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区东翼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一采区东翼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采区东翼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4第一节 概述4一、巷道名称4二、位置及煤(岩)层4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效劳年限4四、巷道用途4五、掘进巷道根本参数4六、预计开、竣工时间4第二节 编写依据4一、设计说明书4二、地质说明书4三、其它5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5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5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5一、煤层情况见表5二、开采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5第三节 地质构造6第四节 水文地质8一、水文地质概况8二、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8三、工作面的涌水量8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8第一节 巷道布置8第二节 矿压观测9一、观察对象9二、观察内容9三、观测方法9第三节 支护设计10一、巷道断面
2、10二、支护参数设计10三、巷道支护12四、巷道工程质量标准15第四节 支护工艺15一、锚网支护15第四章 施工工艺18第一节 施工方法18一、施工方法18二、生产工艺流程18第二节 凿煤(岩)方式及装、运煤 (岩)方式19一、截割工具19二、掘进工艺19第三节 管线敷设及皮带铺设20一、管线敷设20二、皮带铺设标准20第四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21第五章 生产系统22第一节 通 风22一、通风方式22二、局扇安装位置22三、通风系统22四、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23第二节 压风系统25一、压风系统25二、据工作面设备配备情况25三、压风管路25第三节 综合防尘系统26一、防尘设施位置布置26第四节
3、防灭火系统26第五节 平安监控系统27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断电范围27二、平安监测系统及措施27三、监测线路28四、接地装置安设标准及要求29五、设备、设施平安质量标准及要求30第七节 供、排水系统31一、涌水量31二、排水系统32三、供水系统32第八节 运输系统32一、煤、矸运输方式32第九节 照明、通讯和信号32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第一节 劳动组织33一、劳动组织33第二节 循 环 作 业34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第七章 平安技术措施37第一节 “一通三防平安措施37一、通风管理措施37二、防尘管理措施38三、防火管理措施38第二节 顶板管理措施39第三节
4、防治水平安措施41一、技术要求41二、探水钻孔布置42三、探水平安技术措施46第四节 机电管理平安措施48一、机电管理48二、机电设备管理平安措施52三、电工操作平安技术措施52四、综掘机使用平安措施53五、综掘机使用有关规定54第五节 运输管理平安措施59一、胶带输送机运输措施59二、延长胶带输送机措施61三防爆装载机使用措施61第六节 其它平安措施63一、综掘设备维护及检修平安措施63二、锚杆钻机操作及锚杆安装平安措施65三、使用锚杆机钻眼平安措施65四、锚索安装平安措施67五、铺网平安技术措施68六、打地坪平安技术措施68七、防止瓦斯措施69八、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69九、局部通风机无方案
5、停风预案70十、防止冒顶措施70第八章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71第九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74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概述一、巷道名称一采区东翼回风巷。二、位置及煤(岩)层位于6#煤层的一采区,属一采区第五工作面的回风巷,全煤巷道。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效劳年限1、一采区东翼回风巷设计长度为3m。2、效劳年限:4年四、巷道用途用于工作面回风、辅助运输、行人等用途。五、掘进巷道根本参数1、一采区东翼回风巷巷道开口坐标:X=, Y=。2、煤层倾角:3-6,平均5,沿煤层底板掘进。六、预计开、竣工时间1、预计开工时间:2021年3月27日。2、预计竣工日期:2021年4月16日。3、总工期:20天。第
6、二节 编写依据一、设计说明书该掘进工作面编制依据以?碓臼沟煤矿设计?说明书及一采区掘工程平面布置图为依据。二、地质说明书该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以?碓臼沟煤矿地质勘探报告?为依据。三、其它?煤矿平安规程?、?煤矿操作规程?等。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掘进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水平名称+942工作面名称一采区东翼回风巷地面标高+1130.04+990井下标高+940+945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巷道掘进断面小,掘进对地面无任何影响井下位置及及四邻关系北边为一采区东翼进风巷、东边为6106工作面,南边为采空区,西边为6104回风顺槽。掘进长度m第二节 煤(岩
7、)层赋存特征一、 煤层情况见表 煤层厚度/m煤层构造复杂煤层倾角()365开采煤层6#煤种长焰煤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该工作面主采6#煤层,平均厚约14.30 m之间变化,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仍属较稳定煤层。煤层整体倾向东南高、西北低,倾角363。二、开采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情况岩石名称厚度(m)岩 石 特 征老 顶直接顶砂质泥岩295深灰-灰黑色,性脆。伪 顶直接底砂质泥岩145深灰-灰黑色,性脆。老 底3、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1)、瓦斯:煤层所含瓦斯成份都是以氮气为主,二氧化碳微量,属二氧化碳氮气带,为低瓦斯矿井。2)、煤尘根据?碓臼沟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提
8、供,煤尘具有爆炸性。3)、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碓臼沟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提供,本区煤的自燃倾向性属于很易自燃。4)、地温根据邻区钻孔测温资料分析计算,区内地温梯度小于3/100m,属地温正常区,无地热危害。附图1:综合柱状图第三节 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其对掘进的影响: 无二、褶曲情况及其对掘进的影响: 无三、其他因素的影响(陷落柱等):无附1:综合柱状图第四节 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准格尔煤田是一个区域性水文地质单斜储水构造单元,本区位于准格尔煤田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东南角。本区气候枯燥,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无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区内居民点分散,饮用水多为旱井储存雨水或取于沟谷渗出之
9、水。区内植被稀少,地形起伏不平,第四系黄土层(Q3m)广泛分布,由于强烈的向源侵蚀作用,至使区内冲沟为发育,多呈树枝状分布。基岩那么出露于地形切割较深的沟谷之中,沟谷均为季节性溪流,旱季干涸无水,只有在雨季后会形成短暂的溪流,也是排泄本区地表水的主要通道。黄河由北而南流经本区东侧外缘。(根据碓臼沟煤矿生产勘探报告)二、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全区地面沟谷纵横,为季节性河流,工作面东边相邻原碓臼沟采空区,应加强对水文地质的观察,加强前探工作,查清采空区内的水量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展放水、疏水、排水。工作面掘进时在巷道低洼处必须设临时水仓配备必要的排水设备及配套排水管路,
10、以防采空区积水通过采空区裂隙进入掘进工作面,造成透水事故。三、工作面的涌水量据巷道掘进期间显露情况,该工作面涌水量较小,仅局部地段顶板出现少量淋水,工作面涌水量预计约m3/hm3/h。如掘进工作面因停产、检修等因素导致工作面内出现水流积聚,可临时在工作面掏挖小水窝,并增设潜水泵进展排水。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1、巷道位置:一采区东翼回风巷布置在碓臼沟煤矿6#煤层一采区。2、巷道方位角:方位角为1173512。3、布置方式:矩形巷道,掘进宽m,掘进高3.2m,正常情况下沿煤层底板掘进,混凝土地坪厚度200mm,水沟规格:250200mm,4、严格按中线施工。附图2:一采区东翼
11、回风巷平面布置图第二节 矿压观测一、观察对象:一采区东翼回风巷。二、观察内容:安装顶板观测仪,通过对读取数据进展分析,确定顶、底板移近量。三、观测方法1、在巷道掘进过程中为确保平安,坚持进展矿压观察,布置测点或安设矿压仪器观察顶板离层情况,顶板下沉及锚杆受力情况。2、矿压观测点在掘进开口巷道顶板中心处,布置一个顶板离层观测仪,仪器侧吊挂一块牌板,以后50m如此布置一个顶板离层观测仪。3、顶板观测仪安装好后,立即读取并记录初始读数。4、顶板离层在线观测仪安装后,前一周应每天每班进展读取并记录,等读数变化微小,顶板稳定后,读数周期方可拉大为每七天一次。5、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顶板离层在线观测仪,施工
12、时,防止碰撞,以免影响读数精度,如影响顶板离层在线观测仪,必须及时读数并记录。6、矿压观测发现顶板有压力显现,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及时汇报有关部门,要积极调整支护参数或采取加强支护措施。7、矿压顶板离层在线观察仪及测点要保护好,不得随意损坏,矿压观测由专人负责将每次观察记录,报于矿调度室。四、数据处理:我们采取边施工、边观测,及时对观测的数据加以分析、判断,并把观测的结果反响到设计和施工中去,从而不断修改设计、补充措施、指导施工。第三节 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设计断面形状为矩形断面,支护形式为顶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帮部不支护;巷道掘进宽度掘进高度=m,掘进断面积m2;净宽净高=m,净断面积m2。
13、附图3:巷道断面图二、支护参数设计一)、采用计算法校核支护参数顶锚杆通过悬吊组合梁作用,到达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1)、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式中:L-锚杆总长,m;H-冒落拱高,m;K-平安系数,一般取K=2;L1-锚杆锚入岩层内深度(顶锚杆取m),m;L2-锚杆外露长(托板厚度螺母厚度+0.020.05m),m;其中:H=B/2f=/2=m式中:B巷道掘进宽度, B=m;f岩石巩固性系数,砂岩取3.2;那么:L=2+0.07=m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顶锚杆长L=2.0mm,所选锚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2)、按锚杆所能悬吊的重量校核锚杆的间排距: 设计计算时令排、间距均为a,那么
14、:=70(2)=m式中:a锚杆间排距,m;Q锚杆设计锚固力,70KN/根;H冒落拱高,取m;r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19.992 KN/ m3;K平安系数,一般取K=2;m ,所选排、间距能满足设计要求。3)、锚杆的锚固力计算Q杆dd杆=225=57 KN锚杆设计锚固力取70KN,70KN57 KN式中:Q杆锚杆锚固力,KN;d杆锚杆直径,m;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MPa。通过以上计算,选用182000mm的螺纹钢锚杆,锚杆间距1200mm、排距1200mm符合要求。二)、锚索加强支护1、确定锚索长度L=La+Lb+Lc+Ld式中 L锚索总长度,m;La锚索深入到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Lb需
15、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取2m;Lc上托盘及锚具的厚度,取;Ld需要外露的张拉长度,取m;按GBJ861985要求,锚索锚固长度La按下式确定:LaKd1fa/4fc210=式中:K平安系数,取K=2;d1锚索钢绞线直径,取;fa钢绞线抗拉强度,N/mm2(2);fc锚索及锚固剂的粘合强度,取10N/mm2;取La=m,那么L+=4.30 m设计取锚索长度为m。2、锚索倾角:锚索垂直巷道顶板安装。3、锚索间排距确实定L=nF2/BHY-(2F1sin/L1) =2230/5.2225-(270sin75/1)=460/260-135.23=m式中:L-锚索排距,m;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5.2
16、m;H-巷道冒落高度,按严重冒落高度,取2m;Y-岩体容重,取25KN/m;L1-;F1-锚杆锚固力,取70KN;F2-单根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取230KN;-角锚杆及巷道顶板的夹角,75;n-锚索排数,取2m;通过上述计算,巷道排距取3m,符合理论计算要求。所以施工锚索材料为15.24钢绞线,长度m时完全可以到达要求。三、巷道支护1、临时支护形式、工艺、工序1)、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前探梁由3根60mm、长不小于5m的钢管组成,每根前探梁分别用三道吊环(吊环由80mm钢管或其它强度不小于80mm钢管的材料焊接18mm螺母而成)固定在紧靠工作面的三根锚杆上,前探梁上用长宽厚=350020030m
17、m的木板梁刹顶,木板梁两端伸出前探梁不小于200mm。吊环每移动一次,都要检查其有无裂纹、开焊或变形,不合格的必须立即更换。附:临时支护平面附图4:临时支护平面图(截割前)附图5:临时支护平面图(截割后)附图6:临时支护剖面图2)、施工顺序:平安检查 掘进机割煤 装煤 运煤 平安检查、进展敲帮问顶 架设前探梁 打锚杆 检查工程质量。3)、掘进机割出2.4m后,使截割头落地,闭锁截割部电机,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开关和电控箱的隔离开关。用不小于2.9m长的长柄工具处理干净顶帮的活煤,并进展敲帮问顶,确保无问题后,人员在永久支护下,在紧靠工作面三根锚杆上挂好吊环,施工人员及时前移前探梁。前探梁及时用木
18、板梁刹顶,板梁及前探梁用木楔背紧,穿前探梁时,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及煤帮,顶板维护好后,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将掘进机退出迎头外5米,闭锁截割部电机,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开关和电控箱上的隔离开关,由外向里打锚杆。4)、上前探梁时,不少于三人,一人观察顶板并协调支护,两人窜前探梁。前探梁移动到工作面后,在最后一个环的上面用木楔背紧。5)、加强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顿作业,撤出工作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方可继续施工。6)、打锚杆时必须由外向里、由中间向两边。2、永久支护锚网+锚索+混凝土地坪。1)、锚杆:巷道顶部采用182000mm级左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
19、排距12001200mm。每排6根。锚杆外露长度3050mm,托盘紧贴岩面。托盘:锚杆托盘规格为长宽厚=1801508mm蝶形托盘。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扭矩力不小于100Nm。2)、网片:采用27003000mm金属网。3、锚索:选用6300mm钢绞线顶板每排施工2根锚索加槽钢矿用14#槽钢长600mm,锚索间距2000mm,排距3000mm。锚索托盘规格为808010mm。4)、锚固剂:锚杆采用k2360树脂锚固剂1卷,锚索为k2360树脂锚固剂3卷。锚索极限承载能力应在230KN以上,张拉力为160KN。5)、锚网支护紧跟工作面,工作面最大空顶距离为m,最小距离为0.3m;顶锚杆紧跟
20、工作面,锚索距距工作面不大于30m。6)、铺联网要求:顶网长边平行巷道中线铺设, 两片顶网横向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纵向搭接必须从本网片上拆取一整根长网丝(不得剪断),然后将两片网用编织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并拉直铺平。帮网顺巷铺设,帮网及帮网纵向网搭接同顶网一样,帮网及顶网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金属网使用双股16#铁丝双边扭接,扭结数不少于3圈,两孔一连。3、特殊支护1)、开口段采用锚索加强支护,锚索间距为1000mm,如遇到顶板破碎增加锚索数量,以加强对开口处顶板的控制。2)、掘进过程中如顶板不稳定、离层、局部破碎段可根据现场情况缩小间排距以及采取其他有效的支护方式加强支护,同时改变掘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区 回风 掘进 作业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