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方案.docx
《高血压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防治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血压防治方案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综合医院、健康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掌握社区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按照本方案技术要求,落实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第一章目和目标一、目(一)加强社区高血压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创造社区支持性环境。(二)通过明确高血压社区防治具体措施,规范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连续、综合、价格低廉、方便可及高血压防治服务,降低医疗费用上升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三)探索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
2、,采取社区一般人群健康教育、个体化患者管理和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指导和干预为主要手段高血压防治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系统高血压防治体系。(四)建立本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和评价;综合医院协助确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访管理,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一体化管理高血压防治机制。(五)健全社区高血压防治队伍,规范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行为,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二、目标(一)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全人
3、群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二)利用各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提高高血压早诊早治率。(三)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四)识别高血压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发生。(五)加强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理论和技能,完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在高血压防治实践中,强化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职责,由当地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和医疗机构联合社保、民政、教育
4、、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和和协作。一、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组织和协调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发展和制定有效政策,积极开展多部门合作,落实相关资源保障措施。将高血压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内容,评价和发布高血压防治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负责本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制定本市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3负责全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和评估;4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高血压防治工作实施情况,研究防治策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负责本区(县)高血
5、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区(县)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提供适宜防治方法和技术;3掌握社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状况及趋势、及时和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制定或调整高血压防治策略;4对辖区内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和评估;5收集、整理和分析本区(县)高血压防治工作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整防治方案,协调解决防治方案执行过程中具体问题。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社区高血压患者筛查、诊断、登记、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等。1掌握社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基本情况,根据全区(县)计划安排,制
6、订和落实本社区高血压防治实施计划;2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人群提供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知识和技能,促进社区人群普遍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转变对高血压防治态度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3根据全市统一要求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4通过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和组织社区居民健康检查等方式检出社区高血压患者;5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信息库,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和危险因素分层,同时对病情和管理效果进行评估;6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级分层随访管理,并为患者开具健康处方;7督促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及采取合理膳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可能出现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预警,督促患者到医
7、院进一步治疗;8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危急和疑难情况,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救治;9对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四、综合医院1贯彻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管理,为检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急症或疑难重症高血压患者诊断和救治,并将已确诊和病情平稳患者转回到社区,进行规范化社区管理;3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4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调开展工作。五、健康教育部门1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组织机构和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2探索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方法,并研究、开发
8、和制作健康教育材料;3组织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4为社区人群提供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指导。第三章患者发现和登记一、目早诊断、早治疗和及早管理高血压患者,尽早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并发症发生,降低高血压危害程度。二、发现渠道(一)机会性筛查1就医: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通过血压测量发现或确诊高血压患者;2社区血压测量点:如在药店、医院、社区居委会等场所设置血压测量点,提供环境支持,增加检出机会。(二)重点人群筛查1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门诊对首次就诊35岁以上患者测量血压,以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2高危人群筛查:除
9、非有条件开展进一步高血压患者干预和管理,否则,不提倡单纯为获得高血压患病率而进行高危人群筛查。建议有条件社区,可选择在35岁以上成人中开展筛查,对于检出高血压患者应进行登记和随访。(三)人群健康档案建立:通过建立人群健康档案时血压测量和询问,发现高血压患者。(四)健康体检:定期或不定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单位组织健康检查时检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五)收集社区内已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高血压患者信息。三、登记(一)对象对确诊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建立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首页)(附件1),建立高血压计算机数据库。(二)内容(可选择)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
10、年龄、婚姻等一般人口学特征;联系方式和主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2病史: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用药情况、生活行为(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等;3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血管系统检查:血压、心率、心脏大小、有无杂音及外周动脉情况;肺部检查:肺部干湿罗音;腹部检查:腹部血管杂音、肿块及肝脏增大;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损害等;4辅助检查:血脂、空腹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等(也可从患者最近病史记录中摘录信息);5诊断和治疗情况:诊断和高血压分级,饮食、运动、药物处方和随访管理计划。第四章患者随访管理和转诊一、目1监测血压:其它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
11、关疾病变化;2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规范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使血压稳定维持在目标水平以下;3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或延续并发症发生,降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4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各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优势,使不同情况高血压患者既可得到有效治疗和照顾,又能减轻医疗负担。二、患者随访管理(一)原则1社区医生在首次随访时,应根据患者血压级别和其他危险因素情况,进行患者危险分层;2根据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情况,实行分级随访和管理;如果由于条件限制或信息缺乏而不能实施危险分层,可按照血压情况分级;3社区医生在首次随访时,应
12、根据患者临床评估和管理级别,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4对于每一例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应建立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首页)(附件1),由社区医生在首次随访患者时负责认真填写;5社区医生在随访时,应监测患者血压、各种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改变以及观察疗效、认真填写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单)(附件2),同时社区医生要发放健康处方并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重要性,了解终生坚持治疗必要性;6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给予药物治疗患者,均应进行健康教育,建议其按照健康教育处方,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7综合医院专科医生要为新诊断和社区
13、转来高血压患者制定和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待确诊和血压控制稳定后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符合转诊条件高血压患者及时转向综合医院。(二)内容1血压动态情况:指导患者对血压定期自我监测和记录,或为患者测量和记录血压值,分析和评价最近血压控制情况;2健康行为改变:记录患者现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健康处方,教会患者改变或/和消除行为危险因素技能,进行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动态监测;3药物治疗:了解患者就诊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对于治疗有效患者,督促其坚持用药;对于效果不佳患者,督促其到综合医院调整治疗方案;4督促定期化验检查:根据高
14、血压分级管理要求督促患者定期去医院做心、肾功能检查和眼底检查。发现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可疑情况时,应及时督促患者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三)要求1一级管理(1)管理对象: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参见附件3)属于低危高血压患者;(2)管理要求: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危险因素情况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健康教育处方。当单纯非药物治疗6-12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2二级管理(1)管理对象: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中危高血压患者;(2)管理要求:至少2个月随访一次,了解
15、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危险因素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健康教育处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当单纯非药物治疗3-6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并评价药物治疗效果。3三级管理(1)管理对象:高血压3级或合并3个以上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或并临床情况者,按照危险分层属于高危和很高危高血压患者。(2)管理要求:至少1个月随访一次,及时发现高血压危象,了解血压控制水平。加强规范降压治疗,强调按时服药,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可能出现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提出靶器官损害预警和评价,督促患者到医院进一步治疗。不同级别管理对象在随访时应当定期进行相关化验和检查项目,请参见表
16、1。表1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随访内容和频度表项目一级管理二级管理三级管理测量血压每3个月至少一次每2个月至少一次每1个月至少一次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做做做测量体重(BMI)每6个月一次每3个月一次每3个月一次非药物治疗做做做药物治疗6-12个月后血压150/95mmHg时开始3-6个月后血压150/95mmHg时开始立即开始,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情况调整强度和力度测量血脂每2-3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一次测量空腹血糖每2-3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一次检测血常规每2-3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至少一次,并视病情决定检测频度检测尿常规每2-3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至少一次,并视病情决定检测频度心电图检查每2-3年一次每
17、年一次每年至少一次,并视病情决定检测频度肾功能检查每2-3年一次每年一次每年至少一次,并视病情决定检测频度眼底检查每2-3年一次每2年一次每2年至少一次,并视病情决定检测频度超声心动图检查每2年一次每2年至少一次,并视病情决定检测频度(四)随访管理形式1门诊随访管理:适用于定期去医院就诊患者。门诊医院利用患者就诊时开展患者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写高血压患者管理随访卡。2社区个体随访管理:适用于卫生资源比较充裕社区,可满足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去医院就诊患者需要。社区医生可通过在社区设点或上门服务开展患者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写高血压患者管理随访卡。3社区群体随访管理:适用于卫生资源不很充裕社区
18、,可满足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去医院就诊患者。社区医生可通过在社区设立高血压俱乐部或高血压管理学校等各种形式开展患者群体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写高血压管理随访卡。三、血压控制效果评估每年度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三个等级。优良: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9个月);尚可:全年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6个月9个月);不良:全年有二分之一或以下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6个月)。二、降压药物种类及选择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即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9、)、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受体阻滞剂。各类降压药物选用临床参考和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请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附件8)(附件9)。三、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一些特殊人群通过降压治疗(附件10)能获得更大益处,可以预防更多终点事件。最大获益者包括老年人、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妊娠高血压、高血压危象、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危险性越高,越应严格控制血压。在高危患者中采用药物治疗具有较好成本-效益比值。第八章患者自我管理及其支持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针对慢性病患者治疗和管理方法。是指在卫生专业人员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预防性和治疗性
20、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撑下进行自我保健。一、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一)目1树立患者对自己健康负责信念,强调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患者自我管理作用;2强调患者在高血压管理过程中中心角色作用,实现医患双方共同设立优先问题,建立管理目标和治疗计划,获得最佳管理效果;3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方式,促进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技能和信念提高;4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技术支持和基本管理工具。(二)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1评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包括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技能了解情况,患者知识、文化背景和对治疗高血压态度和信心等;2设立自我管理目标,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患者情况和意愿,充分发挥患者中心角色作用,
21、制定个体化管理目标;3随访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发现患者自我管理中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三)内容要点1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能力;2患者自我评估血压能力;3患者对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简单了解;4加强患者依从性能力(如药物治疗依从性、随访管理依从性等);5患者掌握行为矫正基本技能:合理膳食、适量体力活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严格控制食盐等技能;6患者寻求健康知识能力;7患者就医能力;8患者对高血压可防可治信念和信心。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支持(一)患者自我管理支持原则1制订有效自我管理教育材料、自我管理手册和管理工具;2对自我管理教育实施者(如医生或护士)进行培训;3强调在自我管理中,患者中心角色作用;4强调
22、提供支持合适时间:在患者需要时获得支持及时性;5强调提供合适信息种类:在提供基础知识前提下,强调个体化信息需求;6强调提供合适支持方式:能够满足患者时间、经济、文化背景和需求;7卫生机构组织内部和社区资源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连续支持。(二)建立医护支持系统1自我管理支持有效策略,包括评价、设立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解决问题和随访;2提供支持人员组成及角色分工:医生、护士、有经验患者为支持人员,其他社区资源,如居民委员会、妇联、企业等;3提供支持信息: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要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连续支持。内容包括: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情感支持;高血压及
23、其并发症可以预防和控制信念支持;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4支持渠道:专家咨询、小组就诊、讲座、患者俱乐部、热线电话、医生随访等。(三)培训1目: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意愿;2形式:一对一咨询,或成组培训,教师可以是医护人员,也可以是有经验患者;3时间安排:新诊断高血压患者,进行初级培训,内容主要是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和自我管理基本技能,随着随访管理进行,进行强化培训和有针对性技能培训。第九章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一、目1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关注,引导社区人群对自己健康负责。2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防治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