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 机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 机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 机电.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1.1流体力学 1.2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1.3电工学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2.5机电(建筑电气)第三部分 新技术知识3.5机电第四部分 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 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从2008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
2、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公
3、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二年一月 1. 专业基础知识1.1 流体力学1.1.1 考试要求掌握流体的主要物性和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及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熟悉管道计算原理与方法;熟悉泵和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1.1.2 考试内容(1)流体的主要物性参数(2)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分布规律(3)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概念,包括边界层、稳定流动、非稳定流动、两种流态(层流、紊流)流体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柏努利方程式概念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的概念及减少阻力的措施(4)管道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方法(5)泵和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泵和风机的运
4、行曲线、网络系统中泵和风机的工作点、离心式泵或风机的选择、气蚀1.2 热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1.2.1 考试要求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悉水蒸气和湿空气性质;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方法;了解传热与换热器基本概念 1.2.2 考试内容(1)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参数及坐标图、功和热量、内能;焓、热力过程、热力循环(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 (3)理想气体的概念及状态方程(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卡诺循环(5)水蒸气和湿空气:蒸发、冷凝、沸腾、气化、水蒸气图表、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湿空气性质(6)导热的概念(7)对流、对流换热的概念(8)热辐射与辐射换热的概念(
5、9)传热和换热器的概念;平均温差的概念 1.3 电工1.3.1 考试要求(1)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电压、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及电流强度及相关参数;直流电与交流电的特征;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概念及参数,工频交流电的标准频率,三相多线制电路(2)掌握变压器工作基本原理(3)掌握单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原理(4)熟悉电功率基本概念(5)熟悉安全用电知识1.3.2 考试内容(1)直流电路的组成与特征(2)交流电路的组成与特征;电感、电阻交流电路;阻抗串并联;功率因数;单相与三相电源;电功率(3)变压器工作基本原理(4)单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
6、机和直流电机的转动原理以及启动控制与运转控制(5)安全用电知识;接地与接零;电路参数的测量2. 专业理论知识2.5机电2.5.1考试要求(1)熟悉建筑供配电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电网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建筑供配电系统电压;熟悉建筑供配电的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2)了解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3)熟悉建筑内低压电气设备;了解建筑照明;掌握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熟悉应急电源(4)掌握建筑内电气施工管线;熟悉建筑内电气动力设备(公用设备)电机;了解火灾报警系统;了解电气设备施工消防安全的要求和措施(5)熟悉施工安全用电要求2.5.2考试内容(1)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10
7、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2)建筑供配电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及发电机额定电压(3)电功率的基本物理量及相关参数(4)建筑内低压电气设备的分类及作用(5)用电负荷的确定及计算方法(6)建筑物的防雷概念及分类,防雷措施(7)电气接地概念,典型保护接地方式及图形(8)照明的种类、照度的概念(9)建筑内电气施工管线的敷设种类及与其它管线敷设时的要求(10)建筑内电气动力设备(公用设备)电机的分类及启动方式(11)火灾报警系统的分类;应急电源的种类(12)公用设备与消防系统的联动控制(13)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的有关规定3. 新技术知识3.5 机电3.5.1 考试要求(1)了解变频控
8、制技术(2)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3)了解绿色照明的概念3.5.2 考试内容(1)变频控制技术的节能原理(2)智能建筑的概念(3) 绿色照明的概念4.知识产权相关知识4.1 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4.2 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4.3 了解知识产权法4.4 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4.5 了解商标的定义4.6 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4.7 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4.8 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专业基础知识一、流体力学定义: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压强有不同的量度基准(1)绝对压强:是以完全真空为零点计算的压强,用PA表示。(2)相对压强:是以大气压强为零点计算的压强,
9、用P表示。P=PA-Pa1.1.1 考试要求掌握流体的主要物性和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及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熟悉管道计算原理与方法;熟悉泵和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1.1.2 考试内容(1)流体的主要物性参数(2)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分布规律(3)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概念,包括边界层、稳定流动、非稳定流动、两种流态(层流、紊流)流体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柏努利方程式概念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的概念及减少阻力的措施(4)管道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方法(5)泵和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泵和风机的运行曲线、网络系统中泵和风机的工作点、离心式泵或风机的选择、气蚀解读:(1)
10、流体的主要物性参数答:1、流体的密度和容重。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kg/m3。容重是单位体积的重量,即,N/m3,=g。2、 流体的粘滞性。(相邻流层间有相对运动,便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互作用的力,这个力叫做流体的内摩擦力或称为粘滞力。)流体在粘滞力的作用下,具有抵抗流体相对运动的能力,称为流体的粘滞性。(静止的流体,因没有相对运动,粘滞性不显示)。3、流体的压缩性与热胀性。流体的压强增大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流体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胀性。(2)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1、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定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因为静止的流体不能承受拉应力且不存在切应力
11、,所以,只存在垂直于表面内法线方向的压应力压强)2、任意点的流体静压只有一个值,它不因作用面方位改变而改变。(3)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1、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概念,包括边界层、稳定流动、非稳定流动、两种流态(层流、紊流)层流:水流是成层成束的流动,各流层间无质点的掺混现象。紊流:质点或液团相互掺混,流速越大,混掺程度愈烈。流动形态用雷诺数来判断,雷诺数 Re=vd/Re雷诺数;v圆管中流体的平均流速,m/s;d圆管的管径,m;v流体的运动粘滞系数2、流体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柏努利方程式概念连续性方程连续性方程:Q1=Q2或v1A1=v2A2。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式表明,恒定流不可压缩流
12、体的体积流量沿程不变;或断面平均流速与其过流面积成反比。能量方程:恒定流实际液体总流的能量方程式(又称伯努利方程式)其中:其中:伯努利方程是在流体力学的连续介质理论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学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即:动能+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常数。其最为著名的推论为:等高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伯努利原理往往被表述为p+1/2v2+gh=C,这个式子被称为伯努利方程。式中p为流体中某点的压强,v为流体该点的流速,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所在高度,C是一个常量。它也可以被表述为p1+1/2v12+gh1=p2+1/2v22+gh2。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伯努利方程是由机
13、械能守恒推导出的,所以它仅适用于粘度可以忽略、不可被压缩的理想流体。3、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的概念及减少阻力的措施沿程阻力:流体在长直管中流动,所受的摩擦阻力称为沿程阻力。沿程水头损失:为克服沿程阻力而消耗的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量。局部阻力:流体的边界在局部地区发生急剧变化时,迫使主流脱离边壁而形成的漩涡,流体质点间产生剧烈地碰撞,所形成的阻力。局部水头损失:为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重力密度流体的机械能量。降阻措施:(一)改善流体运动的内部结构:添加减阻剂。 (二)改善流动的边壁条件: 1.管道进口平顺 2.渐扩增大扩散角,突扩变成台阶式突扩 3.弯管的曲率半径最好在14d之间,大断面时增加导流叶
14、片 4.尽可能减小支管与主管之间的夹角 (三)适当增大管径。流动阻力约与管径的5次方成正比。(4)管道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方法(5)泵和风机与网络系统的匹配:泵和风机的运行曲线、网络系统中泵和风机的工作点、离心式泵或风机的选择、气蚀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当叶轮随轴旋转时,叶片间的气体随叶轮旋转而获得离心力,并从叶片出口处甩出。被甩出的气体流入机壳,导致机壳内的气体压强增高,最后被导向出口排出。气体被甩出后,叶轮中心部分的压强降低。外界气体就能从风机的吸入口通过叶轮前盘中央的孔口吸入源源不断地输送气体。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相同。 性能参数:泵的扬程H(或风机的全风压P)、流量(体积流量Q或重量流量
15、G)、功率N、效率、转速n。 在叶轮直径,流量,转速相同的情形下,叶片出口安装角2a的大小对理论扬程有很大影响。根据叶片出口安装角的不同,叶型可以分成三类:1.当2a=90时,cot2a=0,叶片出口径向装设,这种叶型被称为径向叶型,这种叶型称为径向叶型;2.当2a90时,cot2a大于0,叶片出口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这种称为后向叶型;3.当2a90时,cot2a0,叶片出口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这种叶型称为前向叶型。比较可知,前向叶型的叶轮所获得的扬程最大,径向次之,后向最小。离心泵用后向叶轮,大型风机用后向叶轮,后向叶型能量损失小,效率高。只有小型风机用前向叶轮,这样一定的压头,可以
16、做的更小。泵和风机的运行曲线:是指在一定转速下,泵(或风机)的流量与扬程、流量与功率,流量与效率三条曲线的关系。泵与风机的机内损失,按其产生原因通常分为三类,即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相应的效率分别为流动效率h,容积效率v和机械效率m。=vhm网络系统中泵和风机的工作点:v稳定工况的判据:在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上,如果某交点处对应两条不同曲线的斜率满足下列关系,即喘振发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大容量的管路(含有容器或管道粗而厂)、陡峭的管路阻力特性、马鞍形的风机性能曲线、风机在小流量不稳定工矿区工作。减小喘振的措施:改善风机性能、尽量消除马鞍形的性能曲线、调节管路系统流量、尽
17、量使风机不在小流量不稳定工况区工作。离心式泵和风机的选择:选择泵或风机,包括选择类型和大小两项内容。在选择中应注意同时满足使用与经济两方面的要求。具体步骤归纳如下:1. 首选应充分了解整个工程工况装置的用途、管路布置、地形及水位情况、被输送流体的种类等基本情况。2. 根据最不利工况的要求,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工况最大流量Qmax和最高扬程Hmax,然后分别加上10%15%附加值(考虑计算中的误差及漏风漏水等未预见因素),作为选择泵或风机的依据。即:Q=(1.11.5)QmaxH=(1.11.5)Hmax43. 根据已知用途选用适合的设备类型。泵与风机的性能及适用范围见有关手册。4. 泵或风机类型
18、确定后,可根据流量或扬程(或全压)的要求,查阅有关产品样本或手册,选择型号合适的泵或风机。泵的气蚀:离心式水泵在管网中工作时,泵的吸入口压力最低。如果泵内压强最低点压强Pk小于该处温度下液体的汽化压强Pv,液体就开始汽化,形成气泡。这些气泡随着液流流入高压区时,又会随着蒸汽的重新凝结而体积突然收缩,形成空穴。空穴周围的高压水流迅速冲向空穴周围,发生猛烈的撞击。这样,在泵内的局部位置会发生高频率、高冲击力的水击,会使叶轮表面形成蜂窝状或海绵状。这种水击对泵造成时损坏称为机械剥蚀。同时,由于叶轮入口处压力较低,原来溶解于液体中的某些活泼气体,如水中的氧气,会溢出称为气泡,在凝结热的助长下,活泼气体
19、会对金属表面形成化学腐蚀。上述现象称为水泵的汽蚀现象。水泵发生汽蚀的原因:1、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差太大,即泵的几何安装高度Hg过高。2、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较低,例如安装在高海拔地区。3、泵所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1.2 热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1.2.1 考试要求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悉水蒸气和湿空气性质;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方法;了解传热与换热器基本概念 1.2.2 考试内容(1)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参数及坐标图、功和热量、内能;焓、热力过程、热力循环(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 (3)理想气体的概念及状态方程(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卡诺循环(5
20、)水蒸气和湿空气:蒸发、冷凝、沸腾、气化、水蒸气图表、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湿空气性质(6)导热的概念(7)对流、对流换热概念(8)热辐射与辐射换热的概念(9)传热和换热器的概念;平均温差的概念 热工学解读:1、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或同一物体内温度不同的相邻部分之间所发生的热传递现象。热对流:温度不同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把热量从高处带到低温处的热传递现象,称为热对流。对流换热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的综合体。热辐射:凡物理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由于物体的热状态促使分子及原子中的电子不间断的振动和激发,它就不间断地转化本身的内热能,以电磁波热
21、射线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当他达到另一物体表面被其吸收时,又重新转化为内热能,这种热射线传播过程中称为热辐射。2、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参数及坐标图、功和热量、内能;焓、热力过程、热力循环(1)内能:内能是气体内部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位能的总和。 温度的高低是内动能大小的反应,内动能大,气体的温度就越高。气体的内动能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内位能决定于气体的比容。所以气体的内能(u)是其温度(T)和比容(v)的函数。理想气体的,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没有内位能,所以分子内能只包括分子内动能,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2)热量:在温差作用下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注:1、热量一旦通过
22、界面传入(或传出)系统,就变成系统(或外界)储存能的一部分。即内能,习惯可称为内能。2、热量是与过程特性有关的过程量,而内能是取决于热力状态的状态量。因此,我们不能说系统具有多少热量,而只能说系统具有多少能量。(3)功:系统除温差以外的其他不平衡势差所引起的系统与外界之间传递的能量。膨胀功: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由于系统工质容积发生变化而传递的机械功。注:膨胀功也是与工程特性有关的过程量,一旦工程结束,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传递就停止。轴功: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注:轴功可来源于能量的转换,汽轮机中由热能转换成机械功;也可由机械能直接转换。(4)焓的物理意义:对于流动工质,焓=内能
23、+流动功,即焓具有能量意义,它表示流动工质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理想气体的焓与内能一样,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H=U+Pv如果的工质的动能和位能忽略不计,则焓表示流动工质的总能量;如果不流动工质,则PV不是流动功,焓只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流动物质传递的总能量U+1/2mv2+mgz+Pv(5)热力参数:温度(T)、压力(P)、比容、密度、内能、焓、熵等等。其中如温度、压力、比容、密度等可以直接或间接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t=T-273.15热力学的零定律:如果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处于热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用设备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 机电 公用 设备 施工 专业 基础 实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