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学习目标掌握平面整体表示法的三种形式,掌握平面表示法的构件代号,掌握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那么,能看懂用平法表示的梁、柱施工图。学习重点平法表示的梁、柱施工图的读图与识图 绘制构造梁、柱施工图,传统的方法是将构件(梁、柱)从构造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使得绘图繁琐且工作量庞大。构造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对传统的方法做了重大改革。目前,平法作为构造施工图的新型设计表示方法,已广为采用。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构造构件的尺寸与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那么,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构造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
2、图相结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构造施工图。相应的标准图集是?混凝土构造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那么与构造详图?(03G1011),它是设计者完成柱、梁平法施工图的依据。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与配筋的方式有三种: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与截面注写方式。无论按哪种方式绘制构造施工图时,都应将所有梁、柱构件进展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与序号。类型代号在标准图集中有明确的定义(表51),必须按标准图集中的定义对构件编号,其作用是指明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因为在标准构造详图上已经按图集所定义的构件类型注明代号)。另外,还应在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注明各构造层的楼面标高、构造层高及相应的构造
3、层号,且构造层楼面标高与构造层高在单项工程中必须统一。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展施工,在实际工程构造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写明以下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的内容: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写明混凝土构造的使用年限;注明抗震设防烈度及构造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写明各类构件(梁、柱)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钢筋级别,以确定相应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等;写明柱(包括墙柱)纵筋、墙身分布筋、梁上部贯穿筋等在具体工程中需接长时所采用的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当具体工程中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施工图中另加说明。表
4、51构件代号构件代号构件代号柱框架柱KZ梁楼层框架梁KL框支柱KZZ屋面框架梁WKL芯柱XZ框支梁KZL梁上柱LZ非框架梁L剪力墙上柱QZ悬挑梁XL井字梁JZL5. 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那么 梁平法施工图在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图51)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准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那么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图51梁平面注写方式
5、例如本图四个梁截面采用传统表示方法绘制,用于比照按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的同样内容。实际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时,不需绘制梁截面配筋图与图51中相应的截面号1) 梁编号。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按顺序排列组成。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 跨,一端有悬挑,其中(XXA)表示梁一端有悬挑,(XXB)表示梁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2) 集中标注。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以下六项内容:前五项为必注值,最后一项为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具体规定如下: 梁编号,按1)项规定编号。 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用 表示(为梁截面宽度,为梁截面高度);当有悬挑梁
6、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h1 为悬挑梁根部的截面高度,h2为悬挑梁端部的截面高度)。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那么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一样时,那么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例如,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
7、号“+将通长筋与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那么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如,2B 22用于双肢箍;2B22+(4B 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 22为通长筋,4B 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一样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如,3B22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B 22的通长筋。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时,梁侧面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明总
8、的配筋值。同样,梁侧面须配置受扭钢筋时,用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明总的配筋值。 例如,G4B 16,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B 16的纵向构造钢筋。 梁顶面标高高差,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构造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高差值必须将写入括号内。 3)原位标注。主要是集中标注中的梁支座上部纵筋与梁下部纵筋数值不适用于梁的该部位时,那么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对其标注的规定如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如,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那么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 25。 当同排纵筋
9、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 25放在角部,2B 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必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一样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图51)。 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或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标注规那么同梁支座上部纵筋。另外,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对于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径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如图52所示。 图52附加箍
10、筋或吊筋的画法例如 截面注写方式(图53)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上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具体规定如下: 1)对梁进展编号,从一样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他图上。当某梁的顶面标高与构造层的楼面标高不同时,尚应在梁编号后注写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规定同平面注写方式)。2)在截面配筋详图上要注明截面尺寸、上部筋、下部筋、侧面构造筋或受扭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其表达方式与平面注写方式一样。 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图5-3梁平
11、法施工图 柱平法施工图在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图54)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然后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1)柱表中注写内容及相应的规定如下: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与序号组成。 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框架柱与框支柱的根部标高是指根底顶面标高;芯柱的根部标高是指根据构造实际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是指梁顶面标高;剪力墙的根部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柱 施工图 平面 整体 表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