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团 队:“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 调研项目: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 状况的调研作 者:毛永霞指导老师:苗山根目录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社会背景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三、相关法律的内容及要求第二部分:调研概要一、调研目的二、调研成员三、调研范围四、调研方法第三部分:调研结果一、 调查人群概况二、 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调研结论与建议第五部分:附录调查问卷原稿老年人家庭赡养与养老保险状况的调研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社会背景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2、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以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时,我国的老龄化比例为7.0%,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到 2011年第六次全国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我国人口龄化的速度极剧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增长如此之快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目最多的国家。因此,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20世纪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和推广
3、,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最终到2011年出生率下降至“严重少子化”程度。而中年人口数不变,且依然在衰老,相对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阶段逐渐到来。其二是随着社会的进度以及科技的发达,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加强,医疗水平提高,公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目上升。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劳动力相对变少,劳动生产创造的财富要更多的分配给老年人,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剧烈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养老问题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应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那么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赡养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要求是否贯彻落实了呢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的老年人赡养问题相对于农村并不严重。这不仅因为城市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比农村高,还因为城市的老年人保障机制比农村更为健全,实施更加到位。中国的养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目前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因为,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的,老人们在家庭中所遇到的养老问
5、题可归结于以下方面:一、生活方面城市的公民工作较忙,一方面要不耽误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顾孩子,最后还要照顾老人,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大,因此日常生活照料就会出现照顾不周的现象。二、医疗保健: 城市生活条件整体水平比农村高,医疗保健制度较为健全,老人们生活较为富裕,因此,医疗保健就成为老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三、心理保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理素质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估计、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症状比寂寞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派遣和慰藉,会导致老年人痴呆等一系列精神和生理疾病。四、文化娱乐城市的健身器材和设施相对农村较齐全,老人们健身运动的机会相对农村
6、老人较多。另外城市的经济较发达,老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五、参与社会:城市老人一般是上世纪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掌握着熟练的知识技能,是年轻一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劳力去学习的东西,他们渴望发挥余热,因此还希望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去,因此老人们并不缺少精神上的补充。六、权益保护:城市老年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自身的权益有更高的认识,因此,老人们的权益保护更容易落实到位。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虽然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和矛盾,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家庭中“上有四个老人,中间有一对夫妻,下有一个子女”的家庭结构,给未来老年
7、人和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众多压力。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近年来随着工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急剧增加。由于体制和生活中的诸多原因,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诸多问题: 家庭状况 (一)健康问题: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技能随之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70%以上患有各种老年疾病,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二)缺乏精神慰藉:子女工作忙,没时间陪伴照顾老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长期导致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弱化:古代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极度弱化,受西方文
8、化的影响,家庭赡养老人的意识薄弱,甚至逐渐淡化。其他状况:一、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像城市那样顺利地完成。另外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二、 劳动经济负担大: 农村不仅要管理田地还要通过其他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经济,劳动量大,导致生活上照顾老人不足;经济负担重,导致不能完全满足老人生活和医疗等其它方面的经济需要;两种因素综合起来间接地导致老人的生活幸福感不足。三、 老人自身的难题: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和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还有些农村老人存在封建的家庭观念,老人必须有儿子抚养,且不愿接受社会的帮助,一旦儿子经济不足或赡养意
9、识薄弱,老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四、 缺少社会的帮助:农村老人存在的困难多,老人人口数量大,需要的社会帮助尤其多。五、 隔代教育心理负担重:子女们外出打工,留下正在成长的子女陪伴老人,老人们就担负起教育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祖孙间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差异也很大,导致老年人照顾和教育孩子不到位,心理产生担忧和焦虑。六、 部分子女养老意识弱: 农村受教育水平相对于城市较低,部分子女赡养老人意识薄弱,甚至拒绝赡养老人。另外还存在农村老人生活条件差,生活形式单一,医疗保障和养老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农村老人不仅缺乏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渴望得到心理的沟通和心灵上的慰藉。三、相关法律的内容及要求 我
10、国宪法、婚姻法、老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均有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相关要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条: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第七条: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风尚。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奖励。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老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第十五条:赡养人不得以
11、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成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了20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的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有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
12、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养老基本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见,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起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
13、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新农保的创新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仪式上形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第二部分:调研概要一、调研目的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快新乡市“爱我家园,创建和谐幸福新乡”的政府工作目标的实施,落实老年人赡养及社会保障的要求,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解决民众养老问题,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为创建和谐幸福新乡的工程贡献一份大学
14、生的力量。特此,我们河南师范大学“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作此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研,旨在发现当前社会中家庭养老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解决方案,帮助改善新乡市的养老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调研成员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幸福新乡”调研服务队志愿者:毛永霞三、调研范围 新乡市牧野区绿营小区、新乡市向阳小区、新乡市大朱庄村(绿营小区和向阳小区是城市代表,大朱庄村是农村的代表,以下简称城市和农村,不再说明)。四、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分别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还从老人自身和子女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由这些对比分析分别找出城市和农村家
15、庭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实行的解决办法。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8份,收回率达96%。调查地区的情况:大朱庄村位于行洪渠东岸,河师大北两公里,占地面积3100亩,村民505户,农业总人口2072人,8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50名(正式党员47名,预备党员37名)。绿营小区的状况 绿营小区社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东干道办事处,北至朱庄村,南至建设路,东至128厂,西至东干道,约0.45km2。将原东干道北段居委会、128厂居委会、精神病院居委会的一部分有机整合而成,所辖居民区有红旗棉织厂家属院、128厂家属院、54774部队家属院, 共1600户,4700人。绿
16、营小E社区位于128厂门口处,有主任两名,社区服务人员五名,所有社区工作者在东干道办事处的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主任付同英和副主任赵芳的带领下,以社区为家,吃苦耐劳,辛苦能干,圆满完成了计划生育低保再就业、综合治理、五创等各项工作,且营造了社区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社区服务宗旨: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第三部分:调研结果一、调查人群概况调查人群年龄分布:调查分析:虽然调查具有随机性,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由调查人群年龄分布图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老年人相对其它年龄段的人比例较高。无论是在绿营小区、向阳小区还是在河南师范大学社区抑或是在大朱庄村,被调查人群中老年人的人口数所占的比
17、例都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加剧,老年人的人口数目在总人口数目中所占的比重有逐年攀高的趋势,中国正处于或者即将处于老龄化社会。调查人群城市和农村分布:调查分析:此次调查中,虽然城市代表(向阳小区、绿营小区)所占的调查人群总数的比例略微高于农村代表(大朱庄村)被调查人群总数。但是,总体来看差异不大,因此,此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度和可信度。二、调查结果分析第一题 选择题1、您有几个子女()A、无 B、一个 C、二个 D、三个及以上 调查结果分析: 横向比较:调查显示,现代家庭中家庭结构趋于一个或两个子女,无子女和三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仅占较小的比例。在城市家庭结构中,独生子
18、女家庭所占的比例、无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以此减少;在农村家庭结构中两个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三个及三个以上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无子女家庭所占的比例逐次减少。 纵向比较:由调查结果还可看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占的比例较大,农村两个子女的家庭所占比重较大。 由比较可以得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家庭结构趋于“四个老人,两个子女,一个后代”的类型,家庭赡养老人负担更重;相比之下,农村的子女更多,赡养老人时子女共同分担负担,压力较小。2、您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何 ()A、相当融恰 B、基本融洽 C、不算融洽 D、很不融洽调查结果分析: 家庭成员之间的
19、关系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度是衡量公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图可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关系都基本融洽,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家庭关系并不和谐。社会生活中,只有家庭关系融洽了,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才更有保障。3、您(您家退休老人)退休养老的主要生活来源()A、退休金 B、家庭的(包括子女)支持 C、财产性收入(如租金,股息) D、政府生活补贴 E、积蓄(即无收入) F、其他调查结果分析:分析数据可知,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其次是家庭及子女的支持,然后是财产性收入,最后是积蓄(即无收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资金来源有退休金的支持,子女再担负一部
20、分费用就能保证老年人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因此,城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要靠社会的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及子女的支持,其次是依赖积蓄,然后是国家的补助养老金。农村老人除了子女的支持外基本没有其他生活收入来源,因此,农村养老依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一旦家庭出现矛盾或其他困难,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将陷入极其困难的处境。总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相当一部分的生活来源都来自其子女的支持,因此,家庭养老在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4、您(您家退休老人)为什么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A、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 B、养老金水平低 C、不了解保险内容 D、家庭供养可以支撑,不必要 E、认为政
21、策 F、镇府机关不可靠 G、没有钱调查结果分析:在城市,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很少甚至基本没有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因时,城市老人大多由于养老金水平低或者家庭供养足够的原因拒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老人多数是因为不了解保险内容、没有钱抑或以政府机关不可靠为由拒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其中 ,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有三个,第一:城市老年人年轻时大都有固定工作,家庭经济也比较宽裕,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为养老做打算,提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相比之下,农村的老人年轻时大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积蓄不足,无力为养老投资;第二:城市的教育水平要高于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人 家庭 赡养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