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工作制度.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执行上级部门颁布的卫生统计工作制度。二、在主管院长和信息科的领导下,信息统计部门负责全院医疗业务统计,并逐步实现综合统计的职能。三、统计室负责有关原始记录表格、院内报表的设计、制定、修改和解释。四、各科室应指定专人做好原始资料登录、统计工作,按时准确填写日报、月报及有关资料。各科室报出的数字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查签名。统计部门应对各科室的登记、统计工作实行质量检查和业务指导。五、统计部门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报表应严格检查审核,科学整理,正确计算,保证数字准确、可靠、及时。六、建立医院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对统计资料的整理、计算、存贮、传送、检索逐步实现自
2、动化处理。七、认真执行统计报表制度,严格按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指标涵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报送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向上级报送的统计报表必须经制表人自审和签名后再送分管院长审查签发;统计部门还要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设计院内报表,定期向院领导提供详细统计资料,并向各科室反馈信息。八、定期撰写阶段性的综合统计分析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供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参考。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关科室应尽力配合,不得弄虚作假。九、建立健全统计台帐。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医院积累历史资料,统计资料应妥善保存。十、做好统计咨询服务,及时为院领导及各科室提供统计信
3、息查询服务。统计人员岗位职责一、在信息部门领导下,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报表和提供本院领导及医疗教学、科研等需要的统计资料。上报前必须核对准确、完整,经院领导审签后按时上报。二、负责医院各种统计资料的收集登记、整理、分类和保管。三、统计人员每天汇总上报日报表,每月把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编制报表,定期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并把各种数据报表与分析报告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院领导。四、督促各科室做好医疗登记、统计, 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五、统计人员必须努力钻研统计业务,提高统计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统计工作制度,努力使医院统计管理工作实现六化: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调查
4、工作科学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计算数据传输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六、严格遵守统计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汇集保管有关医学统计资料,履行保密制度。医院统计报告制度一、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临床各科要填写病案首页、出院卡片、出入院登记,并按时填报病员流动日报。二、门诊各科应填写好病员流动情况和门诊日志登记。三、医技科室应做好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四、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出入院人数、治愈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手术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等。五、及时收集统计资料,进行数据核对、整理、登记、汇总、
5、及时向院领导提交统计报告。1、“周报”每周五报出。2、“月报”于下月7日前报出。3、“简报”于下月15日前报出。4、“季报”于下月10日前报出。5、“半年报”于7月15日前报出。6、“年报”于下年1月20日前报出。7、“全年统计汇编”于下年第一季度内报出。8、“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于下年1月15日报出。六、统计室人员要做好各种统计资料的分类保管工作,遵守保密制度,保证及时提取统计数据。统计资料规范管理制度一、统计数据统一由统计主管部门对外提供,统计数据不得数出多门,口径必须一致。二、防止滥发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表本着互相衔接、不得重复的原则,必须由取得统计部门的审核和统一编号方可实施调查。三
6、、建立统计资料审核、查询订正制度。上报的统计调查表由制表人签名或盖章、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签名或盖章,加盖本单位公章后方可上报。四、按照保密法加强数据的保密工作,不得随意向外提供有关统计数据,数据的提供要有主管领导的同意或签名。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表、台帐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据数出有据,准确无误。六、统计资料规范管理,门诊日志保存三年,日报表、月报表保存五年,年报表永久保存。各种统计资料不得以私人关系向外系统或其他组织借阅,不得以废品出售。医院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卫生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及时、
7、全面地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医院统计调查任务,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掌握医疗服务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了解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宏观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二、为医院领导总结和检查工作,掌握各科室工作进度,制定医疗工作计划,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改善医院管理,提供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各项工作的综合统计信息。三、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群中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分布规律,为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数据。四、利用现成医院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实行统计咨询与统计监督。五、将收集到的各科室工作数质量指标,经过
8、整理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地系统地反馈到科室,使科室既能了解自己完成工作的情况,又可横向对比。医院统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和职责医院统计是医院信息系统的要素之一,它应设置在医院信息部门中(如信息科)。国家卫生部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 的通知中规定的“300张床位以上和设有研究所的300张床位以下的各类医院,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24人。未设研究所的300张床位以下的各类医院应配备兼职统计人员12人(不包括病案管理人员)”。医院统计人员的职责包括:1、负责医院各种统计资料的收集登记、整理、分类和保管。2、督促各科室做好医疗登记、统计 并给予指导和帮助。3、定期进行医疗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的统计分析,并向领导汇
9、报。4、根据上级规定,及时做好各种统计,核对准确、完整,经院领导审签后按时上报。5、汇集保管有关医学统计资料。6、负责全院医疗、护理表格的印刷、保管和分发工作,并经常了解科室使用情况和意见。医院统计工作法规、制度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为了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各级统计部门、各行各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规,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字者, 一定要依法严肃处理。为了保证医院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医院统计部门必须要有严格的工作制度:1、根据医院现代科学管理和填报报表的需要,规定医院内部使用报表的种类、格式、上报程序及期限。2、对报表中名词的含义及指标的计算公式,除上级已
10、有规定以外, 可做了补充规定。3、拟定主要医疗文件格式,登记簿及通知单等,结合医疗工作程序,规定填报、统计和归档程序。4、登记、统计及报表的检查、审查制度。5、资料的管理、使用及汇编等制度。医院统计工作人员必须支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客观实际,保证统计数字准确、可靠;要主动地为领导提供统计资料,根据医院改革、中心工作、领导意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为医院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另外, 统计资料不仅要求完整,还必须配套,也就是说一份有价值的统计资料,必须同时包括:既有宏观信息,又有微观信息;既有纵向信息,又有横向信息;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
11、息;既有定期信息,又有典型、专题信息。医院统计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医院统计工作的程序大致可分为统计资料的收集;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资料的分析;统计资料的应用4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分述如下。一、统计资料的收集统计资料的收集是按照统计的任务和目的,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收集资料的全过程,是统计工作的基础。通过统计资料的收集要获得丰富的而不是零碎不全的,准确的而不是错误的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医疗工作原始记录的报告卡,统计报表和专题调查。1、医疗工作原始记录和登记 医疗工作的原始记录有就诊病人的病案资料和各科室根据相应登记制度记录的各种原始登记等。病案(包括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收
12、集医院统计资料的主要依据,特别是住院病人的病历首页,其内容除了满足总后卫生部要求上报的各类报表的项目要求外,还可根据本院管理要求增加有关项目。为了便于病历首页内容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要对有关项目进行合理、科学的编码,如疾病诊断名称应采用国际疾病编码(ICD-10)、手术名称编码(ICD-9)可采用总后卫生部推荐的手术分类编码。另外,还要建立科室和医师编码。2、填写统计报表 在全院各科室建立月报制度(某些科室须建立日报制度),不能仅限于几项统计数字,只填报统计数字,没有文字内容,不利于了解情况和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在月报中应开辟“文字月小结项”,其中包括工作中的成绩、存在问题、病人反映、建议和
13、意见等。各医疗科室都应认真填写医疗月报。3、专题调查 医院管理人员为了了解医院管理中某些问题,时常还需要作专题调查。专题调查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在收集医院统计资料时,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要求原始资料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表格内容、要求标准、完成时间等认真填写,必要时进行复查核实。这样收集的资料才能作为整理、分析时使用的依据。二、统计资料的整理原始资料只是表明各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零星分散不系统,是事物错综纷乱的表象,事物的某个侧面,事物的外部联 系,甚至是和事物的主流或本质完全相悖的假象,只有经过科学的统计整理,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统计资料整
14、理按调查内容和研究任务的不同,可分为 定期统计资料整理、专题统计资料整理和历史统计资料整理。三、统计资料的分析分析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重要一步,其任务是应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经整理得到的资料加以研究,做出合乎客观事实的的分析,揭露事物的矛盾,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意见。统计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统计分析:1、调查分析各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例如,分析外科工作状况,应考虑外科门诊情况、外科病房床位数量及其使用情况、手术室的设备条件、外科医师的技术能力和协调情况,其它医技科室的技术力量和设
15、备条件等。对于外科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均需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2、调查分析事物内部构成:例如,通过掌握门诊各科诊疗人次数构成,各科医师的工作量,分析门诊各科的工作状况,有利于解决门诊“三长一短”的矛盾;从医院各类工作人员的构成,分析各类人员结构是否合理等。3、调查分析事物的均值:平均值是一组变量的代表值,反映事物的集中趋势和平均水平。在进行均值分析时,应注意资料的同质性和可比性,若将不同质的事物混在一起,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4、调查分析事物的发展动态:通过密切注意事物的运动变化,观察各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指标值,清楚地了解不同时期医院医疗服务的规模
16、、水平和效率。特别是两个事物的对比,往往在个别对比时,看不出问题,而只有通过较长期的观察,才能较容易地得出正确的结论。5、调查分析计划指标执行情况: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制定计划指标之后,又要用统计分析手段定期检查和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协助医院领导及时调整人力、物力,动员一切有利因素促进计划指标的实现。6、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使用多项统计指标,从相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事物的总体情况。例如,在研究医院业务收入和医疗费用问题时,需要把经济管理与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决不能仅考虑经济指标而忽略医疗服务量和医疗质量指标。只有综合分析医院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真正为医院深化改革,加强科学
17、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有效的依据。四、统计信息的应用医院统计工作要为医院领导做好参谋,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要为全院各科室服务,将经过统计处理后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基层各科室,充分发挥医院统计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应用和反馈统计信息的常见形式有:1、定期分析 按照医院统计报告制度的规定,统计人员在定期向领导提交常规报表之后,还应提交统计分析报告。要将医院统计分析报告尽快送交全院职能科(室)以上的领导参阅,使他们及时了解医院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2、专题分析 针对医院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深入各部门调查,正确选择其中的主要矛盾进行集中分析,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和方法。
18、3、统计简报 根据全院人员和医疗工作中发生的重要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统计分析。统计简报的时间性强、发布面广,因此要求文字简洁、印发迅速,同时又要注意内容及其影响。4、统计年报汇编 将医院各方面的全年统计数据汇编在一起,综合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情况。年汇编每年1次,坚持积累下去,既有现实参考意义,又是历史统计资料。汇编不能仅有统计表格和数据,还应该附有适当的统计图和文字分析,做到图文并茂。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一、医疗工作质量分析医疗工作质量分析主要是医疗质量分析。评定医院医疗质量的主要依据有诊断是否正确、迅速、全面;治疗是否有效、及时、彻底;有无给伤病员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等。1、诊断质量的分析
19、诊断质量的高低,是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员入院到确诊的平均时间等可以反映出诊断质量情况。前3者是反映诊断是否正确,而后者则是反映诊断是否迅速的问题。至于诊断是否全面,是指对1个病人全身的主要、次要疾病是否能够全面查出。如果只检出次要疾病而遗漏了主要疾病,那就不是不全面的问题,而是诊断错误。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它反映医院对病员入院时的初步诊断水平,也就是经治医师的诊断技术水平。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和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符合率:它们是判定临床诊断有无错误最可靠的、最公正的依据。因此,医院应尽可能提高尸
20、检率,以促进诊断质量的提高。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外科经手术治疗的病例,一般都能在手术后得到肯定的诊断,因此这一指标是判断外科诊断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了分析对各类疾病的诊断质量,可以分病种计算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员入院到确诊的平均天数:是反映确诊是否及时的一种指标。它不但可以显示经治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工作情况,而且还可反映医技科室的配合工作情况。此种指标不需对全部病人都做,而只对某几种主要病种进行统计分析即可。在运用上述指标进行诊断质量分析时,应注意下列几点:由于任何一个指标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将几个指标综合应用。在分析指标时,不能只着眼符合率的高低,还要注意不符合的情况,以便找出诊断
21、质量不高的原因,寻求提高诊断质量的办法。不但要进行总体分析,还要对各类不同疾病分别进行分析。既要分析大量常见的疾病,又要分析少见的疾病。同时也要把一组病例和个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凡是尸检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都要进行个案分析。凡是初诊待查的病例和确诊时排除疾病,可列为疑诊例数或无对照例数。待查数多,就表示初诊质量低;而在确诊时排除疾病 愈多,也反映初诊水平不高,同时也反映对入院的控制不严或条件过宽。2、治疗质量的分析 治疗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治疗是否有效、及时和彻底3个方面。一般地说,反映治疗质量情况的指标有治愈率、死亡率、同一疾病反复住院率、抢救危重病员成功率等。治愈率:治愈率的高低是
22、反映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只看医院总的治愈率高低,往往不易看出治疗质量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收容对象的情况不同(病种、病情、年龄、职业等),对治愈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进行主要疾病的治愈率分析,而这种治愈率就比总治愈率更容易显示治疗结果的真实情况,也易于进行医院之间的对比。病死率:病死率的高低,可以从反面反映治疗质量情况。但它也受着收容对象情况的极大影响,例如教学医院和城市医院,由于收容疑难和急诊病人多,其死亡率必然较高;相反,某些医院专收慢性病,甚至全年不发生1例死亡。所以,只做总的病死率分析,不能对医疗质量做出直接判断,还必须从多方面作具体分析,包括:死亡原因,年龄与死亡的关
23、系,死亡的时间性,治疗的及时性,病情状况,来院前的治疗质量等情况。同一疾病反复住院率:同一疾病反复住院率的高低,是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和彻底的依据之一。在分析反复住院率时,必须对每种疾病分别进行,因为有些疾病目前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无法控制其反复发作的规律,如溃疡病、慢性肝炎等。在分析时,还要注意两次住院的间隔时间,间 隔愈近,对评定治疗质量意义愈大;间隔愈远,干扰的因素愈多,也就不容易说明前次治疗质量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注意到,对于因另一疾病或客观原因未治而出院又二次住院的病人,都应分别统计分析,不列入反复住院统计之内,不能一概都归于前次治疗质量不高所致。抢救重危病人成功率:这一指标说明抢救重危病
24、人中成功例数所占的比例。运用这一指标时必须明确“重危病人”的含义和抢救成功的标准。在运用上述指标进行治疗质量分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对“治愈”的概念要正确掌握。对每一种疾病都应订出一个明确的指标,要求所有医师都按统一的标准判定。如果标准经常变换,则统计的数值就失去对比价值。治疗质量(治愈率、病死率)出现升高或降低,都要具体分析,以便进一步找出原因。因为任何统计指标的变化,如果没有充分具体的理由去论证,就不能得出提高或降低的结论。3、给病人增加痛苦和损害的分析 医疗的目的是减少痛苦,治好疾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给病员增加了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害显然是医疗质量不高的表现(当然程度和性质各有不同)。因此,
25、分析这方 面情况,也可作为评定医疗质量的依据之一。如果仅用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来说明这一问题,还不够全面。因为在医疗过程中有些问题(如无菌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院内感染,输血、输液反应等)虽然不一定是医疗事故,但却给病人增加不应有的痛苦,所以也是医疗质量不高的反映。因此,以采用医疗事故发生数、无菌手术初期愈合率、无菌手术化脓率、院内感染率或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输血、输液反应率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较为恰当。二、医院工作效率分析运用统计指标来分析和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即多、少和快、慢),可以了解医院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的利用及潜力的情况,反映医院管理方面的成效和问题,对改进医院管理有重要意义。反映医
26、院工作效率的内容多,牵涉面广,诸如医院各类人员比例、人数与工作量是否适应,床位利用是充分,重要医疗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等。而床位的利用情况,则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1、关于床位利用情况分析 “床位”是医院用以收容病人的基本装备单位,也是医院工作规模的计算单位,确定医院的人员编制、划拨卫生费、分配设备和物资等的重要依据。反映床位利用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平均病床工作日:是平均每张床位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工作天数,反映床位的使用情况。由于修理、消毒或其它原因,每张病床不可能每天都在使用,即平均病床工作日1年达不到365日。在平时正常情况下,一般以340日为标准时间较为恰当(这是就整个医院而
27、言,各科有差别)。如果超过340天,说明床位负担过重,会给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如果病床工作日过少,则说明病床空闲。实际床位使用率:它反映平均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例情况。使用率高,表示病床得到充分使用;反之,则说明病床空闲较多。床位使用率一般为90%93%,超过93%则说明病床负担过重。床位周转次数:床位周转次数是衡量医院床位周转速度快慢的指标。平均床位工作日和床位使用率,只能说明床位的一般工作负荷状况,还不能表示床位的工作效率情况。分析病床工作效率时,应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周转次数多即周转速度快、病床利用情况好,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少。床位周转间隔:是从一个病人出院到下个病人入院的
28、间隔天数,按每张床计算出的数值。周围间隔短,表示病床空的天数少。如病床工作负荷过重,床位使用率过高,周转速度过快,周转间隔过短,就会使病房无法达到卫生处置的要求,从而影响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手术前平均占用病床日:它反映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室规模及管理。此项指标可分病种统计。平均住院日:该指标是近年甚为引人关注的一项指标。1993年6月国家卫生部专门就“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深化医院改革”问题召集国内一些大医院进行探讨,认为以缩短住院日为突破口,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是当前医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缩短住院日的 潜力是很大的,是开发病床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住院日的深入分析,查找影
29、响住院日各个环节的因素,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不仅能节省床位投资,使现有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医院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医院增加了收益,而且对缓解大城市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起到重要的 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上述指标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平均床位工作日与实际床位使用率两项指标形式不同,前者用平均数表示,后者用百分数表示,但本质一样,都是反映床位负荷。它受床位周转次数、周转间隔时间的制约。在正常情况下,床位每周转1次,就会出现一定的周转间隔,周转次数少,周转间隔长,出现空床的机会就多,平均床位工作天数就少,床位使用率就低。床位周转与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成
30、反比。2、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 医疗工作量的计量单位主要为病种数、住院人次数、门诊人次数。通过分析病床、住院、门诊和医疗技术科室等方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反映医院人力、物力和技 术效果是否得到正常发挥。工作量越大,表示完成的任务越多;治疗的疑难病种越多,表示发挥技术的效能越高。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住院人数、各科住院人次数构成比、住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住院人数说明医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务。正常收容人数=实有床位数正常床位使用率正常床位周转次数。如果实际住院人数等于或高于正常收容人数,说明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收容任务;如果低于正常收容人数,应找出具体原因。住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可以
31、反映医院是否发挥了正常技术效能。所谓发挥正常技术效能,系指收治的病种及其数量同 医院的技术水平相适应,保证急需和必要住院的病人得到及时住院等。一个技术条件好的医院,如果收容了很多一般慢性病人和轻症病人,占用了大量的床位,就使较好的技术条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门诊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门诊人次数及各科构成比,门诊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卫生部规定城市综合医院床位数与门诊人数比为1:3,超过这一比例,说明门诊工作负荷过重,给门诊管理和门诊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医疗技术科室工作量及其构成比分析:主要是各医技科室工作量及其内部构成比(如手术室手术次数及大、中、小手术构成比;药剂科的处方数及其中西药处方构成
32、比等)、同临床科室工作量之比(如门诊透视率、门诊处方率、门诊检验率等)。医疗仪器工作量:包括仪器使用率、仪器的工作日和展开率。三、医院各类人员数及其比例情况分析主要通过下列指标来分析,医院工作人员数及各类人员数构成比,医护人员数分别与床位数、门诊日均人次数、住院人数 比,工作人员出勤率和病、事、产假率。工作人员人均工作量。医师可按每名住院医师负担的床位数、门诊医师每小时门诊人次数计算;病房护士按负担的床位数计 算;医技科室按每人负担的床位数计算,也可分别按每人每天的处方数、检验件数、透视人次数、理疗人次数等来计算。医院工作效益的综合评价医院是一个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单一统计指标
33、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数量特征,而不能全面概括整体的综合状况。为了获得对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对医院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客观性。进行工作效益的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对医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构造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价值,最后进行比较和排序的统计分析的过程。通过综合评价,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还可对不同医院、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 较和排序。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虽是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但它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由于评价时主要是根据各指标值的高低为依据,因此,原始数据的真实与
34、准确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医院统计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一、统计的基本任务是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采集医院卫生资源投入、分配与利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居民健康水平等统计数据,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咨询与统计监督。 三、凡是总医院所属医疗科室、分院、门诊、卫生所等医疗机构,都必须按要求向信息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不许遗漏。 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定期检查、监督。并按规定,设立专门统计机构和专职人员。医疗科室要设有兼职人员管理统计报表。 五、要为统计部门创造工作条件,配备计算机等,保证统计任务的完成。 六、统计人员按照统计法行使统计
35、调查、统计报表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任何侵犯。统计人员有权拒绝填报违反统计法各种统计调查表。 七、统计机构是医院统计行政工作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的统计工作管理和规划;负责向上级呈报各种统计报表、国家的各种专项调查等;负责全院统计数据的信息化处理和管理,对基层科室单位实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实行统计咨询、监督,提供和公布可以公开的统计数据;组织并指导统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定期组织统计工作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八、 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实行统计技术职称聘任制度。 九、各种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必须符合国家统计法规定。任何部门未经上级统计部门批准或总
36、医院信息科审核,不得进行统计调查。 十、统计报表必须及时、准确、全面。 十一、上报统计报表时,必须由制表人、统计负责人签名盖章,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签名盖章后,加盖本单位公章。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对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负有法律责任。 十二、统计报表文字和数字书写清晰工整,数据和上报日期准确,不得拒报、迟报,更不得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十三、统计人员有权拒绝填报违反统计法与本办法所颁发的各种统计调查表。 十四、医院统计报表数据不得数出多门,各行其事。各种数据只能来源于统计机构人员,各分院和院部医疗医技科室只向总医院信息统计部门报表,提供业务统计数据。 十五、各分院、科室要按要求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37、登记表、台帐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字数出有据,准确无误。 十六、法定统计报表资料要保管备案。总医院报表要定期装订后移交院档案室保管。 十七、公布医院医疗业务统计数据,必须经信息科审核同意。要搞好统计服务,充分利用可以公开的卫生统计资料为医院领导进行决策及有关科室、医务人员服务。 十八、对于违反统计法和有关规定的,要追究责任,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统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信息科工作制度一、在院长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全院信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和请示报告制度。二、对所属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三、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微机、网络、统计等部门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功能作用,向业务科室提供信息反馈和医药卫生文献资料。四、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成本效益分析工作,向院领导提供医疗、管理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五、模范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