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更多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基本情况112项目背景条件1121项目提出背景1122社会福利中心服务楼基本功能212项目区所在镇条件简介3121地理交通条件3122文化教育条件3123经济商贸条件5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依据6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7第一节市场分析72.1.1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7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72、人口老龄化国际形势73、老龄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84、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85、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0212项目提出的理由12213结论与意见1324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的理念15第二节用地原则1622节约用地的原则16221把
2、节约土地放在项目规划的首位16222满足补偿经费的原则16223与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16第三节建设规模17第四节建设规模方案比选17第五节推荐建设规模方案17251建设理念17252工程功能18第三章场址选择18第一节场址现状18311地点与地理位置1831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18第二节场址条件19321 社会经济条件19322交通运输条件19323自然条件2032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1325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22326区域性规划要求22327公共设施条件22328施工条件及注意事项22第四章建筑方案选择24第一节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2441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24412设计原
3、则24413设计依据25第二节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6421设计原则26422总平面布置要求26第三节建筑方案2743建筑方案描述27431配套设施28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33第一节节能措施33第二节节水措施33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34第一节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4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34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35第一节安全设施35第二节消防设施37721执行规定37722报警系统38723报警系统分类39第八章项目组织5081指导原则50811以民为本,为民解困50812形式多样、服务优先5081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51814因地制宜,勇于创新5182基本要求5182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51822积极
4、指导,精心组织51823确定试点,启动示范52第九章项目工期及实施52第一节建设工期52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2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101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53102资金筹措53第十一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4111结论54112建议55附件:1. 滨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2. 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现状图3. 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用地红线图4.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 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平面图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基本概况11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项目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医疗慈善用地)投资项目的地址:东坎镇
5、环城北路东南侧投资规模: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规模:项目占用土地面积40303平方米,约60.4亩。项目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12项目背景条件121项目提出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老有所养”,以基本养老为基本点的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综合性福利中心列入公共服务重点工程的要求。民政部决定从2008年起,实施全国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我县根据民政部民发【2008】45号和省民政厅苏民发【2008】44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重大机遇。积极作为县政府决定新建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县政府拨土地31.8亩,
6、地点为县环城北路,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床位600张,集养护、康复、托管为一体,以提供养老服务为重点,兼顾为孤儿、残疾人、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要求,促进基本社会福利服务享有的均等化。122社会福利中心服务楼基本功能1、方便适用。社会福利中心服务设施位于交通便利、环境良好、方便社区老人就地、就近享受服务,让广大老年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2、小型多样。建设社会福利中心服务设施必须坚持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形式多样地发展适应当地特点的服务项目。3、功能配套
7、。社会福利中心服务设施应当从满足社区老年人的急需入手,逐步拓展项目,扩大服务内容。社区居委会的站、点和街道的中心要相辅相成,互成网络,服务内容要逐步覆盖住养、入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多种项目。入户服务的内容要逐步覆盖家务整理、生活照料、送餐服务、陪护服务等方面,并通过入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福利服务档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适当兼顾面向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的服务功能。第二节项目区的概况12项目区所在镇条件简介121地理交通条件东坎镇,初名汪家村,后名汪家洼,明万历年间改称汪家坎,雍正年间曾用名东堆、黄坡。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黄海之滨的著名城镇,素有“金东
8、坎镇 ”之美誉,镇区位于盐城市东北,为滨海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域总面积169平方公里,现辖26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6850万元,财政收入为62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6元。东坎镇地处黄海之滨,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位置优越,东距黄海的滨海港40公里,距盐城飞机场70公里,2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通榆运河贯穿全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122文化教育条件教育:镇内现有镇属中学5所,小学40所,教职员工1171人,中级职称以上
9、有425人,在校学生19203人。基础教育工作列全县上游。卫生、农村改水:镇卫生院拥有80名医师,先进医疗设备30台套,村级卫生保健体系初步形成。农村现有深水井14口,自来水入村率达100%,入户率达80。文化:古大佛寺,位于东坎镇后圩河(古时称放生河)北岸中部,建于古仁和镇兴盛之时,距今约400年左右。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寺中供奉三大佛,即释加牟尼、接引、准提。两旁十八罗汉,泥胎彩塑,有长眉罗汉、笑面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等,各具其形,各树其姿,栩栩如生。与常州天宁寺十八罗汉齐名,并称江苏塑像二珍。1995年在原址附近重建寺庙,名曰:黄坡寺,后改称大佛禅寺,依旧香火不断。都天庙,位于东坎镇
10、西街,人称西庵。建于300余年前,毁于兵灾。庙中供奉张巡塑像,称昊天大帝,民叫“都天老爷”,两旁泥塑八帅,皆文像。会期为五月十八日,但出会时机多,每逢天气干旱或瘟疫流行,群众请出神像,巡街驱瘟降福,求祈降雨。东狱庙,位于东坎镇东街头,建于东坎镇兴盛之时,距今约200多年。有房百余间,正殿有三,一殿奉齐天大帝、檀木雕成坐像,内空,有绸制的脏腑,谓之“金心银胆”。殿前是戏楼,上悬“大观在上”匾额。楼西有一小客楼,为“天一阁”。戏楼前是高大院墙,中为正门,门头上方嵌一“东狱庙”石牌,大门两旁坚两根旗杆,高约七、八丈,巍巍然十里外可见,还有一对石狮坐于道旁。123经济商贸条件东坎镇是滨海县的城关镇,镇
11、域面积150.7平方公里,所辖18个社区,20个行政村,拥有人口22万人,镇人民政府担负着管理、教育、服务、他配等基本职能。政府机关现有行政、事业在编人员229人(其中行政在编人员103人)。内设党政办公室、组织办公室、纪监办公室、人武部、群团、信访、综合治理办公室、科技、工贸办公室、财政所、仁和街道办事处、南湖街道办事处 ,并依据乡镇政府机构服务体制,下设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生产服务中心、多种经营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文化广电服务中心等7个事业单位。东坎镇政府现有办公用房位于县城人民南路106号,属城镇发展的中心地段,随着县
12、城建设的日益扩大和发展,政府原办公地址土地价值不断攀升。为深入贯彻市、县委关于加快重点镇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强化新时期社会福利中心服务职能、改善服务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全镇乃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滨海县政府拟决定在八滩渠西侧,环城路北侧区地块新建社会福利中心楼。该项目建设用地60.4亩,拟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框架结构,装修为粗装修。新建的社会福利中心,能更好的发挥基层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致力打造一个服务型、便民型、效能型社会福利中心。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依据131滨海县东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2滨海县东坎镇城镇总体规划133建设项目选址意思书134建设用地规划许
13、可证135项目用地红线图136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初步设计报告137滨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滨海县固定资产项目告知书138滨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39滨海县发展和民政局关于申请办理“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用地规划手续的请求1310滨海县发展和民政局关于申请建设“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用地预审的请求13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1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1313江苏滨海县东坎镇人民政府滨海县社会福利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会办纪要。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第一节 市场分析2.1.1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
14、n)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2、人口老龄化国际形势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
15、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十.一国际老年人节、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2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提醒各会员国铭记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吁请各会员国加强或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
16、的发展计划中,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口号,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3、老龄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当作历史进步来庆祝。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例如饮用水卫生、克服营养不良、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降低母婴死亡率的结果。4、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
17、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
18、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
19、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
20、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5、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
21、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在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由于实行高所得税、高社会福利的政策,社会保障费用已接近国民收入的1/3。美国某些年的养老金开支超过国防费用,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我国1978年离退休职工支出为17.3亿元,1990年上升到388.9亿元,2003年已达到4088.6亿元;医疗费用从1990年的76.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71.3亿元。我国上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费用也曾高达的13%,近年稳定在5%左右。老年人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其
22、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家庭联系松散,丧偶以后独居的老人尤其感到孤立无助。我国则强调尊老爱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家庭和社区组织等部门在关爱老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老年人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调查,2000年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比1992年提高3.1倍,同期农村老人收入增长1.7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城市75.6和农村5.6的老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在农村,86.1的老年人认为比起过去在生产队里的老人,自己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也有70.3的老人认为自己比过去离退休职工“经济上更加有保障”。城市中的老人家庭现代生活设施从1992
23、年的种增加到2000年的种,50的城市老人有独立的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设施,户均住房面积达到70多平方米。农村老人50有两种现代化家庭设施,户均住房面积达到多平方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老年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其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还很小,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他们的家庭财产也明显少于青壮年。国家统计局2002年对4000户城市居民调查显示,60-70岁老年户家庭财产平均为6.2万元,70岁以上者15.7万元,比35-40岁青壮年户家庭财产少。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据1993年和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居民每年住院费用0-4岁为817元,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滨海县 社会福利 中心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