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doc
《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一)对委托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社会机构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监督检查依据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设立办理部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社会机构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的职责,为切实做好机动车登记业务的监管工作,制定以下制度。1、监督检查对象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机动车经销商、二手车市场设立办理部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机动车登记业服务站办理的有关机动车登记业务工作,对机动车报废回收企业的报废车辆拆解现场监销工作,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通过系统远程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2、监督检查内容对机动车登记业务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
2、)机动车登记业务实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2)机动车登记业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3)机动车登记业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4)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3、监督检查方式监督检查可以采取自查、互查、抽查、巡查、倒查等方式进行,或者采取以上几种方式结合进行。4、监督检查程序(1)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对相关社会机构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或者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市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上级部门部署或者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对本辖区内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社会机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或者专项监督检查工作。(2)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执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对监督检查情况
3、进行总结,对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报受查单位检查改正。受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整改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5、监督检查措施(1)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诉、检举、控告等,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及时反馈有关申诉、检举、控告、建议单位或者个人。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2)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托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机动车登记业务进行预警、分析、核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3)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定期抽查各受托社会机构办理部分机动车登记的纸质档案,检查机动车登记是否规范。6、监督检查处理受托社会机构及其派驻公安民警或工作人员在
4、办理机动车登记中,有下列不履行法定职责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造成危害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管理)过错责任:(1)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2)无权限或者超权限实施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3)违反规定跨辖区实施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4)超越职权进入计算机业务系统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或者不按规定使用计算机业务系统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5)故意刁难、拖延或者拒绝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6)违反规定增加机动车登记业务办理条件或者提交证明、凭证的;(7)向他人泄漏、传播计算机业务系统密码,造成系统数据被篡改、丢失或者破坏的;(8)强令社会机构违反本规定办理
5、机动车登记业务的;(9)利用职务或业务职权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10)泄露机动车所有人相关信息,并造成损失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公安民警或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行政执法(管理)过错:(1)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行政执法(管理)行为改变的;(2)不可抗力或者因紧急避险等其他特殊情况,造成行政执法(管理)过错的;(3)机动车所有人或申请人的违法过错造成的行政执法(管理)过错;(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不予追究行政执法(管理)过错责任的情形。追究行政执法(管理)过错责任,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并可视情节单独或者合并
6、使用:(1)诫勉谈话;(2)通报批评;(3)责令作出书面检查;(4)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5)离岗培训;(6)暂停、中止或撤销岗位上岗、机动车查验员、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员资格;(7)调离执法岗位;(8)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9)对聘用人员予以解聘;(10)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执法过错引起行政赔偿的,承担全部或者部分赔偿责任;(11)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暂停、中止或取消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授权;(13)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4条予以处理。(14)法律、法规和
7、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理形式。(二)对行业场所的检查一、检查对象1、各旅馆业、典当业、印章业、印刷业、废旧金属收购业、机动车修理、旧机动车交易、二手手机交易等特种行业;2、各类歌舞、量版式、酒吧、夜总会等娱乐服务场所;3、各旅游景区。二、检查内容1、各类证件是否齐全;2、是否进行实名登记;3、是否对营业情况建立档案;4、是否制订安保方案,聘请保安人员;5、是否与辖区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书;6、所安装的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是否正常;7、是否在场所内部存在“黄、赌、毒”等违法犯罪;8、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规定。三、检查方式1、实地抽查检查;2、开展明查暗访;3、责成辖区派出所核查;四、检查措施贯彻落实省公
8、安厅专项行动和明查暗访相结合。五、检查程序1、根据省公安厅方案或通知要求,成立检查小组,抽调组成检查人员;2、到各个乡镇开展明查暗访检查;3、对检查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六、检查处理1、派出所视情况警告、罚款、限期整改;2、定时不定时检查整改情况。(三)对公务用枪配备单位公务用枪安全管理的检查一、检查对象全县所有配备公务用枪单位(各配枪部门,配枪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武装守护押运的保安服务公司)。二、检查内容1、公务用枪配备情况。对所有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单位部门进行全面检查,逐枪、逐弹进行清点核对,彻底查清枪支弹药品种、数量和管理状态。2、公务用枪配备人员情况。对所有配枪人员、枪支管理人
9、员,逐人见面检查,严格审查其配枪条件和现实表现,坚决清除不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人员,严格加强涉枪人员管理。3、公务用枪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对配枪单位落实枪支安全管理责任、执行枪支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坚决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4、公务用枪保管设施情况。对所有枪支弹药保管库(室、柜),要逐库、逐室、逐柜进行排查,逐项检查人防、物防、技防情况,严格落实有关安全防范要求。5、培训、考核工作情况。对配枪人员、枪支管理人员的日常教育、培训、考核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管理使用枪支技能。三、检查方式1、现场检查;2、台账验证。四、检查措施根据省公安厅下发检查通知或定时
10、不定时检查。五、检查程序及时发现公务用枪配备单位存在的问题,当场或书面通知等形式提出整改意见。六、检查处理现场警示、当场整改、限期整改。(四)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单位购置枪支弹药计划的检查一、检查对象(一)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单位;二、检查内容按照公安部相关规定,根据省公安厅要求,统一组织县内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单位填报年度配备公务用枪单位购置枪支弹药计划申请审批表。三、检查方式(一)检查相关单位的配枪资格和配备限额;(二)通过枪支管理信息系统,检查各配枪单位的枪支管理工作情况;(三)检查填报的年度配备公务用枪单位购置枪支弹药计划申请审批表是否规范。四、检查措施(一)认真核对上报的年度配
11、备公务用枪单位购置枪支弹药计划申请审批表,及时发现填报错误;(二)检查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单位的枪支管理工作台帐;(三)实地检查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单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情况。五、检查程序(一)深入非公安机关配备公务用枪单位开展实地检查,及时发现涉枪支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二)及时收集、核对、汇总年度配备公务用枪单位购置枪支弹药计划申请审批表。六、检查处理(一)认真核对上报的年度配备公务用枪单位购置枪支弹药计划申请审批表,如发现错误,及时指导相关单位修改。(二)对发现的枪支管理安全隐患和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单位予以整改;(三)对发现的违法违规和违法犯罪案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事中 事后 监管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