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抽采达标工艺方案设计编 制: 审核: 通防区长: 通防副总: 总工程师: 总经理: 2012年3月30日目录第一章 概况5第一节 交通位置5第二节 地质地层5第三节 可采煤层及开拓开采布署7第四节 矿井通风8第五节 矿井瓦斯抽采系统8第六节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鉴定情况8第二章煤层瓦斯情况9第一节煤及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9第二节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瓦斯来源分析9第三节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情况10第四节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情况10第五节煤层其它瓦斯参数11第三章 矿井抽采达标工艺方案13第一节抽采目标13第二节预抽煤层瓦斯抽采工艺方案13第三节卸压瓦斯抽采工艺方案15第四节浅孔抽采工艺方案16第五节上隅
2、角及采空区瓦斯抽采工艺方案18第六节拦截钻孔抽采卸压煤层瓦斯工艺方案19第七节抽采管路安装及钻孔连抽工艺方案19第八节钻孔封孔工艺方案21第九节 压风排渣装置使用工艺方案23第四章 其 它25第一节钻孔施工设备和器材25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25第三节预期抽采瓦斯效果29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交通位置*井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县,隶属*地区。该井田西距*县城约14km,属*县*镇所辖。井田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3261061032,北纬265751265932。 井田交通运输比较方便。井田东距川黔铁路扎左火车站68km,距南边贵昆线支线堰塘坎车站90km。贵毕高等级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经贵
3、毕高等级公路至*县城14km,距*104km,距*105km。另外黔(西)素(朴)主干公路也从井田中部穿过。井田西北侧驮煤河不具备通航条件。为了煤炭资源开发及运输,主要运煤干线均进行了新建或扩建规划。贵毕高等级公路*收费站至矿井工业场地进场公路,全长2.24km,按部颁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现已完成外测工作。矿井工业场地经*、龙井沟至*电厂全长约19km,其中矿井工业广场至龙井沟全长8km,新建6.5km,改建1.5km,拟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第二节 地质地层*矿井所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现今各构造轮廓都定型于燕山期地壳运动,构造形迹表现主
4、要为北东走向褶皱与断裂带,并有少量近东西向及北西南东向断裂,少量北西西与近东西走向构造。褶皱主要是宽阔不对称背、向斜。北东走向构造为矿井一级构造(如:F1、F2、F1支、F2支、F4等断层与格老寨背斜),其规模较大,延展长,倾角较大,正断层、逆断层均有发育。矿井次一级断裂构造为近东西向及北西南东向,其规模小,延伸短,以逆断层为主(如:F3、F10、F11、F12、F13等)与大冲背斜、丁家寨向斜两个褶曲,更次一级小断层与小褶曲非常发育,据矿井揭露资料,大部分为落差0.510m断层,小褶曲地层倾角在390变化。矿井整体位于格老寨背斜北西翼,北西翼地层基本呈单斜产出,但受区内构造影响,单斜构造中常
5、出现次一级舒缓波状挠曲,特别在矿井西南部发育较大次一级背斜与向斜矿井构造一、褶曲井田整体位于格老寨背斜北西翼,北西翼地层基本呈单斜产出,但受区内构造影响,单斜构造中常出现次一级舒缓波状挠曲,特别是在井田西南部发育较大次一级背斜与向斜,现分述如下:格老寨背斜:为一不对称宽缓背斜。其核部位于井田近南端,由下二叠统茅口组及玄武岩组成,向井田北西界渐次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下三叠统夜郎组。轴线分布在井田南东侧,为井田南东边界。背斜轴向217237,轴线略呈波状扭曲,并向两端倾伏。西翼褶曲幅度400m,东翼褶曲幅度达200m,褶曲跨度为26.5km。在井田内长约7km。大冲背斜:为井田次一级褶曲,其
6、核部位于井田东南部,及格老寨背斜迭加形成穹隆构造,由下二叠统茅口组及玄武岩组成,向井田西偏北渐次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组成,下三叠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玉龙山段(T1y2)、九级滩段(T1y3)地层。轴线分布在井田近南部ZK1001、Z12-1、ZK1302钻孔附近。背斜轴向275321,轴线呈波状,Z12-1钻孔向东呈“S”形、较紧密,基本垂直迭加于格老寨背斜轴部,形成穹隆构造,并造成P1m灰岩出露;向西宽缓,并倾伏交于F2断层。北翼褶曲幅度35m,南翼褶曲幅度达230m,褶曲跨度为12km。在井田内长约4.5km。丁家寨向斜:在井田近南端,及大冲背斜伴随发育次一级向斜构造。其核部
7、位于井田西南部,由下三叠统茅草铺组(T1m)、九级滩段(T1y3) 、玉龙山段(T1y2)地层组成。轴线分布在井田南部ZK1301、Z15-1钻孔附近。背斜轴向285300,轴线略呈波状,向东较宽缓,昂起交于F3断层,向西较紧密,倾伏交于F3断层。北翼褶曲幅度230m,南翼在F3断层内褶曲幅度达80m,褶曲跨度为0.51km。在井田内长约4km。井田地层倾向以北西为主,在井田北东端格老寨背斜倾伏部位则转为倾向北东,大冲背斜轴线以南一般倾向南西。地层倾角在428间,一般916。井田南端,由于受F3断层影响,局部倾角可达60以上,倾向也发生变化。格老寨背斜南东翼倾向南东,倾角可达45。在井田中、北
8、部,次一级较小宽缓褶曲发育,褶曲幅度多在1530m。二、 断层井田北西及南西有F1、F2、F3、F2支、F1支五条区域性断裂构造分布,构成井田北西及南西自然边界,井田内断层数量较多,控制与推断发现F4、F4支1、F5、F6、F7、F8、F10、F11、F12、F13、F22、F16、F26十三条较大次一级断层,除F5位于井田北东部边缘外,对该井田基本无影响外,其余十二条均对井田开采产生较大影响。根据钻孔揭露断点与测井资料所反映岩、煤层缺失、重复确定断层性质、落差,并结合地质构造规律,共组合命名断层42条。其中,断层落差100m9条,断层落差50100m8条,断层落差3050m6条,断层落差30
9、m19条;正断层20条,逆断层22条。个别孤立断点未组合。第三节 可采煤层及开拓开采布署1、煤层赋存情况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上二迭统龙潭组。整个煤系地层(P3l)中具可比性煤层有18层,从上到下煤层编号分别为2、3、4、5、9、15、16、17、18、19、20、21、22、23、24、27、28、30,其中可采、局部可采煤层主要有6层(16、17、18、22、24、27煤层),16、18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17、22、24、27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9.96m,可采煤层含煤率5.8%,煤系地层中所含煤层平均厚度14.14m,含煤系数8.2%。2、9、30等煤层厚度、层位均较稳定,仅
10、局部达到可采厚度,其余煤层只有个别点达到可采厚度,均不可采。本井田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埋藏标高7501280m,煤层走向为东北西南向,煤层倾角2142、煤层顶底板本井田煤层顶板岩性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其次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少数煤层为细砂岩,顶板岩石多为致密型岩性,对瓦斯起到了良好封闭作用,瓦斯含量普遍较高。砂岩顶底板在总体上不利于瓦斯保存,但ZK902孔16煤层顶板为17.00m细砂岩,瓦斯含量在同一层煤中仍属较高,由于砂岩在长期成岩后生作用中经历了压实、压溶、矿物重结晶等作用,许多砂岩中原生孔隙已被全部充填,对煤层瓦斯可能也有一定封闭作用。其它煤层详见表1-1煤层赋存特征表。 主要煤层特征表
11、 表1-1煤层名称采用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点数)变异系数(%)稳定性评价可采性评价煤层结构夹矸层数162.88(44)较稳定全井田可采较简单03171.20(48)不稳定局部可采简单0183.18(39)较稳定全部可采较简单02 *煤矿共有四个采区,现开采一采区(一采区现正在生产采煤工作面为11800综采面),二采区为开拓准备阶段(二采区三条下山已贯通,现主要掘进21602与21604两条底抽巷)。三、四采区未动工。预计2013年底,二采区首采工作面(21604综采面)将投入生产。第四节 矿井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目前矿井安装两台BDK-8-31通风机,电机功率分别为2400KW
12、,其中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矿井总进风量约10952m3/min,总排风量约11210m3/min。第五节 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煤矿现有瓦斯抽采泵5台。其中高负压瓦斯抽采泵2台,型号为SKA-420,电机功率为220KW,单台额定最大抽采负压68059Pa,最大抽采量158m3/min。低负压瓦斯抽采泵2台,型号为SKA-500,电机功率为280KW。最大抽采负压44048Pa,最大抽采流量201 m3/min。2011年11月份,安装运行了一台2BEC67型高负压瓦斯抽采泵,电机功率为450KW,最大抽采负压16000Pa,最大抽采流量400 m3/min。管路敷设情况:低负压抽采主管路采用DN7
13、20管路(现DN720管路已安装至风井18度变坡点,井下管路长度约为900米),高负压抽采主管路采用DN630管路,已安装至二采区临时变电所,井下管路长度约为1650米。各采煤工作面(低负压)采空区与上隅角瓦斯抽采利用DN400焊铁管抽采。各顺槽高负压抽采干管采用DN315、DN200PVC管抽采。第六节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鉴定情况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9月对*煤矿一采区16、17、18煤层出具检测报告与2010年9月对*煤矿二采区16、18煤层出具检测报告,*煤矿煤尘自燃倾向分类为级,不易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9月对*煤矿一采区16、17、18煤层出具检测
14、报告与2010年9月对*煤矿二采区16、18煤层出具检测报告,*煤矿煤尘无爆炸性。第二章煤层瓦斯情况第一节煤及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2006年2月,*煤矿委托国家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煤科分院对矿井主要可采煤矿16、17、18煤层煤及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鉴定报告(2006年11月)结论如下:1、对16煤层鉴定结论:在目前采掘范围内不能认定16煤层为突出煤层,但随着开采范围扩大,当瓦斯压力一旦达到或超过0.74MPa时,16煤层即可确认为突出煤层,重庆煤科院测定16煤最大瓦斯压力为0.52MPa,我矿在11609外轨顺掘进时测得16煤最大瓦斯压力为0.9MPa,故16煤为突出煤层。2、对17煤层
15、鉴定结论:在测压钻孔最低标高+1160m以上至F4断层,A4A5勘探线采掘范围内尚不能认定17煤层为突出煤层,但随着开采范围扩大,当瓦斯压力一旦达到或超过0.74Mpa时,17煤层即可确认为突出煤层。2009年6月5日至6月12日在11702轨顺未保护区测得瓦斯压力为0.36Mpa,重庆煤科院在副井里程730米处测得17煤瓦斯压力为0.5Mpa,均未超过0.74Mpa。3、对18煤层鉴定结论:从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来看,各项指标均已全部超过了临界值,其最大压力0.9MPa,*煤矿18煤层为煤及瓦斯突出危险煤层。2010年3月在二采区三中车场反石门测得18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1.6Mpa,故
16、18煤层为突出煤层。因16、18煤层为煤及瓦斯突出煤层,故*煤矿属突出矿井。第二节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瓦斯来源分析33333/min,鉴定结果*煤矿瓦斯等级为煤及瓦斯突出矿井。*煤矿瓦斯来源主要有:综采工作面本煤层瓦斯及其受采动影响邻近层瓦斯涌出、各掘进巷道围岩及暴露煤层瓦斯涌出、采空区瓦斯涌出等三大部分。根据2011年度矿井瓦斯涌出来源分析,33/min,抽采33333/min,抽采33/min(包括11700、11702、11704、11709、11600、11602、11604、11606、11609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矿井瓦斯涌出量28.68%。3/min,占矿井总涌出量59.78%(
17、不包括16煤采空区);M17煤层涌出瓦斯0.33 m3/min(不包括17煤采空区),占矿井瓦斯涌出量0.38%;M18煤层涌出瓦斯7.7 m3/min,占矿井瓦斯涌出量8.93%,其他瓦斯涌出量为28.43 m3/min(包括采空区),占矿井瓦斯涌出量32.3%。第三节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情况一、一采区重庆煤科院在副井里程730米处测定一采区16煤最大瓦斯压力为0.52MPa,我矿在11609外轨顺掘进时测得16煤最大瓦斯压力为0.9MPa。重庆煤科院在副井里程730米处测得17煤层瓦斯压力为0.5Mpa。2009年6月5日至6月12日,我矿在11702轨顺未保护区测得瓦斯压力为0.36Mpa。
18、重庆煤科院在主井里程1040米处测得18煤层瓦斯压力为0.9MPa。由于我矿对18煤层按突出危险性煤层进行管理,因此未对一采区18煤层进行测压。二、二采区我矿在生产过程中,在二采区21604底抽巷里程1240米处测得16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1.73Mpa。2010年3月,在二采区三中车场反石门揭煤前,测得18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1.6Mpa。从二采区瓦斯压力测定情况看,二采区大部分地点瓦斯压力均超过0.74Mpa,且二采区瓦斯压力比一采区有所增大。第四节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情况一、重庆煤科院测定瓦斯含量16煤层平均可采厚为,根据地堪时期测得3/t,平均含量为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17煤层平均可采
19、厚度,(局部有尖灭现象,局部可采),瓦斯平均含量为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18煤层平均可采厚度/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平均含量为3/t。二、我矿生产过程中测定瓦斯含量2009年4月24日,我矿在掘进过程中在11608运顺19号钻场往前1米处迎头右帮取样实际测定16煤瓦斯含量Q为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2010年2月28日,在11704运顺迎头距复测导线点Y处取煤样测得17煤瓦斯含量Q为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上部保护层16煤已开采)。2009年10月4日,在二采区二中车场反石门揭煤前取样化验,测得18煤Q值为17.9673 m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2011年9月10日,在21
20、602底抽巷开口780米处左帮硐室取16煤层化验瓦斯含量 m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2011年10月7日 m3/t(不含残存瓦斯含量)。 m3/t,17煤层与18煤层未计算。第五节煤层其它瓦斯参数一、煤破坏类型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2012年3月对*县*煤矿二采区16、18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报告。*煤矿16、18煤层破坏类型均为类(强烈破坏煤)。二、其它参数16、18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及工业分析等参数测定结果煤层采样地点工业分析真密度TRD视密度ARD孔隙率F瓦斯吸附常数MadAdVdafaB1621602运顺距开口点前370m处18二采区二中车场反石门揭18煤处16、18煤层瓦斯放散
21、初速度与坚固性系数测定结果煤层取样地点瓦斯放散初速度(p)坚固性系数(f)1621602运顺距开口点前180米处3521602运顺距开口点前370米处3818二采区二中车场反石门揭18煤处1711806运顺开口处3316、18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结果表煤层孔号埋深透气性系数(m2/MPa2.d)平均透气性系数(m2/MPa2.d)1616-216-416-516-81818-218-318-618-816、18煤层测压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表煤层孔号埋深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统()平均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1616-216-416-516-71818-218-318-6第三章 矿井抽采达标工艺方案第
22、一节抽采目标1、矿井瓦斯预抽采范围:矿井生产范围内16、18煤层,对于17煤层在未开采保护层范围掘进或在有突出危险区域掘进都必须进行预抽。2、瓦斯抽采考核基本指标:根据能化公司下发兖矿贵州能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意见执行;2012年度*煤矿瓦斯治理考核基本指标见下表:瓦斯抽采量(万m3)瓦斯抽采钻孔量(万m)瓦斯抽采巷(m)矿井抽采率(%)瓦斯利用量(万m3)24002489157800 3、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目标根据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各项数据应达到以下目标。瓦斯含量及压力目标参数可解析瓦斯含量(m3/t)煤层瓦斯压力(MPa)目标值604、杜绝各类通防、瓦斯人身事故及瓦斯侥幸事故。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达标 工艺 方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