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doc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一、校本课程的含义(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2、”。它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
3、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使用。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使二期课改理念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二)传承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贯穿古今中外,将校本课程与学科紧密结合。四、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
4、务是规划全校校本课程,注重挖掘和开发出具有创新思想、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建设全过程及实施过程;做好校本课程的评价、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与学校其它教育活动的关系,使得校本课程在本校有序、有效、有质地开展。为师生提供个性展示的舞台,为学校提供发展的保证。五、校本课程的分类(一)将校本课程按照所属学科分类,可分为历史文化、艺术、体育保健、数理化、科技等。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是校本课程的潜在研究和开发者。(二)将课程按照探究形式分类,可分为课题类探究型课程,学科类探究型课程、项目活动类探究型课程、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等。各种类课程依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教学,有的与学科教学紧密相连
5、,有的则独立成为综合系列课程。(三)将课程按照授课类型分类,可分为认知探究型课程、技能实践型课程等。六、本制度的组织与落实本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是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由教导处组织落实和管理。第二章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机构一、校本课程管理小组 (一)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小组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最高的管理组织,由校长室直接领导。 (二)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小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务主任担任。组员由教研组长、学年组长组成。 (三)管理小组的组员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学科中起到骨干作用,热心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人选由校长室和教导处共同研究认定,经
6、本人同意,由校长室聘任。二、校本课程管理小组的职责 (一)讨论和审议学校校本课程的规划 (二)论证、审议我校校本课程的课题与内容。 (三)指导学校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展和实施。 (四)管理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 (五)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课程、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和鉴定。 (六)管理小组有权在调查实际情况后,对于课程进行调整。三、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一)课程开发小组是在课程管理小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小组成员由管理小组讨论确定,开发小组一般由各教研组长担任组长,选取组内热心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组成。(二)开发小组应针对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课题,由管理小组审定认可后,编写相应的
7、讲义或者教材,进行课程的开发工作。(三)课程开发小组成员一般都是校本课程的实践者,一门课程只有在编写者实际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并且对其进行修订后才能算比较成熟的课程。四、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职责 (一)各开发组有责任不断发掘和创造出符合我校学生(初中生)、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内容。每一年都要有新的内容补充进校本课程。 (二)编写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学校文化、生动活泼的校本教材。(三)各开发组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应该建立在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之上,确保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确保课程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第三章校本课程的建设一、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及要求(一)加强观念的建
8、设。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践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不只是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确定,首要的和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课程观、活动观、评价观及环境观等基本理念的形成。(二)坚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核心标准。校本课程可以多样化,但核心的标准是共同的,那就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只有教师才是真正促成并衡量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班级的关键人员。(四)分步落实,稳步前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骤的逐步加以落实。二、校本课程的分类(一)将课程按内容分两大类:认知探究类、技能类。1、认知探
9、究类课程所谓认知探究学习,简单说,就是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技能实践类课程所谓技能实践,可将它理解为“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技能类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技能与能力的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为主,但同时又是以文化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而指导实践的,其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应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点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二)将课程按照探究形式分类,可分为课题类探究型课程,学科类探究型课程、项目活动类探究型课程、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
10、等。1、课题类探究型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学习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确立课题,进行观察、调查、试验等研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处理(数据)、推理,得出科学认识的一种模拟科学研究情景和过程的学习课程。2、学科类探究型课程是指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型课程。根据不同的探究形式,它分为学科主题类探究型课程与学科渗透类探究型课程。3、项目活动类探究型课程是指在德育活动、拓展型活动可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某一项目或活动,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说明项目或活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构思,自行设计一个项目或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项目活动;
11、或自行创造设计、制作某一物品。4、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是指在课外科技、文艺、体育等兴趣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能、优势、兴趣与爱好,自愿参加某一方面的兴趣活动,围绕完成某项兴趣活动的任务,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并取得创造性探究成果(制作、作品等)的学习课程。兴趣活动类探究型课程在课外活动时间里开展。(三)按学科分类:历史文化、音乐舞蹈、体育健身、数学、理化、食用菌栽培、科技。1、历史文化类历史文化类课程主要以史实为基础,通过若干专题整合,叙述以中国五千年历史为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继承和演变,通过中国历史上名城、民俗、诗词文学等介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
12、古史演进的基本过程和古代中国文化的成就与特色。(详见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制度)2、音乐舞蹈类音乐舞蹈类课程属于技能类课程,开设此类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舞蹈专业的训练,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身心一体化的身体训练塑造完美的人格。3、体育健身类体育健身类课程强调身体锻炼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将健身、健心、健智、健美集于一身,着力培养学生参与健身的兴趣、自觉锻炼的习惯、体育健身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体育与健身课程所特有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体育健身的真正功能。4、数学类数学类拓展型课程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
13、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5、理化类理化类拓展型课程主要是关注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理化类拓展型课程的知识内容将更多地考虑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身边的物理化学知识,能科学地看问题,用物理、化学语言来描述和解释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问题。6、食用菌栽培食用菌产业是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栽培课程是具有实用性的一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7、科技类科技课程是具有为学科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持特征的基础课
14、程。掌握科技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能够正确选择并有效利用科技技术,提高学习、研究、交流的效率,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培养对科技和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三、校本课程创设流程(一)教师申报课题方法及课题要求我校先向各教研组布置任务,每位教师可申报一个课题名称,并且可同时选择申报校级或年级课题(校级课题参与的学生可是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年级课题参与的学生只能是本年级的学生),在填表时注明。(后附表)课题内容要求:1、能突出我校历史文化传统主题。2、课题内容要有品味、有文化传承基奠。3、能传承历史,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4、突出我校的特色。5、课题内容切入口要
15、小,并带有一定的研究性。(二)小组审核教师的课题先经由教研组活动讨论修改后,将本组选定的课题上交课题小组,课题小组根据课题内容要求对上报的课题名称进行进一步审核修改并归纳成8大类:综合组、艺术、语文、数学、英语、理化、体育和科技类。(后附表)(三)学生调查管理小组应对全校学生做一次抽样调查,在教师申报上来的课题中让学生自愿选择自己认为需要和感兴趣的课题名称,最终由课题小组将课题名称按学生选票的高低进行排名,并选出学生普遍喜爱的课题名称汇总成表。(四)小组认定学生挑选出的课题经由校长室审核与教师本人对课题进一步改进后被确认。(五)课题撰写与认领课题名称确认后经由教导处下发给各位教师。由教师进行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课程 管理制度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