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KJ83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协议.doc





《最新KJ83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协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KJ83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协议.doc(3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KJ83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协议“KJ78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出卖人:北京鼎天数码有限公司买受人:新疆准南煤矿为了规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就其此买、卖双方就“KJ83N”型安全生产监控的主机、分站、传感器等相关技术问题,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工业以太网技术标准1、 工业以太网技术要求 工业
2、以太网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以太网技术,在技术上与商用以太网(即IEEE 802.3标准)兼容。产品设计时,在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可互操作性、可靠性、抗干扰性、本质安全性等方面必须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EtherNet过去被认为是一种“非确定性”的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是为IT领域应用而开发的,在工业控制领域只能得到有限应用,这是由于:(1)EtherNe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协议采用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方式,当网络负荷较重时,网络的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性要求;(2)EtherNet所用的接插件、集线器、交换机和电缆等是为办公室
3、应用而设计的,不符合工业现场恶劣环境要求;(3)在工厂环境中,EtherNet抗干扰(EMI)性能较差,若用于危险场合,以太网不具备本质安全性能;(4)EtherNet不能通过信号线向现场设备供电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广,EtherNet传输速率的提高和EtherNet交换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在工业以太网中正在迅速得到解决,并使EtherNet全面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成为可能。目前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通信确定性与实时性到位工业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数据网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满足控制作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即信号传输要足够快和满足信号的确定性。实时控制往往要求对
4、某些变量的数据准确定时刷新。由于EtherNet采用CSMA/CD方式,网络负荷较大时,网络传输的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要求,故传统以太网技术难以满足控制系统要求准确定时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一直被视为“非确定性”的网络。然而,快速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给解决以太网的非确定性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使这一应用成为可能。首先,EtherNet的通信速率从10M、100M增大到如今的1000M、10G,在数据吞吐量相同的情况下,通信速率的提高意味着网络负荷的减轻和网络传输延时的减小,即网络碰撞机率大大下降。其次,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交换机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网段。EtherNet交换机由
5、于具有数据存储、转发的功能,使各端口之间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帧能够得到缓冲,不再发生碰撞;同时交换机还可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进行过滤,使每个网段内节点间数据的传输只限在本地网段内进行,而不需经过主干网,也不占用其它网段的带宽,从而降低了所有网段和主干网的网络负荷。再次,全双工通信又使得端口间两对双绞线(或两根光纤)上分别同时接收和发送报文帧,也不会发生冲突。因此,采用交换式集线器和全双工通信,可使网络上的冲突域不复存在(全双工通信),或碰撞机率大大降低(半双工),因此使EtherNet通信确定性和实时性大大提高。1.2 稳定性与可靠性到位传统的EtherNet并不是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没有考虑工业现
6、场环境的适应性需要。由于工业现场的机械、气候、尘埃等条件非常恶劣,因此对设备的工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厂环境中,工业网络必须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可恢复性及可维护性。为了解决在不间断的工业应用领域,在极端条件下网络也能稳定工作的问题,德国Hirschmann、美国卓越TSC等公司专门开发和生产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产品,安装在标准DIN导轨上,并有冗余电源供电。1.3. 安全性保障可靠工业系统的网络安全是工业以太网应用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安全性问题。工业以太网可以将企业传统的三层网络系统,即信息管理层、过程监控层、现场设备层,合成一体,使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快、实时性更高,并可与Internet无缝
7、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工厂的运作效率。但同时也引人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向题,工业网络可能会受到包括病毒感染、黑客的非法入侵与非法操作等网络安全威胁。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网关或防火墙等对工业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还可以通过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多种安全机制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1.4. 必须达到总线供电问题总线供电(或称总线馈电)是指连接到现场设备的线缆不仅传输数据信号,还能给现场设备提供工作电源。对于现场设备供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在目前以太网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地修改物理层的技术规范,将以太网的曼彻斯特信号调制到一个直流或低频交流电源上,在现场设备端再将这两路信号分离开来。(2)不改变目前物
8、理层的结构,而通过连接电缆中的空闲线缆为现场设备提供电源。2、 工业以太网的优势必须具备2.1 .应用广泛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如Visual C、Java、VisualBasic等都支持以太网的应用开发。2.2. 通信速率高目前,10、100 Mb/s的快速以太网已开始广泛应用,1Gb/s以太网技术也逐渐成熟,而传统的现场总线最高速率只有12Mb/s。显然,以太网的速率要比传统现场总线要快的多,完全可以满足工业控制网络不断增长的带宽要求。2.3. 资源共享能力强随着Internet/ Intranet的发展,以太网已渗透到各个角落,网络上的用户已解除了资源地理
9、位置上的束缚,在联人互联网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就能浏览工业控制现场的数据,实现“控管一体化”,这是其他任何一种现场总线都无法比拟的。2.4. 可持续发展潜力大以太网的引人将为控制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可能性,用户在技术升级方面无需独自的研究投入,对于这一点,任何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都是无法比拟的。同时,机器人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都要求通信网络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性能,通信协议有更高的灵活性,这些要求以太网都能很好地满足。3、 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应用现状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比,它能提供一个开放的标准,是企业从现场控制到管理层实现全面的无缝的信息集成,解决了由于协议上的不同导致的“自动化孤岛”问题,但从目
10、前的发展看,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3.1. 混合EtherNet/Fieldbus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实际上就是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的一种典型的集成形式。以太网正在逐步向现场设备级深入发展,并尽可能的和其他网络形式走向融合,但以太网和TCP/IP原本不是面向控制领域的,在体系结构、协议规则、物理介质、数据、软件、实验环境等诸多方面并不成熟,而现场总线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对底层控制网络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的全分布式系统。因此,在企业信息层采用以太网,而在底层设备级采用现场总线,通过通信控制器实现两者的信息交换。3.2.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平台嵌人式以太网是最近网络应用热点,
11、就是通过Internet使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彼此互通,从计算机、PDA、通信设备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在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工厂实时运行数据的发布和显示,管理者通过Web浏览器对现场工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设备调试和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实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独立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具有TCP/IP界面的控制主机以及具有RS-232或RS-4.85接口的现场设备。以太网控制器在这里扮演了通用计算机网络和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一个桥梁。3.3 关键技术必须达标针对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具有实时性强、数据信息短、周期性较强等特点和要求,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和分析,采用以下技术基本解决
12、了以太网应用于现场设备间通信的关键技术: 实时通信技术其中采用以太网交换技术、全双工通信、流量控制等技术,以及确定性数据通信调度控制策略、简化通信栈软件层次、现场设备层网络微网段化等针对工业过程控制的通信实时性措施,解决了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性。 总线供电技术采用直流电源耦合、电源冗余管理等技术,设计了能实现网络供电或总线供电的以太网集线器,解决了以太网总线的供电问题。 远距离传输技术采用网络分层、控制区域微网段化、网络超小时滞中继以及光纤等技术解决以太网的远距离传输问题。 网络安全技术采用控制区域微网段化,各控制区域通过具有网络隔离和安全过滤的现场控制器与系统主干相连,实现各控制区域与其他区域之
13、间的逻辑上的网络隔离。 可靠性技术采用分散结构化设计、EMC设计、冗余、自诊断等可靠性设计技术等,提高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现场设备可靠性,经实验室EMC测试,设备可靠性符合工业现场控制要求。由于以太网有“一网到底”的美誉,即它可以一直延伸到企业现场设备控制层,所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未来控制网络的最佳解决方案,工业以太网已成为现场总线中的主流技术。KJ83N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供货设备的名称和数量1、技术要求:1、产品型号必须符合MT286的规定。1.1一般要求: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1.2环境条件1.2.1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
14、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1530;b) 相对湿度:40%70%;c)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d)大气压力:80106kPa;e) GB/T2887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1.2.2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040;b)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c)大气压力:80106kPa;d)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着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1.3供电电源1.3.1地面设备交流电源:a)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偏差10%;b)谐波:不大于5%。c)频率
15、:50Hz,允许偏差5%。1.4系统设计要求1.4.1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执行器(含断电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它必要设备组成。1.4.2硬件1.4.2.1中心站硬件一般包括传输接口、主机、打印机、UPS电源、网络交换机、服务器和配套设备等,中心站均应采用当时主流技术的通用产品,并满足可靠性、可维修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1.4.2.2传感器的稳定性不小于15d。1.4.2.3由外部本安电源供电的设备一般应能在924V范围内正常工作。1.4.3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应为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易操作、易维护、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
16、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2 基本功能2.1数据采集2.1.1系统必须具有甲烷浓度、风速、风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模拟量采集、显示及报警功能。2.1.2系统必须具有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筒状态、风门开关、烟雾等开关量采集、显示及报警功能。2.1.3系统必须有瓦斯抽采(放)量监测、显示功能。2.2控制a)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功能;b)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闭锁,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自动解锁;c)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含甲烷传感器、分站、电源、断电控制器、电缆、接线盒等)未投入正常运行和故障时,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
17、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2.2.1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风电闭锁功能:a)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0%时,声光报警;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5%时,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低于1.0%时,自动解锁;b)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0%时,声光报警、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低于1.0%,自动解锁。c)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0.5%时,声光报警、切断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北至安全
18、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0.5%时,自动解锁。d)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声光报警、切断供风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局部通风机或风筒恢复正常工作时,自动解锁。e)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大于3.0%,必须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使之不能启动,只有通过密码操作软件或使用专用工具方可人工解锁;当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1.5%时,自动解锁。f)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含分站、甲烷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电源、断电控制器、电缆、接线盒等)故障或断电时,声光报警、切断该设备所监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19、气设备的电源并并闭锁;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接通电源1min内,继续闭锁该设备所监区域的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严禁得到的对局部通风机进行故障闭锁控制。2.2.2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地面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并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功能。2.2.3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2.3调节系统宜具有自动、手动、就地、远程和异地调节功能。2.4存储和查询系统必须具有以地点和名称为索引的存储和查询功能;a) 甲烷浓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浓度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b) 模拟量统计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c) 报
20、警及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d) 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e) 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f) 局部通风机、风筒、主要通风机、风门等状态及变化时刻;g) 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h) 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2.5显示2.5.1系统必须具有列表显示功能:a)模拟量及相关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断电/复电命令;馈电状态;超限报警;馈电异常报警;传感器工作状态报警等。b)开关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开/停时刻;状态;工作时间;开停次数;传感器工作状态;报警及解除报警状态及时刻等;c)累积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
21、位、累积量值等;2.5.2系统应能在同一时间坐标上,同时显示模拟量曲线和开关状态图等。2.5.3系统必须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曲线。2.5.4系统必须具有开关量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功能。2.5.5系统必须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通风系统模拟图;相应设备开停状态;相应模拟量数值等。应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方式。2.5.6系统必须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传感器;分站;电源箱;断电控制器;传输接口和电缆等设备的设备名称;相应位置和运行状态等。若系统庞大一屏容纳不下,可漫游、分页或总图加局部放大
22、。2.6打印 系统必须具有报表、曲线、柱状图、状态图、模拟图、初始化参数等召唤打印功能(定时打印功能可选)。报表包括:模拟量日(班)报表;模拟量报警日(班)报表;模拟量断电日(班)报表;模拟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开关量报警及断电日(班)报表;开关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开关量状态变动日(班)报表;监控设备故障日(班)报表;模拟量统计值历史记录查询报表等。2.7人机对话系统必须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控制命令输入等。2.8自诊断系统必须具有自诊断功能。当系统中传感器、分站、传输接口、电源、断电控制器、传输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KJ83N 煤矿安全 生产 监控 系统 技术 协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