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doc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开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作为路面的根底及道路的主体,其施工质量决定着整个道路工程的完成质量,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道路工程完成后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的长短。路基施工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新方法也随着道路施工要求的提高应运而生。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便利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市政道路施工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道路施工主体的路基施工更是不容无视。另外路基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
2、,涉及面广等特点,因而及时正确地掌握路基施工要求及施工过程中的新工艺及新方法,对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正常使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施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构造稳定性 路基构造在整个市政道路工程中是荷载的主要承当着,这里所说的荷载主要包括行人及大小型车辆等,为防止自然条件下路基构造在此类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损坏甚至是整体失稳坍塌等现象,要求路基整体构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2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行人车辆等荷载作用下不至于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及损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保证市政道路路基密实性,加强碾压来保障路基构造
3、的强度。 1.3水温稳定性 所谓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温度及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其强度与刚度发生变化的性质。一般情况下,路基在地面水与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其强度会大幅降低,特别是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与翻浆,路基强度与刚度急剧下降。因此,为确保路基在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与刚度不致下降太多,就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2.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施工前先整理施工现场。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定桩测量放样,标定道路坡度。按划分的区段用反铲挖土机进展开挖,机械开挖时,为减少对土层原状土扰动,底部预留15cm的保护层,只能采用人工清理。弃土采用5t自卸车运至建
4、立方指定的弃料场或用于场地平整或道路回填。余土采用人工修整,采用机械打夯,夯填时一定要控制土壤的厚度,含水量及压实遍数,夯填完毕须经质监及建立单位认可方可进展下道工序。 3.道路土方施工技术措施 3.1道路工程 道路施工按施工部署分段进展,道路构造先完成面层以下局部,待道路全部形成后,再全线进展面层加铺。 3.1.1石灰土处理路基 石灰土在使用前须充分粉化。碾压时用68t碾初压一遍,挂线找补后,再用1215t碾压实到相对密实度到达95(重型击实)。对检查井四周不易压实的部位由人工夯实到达密实度,灰土层成活后围挡,洒水养护。 3.1.2石灰、粉煤灰砂混砾合料 混合料运至现场后,先通过小范围的试铺
5、确定虚厚,误差控制在10mm范围内,分三层施作,严格控制摊铺厚度。施工前对材料供给厂进展资审,报监理部门审查,材料到现场后及时对其质量检查、试验。摊铺后用8t碾初压后以5x5m方格网检查找补。 初压后洒水,上12t重碾压实至相对密实度95(重型击实),外表轮迹深不超过5mm。接茬处采用立茬、毛茬,洒水湿润后碾压。各检查井在混合料层施工前将井筒升至该层顶面高程,井筒周围lm范围内,每层碾压后应将混合料挖出,掺3的42.5号水泥拌合回填、夯实。 混合料分层碾压成活后,封闭围挡,洒水养护。在铺油前24h喷洒乳沥青粘结层一道,用油量为1.2kg/m3。 3.2路沿石及彩色人行板安装 3.2.1选择合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市政道路 工程施工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