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 文件(简洁本) 目 录 1、 输血科工作制度 .42、 输血科供血工作制度.5 3、 交接班制度 .64、 人员培训制度.7 5、 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8 6、各种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9 7、试剂管理制度 .10 8、配血管理制度 .119、输血管理制度 .1210、输血科血液质量管理制度.14 11、血液贮存、运输、发放制度 .1512、回收血袋管理制度.17 13、过期、报废血液制品管理制度.18 14、输血反应登记制度.19 15、临床用血申请制度.20 16、临床用血审核制度.22 17、临床输血知情同意制度.23 18、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
2、感染制度.24 19、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26 20、输血不良反应检测、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2821、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处理原则 .30 22、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32 23、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33 24、输血科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3425、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3526、输血科标本接受制度 .3627、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37 28、输血科技士职责.3929、输血科技师职责 .4030、输血科主管技师职责.41 31、输血科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职责.42 32、输血科主任职责 .4333、临床医生用血职责 .44
3、34、临床护士输血时职责.45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47 36、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5137、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反馈制度.52 38、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339、输血科查对制度 .6040、输血科清洁消毒制度.63 41、输血科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64 目 录 1、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 .65 2、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促进剂实验操作规程 .67 3、冰箱维护程序 .704、ABO 血型鉴定 .725、Rh(D)血型鉴定.80 6、抗体筛选和鉴定试验.84 7、临床自体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87 8、冰冻血浆溶化操作规程.94 输血科工作制度1、 输血单由医生填写,经上级医生或科主
4、任审签后,题签日送交输血科; 2、 储血冰箱每月消毒一次。每日检查冰箱温度,同时观察血液质量。应严格按照不同的保养液要求的期限保存血液,发现质量可疑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储存血液报废时,应报医政处批准。 3、 配血及发血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出的血液、血浆、血液成分等,临床科室应及时输用,输血科不再回收; 4、 各科室应由医护人员取血。取血时,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双查双对”制度。输血时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待查清无误后再作处理。配血标签保留24小时,由输血科在4C2C条件下保存一周,以备查对;5、 设立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时间内的交叉配血、供血和安全工
5、作。 输血科供血工作制度1、输血科应按照采供血许可证规定范围供血,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方可对规定范围外的医疗供血单位供应。紧急情况下,先供应,同时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2、供给临床使用的血液,必须是按照国家献血员健康检查标准检测合格的血液; 3、向临床供血时必须依据临床科室的申请和患者的病情,提供患者所须的血液及成分血; 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临床规范用血; 5、遵循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积极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提高临床用血疗效,严防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6、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双查双签,
6、无禁忌方可发出。 交接班制度1、白、夜班下班前十五分钟,清点血制品库存,整理好库存单。库存数目必须和清单上数目相符;如发现数目不相符,及时查找原因、并记录在交班本上。 2、白、夜班下班前认真记录当天工作记录和交班本上,要求记录完整。字迹清晰。 3、每个班次下班时,必须完成已经在进行的操作。 人员培训制度1、全科员工均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促进学科发展的义务。 2、科室固定一名行政主任专门负责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并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3、科室每月举行一次业务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4、有计划地对科室各级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培训方法有自学、进修、参观、交
7、流等,以自学为主。 5、新来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方可签发报告单,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6、检验士必须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全年不少于20次,应主动自学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每年参加实习生的出科考试。 7、检验师应积极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全年不少于15次,应能胜任全科各实验室的工作,掌握仪器的使用,主动自学,必须在任职期满后能一次性通过职称考试。 8、主管检验师应主动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全年不少于10次,积极自学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每年在科室开展业务讲座12次。 9、主任、付主任检验师应能够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每年举行讲座12次。 10、科室开展
8、较大的“三新项目”或引进万元以上仪器时,应重点培养12名工作人员作为项目或仪器负责人。 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1、在科主任领导下,由科主任指定人员具体协调负责。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加强医德医风修养。 3、服从带教老师指导,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未经老师同意,不得私自签发检验报告单,如遇问题,须及时反映。 4、爱护单位财产,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安静;大型高档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5、应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定期参加业务学习讲座和政治学习,带教老师应认真履行带教职责。 6、请假半天,须经该科室组长同意;一天以上须先写请假报告,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离
9、开;三天以上者请假报告须送医务科登记备案。 7、认真填写自我实习鉴定,实习结束后必须参加出科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同意结束实习。 各种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1、为规范高档精密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在科主任的统一领导下,科室对每台仪器设立专人负责制。 2、负责人须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制定出完备的仪器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及注意事项。 3、负责人须有切实有效的、定期的仪器维护保养措施,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负责人应认真做好每日、每周、每月、季保养及年保养,并在登记本上作详细记录。 5、负责人应督促使用人员保持仪器室工作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恒温状态,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6、
10、如果出现仪器运行异常而不能自己处理时,负责人应该及时交班并向科主任汇报,尽快和工程师取得联系。 试剂管理制度1、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由科主任负责定期申报所购商品化试剂送报器械科。并应做到及时盘存清点,入库做到心中有数。 2、科主任接收试剂时必须认真填写入帐单。 3、所有试剂的申请,进货一律由医院统一招标,科室统一管理,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正宗,有批准文号。 4、实验室应对试剂库存定期检查。不使用过期变质的试剂。 5、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6、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7、试剂外借一律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并履行手续(借条)方可执
11、行。 8、剧毒试剂必须由科主任,主管试剂的同志负责,放保险箱内;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 9、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火源和电源。 10.实验室主任应保管好试剂出库单,每月交器械科汇总。 配血管理制度 1、输血科内应保持安静、整洁。工作时间不闲谈,非本室工作人员谢绝入内;2、配血前认检查输血申请单上的日期、血型(包括 Rh(D)血型)、申请数量、类别及对血液的要求,并根据储血情况、疾病等酌情交叉配血; 依储血日期的先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 3、做好血型鉴定(包括 Rh(D)血型)、配血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4、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应加做不完全抗体配血
12、法配血,对有输血应者必须进行抗体筛选鉴定,给予相容血液; 5、做好各项登记工作,交叉配血等书写字迹一定要清楚、整齐、无误; 6、清理已溶血的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C2C冰箱保存7天。 输血管理制度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对于手术用血应事先做好计划。对输血量及所需各种成分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要严格掌握; 2、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爱滋病抗体和谷丙转氨酶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3、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向家属讲请输血的利弊,和患者共同签定输血同意书后,方可输血; 4、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
13、写,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经上级医师审签后同血样一起提前呈交输血科; 5、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急诊外,凡需输血者均应提前申请,报医务科批准,各种血液成分应提前1天,全血及红细胞悬液2000ml提前2 天,2000ml以上者提前3天,3000ml者应提前4天; 6、工勤人员和家属一律不许代替医护人员取血和代替医师签字、填写血型、用血量以及改填输血申请单; 7、取血者和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储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8、输血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输血
14、科查找原因,待查清原因后再作处理; 9、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室温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单位负责; 10、血后,经治医生应及时填写输血反应卡,并和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11、为了防止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回输血科。 输血科血液质量管理制度1、对血液中心送来的血液及成分,必须进行核查,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标签填写完整,清楚,准确。 2、每天检查贮血质量,发现异常情况,如血浆层变色(变灰、变黑等)或出现气泡及絮状物,红细胞色泽变紫色等,不能发出使用。严重脂肪型的血浆不能发出使用。
15、3、病房已启封的及输剩的血及成分不能使用。 4、过期的血液及成分不能使用。 5、每天询问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相关疾病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发现较严重的输血反应要追踪查因,发现输血后感染相关疾病要及时上报血液中心处理。 6、每天定时观察贮血冰箱温度,并作记录,确保冰箱正常运行及贮血安全。 7、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启封血液或成份时,必须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启封后的血液或成份必须立即输用。超净工作台需定期清洁消毒。 8、每批新购进的试剂必须进行质量鉴定,合乎要求才能用于试验。 9、不定期和血液中心合作进行室间质控试验,确保我科交叉配血试验的稳定可靠,保障输血安全。 血液贮存、运输、发放制度 一、贮存血制品应
16、用专业的血库冰箱。如果病房没有适于贮存血液的冰箱,血液应保存和血库中,知道开始输血。血库人员应遵守以下程序: 1、仅当需要取出或放入血液是才打开冰箱的门; 2、血液的摆放要为冰箱内冷空气流通留有空间。应将血液竖立放置和篮筐中或平放于货架上。不应将其放置太紧密,以便于冷空气流通; 3、除全血、红细胞和融化的新鲜冰冻血浆外,不要在冰箱内放置其他物品; 4、不要将血小板浓缩液、单采血小板放在冰箱中; 二、发放血液制品,输血科工作人员配血合格后,通知病区护士取血,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程序: 1、取血和法学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
17、观等,确认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2、如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发出:(1)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 血袋破损、漏血; (3) 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4)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 未摇动时血浆层和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三、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和2-6C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四、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回收血袋管理制度1、输血科在发放血液制品时,按照发放的去向分两大类:手术室、各病区。 2、输血科对发放的血液制品
18、严格按照血袋上的条形码编号,逐个记录在出库登记本上、并记录病区及签字; 3、病区、手术室在给病人输血完毕后,在4 C冰箱保留血袋二十四小时。毁形后在2000mg/L有效氯浸泡60 min, 并装入黄色专用塑料袋,送至血库。 4、血库对病区、手术室送回的已经过毁形和浸泡处理的血袋,逐个记录在回收登记本上、并记录病区楼层、签字。 5、每周一、三、五下午血库按照血液制品发出和回收的时间,逐个核对,计算回收血袋个数并记录在专用登记本上。 6、按以上数字集中在一起,送至医院指定地点供应科集中回收处理,供应科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字。 过期、报废血液制品管理制度 1、临床上退回输血科的血液制品、过期及需要报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管理制度 程序性 文件 SOP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