝合成尿素功能障碍 B.肠道细菌活跃 C.骨骼肌活动增强D.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增强 E.氮负荷过度7.氨的毒性作用不包括A. 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 B. 降低-酮戊二酸水平C.合成谷氨酸过程中消耗NADH D.合成谷氨酰胺过程中消耗ATPE.促进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8.以下哪个是位于网状系统的假性神经递质A.去甲肾上腺素 B.苯乙胺 C.酪氨酸 D.羟苯乙醇胺 E.多巴胺9.以下哪个因素与氮负荷过度无关A. 上消化道出血 B.高蛋白饮食 C.输血 D.酸中毒
3、E.氮质血症10.与肝肾综合征肾血管收缩无关的是A. RAAS B. TXA2 C. ET-1 D. PGI2 E. LTs11.呼吸衰竭引起的缺氧类型是A 循环性缺氧 B 低张性缺氧 C 组织性缺氧D 血液性缺氧 E 组织性缺氧及血液性缺氧12.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呼吸中枢损伤 B气胸 C胸腔积液 D肋骨骨折 E气管异物13.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环节是A心律失常 B心输出量减少 C收缩功能下降 D起病急、病情重 E代偿失调14.急性心力衰竭时,哪项代偿方式不可能发生?A心率加快 B心脏扩张,增加前负荷C交感神经兴奋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15.再灌注后缺血区域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理是再
4、灌注区域A次黄嘌呤增加 B黄嘌呤脱氢酶增加 CATP增加 D黄嘌呤氧化酶减少 E再灌注期供氧减少16.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不包括A心输出量增加;升高血压 B血流重分配 C扩张支气管D强大的抗炎症作用 E升高血糖、增加脂肪动员17.以下不属于外致热原的是ALPS B荚膜多糖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全病毒体 E疟色素18.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被激活 D.凝血因子X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19.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不灌不流,灌少于流 C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20.组织供氧量取决于A.PaO2和氧容量 B.PAO2和肺换气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D.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 E.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二、是非题(30130分)判断以下叙述正确与否,正确则选T,否则选F)1.抗损伤性因素对机体总是有利的。2.亚健康状态通常指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3.尿毒症毒素中的某些物质在正常人体中也存在,只是血浓度有很大差别。4.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机体通过分泌PTH总是能够理想控制高磷血症。5.因为血肌酐浓度不受饮食蛋白及内源性氮负荷的影响。临床上常采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判断GFR下降程度。6.目前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由
6、于神经细胞的坏死、凋亡等障碍引起。7.氨通过与钾竞争入胞,从而干扰神经细胞膜的传导性。8.由于肝灭活功能障碍,血胰高血糖素浓度相对胰岛素增高更明显,分解代谢增强使得肝脏肌肉等组织释放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入血。9.换气功能障碍是引起型呼衰的主要原因。10.等压点上移可能导致呼气时外周小气道塌陷。11.通常在20分钟内失血超过体重的30,会引起失血性休克。12.交感-肾上腺髓质强烈兴奋及一些体液因子如(Ang、ADH)是产生休克初期 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13.众多体液因子全面参与了休克过程中微循环改变及细胞损伤过程。14.休克时由于肠粘膜屏障作用减弱,内毒素甚至细菌可经门脉系统入血。15.烧伤、创伤及
7、大手术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16.细胞内外液的无机物成分有很大差别,而组织液与血浆则相似;原因是无机物可自由 通过血管壁而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17.失水大于失钠或丢失体液后补水不补钠均可导致低渗性脱水。18.丢失大量消化液(呕吐腹泻)可引起低渗性脱水及低钾血症。1. 19.正常人体酸多碱少;其中由于H2CO3可解离为CO2由肺呼出,又称为挥发酸;与2. 之相对应的固定酸只能通过肾排出,包括硫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酮体等。3. 20.红细胞、肌细胞及骨组织细胞可通过跨膜离子交换发挥缓冲作用,如H+K+、4. H+-Na+ 、Na+K+;ClHCO3-交换等。21.缺血时间过短或过长
8、、有侧枝循环且耐受缺氧的器官不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22.自由基可导致膜脂质过氧化、蛋白交联及核酸的破坏。23.PKC激活及胞内酸中毒首先引起胞内高钠,然后通过钠钙交换蛋白引发钙超载。24.促炎介质和抗炎介质均泛滥入血,对机体产生更强的损伤称为SIRS。25.引起DIC最常见的原因是严重组织损伤。26.肝功能严重障碍及血液高凝状态是DIC的诱发因素。27.CO中毒者皮肤粘膜呈咖啡色。28.酸中毒时H+可与Ca2+竞争性结合肌钙蛋白,抑制心肌收缩。29.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血流不足则引起死腔样通气。30.发热时机体机能代谢总体改变表现为代谢加快、自身消耗增加。三、选择填空(
9、30130分)从三个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1.脑死亡指(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全脑功能永久停止)2.休克初期“自身输液”指(A.组织液更多进入血管B.血流重分布C.患者自我输液)3.出血性休克时导致微循环瘀血的重要原因是(A.儿茶酚胺B.代酸C.血管内凝血)4.与休克有关的体液因子不包括(A.假神经递质B.血管活性胺C.调节肽)5.休克期一般不会出现(A.皮肤湿冷B.尿量减少C.血压进行性降低)6.休克时较早受损伤的器官是(A.心 B.脑 C.肾)7.休克期血流缓慢的原因不包括(A.红细胞聚集 B.白细胞附壁 C.灌注压升高)8.临床上所称“休克难治期”指(A.缺血缺氧期 B.瘀血缺氧
10、期 C.DIC期)9.具有增殖活性的细胞为(A.终端分化细胞B.周期性细胞C.G0期细胞)10.细胞凋亡(A.均为病理性B.需消耗能量C.无基因调控)11关于应激原(A.需要一定强度B.无个体差异C.对机体均有害)12.促进细胞内钾外移的因素是(A. 酸中毒B. 胰岛素过量C. -激动剂)13.临床所称“失水貌”不包括(A. 皮肤弹性降低B. 眼窝凹陷C. 腋窝出汗)14.高渗性脱水时患者有明显渴感的机理不包括(A.血液高渗B.血容量下降C.唾液分泌增多)15.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可通过(A. H+-Na+交换泌氢保HCO3- B. Cl-HCO3-交换 C. 闰细胞直接排氢酸化HPO4
11、2-)16.DIC导致出血主要由于(A.血液凝固性降低B.纤溶系统失活C.器官功能障碍)17.心肌重构主要因为(A.负荷过度B.能量缺乏C.感染)18.引起左心室压力负荷过度(A.高血压B.肺动脉高压C.动静脉瘘)19.以下属于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是(A.HSP70 B.C-反应蛋白 C.GSH)20.自由基的作用不包括(A.脂质过氧化 B.破坏DNA C.修复受损伤的蛋白质)21.肾性骨病的原因不包括(A.维生素D3过多 B.高磷低钙C.慢性酸中毒)22.肾性贫血的原因不包括(A.造血抑制 B.出血 C. EPO过度分泌)23.肝脏的功能不包括(A.造血 B.代谢 C.分泌)24.参与肝性脑病的
12、其它毒素是(A.尿素 B.硫醇 C.支链氨基酸)25.导致肺性脑病的发病因素不包括(A.酸中毒 B. 缺氧 C.兴奋性神经递质)26.最易损伤DNA的自由基是(A.羟自由基B.过氧化氢C.超氧阴离子)27.细胞凋亡不足引起(A.AIDS B.心力衰竭 C.肿瘤)28.宜及时解热的病例不包括(A.孕妇 B.心脏病患者 C.体温超过39度)29.发热的正中枢调节介质是(A.ADH B.PGE C.-MSH)30.动静脉氧差增高的缺氧类型是(A.低张性 B.血液性 C.循环性)四、论述题(12020分) 分析病例并回答问题四、论述题(12020分) 分析病例并回答问题患者,男性,30岁,30分钟前,
13、突然吐血,总量约2000ml,有胃病史。入院时检查:Bp:110/90mmHg,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汗、烦躁不安;值班医生给予止血、输生理盐水2000ml。病情无好转,查体发现Bp:70/50mmHg、无尿、神志淡漠、皮肤紫绀,出现花纹。上级医生会诊后,给予输血,纠酸,血管活性药物及其它支持疗法,患者血压恢复至116/76mmHg,神志清楚,其它主要临床症状也基本消失。患者感觉疲乏。仍未见排尿,继续输10葡萄糖液(液体中加有含钾能量合剂)。 次日早晨查房时患者反应手脚有刺痛感,下午检查发现患者肌肉软弱无力,有心律不齐,知觉迟钝,嗜睡,心电图显示P波低而宽,T波狭窄高耸。此时
14、主治医生决定暂停输液,急查血生化及血气分析,部分结果如下:血钾:9.8 mmol/L(正常值3.55.5 mmol/L);ABSB:13.3 mmol/L(正常值2227 mmol/L),在等待检验结果过程中,患者突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发病过程,分析该患者各病理过程的演变,并给出主要证据(8分)1. 根据病理生理学原理,指出整个过程中临床处理不当之处(3分)2. 病例中划线部分临床表现的原理(6分)3. 根据所提供的检验结果,判断下列指标的变化趋势(3分)1) 动脉血PH值(大于、等于、小于)7.4(正常参考值)。2) AG(大于、等于、小于)16 mmol/L(正常参考
15、值)。3) BB(大于、等于、小于)48 mmol/L(正常参考值)。评分标准(参考答案) 总 2 页 第 1 页 ( A )卷 4. 课程名称: 病理生理学 学年学期:2008 2009 学年第二 学期 5. 一、A型题(20120分)从5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6. 1 B 2 B 3 C 4 D 5 C 6A 7 E 8 D 9 D 10D 7. 11B 12 E 13 B 14 D 15A 16D 17C 18B 19C 20E 8. 二、选择填空(30130分)从三个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9. 1 C 2 A 3 B 4 A 5 C 6 C 7 C 8 C 9 B 10B 10.
16、11A 12A 13C 14 C 15 A 16A 17A 18A 19B 20C 11. 21A 22 C 23A 24 B 25C 26A 27 C 28C 29 B 30C 12. 三、是非题(30130分)判断以下叙述正确与否,正确则选T,否则选F 13. 1 F 2 T 3T 4F 5T 6F 7T 8 T 9F 10T 11T 12T 13T 14 T 15 F 16T 17F 18T 19T 20T 21T 22T 23T 24F 25F 26T 27F 28T 29F 30T 四、论述题(12020分)病理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分)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
17、要差别是A、Na+B、K+C、有机酸D、蛋白质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B、口渴明显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D、尿少、尿比重高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磷D、低血钾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
18、增多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B、镁向细胞内转移C、镁吸收障碍D、镁随尿排出增多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H7.39,PaCO25.9Kpa(43.8mmHg),HCO326.2mmol/L,Na+142mmol/L,Cl96.5mmol/l,可判定该患者有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高血氯性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试卷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