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充装质量体系之管理制度参考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充装质量体系之管理制度参考提纲.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制度提纲(仅供参考)1.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内容)1.1安全生产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作出规定,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岗位或部门。举例如下:a)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b)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c)遵守各项管理制度规定,不迟到,不早退。上班期间坚守岗位,认真工作,服从指挥,不得擅离职守或做及岗位无关的事。 d)各岗位人员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压力容器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生产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应按规定采取措施进行处
2、理并及时报告。e)生产中凡遇到危及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有权先停车后报告。停车后,操作人员应详细说明所遇到的紧急情况,待隐患消除后,方可开车。f) 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任何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g)生产区域(注:指可燃介质充装、储存区域)严禁烟火,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手机等火种进入,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行操作,严禁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进行作业。h)需进行动火检修的设备,应制定检修方案,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在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配合下方可实施动火。i)做好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1.2安全检查明确安全检查职责岗位
3、或部门。1.2.2检查要求a)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b)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检查及员工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员工自查、日检、月检、节假日检查和年度检查。c)安全检查必须有具体计划、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制订安全检查表。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并及时总结。1.2.3检查形式及内容a)日检内容及负责人。b)周检内容及负责人。c)月检内容及负责人。d)节假日检查内容及负责人。e)年度检查内容及负责人。1.2.4检查整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整改验收。1.2.5检查记录每次
4、检查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检查的时间、检查的项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参加检查的人员签字等。注:安全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每次检查工作侧重点的不同,来安排日检、周检、月检、节假日检查和年度检查的具体内容:场地、厂房:储罐区、机泵房(区域)、充装区和场地排水等。工艺设备设施:储罐、压缩机、泵、充装设施、装卸装置、工艺管线和安全装置(如: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等。安全设备设施: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防雷、防静电设施、电气、照明、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计量衡器等)、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劳动保护用品、应急工
5、器具和防盗设施等。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人员技术档案、培训记录等。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各项充装工作记录等的执行情况。证照资料:充装许可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等。设备、仪器台帐及其定期检验(校验)情况。压力容器、压缩机、泵及其他设备档案等。1.3安全教育1.3.1明确安全教育职责岗位或部门。企业实行“三级”(企业、充装站、班组)安全教育培训。企业的培训由安全管理生产部门(安全管理员)组织实施,充装站的培训由充装站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班组的培训由各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1.3.3培训计划的制定。根据企业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
6、,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员)负责制定半年、季度、月培训计划;充装站、班组根据企业的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1.3.4培训的原则。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培训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3.5培训的内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事故案例分析等。企业培训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方针政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主;充装站、班组培训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事故案例剖析等为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以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的专业知识
7、和安全知识为主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具体处置方法、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 1.3.6培训的形式。学习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课堂学习、实地参观、实际演练、安全技能比赛、看录像、研讨交流、现场示范等。 1.3.7培训的学时要求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及人员的培训学时每年不得少于16学时;从业人员的培训学时每年不得少于24学时;新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学时不得少于32学时。1.3.8需要培训的情况。a)新从业人员和转岗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新从业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b)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使用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c)从事特种设备作
8、业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d)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班级安全教育。e)外来人员由门卫或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是:入站须知、安全防火等。1.3.9建立培训档案建立安全教育档案,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教材、有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的记录、考核的时间、地点、考核的内容、成绩及持证作业人员情况等。2.安全责任制度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2.1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2.2企业的各级负责人和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
9、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2.3有关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必须在自己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2.4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不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职、权、责:职就是工作内容,权就是为完成工作而应享有的权力,责就是职务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职、权、责的统一,就是将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岗位的权利、责任统一起来。有工作就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举例:(其他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自行制订)法定代表人的安全职责:(1)法定代表人是负责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
10、生产全面负责。(2)组织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3)审批颁发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4)对安全生产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5)确保投入安全生产需要的资金。3.装卸过程关键点控制制度(包括安全监控和巡视)3.1装卸前准备工作控制、职责岗位。包括:移动式压力容器停靠、防止滑动、静电接地等。3.2装卸前检查控制、职责岗位。3.3装卸过程巡回检查控制、职责岗位。3.4充装量(充装压力)、卸载后余压控制、职责岗位。3.5装卸后检查控制、职责岗位。3.6禁止进行装卸作业规定控制、职责岗位。4.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11、岗位责任制度是指根据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而建立起来的制度。 实行岗位责任制度,有助于充装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必须明确任务和人员数量,然后才有可能以任务定岗位,以岗位定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各尽其职,达到事事有人负责的目标。举例:(其他人员的岗位职责自行制订)充装人员岗位职责(1)学习并认真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2)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努力学习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4)持证上岗,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
12、充装操作,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5)熟悉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熟练掌握充装操作技能。(6)按时对站内固定式压力容器进行日常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并向安全管理员报告。协助做好站内固定式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工作。(7)认真填写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记录。(8)有权拒绝执行危害安全生产的违章指挥。(9)认真学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参加演练。(10)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工作,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5.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5.1明确组织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的职责岗位或部门。5.2培训计划的制定。5.3安全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a)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
13、和标准;b)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c) 特种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d)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知识;e) 特种设备安全设施,事故应急处置技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f) 事故案例,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5.5培训的形式。学习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课堂学习;阅读文件、简报、图片;实地参观、实际演练、安全技能比赛、看录像、研讨交流、现场示范等。 5.6培训的学时要求。规定每年度至少进行安全、节能知识培训的次数及时间。5.7建立员工的培训考核档案。每次培训和考核的时间、内容、成绩、人员、试题等均应作好记录,并存档备查。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装卸用管)6.1
14、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的职责岗位或部门。6.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的内容: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资料。如: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如:(1)设计文件a)设计图样;b)制造技术条件;c)强度计算书;d)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计算书;e)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2)制造文件a)竣工图样b)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品合格证);c)产品铭牌拓印件或者复印件;d)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e)产品使用说明书。(3)安装文件a)安装技术文件;b)安装监督检验报告;c)安
15、装竣工报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年度检查报告。如:a)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b)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如:a)运行记录;b)每月自行检查记录。6.2.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如:a)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b)安全附件(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等)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2.6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6.2.7特种设备维修、改造的有关资料和记录。6.2.8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6.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存放条件及分类存放。6.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有便
16、于查阅的档案号和台帐。6.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查阅、借出和调入登记的程序。6.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保存期限。6.7对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进行检查的周期。6.8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存放地点安全的措施,如防盗、防火、防潮、防霉变、防虫蛀的方法和要求等。7.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定期检验制度(包括装卸用管)7.1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明确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的职责岗位或部门。列出本单位各类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的周期。编制各类特种设备的年度、月维护保养计划,按期完成维护保养的项目。规定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的记录,并及时归档。7.2特种设
17、备定期检查。明确特种设备定期检查的职责岗位或部门。7.2.2检查要求特种设备定期检查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故障和隐患,督促整改。7.2.3检查形式及内容。编制检查记录表,列出检查项目。7.2.4检查整改。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整改验收。7.2.5检查记录。每次检查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检查的时间、检查的项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参加检查的人员签字等。7.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明确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的职责岗位或部门。列出本单位各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规定申报约检的时间。特种设备检验前,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
18、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理、置换、中和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特种设备检验时,指定专人(岗位或部门)在检验现场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特种设备检验后,指定专人(岗位或部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使用登记等各项手续。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整改。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及重新启用应办理的相关手续。8.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检修制度8.1明确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送检、检修的职责
19、岗位或部门。8.2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台帐。台帐的内容:序号、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内部编号、本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安装位置、备注等。8.3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校验、检修周期。8.4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送检计划。8.5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承压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送检的实施。9.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9.1明确
20、计量器具定期送检的职责岗位或部门。确保按期检定率为100%。9.2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台帐的内容: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内部编号、本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安装位置、备注等。9.3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9.4制定计量器具定期送检计划。9.5计量器具定期送检的实施。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0.1明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0.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10.3聘用持证人员。用人单位应当聘用取得
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从事相关管理和作业工作,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10.4持证人员受聘。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10.5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按章操作,拒绝违章指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置,并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10.6安全教育和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10.7
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10.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遗失或者损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遗失或者损毁的,持证人应当及时报告发证部门,并在当地媒体予以公告。11.充装资料(包括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管理制度11.1明确充装资料(包括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管理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1.2充装资料包括的内容:充装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充装介质进、出库等环节的原始记录资料;充装前和充装后安全检查记录;充装记录;超装介质卸载处理记录;设备(包括泵、压缩机和储罐等)运行记录;充装单位安全检查记录;持证人员培训考核记录;质量信息反馈
23、记录;11.2.10充装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运行、巡视、维护保养、检修、定期检查、检定记录;11.2.11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和讲评记录。11.3充装资料档案的存放条件及分类存放。11.4充装资料档案应有便于查阅的档案号和台帐。11.5充装资料档案的查阅、借出登记程序。11.6充装资料档案的保存期限。11.7对充装资料档案进行检查的周期。11.8确保充装资料档案存放地点安全的方法:防盗、防火、 防潮、防霉变、防虫蛀的方法和措施。12.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12.1明确组织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2.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范围及频次。12.3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确定演练负责
24、人和各演练人员的职责。12.4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讲评及总结。12.5做好演练全过程记录并归档。记录内容包括演练日期、时间、地点、演练内容、演练小结、负责人和参加人员签字等。13.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13.1明确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3.2向用户发放有关充装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产品安全使用方法说明书。13.3定期向用户发放国家有关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的法规、规范宣传资料。13.4为用户服务的承诺。13.5建立用户档案,不定期派员走访用户,征询、了解用户对充装工作的意见。14.事故上报制度依据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15号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制订。14
25、.1明确特种设备事故上报及处理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4.2事故的分级和界定(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4.3事故报告程序及报告事故的内容。14.4事故现场的保护。14.5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14.6建立事故记录档案。15.接受安全监察制度15.1明确接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5.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等有关规定,主动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15.3提供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需要查看的特种设备技术文件、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运行记录、日常维护保养及事故记录等有关资料。15.4自觉地在监察记录表上签字,并按照监察记录表所列的整改项目认真整改,并把整改结果上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15.5在每年第1季度向发证机关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上年度综合工作报告。16.质量信息反馈制度16.1明确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包括用户反馈信息收集、整理、分检、处理、反馈管理工作)的职责岗位或部门。16.2制定用户意见调查表,定期向用户征求介质使用、技术服务和安全上的要求。16.3定期总结用户反馈的意见,归纳用户经常投诉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16.4及时向用户解释服务和质量上的问题,力争使用户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满意的答复。16.5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档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