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精品文档】第 5 页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
2、破坏大6、影响(1)经济危机: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2、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
3、沉重打击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目的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新政的内容措施内容目的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恢复工农业生产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防止盲目竞争稳定农产品价格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联邦紧急救济法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三、评价罗斯福新政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意义:对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并最终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政治: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
4、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人民: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建立起福利国家打的框架,使社会弱势群体 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对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战后欧美各国影响深远。3、局限:只是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第三节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2)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表现:政府
5、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与西欧不同,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4、实质:虽然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5、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时间阶段代表总统应用理论主要政策主要成就存在问题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杜、艾肯、约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赤字财政、通货膨胀减轻危机、控制失业、稳定社会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必修 专题 知识 总结 人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