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 级初三学 科化学版 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一、考点突破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能叙述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选择题、实验题15分知道盐酸、硫酸的一些物理性质;能用实验说明浓酸浓碱的腐蚀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及酸的性质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26分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物理性质;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常见碱及碱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生石灰的变质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26分了解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
2、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选择题、填空题12分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酸的性质;碱的性质。难点:关于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一、酸碱指示剂酸性碱性中性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紫色无色酚酞试液无色红色无色【注意】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变色的实质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这里不要忽视中性溶液。随堂练习绪言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象,则X可能是() A稀盐酸 B蒸馏水 C石灰水 D食盐水 思路导航: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
3、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A、稀盐酸呈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错误; C、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 答案:C二、酸及酸的化学性质1. 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盐酸硫酸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黏稠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用途金属表面的除锈,制造药物,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金属表面的除锈,重要的化工原料【注意】浓盐酸在空气中挥发形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说明】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因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因
4、吸收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2. 浓硫酸的特性 3. 浓硫酸的稀释:4. 酸的化学性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些相似的性质)化学性质盐酸(HCl)稀硫酸(H2SO4)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Zn+2HCl = ZnCl2+H2Fe+2HCl = FeCl2+H2Zn+H2SO4 = ZnSO4+H2Fe+ H2SO4 = Fe SO4+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6HCl = 2FeCl3+3H2OFe2O3+3H2SO4 = Fe2(SO4)3+3H2O【说明】稀盐
5、酸、稀硫酸与Fe2O3的反应用于金属表面除锈。三、碱及碱的化学性质1. NaOH、Ca(OH)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NaOHCa(OH)2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放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用途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重要的建筑材料,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 碱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不同的碱有些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2NaO
6、H = Na2CO3 + H2OCO2+Ca(OH)2 = CaCO3+H2O【注意】 由于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CO2气体。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而潮解,同时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须密封保存。四、溶液的导电性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例题1 (浙江宁波)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出黄绿色的物质是( )A. 柠檬汁 B. 雪碧 C. 食盐水 D. 肥皂水思路导航:此题以日常生活现象为背景命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
7、知识。根据题给信息可知,紫色高丽菜汁遇到碱性物质变成黄绿色,柠檬汁和雪碧显酸性,食盐水显中性,肥皂水显碱性,因此,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出黄绿色的物质是肥皂水。答案:D例题2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思路导航:此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利用一个科
8、学史实,考查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两个环节,验证了教材中酸溶液与指示剂进行反应使指示剂变色的基本规律形成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明确科学实验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从题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并总结规律。本题的问题是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注意答题要全面,假设的角度可以从不同的酸出发,也可以从不同种类的花瓣猜想,还可以从碱类物质推测,然后用不同的酸与紫罗兰花瓣或盐酸与不同的花瓣,进行实验验证。答案:(1)其他酸液能使花瓣变红吗?将稀硫酸、稀硝酸等酸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2)盐酸能使其他种类花瓣变色吗?将盐酸分别滴
9、到其他种类的花瓣上,观察现象。(3)碱溶液也能使花瓣变色吗?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知识点2: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例题1 如下图所示,某无色溶液X能分别与四种物质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X一定是稀盐酸 B. 黄色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C. 溶液X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D. 溶液X与铁反应后,生成浅绿色溶液和氢气思路导航:无色溶液X能分别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可确定X为一种酸(盐酸或稀硫酸)。则A错;若X为稀硫酸,则黄色溶液中的溶质为Fe2(SO4)3,若X为盐酸,则黄色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B错;无色酚酞试液遇酸
10、不变色,C错;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FeCl2、FeSO4等浅绿色溶液和氢气,D正确。答案:D例题2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中应加入 ;在中应加入 。(4)你的探究结果为: 。思路导航:此题考查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H、Cl三种粒子,其中的H可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是科学事实,但怎样通
11、过实验来证明这个结论,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方法。根据题中所示的四个实验可知,题目是运用对比实验法进行探究的,即只要能排除H2O分子和Cl离子不能使碳酸钙溶解,就可得出结论。实验说明水不能使碳酸钙溶解,实验说明稀盐酸确实能使碳酸钙溶解,显然实验和需证明H、Cl能否使碳酸钙溶解,要证明H能否使碳酸钙溶解,应加入含有H的物质,即其他酸类物质如硝酸等,要证明Cl能否使碳酸钙溶解,应加入含有Cl的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等。答案:(1)稀盐酸中的H+可使CaCO3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2)H2O不能使CaCO3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3)硝酸(或醋酸等) 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等)(4)H+可使Ca
12、CO3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知识点3:常见碱及碱的化学性质例题1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部分变质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没有气泡产生 (4)小结与思考: 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
13、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思路导航:此题是一道关于氢氧化钙变质的实验探究题,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小结与思考等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氢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的原理是CO2Ca(OH)2 = CaCO3H2O,可见变质后的成分中有CaCO3,CaCO3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CO2气体。而未变质的Ca(OH)2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原理再结合实验探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答案:(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
14、象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全部变质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没有变质(4)小结与思考: CaCO3+2HCl = CaCl2+H2O+CO2 改良酸性土壤例题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
15、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_。思路导航:此题以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为切入点,考查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生石灰的成分CaO在空气中会发生以下反应:CaO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Ca(OH)2CO2 = CaCO3 +H2O。因此,长时
16、间放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里面可能混有了Ca(OH)2或CaCO3。根据实验(1)中出现的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没有CaO;CaO、Ca(OH)2、CaCO3中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是CaCO3,根据实验(2)中出现的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含有CaCO3;根据小组同学设计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含有Ca(OH)2,分析以上实验探究结果,得出猜想四成立。由于CaO变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因此,实验室保存氧化钙要密封保存。答案:【实验探究】(1)CaO (2)CaCO3 (3)Ca(OH)2CO2 = CaCO3 +H2O 【实验结论】四 【拓展迁移】密封保存1. 熟石
17、灰、石灰水、生石灰、石灰石的区别熟石灰是Ca(OH)2;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2. CO2的检验和吸收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气体;由于Ca(OH)2微溶于水,NaOH极易溶于水,因此,石灰水能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少,常用浓NaOH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设计实验探究CO2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但由于此反应没有沉淀、气体、变色等明显现象,因此,常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确实能发生反应。设计实验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化学
18、反应时往往利用物理学中气体的压强原理进行,常见的实验装置有以下几种:上述几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如下表:装置(1)(2)(3)(4)实验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软塑料瓶变瘪气球胀大烧杯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液体被压入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软塑料瓶压瘪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减少,大气压使气球胀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液体压入锥形瓶这几个实验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CO2溶于水也能造成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此,仅
19、通过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还不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要证明这一点,还必须补充其他实验,例如,可以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硫酸),若观察到出现气泡,即可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进而说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预习新知1. 中和反应 (1)概念:_跟_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应用:改变土壤的_;处理工厂的_;用于医药。2.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的范围是014之间。当pH7时,溶液显_,且pH越大,_越强。 (2)pH的测定方法(pH试纸):_。3. 了解溶液酸碱度有很多重要
20、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性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在_的土壤里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pH_的降雨称为酸雨。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二、问题思考 1. 在酸碱中和实验中,为什么要事先在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2.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如果事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题时间:30分钟)1. 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
21、正确的是(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2. (昆明)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 有强烈的腐蚀性C. 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 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3. (绵阳)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生石灰 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浓盐酸4. (泰安)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于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氯化钠 D. 浓盐酸 5. (苏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 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22、C.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 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6. 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质量都减少 B. 溶液质量都增加C. 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D. 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加*7. 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B.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C. 能使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D. 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8.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
23、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 镀锌水管 B. 铜制塑像 C. 大理石栏杆 D. 铝合金门窗*9.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B. 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C. 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D. 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10. 某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溶液,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气球系在与外界相通的玻璃管一端)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11. 下列方
24、法能够将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的是( )A.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分别通入CO2C. 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 观察颜色*12. 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O2 B. H2 C. CO D. CO2*13. 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 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C. 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 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14. 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这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
25、示剂吗?【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汁液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蒸馏水稀酸溶液稀碱溶液紫卷心菜蓝紫色红色绿色牵牛花紫色红色蓝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得出结论】 、 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 的汁液不能作酸碱指示剂。【拓展应用】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则该雨水呈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15. 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相等的两根镁带,分别与室温下H+浓度相同的稀
26、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在稀硫酸中放出气泡的速率。【查阅资料】1.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其本质是金属单质与H+反应。2. 产生H2的速率主要取决于:金属的表面积 溶液中H+浓度 温度等条件。3. H+的浓度与1L溶液中H+ 数目成正比。4. 溶液中除H+外的其他离子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提出问题】 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应的哪几个条件?(回答两条即可)_,_。 上述反应中Cl、SO42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猜想假设】. 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SO42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对反应无影响。. 。请回答问题,完
27、成猜想。【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铝片长度H+浓度相同的酸反应片刻后添加少量试剂产生气泡的速率结论A2cm5 mLNa2SO4固体无明显变化(结论A)B2cm5 mL(试剂B)明显加快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试剂B是 (填化学式)固体。【结论】结论A为 。【反思】将试剂B改用HCl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 。*16. 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刘和小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2)进行猜想:A: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B:氢氧化钙部
28、分变为碳酸钙;C:氢氧化钙没有变质。(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A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滤液不变色 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来源: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来源:Zxxk.C 来源:Zxxk.Com(4)原理与用途: 氢氧化钙俗称 ,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性土壤(选填“酸”或“碱”)。 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
29、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17. 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小玻璃杯。【问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物质的性质?【查阅资料】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HAc,Ac代表醋酸根;(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紫罗兰花变红白醋的pH 7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
30、醋刚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1. 白醋能与铁锈反应2.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5g鸡蛋壳,拧紧瓶盖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向白醋中加入纯碱白醋中有气泡冒出白醋能与碱反应【反思与评价】(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3)上述实验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泰州)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
31、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 性。(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该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缓缓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由
32、上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 、 。(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若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 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和,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方案实验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能发生钝化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能发生钝化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假设成立。你认为方案与方案相比,方案的优点是 。 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 。
33、 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 。*19.(百色)某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答应了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 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H2,其名称为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试液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
34、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NH3N2NONO2颜色无色无色无色红棕色溶解性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猜想与分析】(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试液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
35、 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 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 。【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铜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铜反应的原因 。 20.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复习酸的
36、化学性质 酸与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酸与活泼金属作用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Fe2O3+HCl=FeCl3+H2O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交流(1)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填序号“”、“”或“”)。(2)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 (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37、。. 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1. A 2. D 3. B 4. C 5. B6. C 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因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溶质和溶液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溶液质量增加,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7. C 解析: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生成新物质而显红色,故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滴入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B正确;能使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C错;浸泡蝴蝶兰花的溶液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38、D正确。8. B 解析:铜与蚁酸不发生反应,所以,铜制塑像最不易被腐蚀。9. C 解析: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10. C 解析:当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说明烧瓶内压强减小了。A组中滴入的稀盐酸与烧瓶内的Fe反应放热且产生了氢气,烧瓶内压强会增大,不符合条件;B组中滴入的稀盐酸与烧瓶中的Ca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烧瓶内压强增大,不符合条件;C组中滴入的Ca(OH)2溶液与烧瓶内的CO2气体反应,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符合条件;D组中滴入的H2O2溶液与烧瓶内的MnO2反应产生了氧气,导致压强增大,不符合条件。11. B 解析:澄清石
39、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的,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A、C、D都不能用于鉴别。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方法B可行。12. D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要求是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NaOH反应。O2、H2、CO都不能与NaOH发生反应,都可以用NaOH作干燥剂。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故不能用NaOH作干燥剂。13. D 解析:黄金和铜都不与食醋反应。14. 【得出结论】紫卷心菜 牵牛花 胡萝卜 【拓展应用】酸15. 【提出问题】问题:镁带的表面积;H+浓度;温度 【猜想假设】猜想III:SO42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实验探究】试剂B:NaCl。结论A: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无影响反思:由于HCl气体溶于水生成了盐酸,增加了H+浓度,改变了实验条件16.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滤液变为红色 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 滤液变为红色 无气泡产生(或无现象)氢氧化钙没有变质(4)熟石灰(或消石灰) 酸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密封17. 实验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铁锈慢慢消失,溶液变为浅黄色白醋能与铁反应(1)CaO+H2O = Ca(OH)2 (2) (3)CO2+Ca(OH)2=CaCO3+H2O18. (1)脱水 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