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统计报表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统计报表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1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统计报表制度(2014年)一、报表目录表号表 名报告期别统计对象范围报送单位报送日期接收单位页码1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情况年报县级以上政府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各省(区、市)和新疆兵团人社部门次年2月底前人力资源市场司272号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基本情况同上同上同上同上人力资源市场司28二、调查表式(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情况表号:人社统1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18号有效期至:20 年 月20 年01单位详细名称(签章): 0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03单位所在地 省(区、直辖
2、市) 市(州、盟) 区(市、县、旗) 乡(镇) (街、道、路) (门牌号)04成立时间: 年 月 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时间: 年 月05联系方式区 号电话号码 分 机 号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电子邮件: 单位网址: 06机构类型: 综合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人才公共服务机构 国有性质的服务企业 民营性质的服务企业 外资性质的服务企业 港资性质的服务企业 澳资性质的服务企业 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 07机构性质(限公共机构填报):参公 全额拨付 差额拨付 自收自支 08主要服务业务:招聘求职服务(人才中介) 派遣服务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 猎头(人才推荐)服务 培训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咨
3、询 网络招聘服务 测评服务 人事代理 其他(请注明服务类型) 09从业人员情况:从业人员总数 人;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 人; 本科学历从业人员 人;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 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从业人员 人。逻辑关系式:=+;。 10服务设施情况:设立固定招聘场所 个;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站 个。11主要经济指标:注册资本 万元;总资产 万元;全年营业收入 万元;其中:代收代付部分 万元。逻辑关系式:。12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注:本报表上报日期为次年2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网络报送,并纸质报表加盖公章,报送当地人社部门;机构性质和主营业务请在
4、对应中打“”。(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务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2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18号有效期至:20 年 月法人单位名称: 20 年分类指标名称单位代码实际情况服务对象情况服务人员总数人次01登记求职或要求流动人员人02 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人03本科学历人数人04研究生及以学历上人数人05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人06服务用人单位个07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个08 民营企业个09 外资企业个10其他个11数据库建设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个12数据库现存求职信息总量条13其中:全年新增入库求职信息条14现场招聘会服务举办招聘会次数场次1
5、5其中:农民工专场场次16 高校毕业生专场场次17参会用人单位个18提供招聘岗位个19参会求职人员人次20(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务基本情况(续)表号:人社统2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18号有效期至:20 年 月分类指标名称单位代码实际情况网络招聘服务发布岗位信息条21发布求职信息数条22劳务派遣服务服务用人单位个23派遣人员总量人24登记要求派遣人员人25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服务用人单位数个26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服务用人单位数个27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现存档案数量份28依托档案提供服务人次29培训服务举办培训班次数次30参加培训人员人次31测评
6、服务参加测评人数人次32猎头服务成功推荐人才人33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201 年 月 日注:1、本报表上报日期为次年2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网络报送,并纸质报表加盖公章,报送当地人社部门。2、逻辑关系式:02=03+04+05;07=08+09+10+11;1314;1516+17。三、指标解释(一) 人社统1号表1.综合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由政府举办,面向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就业和人才流动配置等各类公共服务的机构。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由政府举办,承担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服务机构。3.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由政府举办,主要面向
7、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服务,承担公共人才服务职能的公益性服务机构。4.国有性质的服务企业:指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国有企业、地方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职业)服务机构设立的公司性质的机构。5.民营性质的服务企业:指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相关规定,设立的由民间经营、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6.港、澳、台性质的服务企业:指按照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有关规定,成立的具有港、澳、台资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7.外资性质的服务企业:指按照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有关规定,成立的具有外资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8.从业人员总数:指填报机构年底在册工作人员总人数。9.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指从业人
8、员中学历为大专以及下的人员的数量。10.本科学历从业人员:指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数量。11.硕士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指从业人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12.取得职业资格从业人员:指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的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数量。 13.设立固定招聘场所: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的从事招聘等服务的固定交流场所。 14.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站: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的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相关网站数量。 15.注册资本: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总额。16.总资产: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总资产。 17.全年营业总收入:指机构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经
9、营收入之和(此项收入包括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代收代付的业务收入)。18.其中代收代付部分:指机构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经营收入中属于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代收代付的收入部分。 (二) 人社统2号表1服务人员总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各项人力资源服务活动所涉及的服务对象总数。2登记求职或要求流动人员:指报告期内所接待的服务对象中求职和转换工作,并进行了登记的人数,并分别按学历统计。3大专及以下:指登记要求流动人员中的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数。4本科:指登记要求流动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人数。5硕士及以上:指登记要求流动人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数。6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指报
10、告期内,经机构推荐成功实现就业、再就业和工作转换的人数。7服务用人单位数:指报告期内机构开展各项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活动所服务的单位总数,并分别按机构性质统计。8国有企、事业单位: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的用人单位中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数量。9民营企业: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的用人单位中民营企业的数量。10外资企业: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的用人单位中外资性质的企业的数量。11其他:指除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的用人单位中其他性质机构的数量。12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指报告期末机构已建立并正常运行的各类人力资源数据库的个数。13现存数据库求职信息总量:指报
11、告期末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服务机构数据库中的求职人员简历现存数量。14全年入库求职信息: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数据库中新增加的求职人员简历数量。15举办招聘会次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的总场次数。16毕业生专场: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举办的现场招聘会中为毕业生举办的专场的总场次数。17农民工专场: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举办的现场招聘会中为农民工举办的专场的总场次数。18参会招聘单位:指报告期内参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的现场招聘会招聘单位的总数。19提供招聘岗位: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的现场招聘会上招聘岗位的总数。20参会求职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人
12、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的总人次数。21发布岗位信息:人力资源机构全年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网站向社会发布的岗位需求信息数。22发布求职信息:人力资源机构全年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网站向社会发布的求职信息数。23服务用人单位:指报告期末委托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派遣服务的单位总数。24派遣人员总量:指报告期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际派遣的人员数量。25登记要求派遣人员:指报告期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登记要求派遣人员的数量。26服务用人单位数:指报告期内,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员招聘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薪酬体系设计、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咨询服务的
13、单位数量。27服务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委托,承担的代理招聘、代发工资、代缴社会保险金等事务性工作。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所服务的单位总数。28现存档案总量:指报告期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管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现存数量。29依托档案提供服务:指报告期内从事以档案为依托的相关服务的人次数。30举办培训班: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人力资源培训班的总次数。31参加培训人员:指报告期内参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的培训班的总人次数。32测评人数: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人员测评被测评者的总人次数。33成功推荐人才:指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猎头服务推荐成功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四、附录1.调查范围为县级以上政府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包括乡镇和街道)。调查对象是上述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调查对象填报,由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汇总表汇总形成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采取逐级上报的方式对全国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