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习报告.doc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习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州市环境规划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马玫玲(20090754040)地点:工学楼-511 时间:4月15、21、22(共3天)实习目的:1. 熟悉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及规划编制;2. 学习资料查询的方法;3.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环境现状的评价方法及预测方法;4. 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简要实习内容: 通过查询温州市的基本资料,对温州市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和预测。找出重要污染源及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环境对策、环境措施及管理方案,最终完成一份完整的城市环境规划报告。前 言温州城市建设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温州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以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为目
2、标,建成山水温州。结合目前温州市的发展状况,对温州市今后至2020年之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总目标:将温州市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商贸、金融、港口、旅游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形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都市,到规划末温州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确立影响全国、辐射沿海地带的中心城市地位。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末建成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远景温州可以成为更高一级区域的次中心,进入国内一流城市行列,城市的可
3、居性增加,金融商贸业发达,在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方面成为国内的典范,并创造“新的温州模式”。1 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11城市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或城市发展大纲,它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得以实施的保证。城市的总体规划应当分期分批纳入城市年度建设计划、中期建设计划和长期建设计划,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实施。1.2城市规划必须与国土、区域、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国土规划是对土地、水、气候、生物、劳动力等国土资源提出的整治开发任务,确定重点开发区和目标,用以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进行国上资源整治和开发的蓝图。区域规划是部分地区
4、土地资源整治、开发的蓝图。江河流域规划是对江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和防止水灾作出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依据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它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是不同层次、涉及不同地域范围的发展规划,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城市规划只有与各项相关规划相协调,才能防止和避免规划系列中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1.3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 根据城市规划法第14条规定城市规划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
5、公害,加强绿化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貌,创造优美、协调的城市景观,以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1.4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防灾减灾城市规划法第1 5条规定,城市规划必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规划还必须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和治安、交通管理以及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和防洪措施。此外,城市规划还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2 编制规划的法律保障、技术路线、指导原则2.1编制规划的法律保障a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
6、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
7、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2.2编制规划的技术路线根据规划基础研究所获取的成果,开展规划成果的编制工作。首先确定规划指导思想与战略方针、规划战略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规划指标体系及规划战略部署。根据以上所确定的规划指标体系、目标、战略方针与部署,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并提交当地有关部门及公众提出有关意见,进行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确定最终规划方案。根据最终规划方案,编制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并进行投资分析,开展生态市建
8、设效益分析。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最终编制完成建设规划文本、建设规划图册、建设规划说明书、规划研究总报告及专题研究报告,并开发基础GIS技术的建设规划实施决策系统和规划Intenet发布系统。2.3编制规划的指导原则a确定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房屋建筑、道路和给排水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和其它公共设施的具体布置和用地界限;b确定街道红线,道路断面以及控制点的坐标、标高;c确定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项目的具体规划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d综合安排各项工程管线、工程构筑物的位置和用地;e提出建筑艺术的形式要求;f确定主干道和广场建筑群的平面、立面规划;g提出规划项目
9、工程量和投资概算。3 温州市基本情况3.1城市自然条件a 地理位置: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处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近海地区,界于北纬2722837,东经1193712116。温州市东临东海,西与丽水地区毗邻,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接壤,北与台州市相连。市域南北长176公里,东西宽163公里,陆域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68953.58平方公里,大陆岸线339公里。全市现辖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瑞安、乐清两市和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六县,总人口718.04万人,人口密度609人/平方公里。b 地质地貌温州市北、西、南三面群山起伏,中部雁荡山脉南北纵贯,东部为向海开放的平原,总
10、体上构成了北、西、南三面高、东面低,逐级递降向海围合的陆域地形,陆域外侧为海岸曲折、岛屿港湾众多的海域地形。全市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平原三个陆地地貌大类和海岸、海域两个海洋地貌大类。3.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a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现状(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52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3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14.2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32.79亿元,增长1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2588元,增长7.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4771美元。国
11、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53.3:43.6调整为3.2:52.0:44.8。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4.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0%,各月降幅呈逐步缩小态势。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3.4%。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9%,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1%。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4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7%,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79万人。(二)农业和农村建设全市
12、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55.76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3.17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27.75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43.82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6亿元,增长12.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6.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3.57千公顷,增长3.7%。全年粮食总产量为93.85万吨,增长5.0%。在经济作物中,蔬菜、水果、茶叶、油料等作物增产,糖料作物减产。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粮食产量(万吨)水果产量(万吨
13、)#园林水果蔬菜产量(万吨)糖料产量(万吨)茶叶产量(万吨)油料产量(万吨)93.8540.1516.47125.732.940.462.315.04.314.30.5-8.74.580.5全年造林面积5803公顷;低产林改造1.12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74.80万株;封山育林7.85万公顷;生产木材7.99万立方米,毛竹206.14万根。畜牧业发展态势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13.01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猪肉、牛肉产量上升,禽肉产量下降。年末生猪、牛、羊存栏继续上升,家禽存栏下降。表2主要畜牧产品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肉类产量(万吨)#猪肉产量牛肉产量禽肉产量牛奶产量(万
14、吨)禽蛋产量(万吨)年末生猪存栏(万头)年末牛存栏(万头)年末羊存栏(万头)年末家禽存栏(万只)13.019.140.293.032.624.9284.664.8217.841128.453.05.63.5-3.9-1.3-10.49.06.316.9-1.5全市水产品总产量60.52万吨,比上年减少2.1%,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平稳增长,海洋捕捞和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下降。表3渔业生产情况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水产品总产量(万吨)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产品海水养殖面积(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千公顷)60.5246.1311.872.5220.4414.58-2.1-3.85.6-3.46.3-
15、2.1水利工程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年末拥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304座。全市旱涝保收田面积73.77千公顷,有效灌溉田面积127.10千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95.83千公顷。全市农(渔)业机械总动力220.1万千瓦,同比增长2.0%;农村用电量66.04亿千瓦时,增长5.7%。(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呈现积极回升的发展态势。全年工业总产值53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工业增加值1163.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1%。表4工业经济结构指标单位数(家)工业总产值实绩(亿元)比重(%)总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
16、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业户其他1460963532129572125620726581563114163115377.06195.7023.72165.890.05674.23237.762630.32291.531157.610.24100.03.70.53.10.012.54.448.95.421.30.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3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48.71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轻工业产值1264.35亿元,下降1.5%;重工业产值2384.37亿元,增长1.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67.9%。全市拥有工业销售产值超
17、亿元的企业660家,实现工业产值2170.64亿元,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9.5%。其中产值超5亿元企业81家,超10亿元企业34家。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4.0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市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5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40.80亿元,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16.21亿元,增长28.6%;年末拥有资产420.5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价64.34亿元。(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2011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263.43亿元,增长15.6%;非国有单位投资504.12亿元,增长7
18、.9%;农村私人投资70.23亿元,增长10.4%。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275.81亿元,下降1.1%。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63亿元,增长20.5%;第二产业投资241.26亿元,下降3.0%,其中工业性投资241.18亿元,下降2.9%;第三产业投资481.59亿元,增长18.7%。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2432个,比上年增加4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75个,增加140个。全年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10项,当年完成投资额236.90亿元。其中,年内新开工重点工程项目10项;年内已建成项目15项,主要有:洞头(温州)陆域引供水工程
19、一期、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温州段、瑞枫公路瑞安至湖岭段、乐清湾港区围(海)涂、温州市中西医院病房大楼工程、温州大剧院等项目。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3.34亿元,增长15.5%,其中住宅建设投资174.29亿元,增长13.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320.22万平方米,下降3.2%;竣工面积341.11万平方米,下降42.6%;商品房销售面积313.96万平方米,增长8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2.50万平方米,增长94.0%;商品房销售额426.54亿元,增长179.2%,其中住宅销售额383.84亿元,增长217.2%。(五)国内贸易和旅游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72亿元,比上
20、年增长16.8%。分地域看,城市零售额822.31亿元,增长16.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42.42亿元,增长17.3%。分主要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08.27亿元,增长17.1%;餐饮业零售额156.46亿元,增长15.0%。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人数296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5.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14.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930.17万人次,增长15.1%,国内旅游收入253.74亿元,增长14.3%;接待海外游客32.98万人次,增长3.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8亿美元,增长10.5%。(六)交通、邮电和电力年末公路总里程13716公里(
21、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292公里,一级公路261公里,二、三级公路1683公里;公路绿化率63.8%。全市通公路建制村5325个,通村率98.5%。全年高速公路、港口、物流基地等建设力度加大,交通网络体系日臻完善。表7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货物运输总量(万吨)#铁路公路(营运)水运旅客运输总量(万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10479232732529223401945033260542555773393.0-24.94.13.52.81.52.7-1.721.76.03.4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06.03亿元,比上年增长4.0
22、%。其中,通信行业业务收入99.34亿元,增长3.5%;邮政业务收入6.69亿元,增长14.6%。年末互联网用户数439.6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125.72万户,增长13.9%。全年函件总量14210万件,包裹总量58.55万件,汇票356.12万张,特快专递414.44万件,订销报纸14708.91万份,订销杂志615.96万份。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502.9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46.79万千瓦。全年用电量266.7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其中工业用电量182.04亿千瓦时,增长4.3%;建筑业用电量2.97亿千瓦时,增长5.7%;商业用电量8.69亿千瓦时,增长13.4%;居
23、民生活用电量52.44亿千瓦时,增长8.4%。(七)财政、金融和保险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60.7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5.64亿元,增长8.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1.56亿元,增长20.0%。其中,教育支出68.59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23亿元,增长6.9%;医疗卫生支出18.64亿元,增长37.9%;农林水事务支出21.58亿元,增长20.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54亿元,增长47.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52.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486.68亿元,增长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规划 管理 课程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