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后瘫痪的治疗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牛产后瘫痪的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产后瘫痪的治疗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牛产后瘫痪的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65-01 牛产后瘫痪又称为生产瘫痪,是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代谢疾病。牛在分娩过程中会突然发病,牛的体温迅速下降,四肢麻木,卧地不起,逐渐会丧失直觉,并会出现咽喉、舌头以及肠道出现麻痹等症状。该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产奶量高的奶牛群体,并且会出现在牛产奶量最高的时期。最近几年,随着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该种疾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因此,研究好牛产后瘫痪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就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
2、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发病原因 首先,日粮饲喂因素。通过对产后瘫痪的病牛进行分析发现,在日粮饲喂过程中,饲料的结构十分单一,多以高营养和高蛋白的精饲料为主,缺少青绿饲料,造成了牛营养物质单一,这是导致牛产后瘫痪的重要原因;其次,泌乳因素。牛分娩之后,随着进入泌乳期,大量的钙质会进入到乳汁中,导致牛出现乳熟症。在患病过程中,虽然泌乳前期乳汁的量较少,但是其中钙元素和磷元素的含量十分高。在一些奶牛饲养过程中,一些饲主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盲目的挤出过多的初乳,这样就导致了钙元素大量的从乳汁中流失,母牛血液中的血钙含量急速下降,当牛丧失过多的钙元素超
3、过了它能从肠道内吸收和骨骼中动用的数量综合之后就会导致母牛出现发病症状;最后,年龄因素。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所有提高,通常情况,该种疾病通常会发生于58岁的壮年牛。随着年龄增大出现该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青年母牛虽然在泌乳的第一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钙现象,但是他们的肠胃和骨骼能够很快适应并满足泌乳对钙元素的需求,随着母牛年龄增加,母牛身体内的这种机理反应就会变慢,肠胃对钙元素的吸收能力明显降低,因此,会很容易导致出现产后瘫痪的症状。 2 临床症状分析 该种疾病发生之后,主要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前驱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病牛会表现的兴奋不安,并会出现警觉,四处走动,对外界
4、的应激刺激十分明显,母牛的采食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废绝,母牛的排尿和排粪停止,头部和四肢出现颤抖,遇到惊吓更为明显;其次,仰卧阶段。由前驱阶段很快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四肢僵硬,步调不均匀,站立困难,最终卧地不起,头部和颈部经常呈现S型扭曲,随着病情的加剧,母牛的头部会放置于肩胛位置呈现胸卧式姿势。母牛的鼻镜干燥,末梢皮肤出现厥冷,体温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下降,眼部迟或者呆立,嗜睡,母牛的肠胃蠕动能力消失,肛门的反射消失并出现松弛的现象,颈部肌肉僵硬,经常出现痉挛的现象,心脏跳动减弱,脉搏跳动微弱,呼吸深沉而缓慢;最后,昏迷阶段。在昏迷阶段,母牛处于高度虚弱和抑制状态之下,长时间卧地不起,脉搏跳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后 瘫痪 治疗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