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排序工作制度参考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排序工作制度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排序工作制度参考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人口计生委工作政策、法规,制定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总结工作和监管。1、在上级人口计生委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行政、业务工作。定期请示和汇报工作。2、实行科学管理,定期分析医疗和工作现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组织日常工作实施,协调各科室间关系,通过各类管理委员会(医疗护理质量、药事、感染)保证日常各项工作正常运转。4、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技术、设备质控,防止发生医疗事故。5、组织做好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后勤工作,严
2、格财务管理。做好药品、器械采购、供应。6、加强行政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制度1、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日常业务工作。2、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在职、聘用)必须依照执业医师法和国家有关护士管理的规定,具备本地区医师、护士职务任职资格、执业证书,实施手术人员必需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本地区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合格证后方可按取证项目施术。3、各科室技术服务人员按职责分工完成各岗位的本职工作,遵守工作纪律、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4、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做好各种登记工作,坚持各级请示报告制度;
3、贵重仪器分管到人,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5、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业务能力,积极参加科研和项目,开展新业务、新技术。6、设立各级服务机构医疗护理、药事和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在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服务机构内突发事件有紧急预案准备。7、对前来咨询和受术者要热情服务,认真负责、保守私密,维护知情权。8、做好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同时做好避孕药具的知情选择、发放和管理工作,做好计划生育术前宣教及术后的告知。做好外地流动人口的生殖保健检查。9、每周保证一个半天业务学习(或病历讨论)和保证继续教育学时的完成,每周一次例会制度(周会
4、)并作好记录。10、质控检查每季一次(1、4、7、10月)并做好登记。11、做好计划生育的病案存档管理及病历随访工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秘书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具有较高临床医学及科研学术水平的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组成,是在服务机构业务负责人领导下,负责对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临床及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的权威性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责如下:1在业务负责人的组织下定期对本计划生育技术机构各临床科室进行全面医疗质量检查与评价。对所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指导科室落实。2承担对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5、机构各科室临床工作的技术指导工作。3负责审定临床、医技科室的质量评价标准、各类技术服务操作常规及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定标准。4负责对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重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差错、医疗或技术服务缺陷或技术服务质量问题提出指导改进意见。5负责评审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临床新技术、新疗法、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阶段检查及终期评审,组织临床应用和实施。7负责制定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临床和技术服务工作有关奖项的评选标准,并对该奖项的提名进行评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秘书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是在服务机构负责人领导下的一个专门
6、组织,主要负责本服务机构临床用药的指导及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药剂科承担。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药政法规,完成本服务机构药事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2负责审定本服务机构年度用药计划并指导实施。3研究解决临床医疗用药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实施与落实。4负责完成临床科室药品使用与管理的质量检查工作,重点实施对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等的管理检查工作。5根据药品管理有关规定,制订或及时修订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临床用药处方手册。6配合上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临床科学研究机构,组织评价新老药物的临床疗效与不良药物反应,及时提出引进淘汰避孕药具品种的意见。计划生育技术服
7、务机构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秘书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感染管理委员会是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领导下的一个专门组织,主要负责本服务机构内感染的管理和监控及技术指导咨询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技术服务机构内控制感染的计划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定期对技术服务机构各科室感染管理情况实施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措施落实情况。3依照上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中有关感染管理的规定与要求,对技术服务机构科室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与感染管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4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技术服务机构感
8、染管理难点和重点问题。5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机构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技术服务机构感染管理知识更新与学习纳入技术服务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6承接并完成技术服务机构感染管理的全国性研究或政策研讨的有关修订工作。门 诊 工 作 制 度 1、技术服务人员要坚守岗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全心全意为就诊者服务。做到着装整齐、举止端庄、做到戴工作帽、佩带胸牌、态度和蔼、耐心解答问题,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的有关知识。2、对就诊者要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和节育需求及有关情况,认真、细致地做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到诊断处理恰当,用药科学合理。对门诊受术者,应按计划生育手术常规的要求进行
9、检查、手术;手术后应观察0.52小时,告知注意事项,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去。3、健全各类门诊登记簿,就诊者均应按门诊登记簿项目填写完整,各类门诊手术应完成手术记录和登记。字迹应清楚、准确,并签全名。4、遇到疑难病人或发生异常情况及紧急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并组织会诊、给予适当治疗,并报告机构负责人。15、对重症、急症或高危就诊者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书写病历;对需要转诊手术和治疗者,由门诊医生开具转诊单送往定点医院或专科医疗机构诊治。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7、门诊科室内外的环境应每天清扫,保持清洁整齐,卫生设施齐全,定期消毒,不断改善候诊环境。
10、8、对接受放、取宫内节育器,取、放皮下埋植剂者,人工(手术、药物)流产手术和男、女性绝育术者应按常规进行随访。9、发现患有传染病或发热的就诊者,说明情况后按卫生部门有关要求转诊到定点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诊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职业道德规范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2、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3、尊重育龄夫妇的人格与权利,对育龄夫妇不分民族、地位、经济状况,一视同仁。为育龄群众保守秘密,不泄露群众的隐私与秘密。4、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遵守职业纪律,确保技术服务质量。5、 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
11、和蔼,服务周到,关心和体贴育龄夫妇。6、 团结合作,互相配合。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8、 积极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9、 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检 查 室 工 作 制 度1、女性检查室应随时备好妇科常规检查的物品和所需器械;保证一人一清洁臀垫,一次性手套用后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用过的阴道窥器有效氯浸泡后置于黄袋废物桶内;妇检时应有地灯,检查床的床单应保证清洁,随时污染随时消毒更换,日常每周更换一次。2、男性检查室应备有男科常规检查的物品及器械;特殊精液检查的显微镜及相关物品。3、器械台应保持整洁,
12、持物罐1224小时更换一次。尽可能使用干罐。各类敷料、消毒棉球罐每周消毒更换12次。应备有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清洁玻片、生理盐水瓶和10%氢氧化钾液,及无菌手套和阴道窥器,阴道润滑剂、长镊、棉签、采样杯(瓶)和玻璃试管、固定液(95%乙醇或10%甲醛液)。4、接诊桌椅应保持整洁,接诊病历、门诊登记本和宣传资料摆放有序,应备有体温计(75%酒精浸泡消毒),血压计和听诊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5、各类物品应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每周定期紫外线消毒一次。治 疗 室 工 作 制 度1、进入治疗室的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无关人员不要在室内逗留。2、应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治疗前
13、应通风并做平面、地面清洁擦拭,每天对平面和地面进行含氯消毒液擦拭及紫外线消毒一次。每做完一项处置,要注意随时清洁清理。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冬季超过二周重新灭菌)3、各种药品和急救药品应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剧毒药品应加锁、专人登记保管。器械物品应放在固定位置,及时清理、撤换和补充,严格按交接班制度执行管理。5、治疗盘和盛物盘及各类器械用具,每周大消毒一次,无菌持物钳和干罐每412小时更换一次。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冬季超过二周重新灭菌)。6、急救药品和器械应定位、定品种、定数量,保证随时使用。7、医疗废弃物要按规范的无害化处理原则及时清理,
14、用过的器械及时定期消毒灭菌。8、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查 对 制 度(1)开医嘱、处方和进行治疗时,应查对姓名、性别、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用法。(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批号、质量,不符合要求者禁止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等药物前,必须按规定进行过敏试验,注射后严密观察反应;使用毒、麻药品时要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使用多种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手
15、术前应查对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6)使用器械包时,应查对名称、消毒日期、消毒指示剂是否变色;准备和回收器械包时,应查对名称、规格、数量、清洁度;消毒手术包时,应标明手术日期。(7)检验、B超等科(室),在检查治疗时应查对姓名、性别、年龄、部位、检验标本与报告单是否相符。门 诊 手 术 室 工 作 制 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人员职责,消毒常规及无菌操作、急诊抢救制度、查对制度等,保持室内整洁,患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和手部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2、室内必须保持严肃、安静、禁止喧哗。严禁无关物品存放。严禁吸烟、
16、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语。4、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受术者进入手术室,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少恐惧情绪。受术者进入手术室时护士应查对姓名、手术名称,嘱排空膀胱、测体温,核对澳抗。5、手术室的器械、敷料、专用负压吸引器和一次性用品,均由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并登记,定期检查、核对更换和补充,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定期清点常用药品、器具,保证药品和器具的质量,禁止使用过期、变质的药品。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者,以及生锈、破损的器械不得使用。6、手术室内抢救药品及消毒药品须有明显标志,根据药品的种类、性质(针剂、内服、外用)分别定位放置,麻醉药、剧毒药品设专用抽屉存
17、放,由专人登记管理并加锁,每日检查、领取,及时更换、补充。氧气设备及其他抢救物品定期检修和较正,应处在待用状态,根据医嘱仔细检查后使用。7、手术室每日术前开窗通风30分钟,消毒液进行地面清洁,术前常规30W、1.5米高)紫外线空气消毒11.5小时,每周大清扫一次,每季应由本地区卫生防疫站提供手术室空气、手术包、术者刷手后抽样合格报告。8、手术包及器械应定期消毒,手术包外贴有专用消毒指示剂,并标明消毒日期,定点在无菌柜内存放并标有无菌标识,严禁使用消毒过期、未消毒、生锈、破损的手术包及器械。9、拿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内应在关节上23厘米或镊子长度的1/2。浸泡消毒物品
18、时应全部浸泡,容器及管腔内应充满消毒液,消毒液每周更换。10、经常打开的容器每天更换、灭菌。打开无菌器的盖子时,无菌面朝上,用完盖上。11、手术后应及时整理、消毒手术室,按规范的无害化程序处理(5001000mg/L有效氯)被血液污染的器械、污染的手套与敷料等弃入黄袋,一次性用品弃前须毁形,移入有污染标志的存放医疗废弃物的场所。12、凡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手术室,如遇紧急抢救情况,应经手术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入内,听从手术室人员指挥,不得影响手术人员的工作。13、受术者手术后应在术后观察室留观半小时2小时,无异常后方可允许离去。附:手术室抢救药品管理制度1、手术室的各种抢救药品应根据药品
19、的种类、性质、针剂、内服、外用、分别放置,定位存放、专人登记管理,每日检查、领取及保管。2、毒、麻药品设专人管理,在专用抽屉存放,并加锁,每日检查。用后补充,以保证随时使用。3、要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过期、变质。如有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者,不得使用。手 术 室 消 毒、隔 离 制 度1、手术室人员必须进行消毒灭菌技术定期培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标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手术室内应定期通风,每天术前和下午术后均应进行平面和地面消毒(500mg/L有效氯),手术室环境保持清洁。3、手术前用紫外线灯(30w 、10m2和1.5m高)进行空气消毒1
20、2小时(1.5w/m2),手术室每周中消毒一次,每月大消毒一次,每季由本地区卫生防疫站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空气、手、物品),消毒照射时间、培养结果应分别进行登记。(30W紫外线灯连续使用不超过1000小时)。4、手术包每周灭菌一次(冬季每半月一次),灭菌时手术包内必须内置指示剂,指示剂未达消毒标准的手术包不得使用,并要查明原因及时改正。5、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柜或无菌容器内。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器械台应保持整洁,持物罐(干罐)应412小时更换一次。各种容器、敷料均有标志及灭菌日期,每日擦拭,每周消毒、更换12次。6、使用无菌手术包时应查对名称、灭菌日期及指示剂,指示剂
21、未达标或消毒过期等不符合无菌标准的严禁使用。7、受术者应按手术室人员的要求更换拖鞋、隔离衣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手术人员应按无菌手术规范进行刷手,穿手术衣和手术操作。8、对受污染的物品和地面可进行10002000mg/L有效氯浸泡、擦拭处理后清洗,对墙壁可洒消毒液后清洗。计划生育高危手术管理制度一、高危手术范围1、年龄20岁或50岁。2、半年内有终止妊娠或1年内有2次人工流产史。3、剖宫产术后1年内,哺乳期或长期服用甾体避孕药及带节育器妊娠。4、生殖道畸形或合并盆腔肿物。5、子宫位置高度倾屈或宫颈暴露困难。6、既往妊娠有胎盘粘连大出血史。7、子宫穿孔史或阴道宫颈穿破史。8、脊柱、下肢、骨盆病变截
22、石位困难。9、并发内科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10、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变形、异位或绝经1年以上者。二、高危手术管理高危手术管理是对有高危因素者的特殊管理,对有高危因素者给予最好的计划生育手术服务。1、门诊高危筛查,病历有高危标志,填写高危因素。2、术前向家属说明手术难度及后果,并签写知情同意书。3、作为重点手术,安排充足手术时间。4、必须由有经验的医师承担手术,疑难高危手术需住院手术。5、充分考虑手术的困难,必要时进行术前会诊讨论,采取预防措施。6、术后观察2小时以上,检查无异常方可离开。7、术后向受术者宣传避孕知情选择知识,指导落实节育措施。8、疑难高危手术应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妇幼
23、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必要时住院手术。急 诊 抢 救 制 度1、 对急诊危重病员应认真、迅速、负责地查清病情,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对疑难危重病员应请示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请协作医院医师会诊,作好会诊记录。2、 凡遇到重大抢救,立即上报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赶到抢救现场。3、 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抢救技术规范,严格观察危重病员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4、 急诊危重病员经抢救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联系并转送上级医院救治。5、急救所需各类药品及器械必须专人管理,急救药械实行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检查,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序 工作制度 参考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