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科研资讯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5年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AME科研资讯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5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ME科研资讯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5年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ME科研资讯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5年版科研资讯|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5年版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 ,)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出版的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80万,死亡病例160万。在中国,1988年2005年10个肿瘤登记处18年发病死亡数据分析,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1.63%,其中男性为1.30%,女性为2.34%(P0.05)。及30年前相比,我国肺癌病死率上升了465%,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但是临床上只有2030%的肺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2、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往往存在着合并症,不适合或不能耐受常规手术切除,于是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如肿瘤微创消融等(表1)。肿瘤微创消融是指在局麻下,以肿瘤为靶心最大限度地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及周围0.51 的正常组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具有微创、安全、适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肺部肿瘤微创消融包括射频消融( ,)、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等,但是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指引列入的只有。的原理是应用频率3 ,进行多针、多点或多次治
3、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原发性肺癌术后肺内孤立性复发。周围型肺癌放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肿瘤进展或者复发。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经过放化疗以后肿瘤进展或者复发。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周围型肺癌在胸膜活检固定以后。中晚期中心型。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引起的难治性疼痛,对肿瘤局部骨侵犯处进行消融,可达到止痛效果。2)肺转移瘤:数量和大小超过根治性消融限制者。4.2 禁忌证4.2.1 绝对禁忌证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18 s,凝血酶原活动度40%)。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消融前至少停用57 d。4.2.2 相对禁忌证1)有广泛肺外转移者,预期生存5 的肿瘤,单次多点治疗,随后放疗或多次多点治疗。
4、7.4.4 特殊部位肿瘤如邻近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膈肌和胸膜顶病灶,建议使用单针,穿刺方向尽可能及重要结构平行,并保持0.5 以上。7.5 术后扫描立即进行再次全胸腔扫描,评价技术是否成功(肿瘤是否按照消融程序完成治疗和覆盖完全),同时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7.6 术后处理术后平卧24 h,并监测生命体征。2448 h后拍胸片或扫描,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如无症状性气胸或胸腔积液)。8并发症及处理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局部治疗手段,其并发症分级参照美国介入放射学学会( ,)影像引导肿瘤消融国际工作组( )的标准(表6)。按照发生时间分为即刻并发症(后24 h)、围手术期并发症
5、(后24 30 d)及迟发并发症(后30 d)。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并发症分两种:穿刺相关并发症如肺内出血、血胸、气胸、心包压塞、空气栓塞等;消融相关并发症如胸痛、胸膜反应、咳嗽、皮肤灼伤等。肺部肿瘤射频消融的病死率为05.6%。在样本量大于100例的文献中,射频消融的死亡率为02.2%,严重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分别324.5%和21.364.9%,其死亡原因有出血、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恶化、肺栓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等。8.1 疼痛推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常见毒性标准( , 2.0)报告:0级,没有疼痛;1级,轻度疼痛,不影响功能;2级,中度疼痛,需要止痛药,干扰功能但不干扰日常活动;3
6、级,严重疼痛,需要止痛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4级,伤残性疼痛。8.1.1 术中疼痛1)原因:在局麻条件下手术,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能是热传导刺激胸膜神经所致。等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研究认为,疼痛的发生及病变距离胸壁在1 以内显著相关。2)治疗:如果疼痛剧烈,需要对胸膜彻底麻醉;或者需要镇痛剂,甚至清醒镇静麻醉;或者降低靶温度到70 ,几分钟后,再逐渐升高靶温度;或者通过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有无射频针接近胸膜,可以旋转射频针,再消融;或者向胸腔内推射频针,使脏层胸膜离开壁层胸膜,即造成人工气胸。8.1.2 术后疼痛一般为12级疼痛,可持续数天,也有人持续12周,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很少出现中
7、度以上的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药物止痛。8.2 消融后综合征约2/3患者可能发生。1)原因:肿瘤坏死吸收,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取决于产生坏死的体积以及患者的总体情况,小的病灶不太可能出现消融后综合征,大部分患者症状持续27 d,消融肿瘤体积较大者则持续23周。2)治疗:大多数一过性自限性症状,对症支持即可。少数病人需要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必要时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8.3 气胸发生率为563%。推荐 2.0报告:0级,没有气胸;1级,不需要干预;2级,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3级,需要胸膜固定或手术治疗;4级,威胁生命。8.3.1 术中气胸1)原因:等报道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肺活
8、量大)、无胸部手术史(没有胸膜粘连)、消融多个肿瘤(多次穿刺)、中下叶病变(肺活动度大)、病变小且深在(难以定位,需反复穿刺)、大肿瘤(多点消融,反复穿刺、集束针、消融时间超过3 h)有关。等研究结果表明高龄、多头伸展针和大功率输出是气胸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2)治疗:少量气胸可不予处置,中等至大量气胸可胸穿抽气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有文献报道3.338.9%平均11%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还有文献报道多见于上肺叶肿瘤射频消融,可能的原因是上叶肺泡胸膜压力梯度高,患者直立时,大量气体持续进入胸腔。3)预防:为减少气胸的发生,关键在于穿刺技术要熟练,进针速度快和穿刺准确避免多次穿刺十分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ME 科研 资讯 影像 引导 射频 消融 治疗 肺部 肿瘤 专家 共识 2015 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