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进度计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施工组织进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进度计划.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施工概况1、工程特征 1工程概貌 本工程为西安某厂综合楼,位于金花路,由I部与II部组成L型转角楼。采用现浇柱,预制梁,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总建筑面积为7834 。 要求 3 月 1 日开工, 在本年 10 月底竣工,总工期 8个月 2建筑设计 本工程为 L 型,南北方向长7m,东西方向总长m,I部五层,顶高21m,层高,II部为六层,顶高,1-2层层高,3、4、5层层高为,6层层高为。绝对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044。3构造方案:本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框架构造,横向框架梁为预制迭合梁,纵向框架梁,次梁,柱,楼梯等均为现浇。楼盖除厕所、盥洗、水箱间及二层售饭处为现浇外,其
2、余均为预制空心板,上有4cm整浇层。墙体为非承重墙,外墙为240m厚普通粘土砖墙,内墙为大孔空心砖墙。施工时横向预制梁吊装后再现浇纵向框架梁与次梁。4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用于II部厨房与库房,教室宿舍等。水磨石地面用于上述以外的其它部位,底层地面垫层为60厚100#素混凝土。5顶棚及墙面:I部楼梯间为石膏板隔墙,贴白色塑料壁纸。其它顶棚及墙面均为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罩面,喷白灰浆二道。6外墙面:为绿色水刷石,局部构件檐口、阳台、雨蓬及凸出墙面壁柱等贴马赛克。7屋面防水层:沥青胶隔汽层,水泥蛭石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2、施工工期要求:根底工程由甲方自己完成。施工单位由0.00开场,总
3、工期为8个月。从1983年3月1日至同年10月30竣工。3、地质及环境条件1由勘测报告,土壤为一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T/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6-7m。建筑场地北面与东面,南面均紧邻厂区,以墙为界,西南为金花路见总平面图。2构造设计 根底埋深m,在 C15 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根底,根底中设钢筋混凝 土地圈梁,实心砖墙承重,每层设现浇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与外墙转角处 设构造柱;除卫生间、洗室采用现浇板外,其余楼盖与层面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 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沟均为现浇混凝土构件。 2、自然条件 地形地质 施工现场已经平整。 天然地基承载力为 150kN/m2, 地下水
4、位在地表下 45m, 无侵蚀。夏秋两季主导风向偏东,冬季北偏西。雨季为9、10两月。二、施工方案的选择1、施工程序与施工流向 (1)施工程序与各局部工程的施工顺序 本工程的分部工程划分及施工程序为:根底主体屋面内装饰外墙装饰及室外 根底工程的施工顺序:挖土方垫层砌根底混凝土根底回填土 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脚手架扎构造柱钢筋砌砖墙柱、梁、板、楼梯支模浇柱混凝土扎梁、 楼梯钢筋浇梁、 板、 板、楼梯混凝土吊装楼板(含楼板灌缝)拆模 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找平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 层 内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天棚、内墙抹灰安装门窗玻璃油漆墙面喷 白楼地面 外墙装饰及室外工程的施工顺序:外墙面装
5、饰台阶散水 2施工段的划分与施工流向 根底工程:分为 3 段,111 轴线为第一段,1122 轴线为第二段,IL 轴线为第三段,由南向北流水施工。 主体工程:与根底施工相应,15 层每层分为 3 个施工段,地下室只有I L 轴线局部有,记为 1 个施工段,第 6 层只有 1122 轴线局部有,记为一个 施工段,共 17 个施工段,自南向北,由下而上组织流水施工,保证砌砖墙工序 连续施工。 屋面工程:不分段,整体一次施工。 内装饰工程:自下而上,一层一段,共 7 段。其中地下室无需安装门窗与玻 璃油漆工序,此 2 道工序施工段为 6 段。 外墙装饰及室外工程:不分段,自上而下整体一次施工。 2、
6、施工方法及机具选择 1根底工程 挖基槽 采用两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8 辆自卸汽车配合外运。待基坑开挖出一定 范围后进展人工刷坡,依据现场土质与周围环境情况方案坡比,人工刷坡与机械开挖同时进展。要求配合机械挖土的施工人员清楚挖土区 域及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 严禁在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内行走 及施工配合作业。 地下水处理 地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2施工组织设计 随地形坡势沿开挖基坑外边缘设 30 公分高阻水带,再修 200300 水渠排水,以 防地表水流入坑内。 坑内排水沿基坑横向中线向基坑东西方向挖四个积水坑,用水泵抽水。三、土方回填 1
7、 回填工艺 。1 土方回填应分层进展,每层厚度不超过 250mm,并逐层夯实。回填的填料 种类、密实度要求、虚铺厚度与压实遍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做好水 平标志,以控制回填的高度或厚度。严格控制材料容重、含水率等指标。回填时加强对天气的监测,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做到雨天停顿室外回 填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受潮回填土层进展处理。2 回填土质 回填前需找好土源,对淤泥、腐殖土、耕植土与有机含量大于 8%的土,不得作 为回填土,回填前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最优检验方法为:用手将灰紧捏成 团,两指轻捏即碎。假设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假设含水率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润湿
8、等措施。抄好标高,严格控制回填土厚度、标 高与平整度。3、 回填夯实。1 人力打夯前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按一定方向进展,一夯压半夯,夯夯 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穿插,分层夯打。2 夯实基槽及地平时,夯实路线由四边开场,然后再夯向中间。 夯实机具采用 HC-70 立式打夯机, 夯击次数为 140150 次/min, 夯实起落高度 为 145mm,生产率/h。填土厚度为 250mm,打夯之间对填土进展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 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穿插。3 砖根底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 合料为5%。宜用机械
9、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 于90s。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 3h 与 4h 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 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根底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 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砖根底砌筑前,根底垫层外表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 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10、。砌根底墙应挂线,24 墙反手挂线, 37 以上墙应双面挂线。根底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 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根底大放 脚砌至根底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根底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 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 与皮数杆一致。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防止后剔凿,影响 砌体质量。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 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安装管沟与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 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 20mm 厚,用细石混凝土
11、铺垫,两端搭墙长度 应一致。 四钢筋混凝土工程 模板工程 A、柱模板安装 柱模板采用定型组合木模。按照轴线,按柱设计的位置,安装组合模板,就 位后先用铁丝与主筋连接临时固定,按照墙体马牙槎的预留位置,在两侧粘贴一 层海绵条,使模板与墙体接缝严密,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柱模板安装完 后,要检查并纠正位移与垂直度,再由下而上安装柱箍。 B、圈梁、梁模板安装 圈梁、梁模板采用木模。安装梁模板前先安装钢管支柱,应采用双排支柱, 间距为 6001000mm,支柱间设置斜撑与水平拉杆,以保证稳定性。按设计标高 调整支柱标高,铺梁底木模板,并拉线找直找平。对于梁长超过 4m 的应按梁跨 的 13进展起拱
12、。绑扎圈梁、梁钢筋时,校正位置与保护层,经检查合格 后,去除垃圾杂物即可安装两侧模板。侧模安装完成后、拉通线校正侧模,并用 48 钢管加固。 C、顶板模安装 顶板模板采用木质胶合板, 支撑体系采用木支柱, 支柱要垂直, 并适当拉接, 以确保支柱稳定,支柱间距应控制在 8001200mm 范围内。支柱及连接杆搭设完 毕后,再铺设木方,木方间距为 2025cm,加固牢靠,拉通线找平,模板要从 一个方向铺设,尽量用大块模板,减少拼缝,缺乏处用小块补齐,拼缝要严密,4与节点间连接的四周梁侧模要顶紧,楼面模板铺设完毕后,应用水准仪测量模板 标高进展校正, 同时检查支柱是否牢靠, 同时在柱筋上标注混凝土板
13、厚度控制线, 便于控制混凝土厚度,标高校正完后,在支柱之间加设水平拉杆及斜撑,一般离 地面 2030cm 处设一道, 然后向上每 1.5m 左右一道,并将楼面清扫干净.注意水 电空调孔道预留。 D、模板撤除 模板的撤除必须待混凝土到达要求的脱模强度。圈梁、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 度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撤除;现浇板、梁等模板待混凝 土到达设计强度时,方可撤除。一般拆模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 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有梁板顶盖先拆柱,再拆顶板底模、梁侧模板,最 后拆梁底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 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组织 进度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