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资料一、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 (边) (顶点) (边)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
2、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直角。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直角 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 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从个位加起。、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
3、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三、表内乘法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 5 4 或 4 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
4、交换位置,积不变。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 加数+加数=和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积因数=因数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 或 倍数
5、这个数。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四、观察物体1、 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2、 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3、 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4、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六、数学广角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下册1、同级
6、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54822 = 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
7、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二、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
8、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三、图形与变换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
9、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如:方向盘。4、平移的方法: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把各个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四、万以内数的认识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万千百十个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2、读数和写
10、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3、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4、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
11、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6、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 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最大的三位数:999, 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最大的四位数:9999, 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最低位都是个位。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四舍五入)五、克和千克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
12、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4、1千克=1000克=1公斤。1kg=1000g进率是1000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2、估算方法:估算是整百数:看十位,十位小于五的(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十位舍去写作
13、“0”。(四舍)如:532500 十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十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百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600估算成几百几十数(整十数):看个位,个位小于五的(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舍去写作“0”。(四舍)如:532530 个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十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570出现“大约”“可能”“大概”时,就需要估算,要用“”符号。七、统计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八、找规律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2、数列的变化规律:等差数列;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倍数关系;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