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训练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及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执策而临之 5一食或尽粟一石 6是马也 7骈死于槽枥之间 8才美不外见 2、翻译以下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
2、或尽粟一石。2且欲及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造成千里马“欲及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
3、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提醒了问题的实质。5、对?马说?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该文托物寓意,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才之人。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骈死的不幸遭遇,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6、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7、文章借有关伯乐及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作“,而以伯乐喻指,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8、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
4、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文章提醒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0、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虽有嘉肴 2虽有至道 3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缺乏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强也 7教学相长也 8学学半 11、翻译以下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3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
5、学相长也。5?兑命?曰:“学学半。12、选文集中论述了及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13、以下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虽有嘉肴?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继而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并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B.?虽有嘉肴?一文论述的观点及陶行知说的“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的意思相似。C. ?虽有嘉肴?节选自 ?学记?。?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汉代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D.本文出自四书中的?礼记?,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的教育、教学活动论著。文中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
6、观点看仍值得重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及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4、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天下为公 2选贤及能 3讲信修睦 4故人不独亲其亲 5男有分 6货恶其弃于地也 7是故谋闭而不兴 8是谓大同 15、翻译以下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及能,讲信修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6
7、、以下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大道之行也?一文的主旨是说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B.?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为人民多做好事。C.孔子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但文中理想社会在当时社会生产的根底上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D.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及?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很相似,都是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17、文中描述“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根据提示用文中的语句填空人人都能受到了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庄子及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及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
8、游沉着,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8、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是鱼之乐也 2子非鱼 3固不知子矣 4请循其本 19、翻译以下句子。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0、以下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庄子及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虽然惠子及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看,他们对事物的思维
9、方法及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B.庄子坚持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C.文中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比照,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D.本文表达庄子对外界的认识持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的作用,具有艺术家风貌,而惠子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反映逻辑家的个性。文言文复习训练答案1、通“饲,喂。 2用马鞭驱赶。 3 通晓。4面对。5有时。6这。7一同。8通“现,表现。2、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担粮食。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不按正确的方法鞭策它,喂养又缺乏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0、4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懂得辨识千里马。3、D 4、A 5、B6、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7、食马者,千里马,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8、直接原因: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提醒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9、1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2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3我要做到心平气和,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言之成理即可10、1美好的。2 最好的道理。 3好处。4因此。5困惑。6勉励。7促进。8通“敩,教诲。11、1虽然有美
11、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缺乏,教了别人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3知道缺乏,然后就会自我反省;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4所以说:教学及学习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5?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12、教 学 教及学互相促进13、D14、1是。2通“举,选举。3培养。4以为亲。5职分,职守。6憎恶。7因此。8是。15、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事人们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做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3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单独享用。4因此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16、B1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8、1这。2不是。3固然。4遵循。19、1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2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3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20、A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