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管理人员行政问责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高层管理人员行政问责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高层管理人员行政问责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高层管理人员行政问责制为促进集团各职能中心、分/子公司、事业部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增强各级管理机构、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责任,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管理能力,特制定本办法。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不作为行为,影响工作进度,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实施问责。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问责对象:集团各职能中心、分/子公司、事业部部级以上管理人员。第二条 问责范围:集团及各分/子公司、事业部所有的决策、管理和生产活动。第三条 问责原则:权责一致原则:行使权力必须履行对等的责任,任何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的失职行为都将被实施问责;公正公平原则:管理干部一
2、旦出现失职、渎职行为,都将严格按照本办法及公司其它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实施问责;重点问责原则:在全面实施问责的基础上,把问责的重点放在:a) 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任务落实方面;b) 分管或本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方面;c) 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实现和执行方面;问责与整改相结合原则:正确处理问责与促进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问责达到改进工作和促进工作的目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在强化问责和实行绩效奖惩的同时,重点强化相关培训和事前防范。第二章 问责事项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1. 不认真执行领导的指示、决策和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落实上级有关决议或决定事项;影响公司整体工作及对外形象的;2.
3、不认真履行职责,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完成,影响公司整体工作和全局发展的;3. 独断专行,在涉及公司长远发展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不进行论证、讨论、集体决策和报批的或违规决定导致影响公司正常工作,造成事故或不和谐因素的;4. 因决策失误造成公司资产流失、资源浪费、重大事故的;5. 滥用职权,超越职能管辖范围违规决策,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6. 对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关键质量特征、关键节点、关键部位或者重要影响因素反映漠然或行动力不够,导致产品质量严重/批量不合格,产生一定的市场后果的;7. 对应该及时办理的事项,特别是核心总裁会议、总裁办公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决议事项,敷衍塞责、
4、久拖不结,造成决策错误、工作贻误或损失的;8. 刻意要求或引导、影响下属人员虚报、浮夸或瞒报、迟报财务、安全、质量、环保等信息,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的;9. 管理不严,对上隐瞒问题,对下包庇、袒护、纵容的或指使、暗示下属单位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10. 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或存在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与行为,虽经多次提醒或要求仍长期得不到改进和治理的;11. 在抗御各种自然灾害、处理重特大事故的过程中,未及时上报或未能有效预防和安排抢险,造成严重后果或损失的;12. 发现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或重大项目性工作设计、预算管控不力造成项目严重亏损、潜亏损的;13. 商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或采取违反商业
5、道德的行为恶意竞争,给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或造成客户流失,影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重大经济损失的;14. 问责过程中应遵守回避制度要求而未回避者;15. 公司认为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第三章 问责方式第五条 问责方式:1. 诫勉谈话;2. 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3. 责令作出书面检查;4. 责令公开道歉;5. 通报批评;6. 调整工作岗位;7. 停职检查;8. 劝其引咎辞职;9. 责令辞职;10. 建议免职。采用第6至10项问责方式的,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流程办理(见集团组织架构与岗位设置调整规范)。第六条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应追究纪律责任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高 管理人员 行政 问责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