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店隧道控制测量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陈家店隧道控制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家店隧道控制测量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陈家店隧道控制测量方案1 工程概况1.1 自然特征陈家店隧道位于大连市保税区亮甲店街道办事处陈家店村境内,为低山丘陵,小里程进口处地势较平缓,自然边坡610,大里程出口地势较陡,山体自然边坡2535,起伏较大。工点区多辟为耕地,冲沟发育,地表局部基岩裸漏,里程DIK51+660-DIK51+940,DIK53+150-DIK53+160段采用路堑式明洞。工点在DIK52+206处穿201国道(鹤大线),DIK52+315-DIK52+450下穿输油管线,隧道进口附近200米内有沥青公路,出口100米内有简易路到达,隧道进、出口有土路可通,交通条件便利。1.2 地质
2、,水文及气象条件1.2.1 地层岩性隧道区范围内丘前缓坡及丘间沟谷内表层多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太古生界鞍山群变质岩系,为董家沟组,分布于整个隧道区。少数沟谷及人工开掘处岩石稳造价人才网定性较差,另外由于该区基岩为强风化弱风化片麻岩,当节埋裂隙及其发育时,岩石稳定性也较差,对线路有一定影响。隧道进出口位置岩石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事故。陈家店隧道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一览表地层时代地层密实度及风化程度岩土施工工程分级Q4dl+pl粗角砾土松散Ar片麻岩W4W3W21.2.2 水文地质 工点区未见地表水、出口附近约50米处有一水沟,水深约0.7米,施工期间流量较小,流速缓,
3、由北向南流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左侧约80米有一水塘,水深约1.0米。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环保人才网局部冲沟处理埋藏较浅。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由北向南,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地下水季节变化幅度23m,地层渗透系数推荐为K=0.050.35m/d。围岩分级见表1-1表1-1 围岩分级表序号起讫里程围岩分级长度(m)1DIK51+660DIK52+3747142DIK52+374DIK52+5191453DIK52+519DIK52+6641454DIK52+664DIK52+8401765DIK52+840DIK52+9451056DIK52+945DIK53+031867DIK53
4、+031DIK53+160129气象特征最冷月平均气温:-4.8C。隧道区内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93m。地震动参数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1.3 主要工程量 暗洞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合计长度(个数)统计1054076981210开挖土石各级围岩m313504.0555847.0897836.93167188.06二次衬砌衬砌砼C30砼m31675.81675.8C35钢筋砼m37410.84514015.87521426.72衬砌钢筋HRB335t479.4161038.5131517.929HPB235t59.025114
5、.589173.614套筒个122102094033150仰拱填充C20砼m31010.13935.126748.6211693.84微纤维纤维素纤维kg1675.81675.8明洞主要工程数量表分项名称单位合计备注明洞开挖()m3()m388727()m336579()m33402衬砌结构C35钢筋砼m310582.8HRB335钢筋t843.24HPB235钢筋t121.33套筒个11600C20砼m327932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 编制依据 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设计文件、图纸和
6、现场调查的相关地质资料;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相应的变形测量规范及其他规范。 广宁寺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院交桩资料2.2 编制原则 测量方案力求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可靠,具有可操作性;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尺寸的定位、放样
7、和复核; 坚持施工图复核制度,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复核计算施工图尺寸和相关测量要素,工程监理并会审做好记录;必要时与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共同审核,并完成审核记录; 坚持动态测量控制制度,根据不同结构的测量需求,合理选用合适的测量设备、方法和频率。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样”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测量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捷,仪器选用要合适,使用要精心仔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坚持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报请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的工作制度。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
8、工作作风。3 测量组织安排3.1 测量控制的目的 施工测量一方面要保证各施工阶段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中结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施工过程结构线型的变化进行预测和控制,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大型桥梁施工测量方案的建立,必须依据桥梁施工方法及详细施工计划来进行,同时同施工监控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2 测量组织机构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黄家沟特大桥测量任务,并始终以“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工作理念,为施工生产提供优质、满意的技术服务,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开展,测量工作实行总工负责制,并专设测量小组。由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负责组
9、织实施,设专职测量工程师管理、协调测量放线全过程,并报监理检查验收。总工程师:柴江明工程部长:杜世硕测量队长:雷渭川内业组:赖敏洁外业组:张星、郭彦辉3.3 仪器配备为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器具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保证其在检定期内。测量器具配备计划如下表所示: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数量1GPS徕卡GS151套1徕卡全站仪TS-02(1mm+2ppm*D)2台2水准仪DZS3-13mm3台3电子水准仪Trimble DiNi030.3mm14铟钢精密条码水准尺一对5棱镜2个6塔尺5把7钢尺50m级2把8卷尺5m10把4 控制点的复测及控制点的加密4.1 交接桩工作 工程中标后,由项目部总工
10、程师组织、业主与监理技术主管部门测量工程师和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主动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时进行交接桩。 交接时,应按交接书面资料所列桩橛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实际状态,并在现场作出明显标识,以利查找。 交接签认时,交桩书面资料必须真实、齐全;交接桩记录应写清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并报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 按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要求,对工程范围(含临时工程)放样确定界线,参与办理征地拆迁工作。4.2 施工复测 交接桩完成后,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系统地进行施工复测及重点工程控制测量,标段交界处应由双方共同复测,确保中线、高程正确及交界处衔接一致。 复测工作应在开工前完成,中桩、基线桩、导
11、线桩、水准基点桩加密应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墩台定位(中心桩撅)宜在复测中完成,以便在正式灌注混凝土基础时引用其成果。 复测成果应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系统地整理书面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其总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发至作业层技术部门应用、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各类桩撅要妥善保护,根据情况进行加固,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识,以防误用;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桩要钉设护桩或外移桩,绘制护桩示意图;定期检查桩撅是否移动、下沉,发现后应采用可靠方法重新补设定位,重新测量。4.3 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
12、度进行贯通。因此,平面控制网中应包括隧道的洞口控制点。平面控制测量首先根据控制网进行洞口的引测投点,以利施工时进行洞内控制测量。投点时应结合地形地物,力求图形刚强简单,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观测条件,测站稳定程度,便于引测进洞,避免施工干扰。在各洞口已有的控制点的基础上,再增设5个等精度的加密控制点;并应纳入控制网中。控制网的测设应符合测规要求。在此隧道中采用主副导线的形式来控制平面位置。将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布设成主副两条并行导线,在隧道两端连接形成一个导线闭合环。根据情况还可在隧道中部与各斜井洞外CPI投影点进行贯通连测或在隧道中部增加连接边形成若干个导线闭合环,用简易平差法进行平差。
13、进洞联系方向选用平差后的主导线做进洞联系方向。4.4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施测隧道洞口(包括隧道的进出口、竖井口、斜井口和平响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高程控制通常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且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两端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4.5 隧道施工测量 隧道掘进的方向、里程和高程测设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即可求得洞口点(各洞口至少有两个)的坐标和高程,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洞内中线点的
14、设计坐标和高程。坐标反算得到测设数据,即洞内中线点与洞口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关系。测设洞内中线点位。 掘进方向测设数据计算如图12-33所示一直线隧道的平面控制网,A、月、C、G为地面平面控制点。其中A、G为洞口点,多l、5z为设计进洞的第1、第2个中线里程桩。为了求得A点洞口中线掘进方向及掘进后测设中线里程桩31,用坐标反算公式求测设数据:对于G点洞口的掘进测设数据,可以作类似的计算。 对于中间具有 曲线的隧道,如图12-34所示,隧道中线转折点C的坐标和曲线半径只已由设计文件给定。因此,可以计算两端进洞中线的方向和里程并测设。当掘进达到曲线段的里程以后,按照测设线路工程平面圆曲线的
15、方法测设曲线上的里程桩。 洞口掘进方向标定隧道贯通的横向误差主要由隧道中线方向的测设精度所决定,而进洞时的初始方向尤为重要。因此,在隧道洞口,要埋设若干个固定点,将中线方向标定于地面,作为开始掘进及以后与洞内控制点联测的依据。如图12-35所示,用1、2、3、4标定掘进方向,再在洞口点火与中线垂直方向上埋设5、6、7、8桩。所有固定点应埋设在不易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并测定入点至2、3、67点的平距。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查或恢复洞口控制点的位置和进洞中线的方向及里程。 洞内中线和腰线的测设中线测设:根据隧道洞口中线控制桩和中线方向桩,在洞口开挖面上测设开挖中线,并逐步往洞内引测中线上的里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家店 隧道 控制 测量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