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汇总.doc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制造技术根底复习提纲 刘倩雯一 绪论1.零件毛坯成形方法材料成形工艺0贯穿流程质量不变工艺 :铸造,锻压,粉末冶金。材料去除工艺m0收敛流程质量增加工艺:连接及装配,电铸电镀加工,快速成形二第一章1机床的分类按应用范围通用性程度:通用机床加工范围广单件小批专门化机床工艺范围窄某类,几类某道特定工序专用机床工艺范围最窄某种某道特定工序,大批按工作精度:普通精度机床,精细机床,高精度机床按自动化程度:手动,机动,半自动,自动机床4.按重量及尺寸:仪表机床中型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10t30t,重型机床30t100t,超重型机床大于100t5.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的数目:单轴,多轴,单刀,多刀按加
2、工性质、刀具12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它机床。 2机床型号为防止混淆,通用特性代号已用的字母及“I、“O都不能作为构造特性代号。按其构造性能及使用范围每类:机床划分为10个组,每个组又划分为10个系分别用数字09表示。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的大小,用折算值主参数乘以折算系数表示。3.切削运动刀具及工件间的相对运动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功率最多的运动进给运动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合成运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加工外表待加工外表,过渡外表,已加工外表。4.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f,背吃刀量5.切削层参数:切削层
3、公称厚度 ,切削层公称宽度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6刀具材料具备的性能: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足够的热硬性,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7.常用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钨钴类硬质合金:精加工3,粗加工8 铸铁钨钛钴类硬质合金:精加工30,粗加工5钢8.9.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刀刃安装高度,刀柄安装偏斜的影响,横向进给的影响 ,纵向进给的影响 10.磨料即砂粒,是构成砂轮的主要成分适用范围氧化物系:棕刚玉碳素钢白刚玉高速钢碳化物系:黑碳化硅铸铁绿碳化硅硬质合金11.机床夹具的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的使用
4、范围,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平安12.夹具按使用机床分: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其它机床夹具13.夹具的组成:定位元件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 夹紧装置夹牢工件,保证工件正确位置不变 对刀及导向装置确定刀具及工件的相对位置 夹具体夹具的根底件 其他装置或元件分度装置、联接元件等 14.工件定位的方式:精度最高精度低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成批及大量生产.15工件的定位原理:六点定那么主要定位面3,导向定位面2,止推定位面1。欠定位: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限制,决不允许过定位:重复限制某一自由度,一般不允许:足够的精度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工艺性好:一面两孔,三面定位常用于箱型零
5、件三第二章:I 变形区剪切滑移,塑性变形 变形区切屑流出,受挤压,剧烈摩擦 变形区挤压、摩擦,金属回弹,产生残留应力带状切屑塑性材料高速,材料软挤裂切屑塑性材料节状切屑,低速单元切屑塑性材料粒状切屑,极低速,材料较硬崩碎切屑脆性材料外表粗糙度大3.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用量 4.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影响:1.对切削力的影响:背吃刀量影响大,进给量影响较大,切削速度无明显影响切削温度的影响:v 大,f 中, 小 4.常用的切削液: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极压切削油5.刀具磨损的形式:非正常破损:卷刃、裂纹、崩刀、破裂正常磨损:前刀面磨损 后刀面磨损 前后刀面同时磨损6.刀具磨
6、损原因 :磨料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相变磨损、氧化磨损7.刀具的磨钝标准规定允许磨损量的最大值8.刀具耐用度 T 新刃磨的刀具从开场切削至到达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9.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 影响程度: 大,f 中, 小 10.刀具耐用度允许的切削速度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刀具: m11. 12.13.砂轮磨损包括:磨耗磨损正常,磨粒磨损初期,脱落磨损急剧四第三章:工人在工作地对工件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三不变,一连续 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工序内容 定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正确位置装夹夹紧使工件正确位置不发生变化 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c. 工位工件处在机床不同位置下所完成的工序内容
7、,多工位加工提高生产率、保证相互位置精度 加工面和刀具不变条件下所完成的工艺过程连续进展的一样工步1个工步几把刀具或复合刀具加工复合工步e.走刀每进展一次切削为1次走刀2. 3. 毛坯种类的选择:铸件复杂件锻件强度高、形状简单4.定位基准的选择: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的基准尺寸 线的起点位置基准符号工艺基准工艺中用的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粗基准毛坯面不加工,未加工精基准已加工面5.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尽快切除余量如何获得高生产率半精加工阶段继续减少余量,为精加工作准备,次要面加工精加工阶段保证到达加工精度和外表粗糙度光整加工和超精细阶段降低外表粗糙度值6.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保
8、证加工质量 合理使用设备 便于安排热处理及时发现毛坯缺陷,保护精加工外表加工阶段划分针对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针对主要加工面7.工序集中工序少,每道工序内容多装夹次数少,位置精度高,设备数量少,工人少单件小批便于组织管理,大批量生产高效专用设备工装,多品种、中小批量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重型零件,现代生产由于优点较多工序分散工序多,内容少设备工装简单,调整方便,切削用量合理;设备多,工人多大批量生产自动线、流水线,精细零件8.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先基准后其它 先粗后精 先主后次、穿插进展先面后孔9.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预备热处理正火、退火粗加工前时效粗加工前、后调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最终热处理淬
9、火精加工前、磨削前渗碳淬火半精加工后渗氮尽量靠后外表处理电镀及氧化最后10.加工余量的概念:从加工外表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工序余量等于前后工序尺寸之差 加工总余量=毛坯尺寸及零件尺寸之差=毛坯余量11.单向入体原那么:被包容面根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基轴制包容面根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基孔制孔及孔平面间距离尺寸对称分布毛坯尺寸正负分布12.工序余量的变动范围=前后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13.影响最小加工余量的因素 :前工序外表粗糙度和外表缺陷层前工序的尺寸公差前工序的相互位置偏差a 本工序加工时的安装误差b 14.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分析计算法 查表修正法 经历估算法15.工序尺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技术 基础 期末 复习 提纲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