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大亚湾区道南小学 吴小锋 著名的集合论的创始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1845 -1918)。自康托创立集合论以来,它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中,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础。集合思想作为现代数学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早已渗透到各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之中。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也竭力把集合思想直观地渗透到教材内容中,从而改变了教材的面貌。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适当渗透集合、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集合论本身的无穷魅力,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集合论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并且在小学数学竞赛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
2、文就小学数学课本中(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常见的集合思想及其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谈点浅见,主要研究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一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我们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的全体看成一个集合。运用集合的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这样的思维观点被称为集合的观点。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这样渗透的。(1)集合概念在教学中的渗透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教材就通过直观形象的韦恩图渗透了集合的概念。在认识 010的十一个数字中,每个数字都有一张相应的集合图,也就是告诉学生,一个集合中有几个元素就用“几”来表示。如数学第一册表示“1”的集合图里只有一个元素(一只大象);表示4
3、的集合图里有 4个元素(4朵白云)。这就很形象地把集合中的元素与基数的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教学“0”时,教材通过三个集合里分别有两个茶杯,一个茶杯、没有茶杯来说明空集这一概念。数学第一册的“分类”一节课中,把两个球圈在一起,还把书包、鸡、气球放在一幅图里,让学生试一试能否把同类物体圈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教材通过两个实物韦恩图,直观说明把4 个苹果和 6 只熊猫玩具各作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约数和倍数”一章,集合的渗透更加明显。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除了用
4、语言叙述外,还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用集合图来表示,这徉既形象、具体,又能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渗透集合思想。如: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叫做自然数,用集合图可以表示: 自然数0、1、2、3、又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2的倍数有12,24,36,48用集合图表示为:12的约数: 12的倍数:1、2、3、4、6、1212、24、36、48课本在教学一个数的约数的求法时,通过摆彩条和列算式帮助学生理解约数的概念。在摆彩条和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用集合圈表示出一个数的全部约数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见图 1);在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时,教材把摆彩条列算式对照起
5、来,也用集合圈把 2的倍数表示出来,使学生初步体会 2 的倍数是无限的(见图 2)(2)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的渗透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一个元素对一个集合来说,不是属于就是不属于,不能有其它情形。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的渗透是结合数的组成及分类来进行的。数学第二册的练习题:数学第九册的练习题: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分别填在指定的圈内,并用质数表检查。 (3) 集合间关系在教学中的渗透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主要表现在概念系统的构建之中。教师应认识到,用集合韦恩图法来揭示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
6、方法。因为韦恩图法能使学生清楚和直观地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三角形的分类问题,除用文字说明外,还有用集合形象地表示出来,使学生看清三角形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集合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见图 3) 。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会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也都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一特征,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正方形、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是一串包含的关系,表示为图 4。这种直观的表示方法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渗透了子集、真子集的含义。数学概念体系中,整除和除尽是两个含义相近的概念,学生容易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合 思想 小学 数学 教学 中的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