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doc
《“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七 探究性实验设计 -“叶脉书签”的制作 成员:班级:一、选题背景和探究意义: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根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料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蚀性进行化学处理。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中设有一个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课题1 的最后,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化知识点记忆的一
2、项有趣的课外实验,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们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化学兴趣。但书中仅提到“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寥寥数语,并没有对合适的制作“叶脉书签”的条件进一步探究。二、小组分工:1、xx负责查找整理资料。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xx负责撰写方案。4、小组检查、讨论并作修改,最终确定方案,然后上交。三、关键问题:1.叶片的选择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处理后,叶脉不明显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美观、并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材料。需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
3、,只要叶脉还完整,就可以拿来制作。根据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种树叶。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3.刷叶肉刷叶肉的时候,选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则在刷叶肉的过程中容易毁坏叶脉,太软也不行,刷不掉叶肉,最好选用牙刷,不能来回刷,要轻轻单向重复刷,先刷去叶面正面的叶肉,再刷去背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
4、,才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由于叶片的选择、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是书签制作的关键因素,故我们小组选择不同的叶片在不同的实验时间、碱液浓度下进行探究,以寻求最佳原料及实验条件。四、实验原理:1、叶片的构造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是叶脉。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
5、用染色剂将叶脉染色,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五、实验用品:1、实验仪器与用品 托盘天平、 1L 烧杯 4个、 镊子 3个、 剪刀 、电炉(或者用酒精灯)、 石棉网、 三脚架 、玻璃棒 2、实验药品 去离子水 、氢氧化钠(溶液自配) 、过氧化氢(溶液自配) 、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甲基橙溶液3、其他自备用品 叶片(白玉兰叶、深山含笑、菠萝蜜叶等叶子各4片以上) 铁盘(直径约26cm,深约1cm,自备) 丝带 牙刷、各种颜色的颜料。六、实验步骤:1叶子的采集采集白玉兰叶、芒果树叶、桂花树叶等不同种类的树叶进行实验。2不同浓度碱液的配制先分别称取20g、40g、60g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叶脉 书签 制作 探究性 实验设计 实验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