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职称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docx





《双师型教师职称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师型教师职称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李梦卿 罗 莉关键词:双师型;职称;专业开展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男,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罗莉1984-,女,安徽巢湖人,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比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 2021) 22-0059-03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和输送单位,为国家现代化的建立事业培养了大批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但就职业教育开展的内部环境来说,“
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问题依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开展的瓶颈,而“双师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那么是摆在教师队伍建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对职教教师职称评定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及其对师资素质的相应要求,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已经迫在眉睫。一、我国职业教育职称评定制度的演变“职称一词,在我国最早被人们称为“学衔,从语义上可以理解为“职务的名称。1960年国务院颁发?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及提升方法的暂行规定?,职称及学衔和学术称号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职称的概念逐渐演变为包含“资格、“称号、“学衔、“职位等含义的
3、专用名词。但是,实际上职称并不等同于“职务,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职称,即学衔,只是专业技术或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或工作成就的等级称号和标志,不应及工资待遇挂钩,也不应有名额数量等的限制,而职务那么是指及工资待遇挂钩,有数额限制,并有着明确职责及义务的工作岗位。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场,在全国各高校试点职称改革,统一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不再实行“职称制,如1986年颁发了?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但由于人们习惯于使用“职称一词,便沿袭下来。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职称,其涵义实质上是指专业技术职务,是及工资待遇等有着直接关系,且有着名额限制的。改革开放以前,职业院校根本没有职称,
4、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职业院校职称的评定及改革才开场展开,经历了从1979年开场的“建立职称评审制度阶段和从1986年开场的“职称改革阶段。在第一阶段,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正式发出?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确定及提升教师职务名称的暂行规定?,将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定为副教授、讲师、教员、实习教员四级。1981年,在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技工学校教师职称问题的批复?的意见试行中,决定将生产实习课教师按照?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执行,定为工程师或技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称呼。在第二阶段,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对职位名称、职责、
5、评审及聘任方法作出了原那么规定。这一时期的改革在1989年底根本完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较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起步晚,又长期划归普通高等教育一类管辖,因此,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一直和普通高校执行同一标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场,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全国迅速铺开,特别是1986年,以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工作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开展。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广阔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但是由于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始于方案经济时代,现行的高校职称评定制度仍然遗留着方案经济时期的痕迹,例如各校职务评定标准不统一,指标分配现象严重,导致不
6、同学校、一样职称人员含金量却各不一样,甚至有较大差距。二、现行职业教育职称评定制度的陈弊职业教育及普通教育无论在师资要求上,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区别。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水平的以“双能力为内涵的“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要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立、管理、效劳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显然,让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及普通教育学校教师执行同一职称评定标准对职业院校教师有失公允,既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职业开展,也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实现,更不利于职业院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教特色
7、。第一,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安康开展。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双师型教师概念正是在以往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环境下提出的,旨在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纠正以往对师资队伍的评价偏重理论水平的不当做法,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正确定位,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但是人们虽然意识到了职业教育师资和普通教育师资的实际工作相异性,也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但是对其职称的评审标准却一样于普通教育教师,不仅模糊了实际工作中“双师型教师界定标准,也容易误导“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开展方向。普通高校教师职称
8、评审标准之一就是科研成果,主要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及其刊发期刊的等级。但目前职业院校师资普遍紧缺,每位教师根本上都承当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这无疑增加了职教师资的负担,迫使他们占用大量本该用来钻研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时间,去搞科研,难以形成自己的个性。有些教师在教学方面成绩突出,而学术研究水平有限,却囿于没有学术论文,或者论文数量不够,发表论文的刊物等级不高,最终不能评到相应职称,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不利于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实现,、职业教育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的究其根本还是要努力改变不适应职业教育要求、不适应培养行业企业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师队伍的现状,努力
9、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培养方式,对他们的培养不仅要有一定根本理论的要求,更要有实际生产经历的强化,教育教学工作要及时俱进,紧跟行业的开展。而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双师型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不断积累大量一线生产实践经历,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但是,现行不完善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价机制导致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重形式、轻实质,只满足“双师型教师建立的外表成就,片面追求职业资格证书、科研成果的数量。对“双师型教师和非“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区分不够,无视了对“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在观念和做法上产生双偏差,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师型 教师 职称 职教 专业 发展 保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