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3.5.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2项目组主要成员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 中、高 枫、王 津3服务的产业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面向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4专业群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等(*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3.5.2 项目建设背景1国家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工业化进程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和最有发展力的产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技术,而且随着我国高
2、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网络与软件技术已成为区域优先建设与发展的专业。2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四川省提出,要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以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构建新型工业结构。今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目标。这其中,信息产业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加快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然而,我省目前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特别电
3、子信息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达10万人。成都、绵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四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较为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在软件外包方面,目前国家已将成都列为全国五大软件外包基地之一。根据对在川军工企业和其它电子信息企业的走访调查以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四川地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银海公司、北京中讯公司、迈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网络与软件技术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以网络、软件技术等为重点的相关高新技术公司群体。网络技术属于先进技术应用的行业
4、,随着互联网技术和3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技术服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因此,四川省有3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对人才的行业需求从服务面向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既要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也要积极服务于航空行业和国防工业的需求。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现有设备将逐步被高智能的现代化设备所取代,迫切需要对现代化设备改造和现有电子信息产品升级。要完成这样的战略目标,人才和人才培养成为了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5、。基于此,国防工业需要大量从事网络设备运行与维护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4高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教育部紧缺人才统计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四川省每年人才需求为510万人。计算机专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与应用维护的计算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教学改革的滞后,造成了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高校的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和结
6、构失衡,极不适应四川省高技术产业和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影响国防和航空工业、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G的开通和IPV6的实施,对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提供了契机。3.5.3 项目基础与优势1专业历史基础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高职教育,经过7年高职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形成了一套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面向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通过“计算机软件三方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在计算机技术高职人才培养
7、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性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已形成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联带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等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专业群已培养学生800多人。2专业建设富有成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本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三方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高职高专教材20余册,发表论文40余篇。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情况如表3.5.1所示。表3.5.1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情况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级别(特性)负责人专业建设重
8、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王海春、邱寄帆专业群可视化程序设计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张 强、柴 晟Web程序设计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张 强、柴 晟计算机应用专业特色专业邱寄帆、王 灼 课程建设数字电子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邱寄帆计算机文化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王海春数字电子技术省级精品课程邱寄帆计算机文化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王海春VB.NET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张 强3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具有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四川省师德标兵、成都市劳动模范2人,高级职称比例为27%,研究生比例达55%,“双师型”
9、教师为55%。学院还聘请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成都航空仪表公司等相关计算机公司的一批专家教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业顾问和兼职教师。4具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环境条件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具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习环境和条件。学院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1个、拆装实训室1个、网络计算机房1个、校外实训基地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余万元。同时,学院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发展理事会,依托行业和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与企业合作建设有“华为网络技术实验室”和“四川海汇网络技术实训基地”,每年都有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5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欢迎计算机网络技术
10、专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欢迎,就业率高,近3年平均保持在96%以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面向四川区域经济的需求,其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根据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在80%以上,有不少优秀毕业生快速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6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强学院是四川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国家信息化计算机(电子信息)教育认证指定合作院校,是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产品营销员”授权培训考证院校。学院积极为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为市建委系统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技术培训,为成都市的相关职业院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等。
11、特别是,从1995年开始,学院帅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与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承担四川省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证工作,为四川省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0年来,共计考证学生68万人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学合作、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先后完成了“模块化数控机床改造项目”、“成都锦江区税务管理系统”、 “城市交通集中监控系统”、“无纸化计算机考试系统”等技术开发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5.4 项目建设目标以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切入点,制定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建
12、设融教学、培训、项目开发于一体,能体现“真实工作场景”的开放型实训室和工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体现职业性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分层模块化课程体系;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制订和教学资源建设,建设省级专业培训与认证中心。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的实力,把专业建设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内一流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具体目标如下:(1)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1.5(公共基础课程和专门课程)+0.5(综合性实训课程+职业素质训练课)+1.0(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
13、)”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2)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通过校企共建,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体现统一性;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依据企业业务流程,分步分阶段实施建设计划,确保基地建设的技术先进性;虚(虚拟)实(真实)结合,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效率;制订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水平。(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体现职业性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引进行业知名专家作为顾问和专业带头人,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作为技术骨干,通过国内与国外进修、参与企业项目、技能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教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
14、伍。(4)与银海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办学,制定体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造。(5)与四川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合作,开发计算机相关培训项目,开发“ACCESS数据库”和“实用网络技术”无纸化考试系统软件。在全省职业技术院校中开展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证工作,开发相关工种培训资源包和无纸化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资源充分共享,增强辐射能力。3.5.5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依据四川区域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
15、式,以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分层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点与3家较大型IT企业和若干中小企业合作,共同探索并实践“1.5+0.5+1.0”的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人培养模式,构建“学做合一”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1)探索并实践工学交替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职业需求(部分IT企业提出要求),将专业教学融入企业的生产链,作为企业生产的某一个环节,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按照“1.5(公共基础
16、课程和专门课程)+0.5(综合性实训课程+职业素质训练课)+1.0(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该模式将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基本能力阶段、职业能力与素质阶段和岗位能力阶段。“1.5”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公共课程和职业专门课程的学习时间,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0.5”为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阶段,依据企业需要,按职业岗位群或专业大类的要求,重点实施综合性和生产性实训项目、职业素质实训项目等。这些项目有的在校内基地进行,有的在校外基地进行,以提高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要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职业素
17、质实训项目主要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和就业做好准备。“1.0”为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开展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以提高职业岗位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达到和超过全部教学时间的50%,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人培养模式示意图如图3.5.1所示。图3.5.1 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人培养模式示意图(2)制定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能力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通过课程实验,专周生产实训,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3com公司、银海软件技
18、术有限责任公司、网通四川分公司、锐捷网络集团公司、北京中讯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良好关系,通过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和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双向互动,力争校内实训更多地具有生产性,更多地融入企业生产链。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4个仿真学习软件,建设2个网上仿真型虚拟实训室,虚(虚拟)实(真实)结合,高效推进“学做合一”教学方案的实施。(3)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工作在比较具体的岗位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大多将人品、敬业精神、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通过开设
19、符合职业要求的德育专门课程,通过制订实训实习、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通过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合作,通过新设专门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和专门的职业素质拓展实训专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教育模块如图3.5.2所示。通过邀请成功人士和企业技术骨干进校园举办讲座,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意识。通过党团、社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制定基于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计划制定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20、“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3大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计划,计划的主要课程表如表3.5.2所示。通过专业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过程化”的考核方法,建立基于模块的能力考核评价标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指导,建立清晰的改革思路,明确以创建国家示范专业为建设目标。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胜任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依托行业和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基于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职业证书情况如表3.5.3所示,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模块如图3.
21、5.2所示。表3.5.2 基于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计划课程表学期职业核心能力123456网络组建与管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拆装;计算机配置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管理网络操作系统1网络集成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操作系统2企业网组网实训1路由器配置实训1顶岗培训/顶岗实训1企业网组网实训2路由器配置实训2顶网培训/顶岗实训2项岗实训3网络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基础Access数据库VB.NET程序设计SQLServer2000数据库安装数据库配置项目程序设计1项目程序设计2ASP.NET程序设计项目程序设计3项目程序设计4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Internet基础Flash动画设计美工基础
22、网页设计技术图形艺术设计图像处理技术动态网页设计网站维护管理网站建设管理综合实训1网站建设管理综合实训2时间“15”年“05”年“10”年表3.5.3 基于职业核心岗位能力培养的职业证书要求证书备注基本要求计算机基础一级(初级)、程序设计二级(中级)、实用网络技术三级(高级)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可选择性要求CCNA思科工程师、HCNA华为工程师、MCSE微软工程师国际IT认证企业需求的人才素质、能力、职业资格基本素质教育模块专业岗位能力模块双证制模块图3.5.2 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模块2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1)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校企合作,以实际生产需求
23、和标准进行基地建设,将基地的实习与生产融入企业生产链的某一环节,使校企在产学合作中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学“双赢”,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基地建设以多种方式与多家企业合作,以确保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占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总学时的80%以上、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以上。(2)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原则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能开出专业群和相关专业的所有主要的实训项目,体现统一性;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分步分阶段实施建设计划,确保基地建设的技术先进性;虚(虚拟)实(真实)结合,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效率;严格管理,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
24、效果。(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与银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网络工程实训室”,银海公司授权部分实训软件的免费使用权限。网络工程实训室建成后,能完成校内网络技术实训和对外培训任务。 与银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综合布线实训室”,银海公司授权部分实训软件的免费使用权限。网络工程实训室建成后,能够承接部分网络工程项目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任务。 与四川网通等主流IT企业合作,共建网络运营服务器集群机房,其中10台服务器放置在网通机房对外提供网站建设和网页空间服务,另外20台服务器放置在校内实训室同步运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技术服务环境。 与四川网音技术公司、中讯成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计
25、算机软件生产工厂”、“计算机图形艺术制作工厂”、“计算机图像处理实训室”,可作为网络专业学生软件技术课程和网页制作与效果处理技术课程的实训场地,也可对外提供软件代码编制技术服务和网页制作技术服务,增加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时间。 建设“计算机拆装实训室”、“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网络通信实训室”,开出计算机硬件技术相关的实验和实训。(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与华迪实训公司、银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重点建设2个综合性校外网络和软件实训基地。与10个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顶岗实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组成如图3.5.3所示。图3.5.3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布局和功能图3
26、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体现职业性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工程,与企业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体现职业性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技术要求是适时性的,业务范围是针对性的和技术层次是技能型的。重点在于具有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水平和实际能力。注重专业带头人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和专业教学团队梯队建设以和“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引进或培养2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出国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5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如表3.5.4所示。专兼结
27、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或行业专业顾问和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等组成。(1)教学团队组建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邀请1名行业知名专家(作为专业顾问委员会主任),邀请1名高校知名教授(作为专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邀请2名企业的技术表3.5.4 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专业群优秀创新团队建设规划建设时间专 任教师数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副高以上硕士以上双师教师(不含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业顾问兼职教师现 有1112362242007新增/培养21(培养)1022122008新增/培养11(外聘)1112122009新增/培养10111002合计(人)1525
28、5106410专家和4名校内教学和管理人员(作为成员),组建专业顾问委员会。从企业引进或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2007年培养骨干教师3名,2008年培养骨干教师4名,2009年培养骨干教师5名。组织国内外进修培训和专业调研。在20072009三年,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3人次专业带头人到国外进修考察和国内企业调研考察,选派5名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培训和国内企业进修培训和专业调研,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网络技术发展最新趋势。20072009年聘请10名企业技术骨干为专业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实训环节的整体水平。从2007年开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
29、教师3年中要有一定时间到相关企业实习或进修,参与技术服务工作,以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能够紧跟技术发展实际,强化市场意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2)加强体现职业性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抓好“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力争三年实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的目标。2007年完成培养4名(现有2人,新增2人)教师“双师”素质的目标,其中,国内进修培训2人次、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2人
30、次;2008年完成培养6名(现有4人,新增2人)教师“双师”素质的目标,其中,国内进修培训2人次、短期到企业专业工作2人次。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组织专业教师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网络建设、维护、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技术服务,在生产和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构建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合作建设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编写工学结合教材。与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学
31、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2009年年底专业顾问数量达到4名,聘请兼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人才库规模达到50名。4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建设(1)模块化教学。在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中,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规格要求,实施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造,使每一个教学模块,对接一个职业岗位能力。将4门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划分为10个模块进行分模块教学。(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企业合作,建成4门工学的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建设的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为:计算机拆装、计算机网络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ASP.NET程序设计。(3)特色教学资源建设。以网络技术专业省级教
32、改试点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主干课程精品化建设,申报2门省级精品课程,出版5本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出版4本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特色教材;实现主干课程教学资源的全部上网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专业群课程和教材建设年度规划如表3.5.5所示,重点专业群课程建设时间和名称如表3.5.6所示,重点专业群教材编写与出版计划如表3.5.7所示。表3.5.5 重点专业群课程和教材建设年度规划建设时间省 级精品课程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国家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材2007年10212008年12232009年0211合计(个)2455表3.5.6 重点专业群课程建设时间和名称课程类别建设时间课程名称省 级精品课程2
33、007年1计算机网络技术2008年2ASP.NET程序设计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008年1计算机网络技术2ASP.NET程序设计2009年1计算机拆装2路由与交换技术表3.5.7 重点专业群教材编写与出版计划教材名称出版单位主、参编出版日期备注VB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邱寄帆(主编)2008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海春(主编)2008国家规划教材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民邮电出版社邱寄帆(主编)2007国家规划教材ADO.NET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柴 晟(主编)2007国家规划教材ACCESS数据库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张 宇(主编)2009国家规划教材数据库应用基础重庆大
34、学出版社王海春(主编)2008特色教材C+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张 强(主编)2008特色教材网络技术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王 津(参编)2007特色教材网络数据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柴 晟(主编)2009特色教材5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和辐射带动区域内相关职业院校建设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加快专业群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可视化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的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条件,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各专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是本次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工学结
35、合特征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制定配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项目过程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2)实训基地建设。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群各专业教学和发展需要,补充各专业相应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一起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三年内达到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个的目标。(3)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各专业具有1名专业带头人,34名骨干教师;建立3个专业的专业顾问委员会,聘请36名企业或行业的专家为专业顾问,建立2436名企业技术骨干的专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到2009年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数量力争超过70%。(4)课程建设。通过
36、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建成3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建成56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校本教材3套;开发34个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教学课件,其它课程开始建设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5)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培训(100人次以上/年),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对口交流、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学生交流与主题活动等方式,辐射带动区域内相关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6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1)与四川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合作,开发计算机相关培训项目,
37、开发“ACCESS数据库”和“实用网络技术”无纸化考试系统软件。在全省职业技术院校中开展“办公自动化”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程序设计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实用网络技术”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证工作,年考证人数达5万人。开发相关工种培训资源包和无纸化计算机考试系统。(2)工学结合的教学培训资源包建设开发、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培训资源包: 开发2门共享型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包。 开发、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岗位培训、考证资源包和软件平台。(3)工学结合的机制建设与探索以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校企合
38、作、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计算机教育“三方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评估与保障机制建设; 计算机软件“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立“教学工厂”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7项目建设进度表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进度和建设可监测指标如表3.5.8所示。表3.5.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进度表任务建设内容主要监测指标2007年9月2008年9月2009年9月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设目标通过与银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网音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网通等主流IT企业合作,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潮流,紧紧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核心岗
39、位能力的培养,建设具有两个生产性工厂和7个专业实训室的校内实训基地。该基地不仅可以满足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群掌握新技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和生产性实训的需要,还将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工业的实力。1与银海公司共建网络工程实训室预期目标:与银海公司合作,校企共建120平方米的能体现工学结合特征、进行生产性实训的技术先进的网络工程实训室,购买国内外先进设备,完成安装调试,满足校内网络技术生产性实训教学和对外培训要求,实训室装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验收要点:1购置核心交换机2台
40、、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12台、服务器5台、SWP-QV-NMFW-CN-H3等网络软件3套,完成设备安装与调试;2制定“网络工程实训室校企共建运行管理办法”。预期目标:继续进行网络工程实训室建设,制定工学结合相关管理办法,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承担对外培训任务。验收要点:1完善“网络工程实训室校企共建运行管理办法”,制定“工学结合管理办法”;2承担在校生不低于200人周的项目实训教学任务;3开设“局域网组网”、“网络系统集成”课程实训;4校企共同开设“网络工程”项目生产性实训,编写配套工学结合实训教材;5承担50人的校外培训任务。预期目标:按照生产性实训标准建成网络工程实训室的建设,
41、进一步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承担对外培训任务,提高实训室对外培训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验收要点:1完善“工学结合管理办法”;2承担在校生不低于200人周的项目实训教学任务;3开设“局域网组网”、“网络系统集成”、“交换与路由技术”等课程实训,开设“网络工程”项目生产性实训;4承担100人的校外培训任务。任务建设内容主要监测指标2007年9月2008年9月2009年9月2与四川网音等公司共建计算机软件生产工厂预期目标:校企共建120平方米、具有60个工位的计算机软件工厂,满足计算机软件教学、生产需要。设备按企业生产标准布局,为工学结合教学、软件技术开发提供条件,并能承担对外培养任务。验收要点
42、:1完成计算机软件生产工厂硬件选型配置报告;2购置高性能计算机60台、服务器和交换机各6台、网络软件3套,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预期目标:继续进行计算机软件工厂的建设,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相关课程实训教学,承担项目实训任务和对外项目开发任务。验收要点:1制定“软件工厂运行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工厂工学结合管理办法”;2承担在校生200人周的项目实训教学任务;3开设“ASP.net”、“C#”、“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训;4对外承担项目开发任务2项以上。预期目标:完善计算机软件工厂的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办法,继续承担实训任务,实施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承担对外培养任务。验收要点:1完善“计算机软件
43、工厂工学结合管理办法”;2承担在校生不低于200人周的项目实训教学任务;3开设“ASP.net”、“C#”、“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训;4开设“数据系统应用系统开发”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5承担100人的对外培养任务。3与四川网音等公司共建计算机图形艺术制作工厂预期目标:按照生产性实训标准制定计算机图形艺术制作工厂建设方案。验收要点:1完成计算机图形艺术制作工厂硬件选型报告;2对计算机图形艺术制作工厂建设方案和设备进行论证;3完成设备招标准备工作。预期目标:与四川网音等公司合作,校企共建100平方米的计算机图形艺术制作工厂,满足相关教学、生产需要,并为工学结合的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提供条件。验收要点:
44、1制定“图形艺术制作工厂运行管理办法”;2购置高性能计算机10台、服务器2台、室外喷绘机(进口设备,3米喷绘范围)1台、TTS 600(扫描仪、打印机)套装1套,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开设“FLASH”、“网页设计”课程实训。预期目标:继续进行计算机图形艺术工厂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承担实训任务,实施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验收要点:1完善“图形艺术制作工厂运行管理办法”,制定“计算机图形艺术工厂工学结合管理办法”;2承担在校生不低于200人周的项目实训教学任务;3开设“FLASH”、“网页设计”课程实训;4开设“图形艺术处理”项目生产性实训。4新建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预期目标:完成技
45、术先进、对外技术服务功能和技术开发功能较强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建设方案。验收要点:1完成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硬件选型和配置报告。2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建设方案和设备进行论证;3完成设备招标准备工作。预期目标:建设80平方米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所装备的嵌入式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实训教学和对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的需要。验收要点:1制定“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运行管理办法”;2购置嵌入式实验机ARM9 50套、配套高性能计算机50台、信号发生器6台,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开设“微机原理与应用”、“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实训。预期目标:继续进行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的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承担项目实训教学任务,编写实训教材,为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提供条件。验收要点:1完善“计算机硬件技术实训室运行管理办法”;2承担在校生200人周的项目实训教学任务;3开设“微机原理与应用”、“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实训;4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实训教材。任务建设内容主要监测指标2007年9月2008年9月2009年9月5扩建计算机拆装实训室预期目标: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规划计算机拆装实训室建设方案,完成相关方案和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满足专业技能实训要求。验收要点:1制定计算机拆装实训室建设方案;2制定“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