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doc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摘要2一、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的运作环境4二、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的物流配送管理6(一) 信息化8(二) 高效性8(三) 社会化8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9(一)自营配送模式9(二)第三方物流9(三)共同配送模式9(四)互用配送模式9四、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10(一)矩阵图决策法10(二)比较选择法101.确定型决策112.非确定型决策113风险型决策12五、目前电子商务配送存在的问题13(一)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13(二)缺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明确的物流配送战略13(三)信息化管理程度低13(四)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教育培训落后14六、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
2、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15(一)积极发挥政府对物流配送发展的促进作用15(二)深化改革物流和配送发展所需的环境15(三) 扩大配送规模解决规模的问题16(四)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社会化和产业化16(五) 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16(六)制定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方案16(七) 大力培养物流与配送方面的人才队伍17五、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摘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物流配送研究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当前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的运作环境以及物流配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配送的四种配送模式,并详细论述了物流配送模式的定性和定量选择方法。对于我国物流配送的现状,落后
3、的物流配送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瓶颈,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物流配送体系,已成为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我国物流配送存在体制壁垒、信息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对此,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模式选择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ra of information, logistics and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of great
4、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enterprise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operat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commerce focused o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four distribution model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logistics and distrib
5、ution pattern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election methods. Fo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oor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onstraint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Chinas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 low-cost operation of logistics
6、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urgently need to over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e existence of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China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not high, the poo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is not high, lack of professionals and other
7、issues. In this regard, it should improve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actively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Keywords: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mode selection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随着互联网在世界
8、范围内的普及,电子商务凭借其具备的巨大优势成为传统商务的有力竞争者,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真正盈利的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流配送问题。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内涵可以用以下表达式阐述: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点对点的配送。电子商务的每一笔交易,都包含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其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而物流中除电子和信息产品以外的实体商品 (有形商品)不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配送,必须利用现代物流的方式才能完成。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
9、。一、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的运作环境电子商务是 20 世纪后期出现的新生事物, 到目前为止也不过 30 多年的时间, 但它却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社会、经济、生活, 人类正悄然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电子商务时代,又称 e 时代。电子商务正在悄然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网上零售业务,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在线购物。总部设在杭州的国内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显示,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万亿。电子商务从完整意义上讲,是指在实现整个贸易过程所涉及的交易各方在网络平台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
10、环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人们利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沟通,数据、文档及图像的传输、处理和保存。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电子商务环境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高效方便的运作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伴随着21世纪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速蔓延,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和基础,更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所在。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
11、作为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功能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通过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对于电子商务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相关环节通过商业智能(BI)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所谓商业智能就是将数据变信息、信息变价值。它体现在通过对数据(交易数据、操作数据、财务数据、市场数据和图表数据)的分析(客户分类分析、市场分析、销售情况分析、图表和预测、产品利润分析、风险分析)指导如何保留客户、如何广告与宣传、如何制定最有效的邮寄销售客户名单、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实现指导市场策略、控制风险、制定投资策略的目的。在电子
12、商务环境下,企业欲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与环境特点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形成所谓“业务外包”(Outsourcing)。二、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的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 Logistics) 是指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库存, 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间的有效流动, 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 管理和控制的过程。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 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它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
13、、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 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 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电子商务是信息传播的保证, 而物流则是执行的保证,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物流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需求链,即从自然资源的开采起始,通过一系列增值的生产和输送过程,使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条供应链包括有形商品的移动和无形信息的传输。而在整个生产、输送过程中必须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技术,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成
14、本最低、效益最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个完整的物流配送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它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订货计划、配送运输几个方面实现最佳选择,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消费者主权。现代物流是流通现代化的产物,是经营的“第三利润源泉”。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实现,始终需要“四流”的协调配合。没有现代化的物流,电子商务将不能真正实现。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电子商务发挥
15、优势的保证。首先,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机结合的过程,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物流的开展,不然商品不能实现空间的价值。其次,无论是传统的贸易方式,还是电子商务,商品生产是流通的基础,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个物流环节的支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观念的最终保证。物流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活动顺利地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交易过程,但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的交割必须通过现代物流才能实现。但是目前的物流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只有建立和发展现代配送网络体系,从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来
16、有效地解决社会物资流动,才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给物流配送系统带来了新的变化, 使物流配送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物流,是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依靠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所进行的物流配送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化和低成本,促进物流产业的升级及电子商务服务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除了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特征:虚拟性。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配送活动已由过去
17、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网络空间,通过虚拟配送,找到实体配送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进行组合优化,最终实现实体配送过程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少、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目标。高效性。虚拟性的特性不仅能够有助于辅助决策,让决策者获得高效的决策信息支持,还可以实现对配送过程高效化作业。配送要素数字化、代码化之后,突破了时空制约,配送业务运营商与客户均可通过共享信息平台获取相应配送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缩小了配送活动过程中的运作不确定性与环节间的衔接不确定性,打破以往配送途中的 “失控”状态,做到全程的“监控配送”,从而实现高效作业。个性化。作为“末端运输”的配送服务,不论是在
18、 B2C还是 C2C 模式下,所面对的市场需求都是“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基本上是 “一对一”的配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个性化体现为 “配”的个性化和 “送”的个性化。“配”的个性化主要指通过配送企业在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指令对配送对象进行个性化配送加工,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送”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依据客户要求的配送习惯、喜好的配送方式等为每一位客户制定量体裁衣式的配送方案。增值性。除了传统的分拣、备货、配货、加工、包装、送货等作业以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功能还向上游延伸到市场调研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和规划,库存控制决策,物流教育与培训等附加
19、功能,从而为客户提供具有更多增值性的物流服务。柔性化。电子商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因此柔性化也成为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占领市场,赢得先机。柔性化物流配送提供的是在个性化需求下,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配送方式。总的来说,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配送系统具有以下新的特点:(一) 信息化通过网络使物流配送由信息武装起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新型物流配送的基本特征, 这也是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前提保证。(二) 高效性高效性的特点是企业根据现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自动信息系统, 将一些程序化的活动通过自动信息传递系统来
20、实现。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迅速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单证的传输以及提高配送过程的支付效率。(三) 社会化同现代化一样, 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区别新型物流配送和传统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传统的物流配送中心往往是某一企业为给本企业或本系统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建立起来的, 有些配送中心虽然也有为社会服务的, 但同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所具备的真正社会性相比,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的普及,为物流配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和契机。根据国外的经验及我国的配送理论与实践,目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
21、节由企业本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其优点主要是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可以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缺点则是投入成本较高,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管理机制约束等问题。(二)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第三方企业一般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及专业经验、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他物流业务经营企业。(三)共同配送模式这是一种企业之间为实现整体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它包括配送的共同化、物流资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设施设备利用共同化以及物流管理共同化
22、。 (四)互用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是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到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其优点在于企业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规模和范围。但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相关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四、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一)矩阵图决策法图3矩阵图决策法矩阵图决策法属于定性选择,企业根据自身的配送能力和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组成了图3中的4个区域。此方法适用于企业进行一个全局定性的选择决策。一般来说,企业可按以下思路来进行选择和决策:在状态I下,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很大,企业也有较强的配送能力,在配送成本较低和地理区域较小但市场相对集中的情况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环境 物流配送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