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净化系统用户需求URS.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空调净化系统用户需求UR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净化系统用户需求URS.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空调净化系统用户需求URS工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地点: 你的签名表明你已清楚了解本文件及附件内容,以及应完成的相关工作,且已经为该文件的执行做好了准备。在批准后,任何对本文件及其附件的目的、内容或验收标准进行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且在执行以前就必须取得批准。部门姓名及职能签名及日期职责本文的批准;等相关规范的符合性检查版本信息版次日期描述01初稿1简介31.1送风过滤器及换气次数51.2单向流51.3单向流61.4温、湿度要求61.5风量及负荷81.5.1风量81.5.2房间湿、热负荷91.6空调系统流程设计91.6.1空调机组内过滤器配置101.6.2送风装置101.6.3回风
2、百叶窗101.6.4房间压力调节控制102空调系统112.1参考文件和设计基础112.1.1设备布置112.1.2风管系统布置112.1.3公用系统消耗122.2空调机组122.3风阀、墙、吊顶等材料的防火122.4高效过滤器的位置132.4.1排风用过滤器132.4.2终端过滤器132.4.3保温132.5在线尘埃粒子检测133空调系统说明133.1各系统介绍133.1.1 1、2自循环净化系统133.1.2 灌装背景区净化空调系统3153.1.3 灌装支持区净化空调系统4173.1.4 配制区净化空调系统5173.1.5无级别一般生产区空调系统6183.1.6周转、门厅生产“辅助区”空调系
3、统7193.1.7常温综合库区空调系统8203.2机房和控制室214风幕215控制系统216测试、验证和文件237备注231 简介我公司拟建的“国际软袋线”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厂房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等应按中国、美国要求执行,并需通过中国、美国国家相关法定机构的认证。接合生产工艺和相关法规,该生产线空调净化系统准备设计如下单元机组:(1)关键生产区“制袋-灌装-封口”工序控制用“ ”净化单元机组两台套,系统编号为01、02,洁净级别为A级(100级);(2)“制袋-灌装-封口工序背景区”控制用净化型组合式空调机组一台套;系统编号为03,洁净级别为C级(10000级);(3)“制袋-灌装-封口支
4、持区”控制用净化型组合式空调机组一台套,系统编号为04,洁净级别为C级(10000级);(4)“配制区”控制用净化型组合式空调机组一台套,系统编号为05,洁净级别为D级(100000级)一台;(5)一般生产区控制用舒适性空调机组一台套,系统编号为06,无净化级别要求。(6)周转、门厅控制用舒适性空调机组一台套,系统编号为07,无净化级别要求。(7)常温“综合库”控制用舒适性空调机组一台套,系统编号为08,无净化级别要求。各系统管制区域和分布情况见附图1。41 / 41附图1:( )“国际软袋线”系统管制区域分布平面示意图1.1 送风过滤器及换气次数换气次数是保证洁净室保持一定洁净度的一个关键参
5、数,尤其对乱流洁净室。它是根据室内所要求的“洁净级别、工作人数、房间体积、及其它发尘设备的产尘量和必须的新风量”等因素综合计算出来的。另,如洁净室因某种原因洁净度降低了,在清洁之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恢复到设计净化水平所需的换气次数(自净换气次数)。结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按14644-1、美国联邦209E、中国“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规范要求,对该生产线各级别“房间换气次数或风速”控制范围建议如下:A级(100级):水平、垂直层流风速0.4520%;如局部层流应适当考虑风速衰减。C级(10,000级):50次/小时;D级(100,000级):1520次/小时;(无级别要求的生产区):15次/小时;
6、(无级别要求的实验室等):使用时10次/小时,不使用时6次/小时;A、C、D级(100级、10000级、100000级)系统必须使用高效过滤器对送入房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高效过滤器使用前应经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测试方法及限定指标如下:过滤效率%测试方法过滤器类别洁净级别E99,999%(0.3m)C类过滤器,U15A级(100级)99.99%E 99.999%A级 (0.3m)B类过滤器,H14C级(1万级)99.99%E 99.999%A级(0.3m)B类过滤器,H14D级(10万级)高效过滤器安装在相应净化房间的吊顶上,高效送风面及房间吊顶下端面平齐,密封良好,无泄漏。过滤器采用可
7、抛弃式(过滤器及静压箱一体),并安装合适的装置或接口供过滤器 测试用。1.2 单向流按中国、 相关规定,可“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关键生产工序-产品或直接及产品接触的物品暴露环节应在100级(A级)区进行,“国际软袋线”的“制袋-灌-封”工序灌装时药液、制袋时接触药品复合膜、加装口管时接触药液的口管直接暴露,按规定应设计为100级(A级)关键生产区。参照14644-1、美国联邦209E、洁净室施工验收规范,结合现有的洁净技术,对100级(A级)生产环境必须采用单向层流净化。由于工艺设计有两工位独立的“制袋-灌-封”区,为不相互妨碍,拟采用两套独立的“”自循环净化机组。净化系统增压机组安装在技术夹
8、层里,层流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无菌操作区域的吊顶上,层流覆盖全部无菌操作区域。签于该工序的其它辅助操作区域较大,为降低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该层流不是满布“制袋-灌-封”间,而是该房间的局部,为“局部层流”。为有效防止背景环境对层流区的干扰,辅助操作区(即背景环境)设计为10000级(C级)区。参照相关要求,层流工作台截面风速应在0.4520%之间;考虑该层流为局部层流,高效出风面至工作台截面的风速有衰减,由于准备加装隔离“吊帘”等措施,此处按20%衰减余量,即层流送风口理论风速设计为0.45*1.2=0.54。层流系统将采用间隙方式运行,生产时运行,不生产时停机。启停操作控制能在生产区现场和机房
9、控制室两地完成。为不延长生产周期,层流设计“自净时间”应2分钟,正常使用时应提前5分钟开启自循环机组自净,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工艺要求。层流区及背景区洁净空调系统关系如附图2。层流区及背景区洁净空调系统关系示意图1.3 单向流个别功能房间生产操作时会产生粉尘,散发异味、水蒸气等,为有效防止生产操作产生的粉尘或湿气污染其它生产环节,此类房间应设置排风系统。排湿、排异味空气经排风系统负压端强制吸入,风机加压后送至屋顶排放至室外大气中,排放粉尘系统还需经专用“喷淋洗脱”设备处理后排至室外空气中,排放气体质量应符合当地法定机构环境法规限定标准。为防止室外未处理空气入侵生产作业区,洁净区所有排风系统必须设置
10、防倒流装置。“国际软袋线”所涉及的排风系统详细情况统计如下:房间编号房间级别房间名称排风量 m3系统编号运行方式排除物种类01-10910万级称量间630001连续运行药物粉尘、气体01-11010万级清洗间11140002间隔运行水蒸汽、热气01-11210万级配制间1000003间隔运行01-2111万级清洗间2920004间隔运行01-019更鞋280005连续运行异味01-013男更120001-014女更121001-026灭菌干燥3000008间隔运行水蒸汽、热气01-027气闸1180009连续运行粉尘总计9560注:有环保要求,末端需进行“洗脱”处理后排放。1.4 温、湿度要求
11、按我公司生产产品工艺要求对各生产及辅助环节温、湿度要求如下:(1) A级(100级制袋灌封区):夏季温度201 ,相对湿度60%;冬季温度221 ,相对湿度60%。(2) C级(制袋灌装背景环境10000级及支持区):夏季温度201 ,相对湿度60%;冬季温度221,相对湿度60%。(3) D级(制袋灌装背景环境10000级及支持区):夏季温度201 ,相对湿度60%;冬季温度221,相对湿度60%。(3)无级别生产区:夏季温度要求为:201,相对湿度60%;冬季温度221 ,相对湿度60%。(4)其他无级别区域采用舒适性设计,温度为222,相对湿度40%;(5)常温库区温湿度要求:夏季温度要
12、求为:30,相对湿度60%;冬季温度15 ,相对湿度60%。房间温湿度调节依托所管辖的中央空调机组进行集中调节。新风、回风混合经空调机组处理至恰当的工况后送入洁净室,及室内的进行冷热负荷质换,将洁净室内温、湿度维持在工艺要求水平,质换后的空气部分排出室外,部分循环利用,其处理流程概述如下。(6)夏季:系统(低温高湿)回风和(高湿低湿)新风在组合式空调器混合段按比例混合,经“表冷器、再热器”等降温、除湿、再热等过程将空气调节至工艺规定的工况,由增压风机、中效过滤、消声处理、高效过滤后送入洁净室。处理方案1:一次回风系统(N:回风;W:新风;C:混合风;L:露点温度;S:送风)处理方案2:二次回风
13、系统(N:回风;W:新风;C:混合风;L:露点温度;S:送风)(7)冬季:系统(高温高湿)回风和(低湿低湿)新风在组合式空调器混合段按比例混合,经等焓升温、等温加湿过程将空气调节至工艺规定的工况,由增压风机、中效过滤、消声处理、高效过滤后送入洁净室。(N:回风;W:新风;C:混合风;L:露点温度;S:送风)1.5 风量及负荷1.5.1 风量空调房间送风量应由如下几个因素综合决定:(1)满足洁净度要求需要最小换气次数所需的风量:*V(n换气次数,V房间体积);乱流洁净室要保能维持某一洁净级别,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换气次数,用送入的洁净空气“稀释”洁净室内人员或“尘源-设备”产生的微粒等。(2)满足
14、层流洁净室最低“截面风速”所需的风量:3600v*F*(1)(v风速,F截面积,r衰减系数),全层流洁净室0,局部层流应计算衰减率。工作台面最低层流风速是保证层流洁净室的关键指标,风量设计应首先考虑满足工作台面截面风速的最小送风量。(3)满足克服房间“热负荷”所需考虑的最小风量:3600()=3600c()(、室内全热负荷或显热负荷;、送风、室内空气焓值;、室内、送风温度;c比热容;空气密度)对余热特大的房间,应提供足够的风量消除室内的余热。(4)满足克服房间“湿负荷”所需考虑的最小“送风量”:1000()(G室内散湿量,、室内、送风含湿量)。对“余湿量”特大的房间,应提供足够的风量消除室内“
15、余湿”。根据房间的功能,针对实际情况选取初步估计的最大条件计算风量,如无确切把握时,用可能超出预估值的条件去校核计算值,如经计算“校核值”确实比“初步估计值”大,则选取“校核值”。对任意一个独立系统,房间送风量计算后,要进一步根据各房间情况进行风量平衡计算,最后对整个系统风量进行平衡计算,确立系统的风量关系,决定合适的处理设备能力。房间及系统风量计算后汇总统计见附表。“空调净化系统用户需求附表1“系统风量平衡表”系统风量调节及控制:系统为变风量系统,风机转速由变频器控制,其运转速度由本系统中最具代表性(压差相对稳定)关键房间的压差经计算机运算后调节控制,保证系统各房间风量始终符合相关级别洁净室
16、换气次数和压差关系。各房间通过安装在送风管道上“恒风量”或“变风量”自动调节阀门控制进入房间风量,它根据房间的取样压力经计算后调节阀门开度,由其执行机构进行精准调节,保证所控制的房间保持换气次数恒定不变。1.5.2 房间湿、热负荷由于各功能房间所完成的工序不同,所以人员安排、设备布置、生产情况等情况也各异。为综合计算系统湿、热负荷,配备必要的公用介质,需对系统中各房间的湿热负荷进行核算。房间湿、热负荷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负荷类型房间内照明灯具使用时所产生的热负荷;房间内作业人员所产生的全热量、散湿量;设备电机运行产生的热负荷;发热设备表面辐射散热(包括灭菌柜、软袋烘干机、制袋灌装机);隔断结构
17、传导热;洁净室地面的水汽蒸发,地热辐射;高温水池水蒸发,散热、散湿;房间必要新风处理所需的湿、热。 “空调净化系统用户需求附表2 房间负荷计算表”1.6 空调系统流程设计医药洁净空调系统除了按一般空气处理房间要进行温湿度调节外还需要对房间的洁净度(尘埃粒子浓度、浮游菌及“沉降菌”含量)、燥声、照度等进行有效控制。鉴于管制区域较大,控制参数多,将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行等诸多原因,所有洁净空调均要求采用“集中组合式空调器”,空调处理流程应包含“系统风量关系调节+预滤+温湿度调节+风机加压+消声+管道输送分配+终端高效过滤”进行设计。无洁净度要求的空调系统由于及洁净空调在同一厂房风,为防止产生干扰,
18、舒适性空调除了无终端过滤直接由风阀分配后通过散流器直接送入房间外,其它配置一律相同。为减少室外新风过高的含尘量而增加机组过滤系统的负担,新风进入系统前必须经“预过滤”处理。洁净空调系统送入房间的洁净空气除保持“房间正压”、“工艺排风”、“根据需要满足室内新风”及“风量平衡调节时必须向室外的排风”外,其余的空气全部循环使用,以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但对于可能“产生交叉污染”或“影响洁净室净化效果”的工艺环节不能利用循环空气,如原辅料称量、配制等环节可能产生交叉污染。按、相关要求洁净室排风系统要有防止室外未净化空气侵入洁净室措施,故对洁净室排风系统末端管路上均要求考虑安装14(F8,90E95)或
19、更高等级的过滤器防止倒灌。另根据环保相关法规要求,对高粉尘、高毒性的排风需处理后排放,该车间暂时还未使用“有毒有害”的原辅料,故含尘空气只用“袋进袋出式过滤箱收集粉尘”或经“洗气塔经除尘”后排至室外。根据回风、新风比例,工况等因素空气调节可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处理流程,如“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等。如新、回风温差小,混合后及工艺条件接近,冷却、除湿、再热设备要求均不高的情况下建议使用一次回风系统,即新风、回风混合后全部经“表冷、除湿、再热、加湿”等环节进行温、湿度调节。否则采用二次回风系统,即部分回风及新风混合经“表冷、挡水板、除湿、再热、加湿”后再及另一部分回风混合,调节工艺要求的状
20、态,加压、过滤、由送风管送至房间(有级别区域经高效过滤器,无级别区域经散流器)。1.6.1 空调机组内过滤器配置为降低终端高效过滤器负担,减少系统运行费用,保证非洁净区的空气质量,“国际软袋线”所有空调机组内的过滤器按以下要求配备:过滤效率%测试方法过滤器类别洁净级别E90计重法(5m)初效过滤器7(G4)所有洁净空调机组;舒适性空调机组75E1750.31m计数法中效过滤器14(F8 90E95)90E213m90E3310m初、中效过滤器型号、使用数量由空调机组厂家选配。1.6.2 送风装置有洁净要求的房间必须在送风末端安装高效过滤器,经终过滤处理空气才能送入洁净室。为改善乱流洁净室的气流
21、组织,在高效出风口要求安装铝合金散流板导流。为保证净化房间的正常的压差关系、换气次数等重要参数的恒定,对于净化系统中房间风量相对稳定(开关门等瞬间变化不考虑在内)的房间一律采用“带执行器和恒风量控制器”的“全密闭调节阀”(如妥思的000阀),以实现房间送风量恒定不变,换气次数无波动,房间参数相对稳定。对于房间负荷、送风量等有“突变”的房间一律采用“带调节器”的“全密闭变风量调节阀”(如妥思的H的阀)。为方便监测末端高效过滤器状况,在高效过滤器上、下游必须安装供()测试的检测孔或导管。无洁净度要求的房间送风口一律采用铝合金散流器,各房间支管要求有风量分配调节阀。 层流区要求满布高效过滤器,出风口
22、安装阻燃型塑料或不燃铝合金扩散孔板。1.6.3 回风百叶窗回风通过铝合金格栅回风窗进入回风夹墙、回风管路。格栅回风窗应加装初效过滤器用以防止异物进入回风管路中;加装手动调节阀门用以调节控制回风量。安装在彩钢围护结构、吊顶,需循环利用回风的洁净室回风窗应采用50型可调风量单面格栅窗,固定侧用镙钉安装在墙体或吊顶上;活动侧方便打开清洁和更换初效过滤网。安装前应彻底清洁回风夹墙内部,清扫干净积尘、异物,对围护结构间、吊顶间及接合部位、及地面接合部位均应抹胶密封处理后才安装回风窗,安装后回风窗及墙体、吊顶的密封部位也应抹胶密封,保证回风夹墙及回风管路不被污染。对个别房间如可能有水飞溅,为防止水珠散落到
23、回风过滤滤网上,此类房间要求使用防水型回风窗。正压排风房间采用可调风量50型双面排风窗或余压阀,风量可调,带初效滤网,材质为铝合金。新风取自室外,直接安装在墙壁上的新风口,为防止雨水进入新风管路,要求新风口一律使用防水型新风百叶窗,并有防止异物或昆虫进入的滤网。1.6.4 房间压力调节控制洁净室房间正压是有效防止室外脏空气侵入洁净室的一道屏障。所以维持正确的压差关系是保证洁净室洁净度的重要手段。一般地,洁净室正差是依靠调节送、回风关系而实现的。送入洁净室的含尘、含菌浓度极低洁净空气以一定速度强制送入房间,稀释和置换了室内含尘浓度相对较高的“脏空气”,一部分通过回风管路被循环利用,一部分通过排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调 净化系统 用户 需求 URS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