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doc
《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专业申报自评报告319.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申报重庆市重点专业自评报告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渝教职成20125号)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并对照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要求,认真进行了自评自查,认为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满足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的条件。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的、以培养中高级工和技师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施中专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目前实行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交职业教育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是重庆市财政全
2、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学校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成绩显著的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78亩,教师203人、在校学生4046人,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机电技术、模具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农村电气技术、客户信息服务(呼叫中心、金融数据处理方向)和计算机应用等十余个专业。主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3年制中专中级工和4年制高级工、高中或中职毕业起点3年制高级工、高中或中职毕业起点4年制预备技师层次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格局,现代制造业专业在渝西优势明显,具有示范作用,客户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全市领
3、先,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重庆职教基地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蓝领万人培养工程试点单位、永川区服务外包培养基地、重庆职教基地窗口学校。在办学上,坚定不移走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坚持培养社会急需的、行业科技进步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社会适应性好、认同度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符合现代国际化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坚持改革创新,在构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致力于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校的教学进入良性循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专家咨询(指导)委
4、员会的指导下,学校确定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于2000年在车工专业的基础上开办,是重庆市同类学校开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目前已有12年历史。学制及办学层次从当初的三年制中专、中级工发展到现在的四年制高级工和四年制预备技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二、发展定位作为“重庆职教基地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工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1.发展方向1)发展定位准确,符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应国
5、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数控高级技能人才缺乏。为适应重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定位在培养从事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工艺制定、编程、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上。2)具有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改革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正确地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等多方面关系,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3)对接产业,按需培养近年来,我校数控技术
6、应用专业紧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坚持每年市场调研,并围绕重庆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从2002年起,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开始从初中招收4年制高级工班,在2004年开始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4年制预备技师班。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不断完善专业内涵,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度发展为了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数控铣床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技术、数控编程技术等专业。2.专业规划及规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同时认真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科学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在十二年的建设中,措
7、施得力,取得了显著效果。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明确。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行业要求为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贯彻学校专业发展精神,明确建设目标。学校计划以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运用好“数控技术应用”这个专业平台,以此带动“机械制造”、“模具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发展,本专业发展的总目标为:近期成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专业,中期成为重庆市示范性专业,远期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
8、特点,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加大配套力度,使专业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专业规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我校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专业面最广、毕业生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目前,该专业已开办12年,有总计4000余人的9届毕业生。09年-11年的学历教育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12人、711人、601人,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为1502人。三、基础条件1.师资队伍(1)教师数量及结构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有包含18名外聘教师在内的专职教师76人,其中:其中专业课教师 48 人,占专任教师的 63.2 %;高
9、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23人,占专任教师的31%,中级以上职称55人,占专任教师的72.3%。其中,理论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实践指导教师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且有高级以上技能等级。双师素质教师42人,占专业课教师的87.5 %。按目前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校生1502人计算,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生师比为19.7:1。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实习教学中,每个班级配备2名实习指导教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曾在重庆市数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并到德国参加了专业培训,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本专业通过制订激励教师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了教学和科研骨干队伍、中青年教师梯队结构。本专业同
10、时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聘请企业一线的骨干力量充实到专业队伍,同时增大了“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增强了教师队伍实力。(2)外聘教师队伍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由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负责人和企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聘任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任教机制。邀请了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孔令孝,以及重庆新泰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的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获得者陈万才,来参与了校本教材的编写。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从企业聘请了包括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
11、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技术专家谢怀德在内的18名教师到学校任教,占专任教师的23.7%,其中10人为连续聘任2年以上的教师。(3)教师水平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实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中来,如资助和鼓励教师采用一体化、模块化等教学模式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灵活性。本专业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三年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共4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10余本;并且积极参加培训和进修,近三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最少参加校级及以上培训一次,
12、其中近20人参加国家级培训,1人到境外培训。教师能用所学新知识、新工艺、新成果充实、调整教学内容。2.实习实训近年来,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上不遗余力,一方面从实训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加大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1)实习实训制度建有教学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生产实习教学管理考核办法、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管理办法、学分制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实习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保证了学生能够独立操作设备。(2)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建有数控车工实训车间、机械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中心实训车间、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专业 申报 报告 3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