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附2单元知识点.docx
《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附2单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附2单元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3课。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 的历史上,有过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在教科 书中,列举了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代表人物和学说的主要观点。“地心说” 以托勒密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地球是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及其他天 体都是绕着地球在转。“日心说”是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认为太 阳是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自转,自转一周24 小时。当然,每一种学说在历史上都有其产生、开展、修正、革新的过程,教科 书罗列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一方面希望学生能比照分析,了解地
2、球与太阳的相对 运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的进步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地球与太阳 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 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及严谨的逻辑推导过程,是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在科普读物中了解过“地心说”和“日心说“,对 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有所了解的,比方:“地心说”是以地球为中心,太阳 绕着地球转;“日心说”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且绝大多数学生 会支持“日心说”,但是学生对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以及观点的
3、推理过程了解并 不多。尤其是后来的科学家基于“日心说”的理论模型,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与 实验,得到的佐证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 表性的学说。2 .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3 .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科学探究目标制作圭面刻度在圭面上立表制作圭面刻度在圭面上立表太阳高度的变化手电筒模拟太阳季节正午影子春/豪 ,影子适中*夏 /L -影子最短 /秋/与* 影子适中冬/与* - 一影子最长6 .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的变化规律(1)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2)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长。
4、(3)从夏至到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长。(4)从冬至到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短。(5)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二(6)在连续测量到两次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或最长之间的时间是一年7 .昼夜长短的变化(1)同一地方,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时夜最长、昼最短, 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2)同一地方,从夏至到冬至,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从冬至到夏至,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8 .太阳高度角(太阳仰角):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1)公转是指一个天体围绕另一个天体转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
5、向东。(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二1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丕会改变,始终指向北极星。2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 每年七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3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4 .四季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1) “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 点是错误的。(2)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北半球的夏季。(3)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而同一时间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一个定值。6.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模拟 塑料小球塑料小球上的线模拟 塑料小球塑料小球上的线盘地球公转的轨道
6、地球 ,赤道(1)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2)小球的轴(地轴)所指的方向要始终不变。第6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 .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 四季变化。2 .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1)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2)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3)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 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方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7、。(2)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方刺猬、蛇、蛙、熊等。(3) 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吐,比方枫树、杨树等。(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 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方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 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2)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方刺猬、蛇、 蛙、熊等。(3) 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吐,比方枫树、杨树等。1 .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 关信息。2 .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形成自己最终的观 点。科学态度目标1 .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2 .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3 .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开展的动力。2 .知道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地球的运动状态,了解“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并利用它指导模拟实验,最终成形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难点:认识“日心说”的科学性的证据,理解两种学说的推理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阅读资料、手电筒、地球模型、记录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一套、班级大记录表一份。【教学
9、过程】一、聚焦1 .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 它们的本质不同是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的不同,只有明确地球的运动状态, 才能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2 .过渡。谈话:关于地球的运动状态,历史上有过两种非常经典的学说,让我们走进 历史,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设计意图:我们无法到太空去直接观察,所以直截了当地让学生通过阅读史 料获取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信息。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也是科学 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二、探索活动一:阅读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1 .明确活动要求。方法:比照阅读两种学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要求:一边阅读一边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2.3 人类 认识 地球 运动 历史 教学 设计 单元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