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最终修改版.doc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最终修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最终修改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路基灰土层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超厚回填1、原因分析(1)、施工技术人员与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2)、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3)、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2、防治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意义。(2)、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3)、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二、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回填1、原因分析(1)、路基填土中不能含有机物质,本是最基本常识,主要是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过低,管理者控制不严。(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2
2、、防治措施(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土一律不得使用。(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3)、提高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对路基填土加强管理。三、带水回填1、原因分析(1)、由于地下水位高于路基,又无降水措施。 (2)、排水沟内蓄满积水,未进行抽排,使得路基上水位无法下降。(3)、由于路基平整度较差、无横坡或倒坡是使雨水无法排出。2、防治措施(1) 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在分层回填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2)、应提前进行路基降水工作,排水沟里积水要及时抽排。(3)、路基横坡及平整度
3、要符合要求,无法排出要用人工进行排除。四、回填冻块土与在冻槽上回填l、原因分析(1)、技术交底不清,质量管理不严。冬施措施未加规定。(2)、槽底或已经夯实下层,未连续回填又不覆盖或覆盖不利,造成受冻。2、防治措施(1)、施工管理人员应向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要严格管理,不得违章操作。(2)、要按规范要求,不得回填冻土。要掏挖堆存土下层不冻土回填,如堆存土全部冻结或过湿,应换土回填。(3)、回填路槽如受冻,应清除冻层后回填。在暂时停顿或隔夜继续回填底层上要覆盖保温。五、路基灰土灰剂量不均匀 1、原因分析(1)、路基土(膨胀土)砂化不充分。(2)、路基翻晒时掺灰不均匀。(3)、拌与不均匀,细度
4、不够。2、防治措施:(1)、液限较大粘性土(膨胀土)应充分砂化。(2)、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洒灰、粉碎拌与,集中焖灰要勤翻拌。(3)、采用稳定土拌与机进行拌与。六、路基灰土灰剂量不足1、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偷工减料。(2)、石灰堆放时间过长。(3)、使用石灰粉掺有大量石粉,钙镁含量低。2、防治措施(1)、确保石灰掺量。 (2)、生石灰消解后要在7-10天内及时用完。(3)、堆放时间较长石灰,应用彩条布或土覆盖,使用前重新测定有效钙镁含量,必要时重新调整灰剂量。(4)、使用生石灰粉时要加大测定钙镁含量抽查频率。七、不按段落分层碾压1、原因分析(1)、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而是随高就
5、低,层厚不一胡乱回填。(2)、无法碾压边角部位,放任不管。2、防治措施(1)、要按规范要求,分段、水平、分层回填,段落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m,在接填下一段时碾轮要及上一段碾压过端头重迭。(2)、槽边弯曲不齐,应将槽边切齐,使碾轮靠边碾压;对于检查井周或其他构筑物附近边角部位,应用动力夯或人力夯夯实。八、灰土碾压后表面松散1、原因分析(1)、灰土表层含水量较低,不能压实。(2)、灰土表层冻坏松散。(3)、冬季覆盖土内水分下渗,使底基层表面吸水而涨松。(4)、灰剂量不足或石灰失效过期。2、防治措施:(1)、高温干燥气候,碾压过程中应适当洒水。(2)、做好灰土过冬防冻措施。(3)、冬季灰土施
6、工完成后可采用含水量较小、透水性小土作为覆盖层,且碾压密实。(4)、严把石灰原材关。九、灰土表面起皮1、原因分析(1)、灰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2)、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3)、碾压未按先轻后重原则,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4)、灰土拌与不均匀。2、防治措施:(1)、确保压实层土含水量均匀且及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2)、认真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及时调整每层填土厚度,严格按放样线施工,不得采用贴补薄层方法补足高程。(3)、应按先轻后重碾压程序逐步压实,按照段落配备足够机械,保证碾压及时。(4)、对表面起皮层应及时清除出路面以外。(5)、配备足够合适机具保证翻晒均匀。十、路基边缘部分压实
7、度不够 1、原因分析(1)、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2)、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进行超宽填筑、超宽碾压。 2、防治措施:(1)、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到路基边缘。(2)、路基按设计要求超宽填筑。十一、路基压实度不够 1、原因分析 (1)、碾压遍数不够。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规定值。 2、防治措施: (1)、确保压路机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重叠。 (4)、应在土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十二、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8、”1、原因分析(1)、碾压时土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效果。(3)、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3)、对产生“弹簧”应翻挖掺灰或换填后重新碾压。十三、路基积水严重、翻浆1、原因分析(1)、路基表面不平整。(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反坡。 (3)、路基底面位于过湿土或翻浆土上面。 2、防治措施: (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2)、路基表面应按设计设置横坡。(3)、清除过湿土、翻浆土。(4)、做好路面排水
9、,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内部。十四、路基出现纵向裂缝与错台1、原因分析(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及时查明路基底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3)、提高路基压实度。十五、灰土表面开裂1、原因分析(1)、碾压含水量过大。(2)、用土塑性指数过高。(3)、地基沉降尚未稳定,地基沉降不均匀。(4)、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2、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2)、选用符合规范要求土料或铺筑灰土底
10、基层,采取二次掺灰办法降低土塑性指数。(3)、地基沉降速率连续两个月不大于5mm月时再施工底基层。(4)、裂缝处应加铺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后再施工基层。(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十六、灰土表面鼓包、爆灰1、原因分析(1)灰土底基层碾压完毕后尚有过火石灰未消解。(2)消解石灰未按规定过筛。2、防治措施:(1)生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洒水充分消解。(2)消解石灰必须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第二章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层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不均匀1、原因分析(1)、底基层或路槽表面高程超标。(2)、水泥稳定碎石摊铺钢丝设置放样误差过大。(3)、松铺系数不准确。2、防治措施:(
11、1)、对底基层与路槽表面按标准进行检测验收。(2)、严格控制摊铺厚度钢丝设置,对其高程应进行复核。(3)、认真做好试验段工作,及时总结施工经验。在施工中严格掌握松铺系数。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离析1、原因分析(1)、水泥稳定碎石运到摊铺现场已经离析。(2)、水泥稳定碎石骨料含量偏高,超过85,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设计要求。(3)、摊铺机工作状态不佳。2、防治措施:(1)、按设计配合比拌制水泥碎石混合料,集料级配应在设计级配范围以内。(2)、成品料堆应经常铲平,避免形成锥体粗料流向堆底。(3)、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螺旋布料器中混合料面应呈及路面平行平面,并将布料器掩盖。三、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松散
12、1、原因分析(1)、稳定碎石表面水分蒸发,含水量偏低,无法碾压成型。(2)、稳定碎石保湿养护不足,表面未成型。(3)、稳定碎石表层被冻坏。(4)、稳定碎石碾压功不能满足要求。(5)、施工车辆碾压损坏。2、防治措施:(1)、在气温高、相对湿度较小季节施工,在碾压过程中应适当洒水,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压实,且碾压时要按照试验段要求直至压实度符合规定为止。(2)、对过冬稳定碎石应采取有效防冻措施,防止表层被冻坏。(3)、及时洒水养护,保证表面形成强度。(4)、实行必要交通管制。四、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不符合要求 1、原因分析 (1)、含水量不符合规定。(2)、压路机质量较小,碾压遍数不够,局部漏压。
13、(3)、水泥稳定碎石拌与不均匀,局部细料偏多,骨料偏少。2、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与过程中含水量,使碾压前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采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按试铺路段碾压遍数直到压实度符合规定为止。(3)、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拌与均匀性。五、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1、原因分析 (1)、水泥剂量偏大。(2)、碎石级配中细料偏多。(3)、基层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4)、养护不及时。(5)、养护结束后未及时进行封层。2、防治措施(1)、在保证强度情况下应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2)、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内中值。(3)、加水应严格控制。(4)、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
14、筑下封层。(5)、宜在春末与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工期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并且基层表面在冬季上冻前应做好覆盖层。六、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不合格 1、原因分析(1)、水泥剂量不足。(2)、水泥质量等级较低。(3)、未能保湿养护。(4)、碎石级配、质量不符合要求。(5)、水泥稳定碎石拌与不均匀。2、防治措施:(1)、选用符合质量要求水泥,按配比增加水泥剂量。(2)、成型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洒水养护,保湿养护应不少于7天。(3)、选用级配较好碎石材料。(4)、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拌与均匀性并及时作成型试件。第三章 路面封层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水稳层外露 1、原因分
15、析(1)、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漏洒。(2)、下封层矿料撒铺量过少,被行驶车轮粘走。2、防治措施(1)、控制乳化沥青喷洒数量在合格范围内,漏洒处应补洒乳化沥青。(2)、矿料撒铺量应足够或稍多,在铺下面层前清扫回收再利用。二、下封层及基层表面不粘结1、原因分析(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杂物未清扫干净。(2)、乳化沥青破乳凝结速度太快。(3)、乳化沥青材料质量及石料粘附性较差。(4)、不按规定施工工艺施工。2、防治措施(1)、封层施工前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进行清扫、水洗、风吹等工序清除基层表面浮灰与杂物。(2)、对乳化沥青进行破乳速度试验,选择慢凝乳化沥青。(3)、对乳化沥青进行及石料粘附性试
16、验,选择及石料粘附性好优质乳化沥青。(4)、适当增加轮胎压路机对下封层辗压遍数。三、 下封层脱落1、原因分析(1)、下封层被行驶车辆轮胎粘结而脱落。(2)、下封层未能将水封住。(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受冻害。2、防治措施(1)、加强养护,下封层施工结束一周内禁止各种车辆行驶。(2)、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3)、采取各种防冻措施,避免下封层过冬而冻坏。四、下封层渗水1、原因分析(1)、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喷洒不均匀。(2)、沥青针入度过大,标号过低,不能形成完整封层。2、防治措施(1)、喷洒乳化沥青量在设计范围内,接缝搭接好,不漏喷,做到均匀分布。(2)、选择标号适中乳化沥青。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道路 施工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最终 修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