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作业指导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一项目队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TJ4标DK1348+827DK1349+827段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2、工程概况本段无砟轨道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60kg/m、U71Mn(G)、100m定尺长无孔螺栓新钢轨、WJ-8B型扣件、LX-I型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宽2800mm,厚度为260mm,采用C40混凝土,分单元现场浇筑,单元板道床标准板
2、为19.5m。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2外业技术准备(1)支承层已经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2)CPIII点已经埋设,CPIII点控制网已经测设完成,并经过评估可以使用。(3)混凝土用原材料产地、质量等级、类型等应与试验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应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原材料检测合格可以使用,并保持适度储备。(4)轨排框架等设备已经进场并经验收合格可以
3、使用。4、技术要求(1)无砟轨道施工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施工指南等,主要包括: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关于印发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铁集成2006220号);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4、 1042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5-2009)。(2)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和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有关设计文件及资料;(4)设计院下发的设计图;兰乌二线施(轨)09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 杂物清理、湿润 测量放线 底层钢筋安装 散枕 轨排组装 扣件安装 轨排粗调 钢筋绑扎、接地钢筋焊接 模板安装 伸缩缝设置 轨道精调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模板轨排框架拆除 质量检查5.2工艺流程道床板工艺流程详见图5.5-1 轨排框架长度一般为6.5米,配属2台相应的龙门吊,设置临时轨枕堆
5、放场和轨排组装平台,合理选择运输通道;首先在有资质和经验的工厂内按照精度要求制作轨排框架,检验、编号、建档;轨排框架运到施工现场,再按照档案编号逐一检查验收,并当作工装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5.2.1施工准备1)轨排框架进场道床板施工选用轨排框架法施工方案;根据工期计划安排,制定进度指标,计算确定所需的轨排框架及相关配套设备数量。所需首开段的轨排框架及相关配套设备已运抵工地。轨排框架进场后应逐榀进行检查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查标准参考“7-2轨排框架出厂检验标准表”。2)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钢筋进场按照技术条件要求,安排专人检查验收和保管,检查轨枕,填写检查记录,外
6、形美观、整齐,无蜂窝麻面,及时标志清理不合格品,轨枕外观检查参考“表5.2-1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表”。在轨枕卸车前,质检人员重点检验轨枕的以下项目:运输中损坏、裂缝、钢筋变形、伸出的钢筋长度等。如果轨枕垛中有若干轨枕不合格,该垛轨枕将拒收并退还。轨枕层间用1010 cm方木支撑,枕木垛应绑扎牢固,使用汽车吊卸载轨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卸载轨枕垛,轨枕垛按相应标记卸车垛放。3)其它相关材料进场其它相关材料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及时进场并做好试验检测工作,避免耽误施工进度。表5.2-1 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1预埋套管内不允许堵塞2承轨台表面不允许有长度10 mm、深度2 mm的气
7、孔、粘皮、麻面等缺陷3挡肩宽度范围内的表面不允许有长度10 mm、深度2 mm缺陷4其他部位表面不允许有长度50mm、深度5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5表面裂纹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6周边棱角破损长度50 mm5.2.2测量放样清除道床板范围内表面的浮渣、灰尘及杂物。依据CPIII控制点,每隔10m在支承层(底座板)上测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以轨道中线控制点为基准放样出轨枕控制边线和道床板的纵、横向模板的边线位置。5.2.3底层钢筋安装钢筋在钢筋棚中集中加工,按照已放轨道中线和边线及设计图纸,用石笔沿墨线定出纵向和横向钢筋的位置。然后依据点位安装道床板钢筋。先将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按墨线位置摆放好后,
8、先安放纵向钢筋再安装横向钢筋,钢筋净保护层35mm,在桥梁道床板凹槽处,先安装凹槽内的钢筋,在安装道床底层钢筋。纵向钢筋接头按设计要求错开,接头搭接不小于700mm。除纵横向接地钢筋按规定焊接外,其余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横向钢筋)交叉点均采用绝缘卡相邻纵向钢筋搭接接头或焊接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1m,同一横断面内钢筋搭接率小于50%。图5.2-1路基道床板配筋图5.2.4散枕散枕之前准备确定散枕的起始里程位置,并每隔10米左右校核一次,以控制累计纵向误差,并做出相应调整。布枕前应对轨枕进行检查,伤损掉块、桁架变形的轨枕不得使用。轨枕采用人工散布,每4人一组,分区段按放样标识放置轨枕,专
9、人对所摆放的轨枕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与标识线吻合。每散布4组轨枕,控制散布轨枕的累计纵向误差,作出相应调整。同组轨枕间距误差不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并应保持轨枕基本平顺,与线路中心垂直。5.2.5轨排组装轨排框架在出场前,已经在工具轨上作出每根轨枕中心标识,并在控制扣件螺栓上作出中心点标识,按中心标识采用方尺、垂球控制轨枕间距,起道机、撬棍调整枕距。调整完成后安装绝缘垫块,初拧扣件螺栓,拧紧程度以手拧不动为宜,施拧时先同步拧钢轨内侧两螺栓,然后同步拧钢轨外侧两螺栓。轨枕间距调整完成后进行扣件螺栓施拧,形成轨排。扣件螺栓施拧必须采用双头内燃机扳手对称施拧(扭矩在160N.m),施拧时
10、绝缘垫块和钢轨必须完全落槽,采用塞尺检查工具轨与垫块、挡块和扣件间三点是否密贴,间隙不得大于0.5mm, 否则,需加大扭矩施拧。注意在安放轨排框架时需要清理钢轨底部、垫块上的灰尘及杂质。5.2.6扣件安装1)安放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在承轨台中间位置铺设铁垫板下弹性垫板,使垫板孔与预埋套管孔对中。2) 安放铁垫板铁垫板的螺栓孔中心应与预埋套管中心对正。3) 安放轨下垫板在铁垫板中间位置安放轨下垫板,轨下垫板的凸缘应扣住铁垫板。4)安放轨距挡板轨槽底脚的凹槽内,其前端两支点应与轨枕密贴。安装时,不得猛烈敲击轨距挡板使其入位。5)铺设钢轨6)安放绝缘块安放绝缘块,且绝缘块的边耳应扣住铁垫板挡肩。安装时,
11、不得猛烈敲击使其入位。7)安装弹条将弹条摆放到位,螺旋道钉套上平垫圈且在螺纹部分涂满铁路专用防护油脂,然后拧入套管,紧固弹条。5.2.7轨排粗调在底层钢筋布设、轨排就位以后,开始对轨排进行粗调作业。粗调的目的是将组装好的轨排抬起至设计标高,并对轨道中心进行调整。粗调采用人工进行,粗调前对轨排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枕距、轨距及轨道落槽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利用起道机抬升轨排,每榀轨排框架4个,根据技术员测量的高程,将轨排框架进行提升至设计高程,提升时需要两侧同步进行。轨道中心调整:轨排框架上在出场前已设置中心位置标识点,利用垂球对中轨道中心点,对轨道中心进行调整,起轨时可通过调整起道机的位置角度及松
12、紧顺序来使轨道对中。调整原则:利用起道机、竖向螺杆完成轨排的粗调工作,调整原则以“先中线、后高程,顺序进行。粗调后中心线偏差应在5mm内,轨顶高程偏差为0-5mm。轨排粗调完成后,相邻轨排应用鱼尾板进行连接,轨缝控制在10mm。钢轨接头处应平顺,不得有错牙及错台。5.2.8钢筋绑扎、接地钢筋焊接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接地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L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 mm。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焊接时应保证
13、与模板密贴。钢筋绝缘检测: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欧姆表。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5.2.9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固定钢模,侧模设计时每块3米为一块,模板大样图见图6.3-4。其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两侧钢模和端模通过螺栓及卡子连接可形成刚性整体,伸缩缝处通过螺栓连接也可形成一个整体。模板上口采用连接拉杆,下口在在路基支承层钻眼,通过植入钢筋锚至下承层上的钢筋防止侧模外移。桥上道床板模板下口采用钢管和顶托支撑与防护墙和另一侧的底座板侧面。模板间接缝采用双面胶止浆模板安装前再次清洁,并涂洁净脱模剂。图5.2-2 道床板模板大样图5.2.10伸
14、缩缝设置路基单元每隔3.9m设置一道宽10mm,深65mm的假缝,假缝采用嵌缝胶材料填充,假缝采用钢板一次成缝。单元板间的伸缩缝块30mm,中间设置30无粘结护套式传力杆,传力杆以下部分采用聚乙烯泡沫填充,上部分采用钢模成缝后,设置锯齿形聚乙烯泡沫并灌嵌缝胶。5.2.11轨道精调配置采用TCRP1201+全站仪、GRP1000S精调检测小车,采取定点测量模式对排架的三对支撑点位测量,根据实时显示对应点处的轨道位置、设计位置、位置偏差及调轨方向,指导现场的调轨作业。精调后支撑点处的轨道位置误差控制在中线0.5mm,高程-0.50mm,水平0.5mm。道床板混凝土浇注前再次对每根轨枕处对应的轨道进
15、行复测。1)确定全站仪坐标。每工作面配备1台具有自动搜索、跟踪、计算、图5.2-3 伸缩缝设置详图传输数据功能的全站仪。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8个(4对)CPIII控制点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2)测量轨道数据。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中线。3)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误差值将迅速反馈到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4)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根据小车电脑上的指示,调整轨向锁定器。如要向左侧调整,要将右侧的锁定螺栓拧松,然后拧紧左侧的锁定器螺栓,轨排即可向左移动。5)调整
16、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注意事项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标准实行定期标定。测量区域尽量减少其它施工作业。极端天气条件下不得进行精调作业。轨排精调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仍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施工前先检查机械设备各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若有异常,不可强行启动施工。每次精调时需与上次或前一站重叠至少8根轨枕,统一点位的横向和高程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mm。5.2.12混凝土浇筑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RTS 型双块式无砟 轨道 框架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