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爱岗敬业,工作认真仔细,责任心强,法制意识浓厚,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科室内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科室内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员应负责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质量监督工作。3.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试剂必须有专人统一管理,有专人负责血液及试剂质量,科主任监督执行。4.定期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校验和检定。5.每天观察电热恒温水箱温度2次,观察储血冰箱、冰柜
2、的温度4次,并作好记录。恒温水箱内保持清洁,解冻血浆时血浆漏出应及时消毒、换水,并防止交叉污染和职业暴露的发生。6.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临床输血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专门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议、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定期进行业务考试和考核,并存入档案保存。7.临床输血申请、血样采集、送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放、运输、输注、标本及血袋保留、病历书写等,必须按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执行。8.建立健全各项输血制度、标准操作规程,详细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原始资料完好保存至少十年。9.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活动,保证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10.实行定
3、期审核、评价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11.建立输血信息反馈制度。及时了解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和提高临床输血质量。12.有专人负责到血站领取血液,领血时必须认真核对。核对内容: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血液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13.送交叉配血标本时,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随同血标本一起交输血科。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有执业医师签字和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血样标签粘贴牢固,标签上正规书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
4、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血型(已知时填写)等。14.输血科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时,必须逐项认真核对,并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接收登记。15.凡是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填写有任何一项不符要求或有疑问时,均不能接收血标本。请临床科室重新验证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必要时输血科工作人员到床旁确认血型。16.严格执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复核制度。对多次输血者,要查对前几次血型,一致后才可接收血标本或配血。对于新入院病人,一定要两次抽血确认血型。交叉配血前一定要再次复查献血者和受血者血型。17.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ABO作正反定型,常规检测Rh血型,交叉配血
5、要用盐水相与非盐水相两种方法配血。18.凡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及时认真调查和处理。19.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有书面记录,在工作中有疑难问题应及时与科室其他同志协商,妥善解决,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1.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负责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发生。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
6、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6.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7.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严防责任事故发生。8.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9.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10.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总结会,对输血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临床输血制度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1.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
7、作。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3.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4.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5.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6.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7.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8.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申请备血。9.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10.输血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11.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
8、和发放前核对工作。12.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七查”指: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储存条件;输血器材质量。“八对”指: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病室、床号;病人血型;配血结果;献血者血袋号;血液品种;血量。“九不用”指: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标签字迹不清的血液不用;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大颗粒的血液不用;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过期血或有疑问的血液不用。
9、13.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无输血不良反应后,适当加快速度,一旦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清原因后再输注。14.做好输血过程记录,对输血不良反应及时认真处理,并记录。15.规范书写输血病历和“三单一书”,“三单”指: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书”指:输血治疗同意书。16.做好配血后标本和输血后血袋的保留工作,配血后标本260C至少保留7d,输血后血袋至少保留1d。17.输血相关资料年终移交档案室妥善保存,至少十年。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1.输血科在发血时,同时发出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临床科室用血后,根
10、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内容逐项填写。每天上午9:00以前由输血科派专人到各用血科室收取,保证24h内返回输血科,返回率要求达到100%。3.输血科及时将输血不良反应统计上报给医务处,并同时反馈给血站,让血站及时了解血液在临床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液质量隐患。4.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如果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找原因,并立即通知输血科。5.输血科接到通知后作如下处理:(1)立即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是否出错;(2)立即鉴定受血者与供血者保留血样的ABO、Rh血型,与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结果比较是否一致;(3)重新作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
11、非盐水相),验证配血结果是否准确;(4)抽取受血者抗凝血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现象,判断有无急性溶血反应发生;(5)有条件的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排除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6)用无菌瓶抽取受血者抗凝血2份,1份作细菌培养;1份先轻离心分离血浆,然后,再取血浆重离心,取血浆离心后的沉渣涂片,革兰氏染色查细菌,排除急性细菌污染反应;(7)有条件的可作白细胞抗体试验或过敏原试验,判断是否是过敏反应或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6.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应祥细记录,并随病历长期保存。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为了使科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科室实际,制
12、定本制度。1.输血科以“安全第一、服务临床”为宗旨,为临床各科提供各项优质服务。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坚持24h值班制,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和安全可靠的血液及制品。3.做好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工作。4.做好临床用血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5.积极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6.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试剂,使用仪器设备符合计量标准,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仪器设备性能完好,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档案。7.认真做好标本收集、处理、检测、保留工作。8.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工作,ABO血型鉴定作正反定型,常规检测R
13、h血型,交叉配血至少使用2种方法(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9.认真做好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领取、发放、运送工作,以及配血标本和输血后血袋的保留工作。10.认真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登记工作。11.做好各种实验记录及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12.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撰写科研学术论文,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13.做好实验室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按规定做好生物垃圾的消毒处理、运输消毁工作。14.做好实验室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15.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任务。交叉配血制度1.受血者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d内采集的,无溶血、无重脂、无细菌生长。2.送标本时,临床输血申请单和受血者标
14、本二者不分离。3.交接标本时,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所记录内容与受血者标本是否一致。4.凡输注红细胞类成分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输注血小板一般情况下同型相输(特殊情况除外),输注血浆和冷沉淀可不做交叉配血试验,但必须同型或相容。5.配血前,按标准操作规程再次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D)血型,ABO血型作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最好用两个厂家试剂,供血者为Rh阴性者应进一步作DU鉴定,如鉴定结果为DU,该血只能作为Rh阳性血输给患者。如果受血者为Rh阴性可不作DU鉴定,因为受血者无论Rh阴性或DU都输Rh阴性血液。6.配血时,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认真观察结果、先肉眼观察后,再用显微
15、镜观察,主侧和次侧应无凝集或无溶血。如果受血者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每个献血者之间血液作交叉配血试验,发现不相合时,该血液不得输入受血者体内,查找原因后,作进一步处理。7.配血时应有一人(一人值班除外)专门负责监督和复核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是否准确,配血结果是否可靠,配血试验报告单字迹是否工整,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决不允许张冠李戴,出任何错误。8.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交叉配血不合时;(2)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9.严格临床输血核对制度,输血前病人至少作两次血型鉴定,且前后相符。交叉配血过程必须做3次核对,即配血前、配血中、配血后核对。10.严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血库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