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源路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及基坑开挖专项施工应急预案.doc





《通源路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及基坑开挖专项施工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源路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及基坑开挖专项施工应急预案.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01标土建3工区基坑支护及基坑开挖专项应急预案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01标土建3工区项目经理部2016年10月25日目 录引言1第一章、工程概况11.1编制依据11.2工程简介2第二章、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织机构62.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62.2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72.3应急准备9第三章、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93.1危险源辩识93.1.1评价法103.1.2量化分值标准103.1.3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103.1.4重大危险源辩识与评价结果113.2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预防措施133.2.1触电事故的预
2、防措施133.2.2地下管线破坏的预防措施133.2.3高空坠落的预防措施133.2.4交通事故预防措施143.2.5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43.2.6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53.2.7 台风雷电事故的预防措施16第四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64.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64.1.1应急程序和原则164.1.2应急响应174.1.3应急状态的解除184.2地下管线挖断事故应急预案184.2.1地下管线探明184.2.2预防事故措施184.2.3 工程抢险、抢修194.2.4紧急安全疏散194.3高空坠落与物体打击应急预案194.3.1 作业防护194.4交通事故应急预案204.4.1应急管理214.
3、4.2 应急程序和原则214.4.3应急响应224.4.4 应急状态的解除234.5坍塌应急预案234.5.1报告流程234.5.2应急预案启动234.5.3联络244.5.4疏散244.5.5 应急处置程序244.5.6人群疏散与安置254.5.7现场保护和恢复254.6机械伤害事故264.6.1 预防措施264.6.2 事故处理措施274.7台风雷击事故274.7.1 应急管理274.7.2 应急程序和原则:284.7.3 应急响应284.8防汛应急预案294.9流砂、涌水应急预案304.10支撑防碰撞及撞坏后应急措施314.11施工过程中发生停电的应急预案314.9其它措施32第五章 应
4、急救援预案325.1预防预警325.1.1 危险源监控与报告325.1.2 预警行动325.1.3 预案启动条件325.1.4 信息报告与处理335.1.5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335.2 应急响应程序345.2.1响应分级345.2.2响应程序345.2.3紧急安全疏散365.2.4现场医疗救护365.2.5应急结束395.3 事故应急保障措施405.4培训与演练435.4.1 培训435.4.2 演练445.5 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44引言针对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特点及周边环境特点,结合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如塌方、基坑失稳、停电、管线破坏
5、等,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作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作好预案物资准备,所有预案物资专物专用,严禁挪做它用。一旦出现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第一章、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7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9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10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1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职业健康安全程序
6、文件12南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等有关单位下发的有关文件13其它有关补充、修改资料14下列有关技术规程、规范表1.1-1 主要施工规范、规则及质量技术标准表序 号文 件 名 称标准号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003年版)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20119混凝
7、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1.2工程简介通源路站为地下两层(配线区局部一层)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两层箱型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7+309.077,地下一层设计起点里程为K7+553.727,设计终点里程为K7+778.077,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7+700.
8、077,车站总长度为469.0米。车站主体基坑深18.1m,小里程端盾构井处深约14.6m,大里程端盾构井处深约20.5m。标准段基坑宽度19.7m,盾构井处宽24.6m,车站大、小里程端设盾构始发井。图1.2-1 通源路站平面布局示意图通源路站主要穿越地质为砾石填土1、含黏性土圆砾2、粉砂质泥岩3-1、砂岩3-2、砾岩3-3、泥质粉砂岩3-2、砂岩夹泥岩S地层。本站基坑采用10001200/1400mm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加临时立柱的围护结构形式,其中:(1)盾构井段 小里程端内支撑采用首道混凝土撑加一道钢支撑,大里程端内支撑采用首道混凝土撑加两道钢支撑。 (2)车站标准段: 支撑
9、采用一道八字混凝土撑加两道钢支撑。混凝土撑截面尺寸为800x800mm,肋撑截面尺寸为600x800mm,钢支撑采用609钢管,壁厚t为16mm,混凝土撑水平间距为9米,钢支撑水平间距为3m,钢腰梁采用双拼工45C组合腰梁。 (3)车站加宽段:支撑采用一道八字混凝土撑加两道钢支撑加一道临时立柱。混凝土撑截面尺寸为800x800mm,肋撑截面尺寸为600x800mm,钢支撑采用609钢管,壁厚t为16mm,混凝土撑水平间距为9米,钢支撑水平间距为3m,钢腰梁采用双拼工45C组合腰梁,格构柱尺寸为460x460mm,立柱桩桩长为6m。 (4)轨排井段:支撑采用四道预应力锚索,采用混凝土腰梁,锚索水
10、平间距2.4m(两桩一锚),锚固体直径150mm,入射角度均为20,锚索长度1820m。图1.2-2 通源路站钢支撑平面布置图图1.2-3 通源路站砼支撑平面布置图第二章、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织机构2.1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快速、及时准确的做出反应,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项目副经理、总工为副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施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应急联络组,应急抢险救援组,应急医疗救护组和善后工作组等7个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指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图2.1-1
11、。组长蒋大伦物资组颜日升技术组王治宇监测组曲兆雷对外协调组谢建龙医疗救援组刘月亮善后工作组李海抢险救援组邹永国图2.1-1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成总指挥:蒋大伦 项目经理 18652036567副指挥:王治宇 项目总工程师 17736615391 谢建龙 生产经理 13701584510 邹永国 通源路站负责人 18677059436 刘月亮 安全总监 18318811658成 员:颜日升 物资部部长 13716831062 朱湘旭 工程部部长 18577953437 余晓双 安质部部长 17755772301 马 星 财务资金部部长 18878975856 李 海 综合办公室主任 186601
12、20830 柳云岱 通源路站技术负责人 18778899164 曲兆雷 测量主管 139369022292.2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总指挥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项目部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9)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2.副指挥职责(1)协助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
13、操作任务;(2)向组长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各应急处理小组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6)定期检查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3. 各应急小组职责(1)应急处理技术组组长:王治宇成员:朱湘旭、雷友明、柳云岱、纪天宇等。职责:负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技术处理方案的制定,从技术方面提供处理意见,必要时请上级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2)应急处理监测组组长:曲兆雷成员:
14、测量队员职责: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地面、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3)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组长:颜日升成员:物资管理人员职责:平时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和管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调拨和供应。(4)应急抢险救援组组长:邹永国成员:施工队职责:在组长的组织下,负责按照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实施交通疏导、人员撤离、现场消防、抢运物资、抢救人员、现场紧急处置等工程抢险任务。(5)对外协调组组长:谢建龙成员:管理人员职责: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
15、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6)医疗救护组组长:刘月亮成员:安质部成员职责: 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实施紧急抢救。(7)善后工作组组长:李海成员:综合办公室职责: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
16、后处理工作,包括: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说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中相关人员如发生变动,由变动后重新担任此岗位的人员担任,并对其相应的职责负责。2.3应急准备(1)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认真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应接受安全交底。(2)深基坑开挖区域应设置围栏,在醒目位置设置规范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晚间应设红灯,在工程险要处采取隔离防护措施设立专人警戒。(3)基坑顶面应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无可靠加固措施时,不在
17、基槽边土的自然坡度角内堆土或其他材料。(4)深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侧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5) 基坑采用排水法降低水位时,对降低水位区域的建(构)筑物可能产生沉降,应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第三章、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3.1危险源辩识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59-
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建质201434号)、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等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工程风险特征,进行风险源辩识。3.1.1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
19、,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3.1.2量化分值标准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见表3.1-1。表3.1-1 有关风险的L、E、C值的选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数值(E)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分数事
20、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10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10010人以上死亡6相当可能6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4039人死亡3不经常,但可能3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1512人死亡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2每月暴露一次7严重0.5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3重大,伤残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1轻伤、引人关注0.1实际上不可能3.1.3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表3.1-2 危险源等级划分分数值风险 等级危险程度分数值风险 等级危险程度 320极其危险, 立即停止作业20 -70可能危险, 需要注意160 - 320高度危险, 需要立即
21、整改 20稍有危险, 可被接受70 - 160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确定重大危险源根据作业条件危险评价的结果,D值大于160以上的确定为重大危险源。并且,对下列7种危险源存在的情况,可直接定为重大危险源,而不必进行定量计算: 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道路、重要市政管线的工程;邻近有重要保护性的建(构)筑物或水利设施等的工程;重大明挖或暗挖工程;需特殊设计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或新材料的工程;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标准要求的;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可靠有效控制措施的;3.1.4重大危险源辩识与评价结果通源路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危险源下表
22、序号施工工序主要风险风险等级造 成危 害相应安全技术措施3基坑开挖基坑纵向边坡失稳四级滑坡、基坑坍塌1、挖土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限时”的原则,严禁在一个工况条件下过量超挖,在未完成相应层的结构前严禁开挖下层土方。2、支撑安装与土方开挖做到紧密配合,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上层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安装下层支撑,施加预应力。3、土方挖至坑底时,严格控制其超挖量,局部超挖部分采用垫层混凝土进行回填,不许用基坑土回填,并及时施工砼垫层,封闭坑底。4车站施工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渗漏三级基坑坍塌1、在土方开挖前,须进行预降水施工,并观测坑外水位变化,以判断围护结构是否有明显漏水现象2、预降水时若发现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源路站 主体 结构 基坑 支护 开挖 专项 施工 应急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