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度假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假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度假区D26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 任务由来11.2 项目名称11.3 建设地点11.4 投资金额21.5 建设内容及规模22评价区环境现状32.1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32.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3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32.1.3 声环境质量现状32.2 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范围42.2.1 评价范围42.2.2 环境保护目标43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53.1施工期环境影响53.1.1废气53.1.2废水53.1.3固体废物53.1.4噪声53.1.5生态环境影响63.2运营期环境影响63.2.1废气63.2.2路
2、面径流63.2.3噪声63.2.4其他影响74主要环境影响84.1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结论84.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84.3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94.4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结论94.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94.6社会影响评价结论105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115.1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5.2水污染防治措施115.2.1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15.2.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25.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25.3.1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25.3.2运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25.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35.4.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35.4.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35.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3、防治措施145.5.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145.5.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145.6生态保护措施155.6.1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55.6.2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55.7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155.8其他措施166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77.评价结论178.联系方式181建设项目概况1.1 任务由来大渔片区是呈贡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9大片区之一,大渔片区是一个主要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水乡特色的综合性区域,突出山水环境,发展高端旅游业、服务业和创意产业,规划建设成为具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文化创意、科技创意、居住、水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国际一流生态标准的综合性旅游
4、产业区。大渔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综合考虑片区自然地形、生态景观和片区空间拓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路网+水网”结构,采取了陆路交通和水陆交通并行的交通组织方式。其中路网采用环形放射加方格网状的布局结构,整个片区道路网框架采用交通走廊、环状保护壳和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形成了主、次、支路等级分明、衔接合理的道路网络。大渔片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需要高效便捷快速的交通系统做支撑,为此需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拟实施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D26号路是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内重要的规划道路。D26号道路呈东西走向,西起D23号路,经度假区D30、D31号路,东止于雨花路,道路全长128
5、6.94m,为城市I级次干道,宽度为30m,本道路的建设将有利于发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的区位优势,方便片区之间的联系,优化城市发展结构,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完善城市路网,带动片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本项目建设前期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见附件一),云南绿色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D26号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国家、地方相关技术法规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度假区D26号路建设项目环境影
6、响报告书。1.2 项目名称度假区D26号路建设项目1.3 建设地点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月角塘1.4 投资金额项目总投资12985.72万元1.5 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道路西起于D23号路,途经D30号路,D31号路,东止于雨花路。规划道路总长度1286.94m,道路等级为I级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道路红线宽度30m,双向四车道。2评价区环境现状2.1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度假区D26号路位于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道路北面为月角塘,西面为昆玉高速,南面为在建广电苑小区,该道路西起于D23号路,途经D30号路,D31号路,东止于雨花路。道路全长128
7、6.94m,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8291024910,北纬244901244909。2.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区。本评价引用大渔片区道路环评期间西山区监测站对大渔片区环境现状的监测结果,对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点位就布设在太平关村位于本项目东北1.2km处。监测结果表明,PM10、TSP、NO2、CO现状监测结果均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月角塘,主要功能为鱼类养殖,且位于滇池外海上游地区,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进行评价。本次评价本次环评委托云
8、南科城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月角塘水质进行监测。月角塘水质已不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水质超标的主要指标为CODCr、BOD5、总氮、石油类,其中pH值存在略微超标现象,调查发现监测期间正值鱼类投饵期,分析超标原因是饵料进入水中导致部分指标超标;周边市政管网尚未完善,监测结果显示石油类超标,说明周边施工对月角塘水质带来一定程度影响。2.1.3 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期间委托云南科城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对区域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本次监测共布置环境噪声监测点2个点,分别是项目旁空地小山包角处、在建广电苑小区;交通噪声监测点2个,分别为月马路和雨花路。所有
9、环境监测点昼夜环境噪声均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限值。周边月马路、雨花路交通噪声由于片区施工项目较多,大型车流量大,夜间也处于施工状态,故交通噪声夜间超过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标准。2.2 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范围2.2.1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2)地表水环境道路旁月角塘水体及道路雨污排口至下游滇池外海。(3)声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4)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所有固废。(5)生态环境项目区及周边200m范围。2.2.2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 要素关心点相对高差(m)相对方位桩号首排距道路中心
10、线的最近距离(m)现状执行标准影响因素道路建设后 执行标准备注声环境和环境空气规划二类居住区0南侧K0+0K0+760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营运期汽车尾气、交通噪声临路第一排建筑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之后建筑执行2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有控制性规划,但无进一步规划规划学校0南侧K0+810K1+260水环境月角塘0位于本项目的北侧K0+140K0+580距本项目约10m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施工及运营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路基工程尽量减少植被的破坏,控制水土流失
11、3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3.1施工期环境影响3.1.1废气道路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粉尘,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等。施工期粉尘主要来源于路基开挖、填筑、压实;砂石、水泥等运输,扬尘产生量较大,属于短时间、不连续、无组织排放,刮风时施工现场及周围,尤其是下风向扬尘污染严重。施工现场及周围、下风向区域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所升高。施工过程中各类然有动力机械在挖方、填筑、清理、平整、车辆运输等过程会排放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和烟尘。由于燃油平均使用量较小,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不会导致施工点周围环境空气中CO、NOX和烟尘浓度明显升高。3.1.2废水施工期开挖地表,容易造成水
12、土流失,雨季泥沙将进入地表水体,造成周边水体污染。施工场因机械的污油进入地表水体造成一定污染。本项目施工生活区将利用D31号路施工营地,本工程不再单独设置施工生活区。3.1.3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弃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前期的拆迁建筑垃圾)产生及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项目施工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一览表序号固体废弃物名称产生质量(t)产生体积(m3)1施工弃渣149760832002拆迁建筑垃圾3602003施工垃圾15-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30-合计150165-3.1.4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道
13、路在施工过程中将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施工机械的运作产生的机械噪声将对道路附近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据实际调查和类比分析,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和摊铺机等施工机械。3.1.5生态环境影响该道路施工区位于大渔片区开发建设区,路段地势平缓,植被较少,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为施工活动和占地带来的地表扰动、水土流失等。3.2运营期环境影响3.2.1废气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主要含有NOx、CO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根据JTGB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产生的污染可作为线源处理。根据标准和车流量计算污染物排放
14、源强如下表所示。CO及NO2排放源强(单位:mg/s.m)污染物2014年2020年2028年日均高峰日均高峰日均高峰CO0.17330.29090.29960.50750.61861.0558NO20.00950.01680.01640.02930.03400.06103.2.2路面径流道路建成后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特别是初期雨水形成的路面径流主要污染因子有SS、CODCr、石油类等,排入道路两侧雨水管网,进入捞鱼河,最终进入滇池外海,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3.2.3噪声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交通量,采用内插法计算2014年、2020年、2028年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高峰小时
15、路段流量预测汇总 (pcu/h)度假区D26号路高峰小时pcu/h2014年2020年2028年101216062256根据可研提供的数据,综合考虑本工程沿线规划定位,本工程属于城市级次干路,本道路建成投入运行后道路过往车辆主要以中小型车辆为主,类比周边相似道路车型比,取本道路大、中、小车型比为5:15:80;高峰、昼间、夜间交通量比取:6.5:4.5:1.5。换算后的车流量见下表:换算后交通量结果车型昼间小时(辆/h)夜间小时(辆/h)2014年2020年2028年2014年2020年2028年小车5608891249187296416中车28044562593148208大车1872964
16、166299139各路段、各预测年限、各种车型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在水平距离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详见下表。单车辐射声级源强(dB ) (各种车型、各预测年限)车型高峰(dB)昼间(dB)夜间(dB)2014年2020年2028年2014年2020年2028年2014年2020年2028年小型车65.3764.9664.3965.5465.3164.9962.3662.3262.26中型车65.2265.3765.5265.1465.2565.3661.0961.1361.17大型车72.4072.4472.4872.3872.4172.4468.8468.8568.863.2.4
17、其他影响道路养护取弃土及摊铺等将对生态环境、空气环境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该道路为城市道路,不设置加油站及其他服务管理设施,因此没有服务设施带来的生活污水、固体废物等问题。4主要环境影响4.1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施工噪声及车辆物料运输噪声均会对道路沿线的环境敏感点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施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和短期行为,但由于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期间噪声源强较大,夜间噪声影响较为突出,容易引发扰民纠纷。鉴于施工期噪声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噪声,特别是运输噪声影响,同时,严格贯彻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2号令(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2)运营期在根据
18、可研提供的车流量、利用现行有效的导则、规范推荐的模式对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程度及范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按4a类标准,D26号路道路工程:运营近期昼夜在红线处就能达标;运营中期昼间在红线处能达标,夜间达标距离为为距道路中心线20m(道路红线5m);运营远期昼间在红线处能达标,夜间达标距离为为距道路中心线25m(道路红线10m)。由于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现无敏感目标,根据大渔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道路南侧规划为学校区,达标距离预测结果看来,为保证功能区达标,根据环发20107号文,道路两侧红线外应设置10m的噪声防护距离,在噪声防护距离内应尽量避免规划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医院等对噪声敏感
19、的建筑物,防护距离内应保证绿化带建设。项目还应按照环评要求采取进一步交通噪声减缓措施。同时片区今后开发应注意合理规划和布局,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采取措施保障噪声功能区达标。4.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施工扬尘、车辆运输道路扬尘以及施工排放的沥青烟、施工机械废气,因为本项目不设沥青场及混凝土拌和站,不会产生沥青熬制、拌和过程浓度极高的沥青烟。筑路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烟气、粉尘均为无组织排放,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施工废气影响相对较小,一般只在道路沿线附近,一旦施工停止,影响随之消失。(2)运营期运营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道路建成后,垂直道路衰减断面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度假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