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与除颤.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脏电复律与除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电复律与除颤.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脏电复律与除颤心脏电复律及除颤_0心脏电复律及除颤 体外心脏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在体外经胸壁同步瞬间 发放高能电脉冲, 使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体外心脏电除颤则是应用 瞬间高能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恢 复心脏搏动。 【基本原理】 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给心肌通以高能电脉冲,使大部分心肌纤维(约75%以上) 同时除极,抑制心肌内各种异位起搏点及边界电流,阻断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折返途 径, 从而使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得以重新控制整个心脏电活 动,恢复窦性心律。 体外同步电复律时高能电脉冲的发放必须以患者自身心电信号为触发
2、标志, 同步发放在R波降支或S波起始后30的心室绝对不应期, 从而不在心室的易 损期中发放高能电脉冲,避免引起心室颤动等并发症。 为确保体外电复律,除颤的安全性和减小对心肌组织的损伤,均采用直流电为 电能。 【适应证】 任何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而且药物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例 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 心房颤动是直流电复律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须根据患者的病因、 病程、心脏功能和心房大小等因素,判定是否是电复律治疗的适应证或禁忌证。 心房颤动的电复律适应证: 1(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年, 心功能I, ?级(),
3、 X线胸片的心胸比例;5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45。 2(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药物治疗无效,加重或诱发心力衰竭或心 肌缺血。 3(去除或有效控制心房颤动的基础病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肺炎 ?30? 第7章 心脏电复律及除颤 ? 等)后,心房颤动持续存在。 4(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科行二尖瓣置换术3,6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已弼显 减小,但仍有持续心房颤动者。 5(阵发性心房颤动经房室旁路快速传导,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禁忌证】 1(慢性心房颤动,病程;1年。 2(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内径;45,或严重心功能不全。 3(合并洋地黄中毒或严重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钾血症
4、)。 4(风湿活动期或心肌炎急性期。 5(未能有效控制或纠正心房颤动的病因或诱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 梗死、肺炎等)。 6(检查发现心房内血栓或近期血栓栓塞史。 7(电复律后,患者不能耐受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 8(既往二次电复律成功,并且服用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但短期内 心房颤动复发。 9(合并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安装起搏器者除 外)。 10(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疗者。 【术前准备】 1(纠正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例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心力 衰竭。 2(停用洋地黄类药物24 h。 (O;复 3(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华法林
5、抗凝治疗3周,控制2.03律 前l周服用胺碘酮(0.2g,3),或复律前l,-3d,服用奎尼丁(0. 2g,3)。 4。复律前禁食12 h。 5(向患者及家属简述电复律的过程,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请患者或 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6(检查氧气设备、麻醉机、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程各种抢救 药品。 7(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电除颤属紧急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应立即进行, 无须向家属详细交待。 【治疗操作】 1(患者平卧硬板床,去除假牙,脱去上衣。建立静脉通路,测量皿压,记录12 导联心电图,连接心电监护导联和除颤器的心电图导联。 ?31 - ? 心血管病学分册 2( 心脏复律除颤器
6、接通电源和接地后,在示波屏上选择R波振幅高大的导 联,并选择同步复律,检查示波屏上的同步信号是否准确。转复除颤电极板上均匀 涂上导电胶或裹以4层湿生理盐水纱布。 3( 通过麻醉机对患者进行面罩吸氧。静脉缓慢推注地西泮(0.3,0.5, )或氯胺酮(0.5,1(),或硫喷妥钠(1.5,3),使患者进入噱咙 或嗜睡状态,表现为不能正常数数或睫毛反射消失。 4(选择输出能量,心房颤动患者一般为150,300 J,心房扑动为25,50 J,窒 上性心动过速为50150 J,室性心动过速i00-200 J。心室扑动或颤动时采用非 同步除颤,除颤能量为300,360 J。 5(采用标准位(两个电极板分别放
7、在前胸心尖部和胸骨右缘第2,3肋间)或 前后位(两个电极板分别放在背部左肩胛下区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将电极板 及皮肤接触紧密。 6(再次确认同步性能正常后,充电到设定能量后放电转复。 7(转复成功后,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状况,请患者活动一下四肢和做 伸舌动作,了解有无血栓栓塞。 【术后处理】 1(监测心率、血压24 h。 2(酌情静脉用药减少心律失常的复发。 3(心室扑动或颤动患者,应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去除诱发因素。 4(心房颤动患者,服用长期抗心律失常药,预防心房颤动复发,华法林抗凝治 疗4周。 2 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修订委员会 作者:郭树彬
8、2011-2-17 1 前言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科及各科室常见的临床现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百万患者年,且在发展中国家更根据文献报道,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约为l,2为常见。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其中,约1%,2%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发病急,预后差,如未经及时救治,部分严重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2个月定义 急诊高血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概念: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 )和高血压危象( )。其中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指血压短时间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统称为高血压危象。需要强调的是,靶器官损害而非血压水平是区别高血压急症及高血压亚急症的
9、关键。患者血压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患者的危重程度,是否出现靶器官损害以及哪个靶器官受累不仅是高血压急症诊断的重点,也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并决定患者的预后。在判断是否属于高血压急症时,还需要注重其较基础血压升高的幅度,其比血压的绝对值更为重要。 需要提出的是,目前国发病机制 各种高血压急症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某些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均及下列共同机制有关。各种诱因如应激因素(严重精神创伤、情绪过于激动等)、神经反射异常、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等作用下使交感神经张力亢进和缩血管活性物质(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等)释放增加,诱发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同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压力性多尿和循环血容量减少,反射性引起
10、缩血管活性 3 物质激活导致进一步的血管收缩和炎症因子(如自细胞介素一6)的产生,形成病理性恶性循环。升高的血压导致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因临床类型不同而异,但共同的临床特征是短时间临床评估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应简单而又有重点,目的是尽快鉴别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5(1病史询问 迅速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程度的情况及有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了解有无肾脏疾病家族史(多囊肾),阵发性头痛、心悸、面色苍白(嗜铬细胞瘤),阵发性肌无力和痉挛(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表现;明确有无非处方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物或违禁药物如可卡因等用药史;通过主要临床表现评估有无潜在的靶器官损伤,包括:
11、胸痛(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主动脉夹层),呼吸困难(肺水肿或充血性心衰),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或意识改变(高血压性脑病)。 此外,寻找血压异常升高的原因是临床评估的重要环节91(见表3)。 5(2体格检查 除测量血压以确定血压准确性外,应仔细检查心血管系统、眼底和神经系统,关键在于了解靶器官损害程度,评估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特别是对于症状不典型、但血压明显增高的急诊就诊患者,行系统、翔实的物理检查,可尽早明确高血压急症的诊断。 (1)应该测量患者平卧及站立两种姿势下的血压以评估有无容量不足; (2)要测量双侧上臂血压;双上臂血压明显不同应警惕主动脉夹层可能;
12、 (3)眼底镜检查对于鉴别高血压急症及高血压亚急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有薪发的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情况存在则提示高血压急症; (4)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应侧重于有无心力衰竭的存在,如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湿罗音、病理性第三心音或奔马律等; (5)神经系统检查应该注意评估意识状态、有无脑膜刺激征、视野改变及局部病理性体征等?。 5(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和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应列为常规检查,依病情选择X线、心肌损伤标记物、钠尿肽(或)、血气分析,必要时行()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核磁共振5(4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评估 4 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评估内容请见表4。 目前高血压急症的1年
13、生存率达到了90一95%,生存情况主要取决于年龄和确诊高血压急症时的合并症情况。急诊医学是症状学科,多数病人就诊时诊断尚不明确,遇到血压显著升高的患者时,首先要做的并不是盲目给予降压处理,而是要通过病史采集,在尽短时间内,合理、有步骤的进行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是否有急性靶器官损害、损害部位及损害程度。医生评估风险越及时,越准确,病人获益越大!部分病人有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如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表现(),撕裂样疼痛,双侧血压不对称(主动脉夹层)、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脑卒中)等,仅需要少数检查,甚至无需检查即可列为高危患者;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就要求医生有系统的思路评估风
14、险,本共识建议按照以下程序评估风险,见图1: 6 治疗 6(1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危象中无论是高血压急症还是高血压亚急症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6(1(1基本原则 1)及早准确评估病情风险 2)高血压急症:快速、平稳降压,减轻靶器官损害,积极查找病因。 3)高血压亚急症:密切监测,调整口服降压药、逐渐控制血压。 6(1(2血压控制节奏和目标 在及时准确评估病情风险的基础上,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节奏、有目标地降低血压。其最终目标是减少脏器功能受损;而对于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目前没有明显证据显示该类患者短时间内的降压失败及近期的心脑血管风险相关
15、,而血压的突然下降反而可能会伴随严重的组织灌注不足,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风险,故初始治疗应在休息并观察的前提下,逐渐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以期将血压逐渐控制。 6(1(3急性期的后续管理 高血压急症病情稳定后寻找血压异常升高的可纠正原因或诱因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关键。其中,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不适当减药、停药和其它诱发因素未得到很好控制都会诱发高血压急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急症的发生。此外,对于高血压急症患者,应定期评估靶器官,以及早发现靶器官损害,并采取相关有效干预措施,避免靶器官进行性损害。 6(2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原则 (2(1基本原则 6高血压亚急症患者
16、血压升高对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而血压的突然下降会伴随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影响预后,且初始的快速降压并不改善长期的血压控制,故初始治疗应在休息并观察的前提下,逐渐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以期在数天内将血压逐渐控制。 6(2(2注意事项 (1)休息可以使血压下降,因此在初始(起始数小时)内应以动态监测为主。监测中,如果血压数值仍然维持较高,且出现靶器官损害征象,需要对高血压进行处理; (2)应以口服稳定降压药物为主。避免静脉用药或口服快速降压药。一方面因经常出现不用药而血压自行下降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骤然降压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口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由于它无法控制降压的程度,并继发交
17、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冠状动脉、脑和视网膜血管的窃血现象,因而产生脏器缺血; (3)对于严重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就诊于专科医生,以查明病因和优化治疗。 6(3离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6(3(1基本原则 以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为目的,早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危险分层,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和用药方案,迅速恰当地将患者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其中,采取紧急措施保护靶器官是高血压急症的首要任务。 5 1)迅速降低血压:选择适宜有效的降压药物,通常需静脉输液泵或静脉滴注给药,同时应经常测量血压或无创性血压监测。静脉滴注给药的优点是根据血压的变化特点灵活的调整给药的剂量。如果情
18、况允许,及早开始口服降压药治疗; 2)控制性降压:为避免快速降压而导致的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降压过程中如发现有重要器官的缺血表现,应适当调整降压幅度。 3)合理选择降压药:高血压急症处理对降压药的选择,要求快速平稳的发挥降压效果;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失较快;不良反应小,最好在降压过程中不明显影响心率、心输出量和脑血流量。 6(3(2降压目标 降压治疗第一目标: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的第一目标是在30,60内将血压降低到一个安全水平。由于患者基础血压水平各异、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不一,这一安全水平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除特殊情况外(缺血性脑卒中、主动脉夹层),
19、建议第1,2小时内使平均动脉血压迅速下降但不超过25%。一般掌握在近期血压升高值的2,3左右。在紧急降压治疗时,需要充分认识到血压的自身调节的关键性。如果通过治疗血压急骤降低,缩小血管床的自身调节空间,可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或梗死。 降压治疗第二目标:在达到第。目标后,应放慢降压速度,加用口服降压药,逐步减慢静脉给药的速度,逐渐将血压降低到第_目标。建议在后续的2,6h内,100,110,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调整。 将血压降至约160降压治疗第三目标:若第二目标的血压水平可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24,48小时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合并不同靶器官损害者降压目标见表5。 6(3(3注意
20、事项 (1)迅速而适当的降低血压,去除引起急症的诱因: (2)静脉外给药起效慢且不易于调整,通常需静脉给药i (3)避免口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4)加强一般治疗:吸氧、卧床休息、心理护理、环境安静、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 (5)避免使用的药物:应注意有些降压药不适宜用于急诊高血压,甚至有害。治疗开始时不宜使用强力的利尿降压药,除非有心力衰竭或明显的体液容量负荷过度,因为多数高血压时交感神经系统和过度激活,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升高,患者体内循环血容量减少,强力利尿是危险的。 6(3(4静脉降压药物治疗 6(3(4(1药物选用原则 (1)对于多数高血压急症,通常需持续静脉
21、使用降压药物; (2)遵循个体化、小剂量开始、依据目标调整降压的原则; (3)有计划、分步骤地快速平稳降低血压以保护靶器官是选择静脉制剂的根本原则。 6(3(4(2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根据高血压急症不同类型选出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的降压药,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具体的药物选择包括:依据临床情况,选择下列药物的单独或联合使用。 (1)急性主动脉夹层可单用拉贝洛尔,或者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硝普钠联用艾司洛尔、美托洛尔; (2)高血压脑病选用乌拉地尔、拉贝洛尔、(此两者不增加颅压)尼卡地平、非诺多泮、等: (3)脑血管意外中,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选择拉贝洛尔、尼卡地平、乌拉地尔、利尿剂、等;急性缺血性脑卒
22、中选用尼卡地平、拉贝洛尔、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等201; (4)急性心力衰竭选用硝普钠、拉贝洛尔、硝酸甘油21、奈西立肽、乌拉地尔、利尿剂; (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选用硝酸甘油21、艾司洛尔、拉贝洛尔、尼卡地平; 6 (6)子痫和先兆子痫选用拉贝洛尔22,或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3】,但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一受体阻断剂,有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的可能。 (7)围手术期高血压急症选用艾司洛尔、拉贝洛尔、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235; (8)肾功能衰竭选用尼卡地平、非诺多巴、拉贝洛尔等【49; (9)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选用硝普钠、拉贝洛尔、乌拉地尔26; (10)嗜铬细胞瘤选用尼卡地平、菲诺多泮、乌拉地尔、
23、酚妥拉明等。 6(3(4(3 静脉降压药物 (1)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 硝普钠为直接血管扩张剂,能同时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尤其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28(47,减少左室容量,减轻室壁压力,增加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停药后效果持续时间短,可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本药静滴后立即起效,静滴停止后作用可维持10。开始剂量为0(5,(),根据疗效逐渐以0(5,()递增,通常维持剂量3,(),极量l0,(),如已达极量,经10降压效果仍不理想,应考虑停药。在通常剂量下不良反应轻微,有恶心、呕吐、肌肉颤动,毒性反应主要由氰化物中毒引起,滴注部位如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和组织反应。由于硝普钠的
24、严重毒性,所以只有当其他药物不适用时,或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药物的治疗应尽可能缩短,静脉给药速度不应超过2u 。接受高剂量硝普钠(4,10u )治疗的患者应静注硫代硫酸盐。 应用注意事项: ?静脉滴注不可及其他药物配伍,滴注需避光,配置后24小,时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主要扩张周围静脉,同时具有扩张周围小动脉及冠状动脉的作用。静脉滴注即刻起效,停药后数分钟作用消失。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开始时以50速率静滴,然后以每3,5增加50的速率达到满意疗效,极量通常为100,合并肺水肿者极量可至200。主要用于合并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血压急症引,并不常规用于其他高血压急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电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