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doc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项目简介*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接线处,穿越*市区,在*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线相交,全长5.9km。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186号文批准建设。*长江公路大桥的主桥施工标段划分为A标(北)与B标(南)。A标段起止桩号为K20+118.5K20+638.5全长520m,.1.1.1 结构布置*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50+215+510+215+50米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主桥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倒Y型双塔,空间双索面扇形钢绞线斜拉索。钢箱梁采用主梁梁高3.0m(桥中
2、心线处),梁上索距15m型式。斜拉索每个索面16对斜拉索,在梁上锚固标准间距为15m,在塔上锚固间距为2,与索塔的连接采用钢箱式锚固,与主梁的连接采用锚箱式锚固。斜拉索在塔上张拉。索塔采用钢筋砼倒Y形形式,锚索区上塔柱为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截面,塔体空心结构。索塔总高179.126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主桥两座索塔均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状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米。钢围堰高度A标为51.0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高6.0m。承台顶面高程-3.25m。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呈梅花形排列,桩间中心距为。封底采用水下C25号砼厚7.0m
3、。主桥边跨及辅助跨处各设一个辅助墩与一个过渡墩,其中辅助墩为双柱式实心结构,基础为8根直径3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为分离式实体结构,基础为4根直径2m的钻孔灌注桩。1.1.2 主要技术标准桥梁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桥面宽度:31.2m,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0 m,中间设2.0m宽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锚索及检修宽度。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面最大纵坡:3.0%桥面横坡:2%设计洪水频率:1/300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度,按设防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最低通航水位通航净空:最小净高24m,主通航孔
4、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204m 桥址区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桥位位于长江*河段振风塔以下、鹅眉洲分流口以上部分。该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桥位处两岸江堤堤距1660m,河床断面表现为北岸边坡较陡,南岸边坡较缓。其中深泓区中线靠近北岸,距北岸约580m,宽约1100m,平均水深约35.9m,最大水深距北岸大堤347m,水深为38.9m。漫滩主要分布于南岸,宽度约560 m,平均水深约4.9m。1.2.2 气象、水文条件桥址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与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温差较大。春季以风与日丽为主,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5、*月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5。*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最大风速20m/s,瞬间极大风速24.2 m/s。长江*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九江至*段为0.0203 ,*至大通段的为0.0189 。根据19251998年统计资料,*站多年平均水位8.27m(黄海高程),历年最高水位16.84m,历年最低水位。枯水期水位在6m左右,相应水深北墩为27m。桥位处20年一遇、100年一遇、300年一遇各典型年洪水作用下,斜拉桥北墩周围的冲刷坑最大深度为14.9、。300年一遇冲刷坑范围为上游50m,下游147m.。长江*段位于长江下游非感潮河段,根据实测的洪、中两级水位
6、的流速、流向资料,桥位附近河段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流速相对较小。中水期,桥位处流速为,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左4右之间。洪水期,桥位处流速为1.833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0左7.5之间。1.2.3 地质条件北塔地面高程在-19,覆盖层厚度为11 m,覆盖层上部为细砂、砂砾石层,下部为砂卵石层,卵石层厚23m,卵石粒经一般为58cm,最大为12cm,弱风化基岩厚度为0,弱风化基岩顶面高程为-32.9-35.0m,微新鲜基岩顶面高程为-34.3-39。下覆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碎屑,其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含粘土团块的粉细砂岩及粘土质粉砂岩、疏松砂岩。前者属软岩,在主塔墩处占
7、比例8587%,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20Mpa;后者属极软岩,占比例1315%,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1Mpa。主塔墩基础施工3.1 主塔墩基础概况及施工方案概述:m,位于长江主河道北侧,距北岸堤顶控制桩385 m左右。多年平均水位8.27m,相应水深29.3m左右。主塔墩基础为深水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顶面高程取15.0m,底面高程为-44.0m,由于北塔处覆盖层较浅,仅11,覆盖层下部有一层约2m厚的砂卵石砾层,设计钢围堰底部穿越该层,刃脚进入弱风化层,钢围堰高度51m。封底采用水下25号砼,厚度7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
8、形承台,承台顶面高程-,底面高程-,承台厚6.0 m。采用30号砼,砼体积3,属大体积砼。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超长钻孔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64m,桩间中心距为6.0m。根据主塔墩墩位处的地理环境、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主塔墩基础的结构型式,主塔墩基础的施工方案拟定为:1、 岸上钢围堰加工,水中定位船,导向船就位,安设钢围堰锚锭系统;2、 钢围堰浮运、下沉、接高;3、 钢围堰着床,达到设计标高,清基;插打钻孔桩的钢护筒;4、 搭设施工平台,浇注封底砼;5、 施工钻孔桩;6、 钢围堰抽水,分三层浇注承台砼;主塔墩基础施工在整个桥梁施工的关键线路上,受洪水影响大,长江流域每年
9、510月为汛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钢围堰只有在2002年5月1日前,完成封底并完成了45根结构桩,其抵抗巨大水流冲击的安全性能才能有充分把握。确保安全度洪。3.2 钢围堰定位、接高、下沉及封底施工*长江公路大桥A标(北塔墩)钢围堰总重达1325T(不含填壁砼重),采用双壁自浮式结构,竖向分为9节段。每节段平面分为12环块进行加工、拼装。钢围堰制作、加工、焊接由钢围堰制作单位进行。钢围堰采用在塔位块件拼装的方式拼装与下沉。即钢围堰在岸上制作并整体组拼底节刃脚段,底节沿滑道下水,底节被浮运至墩位,然后在底节上逐步拼装块件并逐步在堰壁灌水而下沉至河床,接着在块件拼装过程中在堰内吹砂且在堰壁内逐步浇
10、注砼,最终依靠重力(自重加压重)穿过覆盖层着岩。3.2.1 定位船、导向船系统的布置底节刃脚段在工厂总装完毕后,采用简易滑道整体下水,然后用拖轮将其整体浮运至塔墩位处定位。为了保证双壁钢围堰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围堰定位系统设定位船、导向船锚锭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长江公路大桥桥位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无回流,水流单向流态。围堰定位系统采用双定位船组+双导向船组的方式固定围堰。在上游距桥轴线约120m处与导向船平行设置两艘300T 方驳定位船,其作用是确定调整钢围堰顺水方向位置。定位船利用上游方向的10只20T钢筋砼主锚牵拉,并辅以4只5T霍尔式铁锚作为侧锚,使定位船牢牢地固定在桥位上游的位置
11、上。导向船采用2艘500T大型驳船,用万能杆件拼成空间桁架将二艘联成一个整体,便于钢围堰准确定位与施焊、纠偏、调平等一系列作业。另外在两导向船一对对角各布置一台20T桅杆吊,以满足钢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吊装需要。施工用锚(系)缆与钢围堰连接宜采用缠绕方式,以避免应力集中;钢围堰与导向船宜采用柔性连接,并在钢围堰与导向船之间设置橡胶护舷,以避免船只与钢围堰的直接碰撞。钢围堰定位船、导向船系统的布置详见方案图 3.2.2 钢围堰接高、下沉与着岩稳定在首节钢围堰隔仓内对称干浇厚的25号常规砼,振捣密实。并向夹壁内加、抽水以调平围堰,预留一定的干舷高度,使其处于待拼次节钢围堰的状态。以后的每节钢围堰均由1
12、2块单元在拼装船组上完成拼装焊接成整体后,用两艘300马力拖轮顶推拼装船平台及钢围堰至墩位导向船组下游位置,并临时锚锭。将300T大型浮吊就位,准备起吊钢围堰,钢围堰起吊时要求钢丝绳同时受力,起吊后钢围堰保持水平。起吊平稳后,缓慢撤出拼装船并回岸边准备拼装下节钢围堰。拼装船撤离后,缓慢操作300T浮吊,使吊装钢围堰逐渐逼近已就位围堰位置,并调整吊装围堰至适当高度,以便其顺利就位于已安装钢围堰上空,牵好缆风绳,使上、下围堰初步对位正确,然后缓慢下落吊装钢围堰于就位钢围堰上,下落前需使上、下限位板密合。就位并微调达到要求后,搭设临时工作平台,提供电源,交钢围堰制造商准备施焊。钢围堰入水后调平靠隔仓
13、加水进行。每接高一节,即均匀灌水下沉,并预留相应的干舷高度,以便接高下一节时施焊作业。当围堰接高下沉至刃脚尖距河床0.5m左右即暂停灌水下沉,仔细探明河床状况,并对所有缆绳、锚链、锚锭与导向设施进行细致的检查,记录并调整。然后通过导向船组及其锚锭系统严格控制钢围堰倾斜、偏位,以实现钢围堰的精确定位。钢围堰落床后,根据河床冲刷情况,在围堰外四周抛填片石笼或钢筋石笼以减少冲刷,河床以下采用吸泥下沉,用砂石泵、吸泥机抽出刃脚下覆盖层,同时浇注钢围堰两壁间水下砼,以帮助围堰下沉。钢围堰填壁砼应分仓、对称、等速进行,每次浇注高度不大于5m。填壁砼最终应浇注至设计标高,即-3.25米。为防止涌砂,吸泥下沉
14、过程中,用抽水泵及时向围堰内补水,保持围堰内、外水位相平或围堰内水位略高于围堰外水位。钢围堰刃脚嵌入岩面后,由于北塔墩处基岩面高低不平,弱分化基岩面高差3.7m,钢围堰尚未最后稳定,随时可能倾斜与偏位,需对钢围堰采取有效的稳定措施。在钢围堰刃脚加工时,预先在基岩较低处内壁刃脚上均匀设置多个倒牛腿,在围堰上部内壁设置4个支撑钢管套箍与反向加力架,将支撑钢管放入钢管套箍内,钢管上端用钢板封口,在其上与反向加力架之间放置液压千斤顶,调节千斤顶以整平围堰。调平后,用型钢代替千斤顶,支撑,上下端分别与钢管顶及反向加力架韩牢,取出千斤顶,然后由潜水员将钢板登垫在刃脚端倒牛腿与基岩间,并用钢板塞紧,最后用麻
15、袋装砼,封堵刃脚缺口部分。由于北塔墩处覆盖层较浅,仅10,因此,从安全性角度考虑,钢围堰着岩后,应在钢围堰的上游,抛填足够数量的砂包或钢筋石笼,抵抗水流冲刷,以牢固地稳定围堰,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在围堰下沉过程中,我单位将建立一套人员、装备齐全的钢围堰观测体系,在钢围堰着床过程中,对水深、河床地形状况、水流速度、着床坐标、深度进行仔细观测;在围堰吹砂下沉过程中,跟踪吹砂施工,进行堰内外即时观测;在围堰着岩后,每半月对河床进行观测,为钢围堰准确、安全着岩、防止钢围堰下沉过程中的涌砂倾斜、控制钢围堰着岩精度、掌握钢围堰着岩后的冲刷状况提供详细而准确的依据。3.2.3 钢围堰内清基、下放钻孔钢护筒钢
16、围堰着岩稳定,封堵合格后,即可进行清基工作,清基采用一台空气压缩机(40m3/min)配置二根250mm吸泥管进行。吸泥管可采用导管加工而成,两台吸泥管可分别由桅杆吊悬吊。为便于所清的淤泥、覆盖层及部分风化岩碎块排出钢围堰之外,吸泥管的上端可联结“L”型管。吸泥管口一般离被吸物2545cm,太低易堵塞吸泥口,太高则吸泥效果差。再吸泥过程中要利用桅杆吊经常移动与升降吸泥管位置,并摇动管身,以能不断吸出淤泥、碎块为标准。清基结束后,根据18根钻孔桩的设计布置,用拼装式杆件拼装钻孔钢护筒导向架,导向架为空间桁架结构,包括限位粗调与微调装置。导向架满足整体起吊与定位的强度及刚度要求。导向架与围堰固定好
17、并精确定位后,在围堰顶搭设施工工作平台,将18根钢护筒依次吊入导向架,并不断接高。由于岩面的高差,为保证钢护筒的稳定,钢护筒安放拟采用先钻后埋的方式,即在孔位使用钻机以刮刀钻头先扫除障碍物并进入岩面,然后下放钢护筒,并震打使之进入岩面而稳固。护筒采用上口导向,下口自垂定位法。即钢护筒的下放仅设置上导向架,钢护筒下放接高的精度采用绑线法控制。关于导向架设置、施工平台搭设、钢护筒安放等详细施工方案见 节钻孔桩施工3.2.4 钢围堰封底施工当钢围堰清基,钢护筒安放等工作就绪后,开始对钢围堰进行水下砼封底。由于本标段封底砼数量较大,为3625.66m3。为确保封底成功,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设计,
18、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根据本桥实际情况,我单位拟采用“集中供料、满布导管、逐根开灌,及时布料”的施工工艺。3.2.4.1 封底砼配合比要求封底砼为25号水下砼,封底砼方量3625.66m3,按4台水上拌合站(设计能力60 m3/h)供应砼。对封底砼的配合比设计要求:如下1) 封底砼既是水下砼,又是泵送砼要满足施工要求;2) 砼初始坍落度为2223cm,2h后为1718cm;3) 砼初凝时间不少于20h,终凝时间不少于25h;4) 拌合物与易性好,不泌水,不离析,可泵性好,流动性好,扩散性好;5) 要求水化热低,选择矿渣水泥及掺粉煤灰与高效缓凝剂3.2.4.2 导管与储料斗、溜槽布置按规范及我单位
19、施工经验,导管作用半径取5米,这样需布置导管1根,导管采用外径273mm、壁厚6mm的焊管分节制作,法兰盘连接,每根导管长3米。导管布置按导管开管顺序逐根编号,导管开管顺序采用四周向中间挤压的方式。按导管作用半径5m,首灌导管埋深1米,封底时水位按常水位8.27m计算,封口首灌量为V=1/3R2h+(d/2)2(8.27+36)3。中央储料斗按30 m3加工制作,储料斗下部为圆锥形,底部设4个出料口,可以从不同方向出料。施工四台砼输送泵集中向中央储料斗供料,施工人员根据浇注需要开启不同方向底门供应砼。储料斗底门下社有分料器,每个分料器设有三个出口,分别通向不同溜槽,浇注时将所用溜槽对应的门打开
20、,插封其余二门,砼通过分料器流向指定溜槽。溜槽用3mm钢板制成U型,溜槽支架坡度设为1:3.5,小料斗体积定为1m3,中央储料斗的砼由溜槽到达小料斗进入导管。首灌封口采用拔塞工艺。3.2.4.2 封底砼供应组织及其设备安排为保证钢围堰内水下大面积、大体积封底砼强度、整体性与密实性,封底砼必须一次性不间断连续浇注,尽快一气呵成。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工艺技术准备与精心的施工组织,其中很关键的工作是对数量巨大的砼输送供应组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砼供应量应尽可能多,保证浇注导管的埋入深度,减小砼的流动半径。砼的供应量至少要保证整体砼面每小时上升不小于0.3m。本标段,拟在塔位钢围堰附近安排4
21、台水上拌合站,其设计生产能力均不小于60 m3/h。拌合站由拌与船、砂、石料驳船、水泥船组成。每台拌合站配备一台高性能砼输送泵。3.2.4.3 封底施工在施工平台上安置中央储料斗,布设溜槽架,安放溜槽,完成导管、小料斗就位。4台水上拌与站在围堰附近就位,配备自带动力的30T、50T浮吊各一台,配合导向船上4台桅杆吊负责在整个围堰面积范围内分区域拔塞及导管提升、拆除。根据施工需要,拟在现场成立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包括外围协调组,外围协调负责同港监航道供电等部门的协调联络,确保施工安全与施工连续。设立搅拌工段,负责砼生厂、泵送供应,每拌合站共9人;设立中央储料斗操作组,负责储料斗的作业,共7人;设立
22、首灌组,负责首灌浇筑共6人;设立浇筑1、2、3组,负责各区的正常浇筑每组5人;测量人员分成三组负责各自区域的砼面标高控制,每组3人。各组对现场指挥中心负责。现场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封底施工的各项工序作业。3.2.4.3.3 封底施工封底施工开始后,各搅拌站同时向中央储料斗泵送砼,待料斗满时,下达1号导管首灌指令,中央储料斗操作人员开启料斗底门,砼流向1号导管,当1号导管埋深1米左右后,1号导管首灌封口成功,进行2号导管首灌施工,同理进行后续导管首灌施工。每根导管首灌前,测量人员应对该导管进行测量,保证开灌时,该导管底口距离砼面(或地面)1525cm。各导管完成首灌后,每间隔一定时间补料一次。方量在
23、5m3左右,按顺序逐根补料。每次补料均有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挂图上标明时间、砼注入量及砼面高程。各导管不断补料灌注,砼面均匀上升,整个浇注过程中,四台拌合站要求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向中央储料斗源源不断供料,保证砼浇注速度。尽可能快的完成全部导管的开管顺序,这对减小砼的流动半径,提高水下砼质量有利。当导管埋深超过2m时,提升导管,拆除导管一节。封底砼顶面标高为-3.25m,为确保有效封底厚度7m,考虑50cm的浮浆层,故在实际施工时,封底厚度拟控制在7.5左右。3.3 主塔墩钻孔桩施工*长江公路大桥A标北塔共有18根直径3.0m钻孔灌注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64米,从平台面算起的最大钻杆自由长
24、度达130米。钻孔所要穿过的岩层主要为粉细砂岩。基桩施工的关键在于成孔技术。钻孔施工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保证成孔垂直精度与避免出现断钻杆与掉钻头现象。钻孔采用清水护壁,旋转钻机气举反旋环钻进方法,钻具以牙轮滚刀钻形式为主。3.3.1 钢护筒设置钢护筒用=10mmA3的钢板卷制而成,外侧设置纵向加劲角钢,环向设钢护圈加强,以防护筒变形。钢护圈高度要小于加劲角钢高度,以保证钢护筒下放时能在导向架内自由上下抽动。护筒内径采用3.4m,制作时保证钢护筒的圆失度,焊缝牢固不漏水。钢护筒分节制作,分节吊装接高。分节长度视吊装能力而顶,一般为9米长。为避免吊装时钢护筒变形,可在护筒端口焊十字支撑。护筒安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斜拉桥 大桥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