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综述【耳鼻咽喉科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喉科综述【耳鼻咽喉科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咽喉科猫述古人谓:“人之一身,百症皆可致危,独咽喉之症,为危中 之危,不烦黍间毙可位俟,虽近良医之门,旋发旋治,犹恨晚矣。” 所以,古人保护咽喉,像保护其它器官一样,尤为重视。咽喉, 位居方寸之地,是生命活动中的一个要冲,既是饮食气息出入之 门户,又是贼邪入内之关。假设是咽喉失和,以致诸病丛生,危害 极大。咽喉疾病多属急性热病范畴,起病急,开展迅速,故有“走 马观喉风” 一说。临床诊治,生死易如反掌,成败决于顷刻,不 可不慎!中医咽喉的概念与西医的咽喉定义不同。现代医学认为,咽 是个上宽下窄的腔隙,是连接口腔到食管,鼻腔到喉腔的共同通 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相交叉的局部。以软腭和会厌上缘为界限,
2、 可分为口咽、鼻咽、喉咽三局部。口咽是位于软腭平面以下和会 厌上缘平面以上的咽腔,鼻咽是位于中颅窝的底部,鼻腔后方及 软腭之上,喉咽的上界为会厌上缘平面,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平 面。但在临床上一般所说的咽部,单指口咽部,而喉部是指喉咽 部。中医认为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上连口腔, 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的要冲。咽位置在后,接于食道,直贯 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连于气道,通于肺脏,为肺之系。古 代医家对于咽喉各局部功用的论述有很多,如“咽喉者,水谷之 道,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另外,还有关于悬壅垂、 会厌、及顺赖等的论述,顽颖即鼻咽部。另外,古人对咽喉的大 小、长度、重量也有一
3、定的认识,如:“咽喉并行,均长一尺六 寸,咽重六两,喉凡七节,重十二两。”虽不十分准确,但与现 代解剖学上所记载的基本接近。历代医家对咽喉的定义很不明 确,有的以咽包括了现今的口咽与喉咽,有的把咽、喉统称为喉, 但在给疾病的命名上,多用“喉”概括咽喉和喉咙这两个喉的意 思,所以,在以后所学的各篇中,可以发现,病名中没有“咽” 这个名词。一、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一)与脏腑的关系(二)、外治法咽喉病发病迅速,易出危候,故内外治法宜配合运用,外治 法能使药物直接迅速的作用于局部。1、吹药:使药物直接吹于咽喉部。2、含咽:长时间浸润。3、含漱:清洁局部。4、蒸气吸入:加热与不加热二种。5、探吐:少用
4、。6、烟熏:用于牙关紧闭的实证。7、刺破排脓:对于成脓的喉痈,用三棱针,在脓肿最高处, 轻轻破开排脓,注意不要过深,以免伤及肌肉。8、敷烙法:用药物贴于面颊,颈的患部,或循经取穴,以 达治疗目的。98-9咽喉虽居方寸之地,却位在五脏之上,内连脏腑,为饮食气 息出入之门户,后天营养精微传输之通道,故与脏腑关系密切。 咽喉发病,每多伴有脏腑之证候,同样,五脏六腑之病变,也多 引起咽喉为患。它们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根据 文献记载和临床体会,咽喉与肺、脾、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 切。*肺主气,上接于喉,开窍于鼻,三者密切协调,共同维持人体 正常的呼吸活动。肺主呼吸之功,取决于喉关的通畅与
5、否,通畅 那么和,失畅那么病。而喉咙的正常发音,又有赖于肺气的清宣,二 者互相依赖。假设喉关失畅,那么气息出入受阻,必然影响肺之正常 功能,而出现咳喘,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假设肺气虚弱或肺经 热盛等原因,又能影响咽喉的功能,出现声音嘶哑、疼痛等病症, 故前人把二者的关系归纳为“咽喉为声音之器,肺为声音之户”。*胃咽为饮食出入之道,归胃所主,胃为纳食之腑,咽为纳食之关, 关系密切,重楼玉钥云:“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 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说明胃之受纳,必赖咽关之通畅,假设 咽喉失和,必会影响胃的正常受纳,出现饥饿而不能食的局面, 同样,因胃功能失常累及咽喉者也很多,如胃热炽盛,上灼咽
6、喉, 而致咽喉红肿疼痛等,临床上所见的咽喉病症,多因胃热引起。*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为湿土,胃为燥土,为仓縻之官,后 天之本。正因为脾胃之间的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出一入,相 辅相成,才能发生受纳水谷,摄取精微,益气生血,滋养脏腑百 脉的作用。咽喉也不例外。胃纳脾运,必须先由咽而入,而咽 的滋养又必须依赖于脾胃的腐熟水谷和输布精微。在临床上, 脾胃的病理变化容易引起咽喉失和,出现一系列病症,以实热证 为多,也有因脾虚生湿引起的,故诸病源候论说:“喉咙者, 脾胃之候也” 一说。*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 藏之。”肾脏一方面储藏五脏六腑之精气,一方面又应五脏六腑的需要将精
7、气输出,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肾脏功能正常, 咽喉得到濡养而健旺,就不易为邪毒侵犯或滞留,假设肾精气亏损, 或为肾阴虚,虚火上炎;或为肾阳虚,虚阳上越,都可伤及咽喉 而为病。*肝足厥阴曙,循咽喉之后上入顽颠,肝之经气直达咽喉,故临 床上,常见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上迫咽喉,或肝郁化火,气血 凝滞于咽喉。(二)、与经络的关系咽喉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 和足太阳膀胱经间接通于咽喉外,其余经脉直接通达。另外,任 冲二脉也循喉咙,络于口唇。二、咽喉病的病因病理概述上一节讲讨论咽喉之常,以说明生理之功用,本章论述咽喉 之变,以区分病理之因。咽喉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肺、胃、脾、
8、肾等功能失常,外因多为风、热、湿、疫等邪乘机侵犯,产生不 同的症候,其表现多为因火热上炎引起,故有“咽喉诸病皆属于 火”之说。火有虚实的不同。下面简述一下。1、邪毒侵袭: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又是外邪入侵之路,邪 上连咽喉,外合皮毛,邪假设从皮毛而入,必内应于肺,也循经上 客咽喉。外邪为患,多为风邪为先导,经云:“风者,百病之始 也。”风邪伤人,每多兼挟。在咽喉病中,常见的有挟热和挟寒 及挟疫病之邪三种类型,尤以风热为多。风热邪毒侵犯咽喉,内 犯于肺,肺失清肃,热邪循经上犯咽喉,阻滞脉络,出现咽喉红 肿疼痛,声音嘶哑等症。假设风寒犯肺,肺失宣降,邪结聚于咽, 以致于喉窍不利,出现咽喉淡红、微肿,微
9、疼,声嘶等证。因风 邪挟疫病之邪而病的比拟少见,如白喉等病。毒自口鼻、咽喉而入,内传肺胃,邪热蕴蒸,复客咽喉;又因肺2、脾胃热盛:脾胃蕴热的原因有二:一为饮食不节,过食辛热 炙搏之物,或因吸烟饮酒过度,或饮食过饱,积滞化热,以致热 蕴脾胃;另一原因,因邪热壅盛,由表及里,由肺及胃,而致脾 胃热盛,故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剧烈,并出现胃腑热盛的证候,如 高热,头胀痛,腹胀,痰声漉漉,大便秘结,舌红绛,脉洪数等证。假设火毒壅盛,造成气滞血瘀,局部肿胀,灼伤肌膜,腐肉为 脓而成痈肿之症。3、肺脏虚损:分为肺阴缺乏和肺气虚损两种。因素体虚弱,或 久病迁延,或高烧、或用嗓过度,或治疗不当,过用苦寒等原因, 引
10、起肺阴缺乏,阴津乏竭,无以上承,咽喉失养,而出现咽喉部 病症,又肺为娇脏,喜润恶燥,阴虚那么内热易生,虚热复灼伤肺 阴,以致肺愈虚的恶性循环,终成阴虚肺燥之证。表现为咽喉干痒,午后加重,讲话乏力,不能持久,或声嘶。肺气虚损,那么气 化功能失常,咽喉失于精气的输布,影响正常的功用,易受外邪 气短懒言,自汗,乏力等气虚体征。侵袭,也易为邪毒滞可见咽喉淡红,咽部不适,讲话音低,4、肾脏亏损:因素体肾阴缺乏,或久病不愈,日久归肾而导 致肾脏亏损,或温热病后期,热灼阴液,阴液缺乏,或房劳不节、 熬夜等原因造成,肾之阴津缺乏,无以上注咽喉,咽喉失养而失 去冲和之性,使抗病能力减弱,而易受外邪侵袭;另一方面
11、,肾 阴亏虚,水不制火,相火无制,虚火上炎,客于咽喉,出现咽喉 微红微肿,异物感,或伴声嘶,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盗 汗等证。5、肝气郁结:假设因为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条达之职,而致 气滞痰凝,壅滞咽喉,出现咽中似有异物梗塞之状,如梅核气。 假设肝郁而化火,火热上炎,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咽部溃烂等证, 假设久郁,阻滞气血经络,或挟痰热之邪,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 成肿瘤,如声带小结或喉癌。三、咽喉病的辩证要点咽喉病的辩证,与其它各科一样,要运用望、闻、问、切四 诊合参,诊察疾病,全面系统的掌握病情,树立整体观念,将全 身和局部证候结合起来,运用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和气血津液辩 证的综合辩证方法进行
12、。本章只论述几个主要病症。(一)、辩红肿疼痛1、病初起:首辨寒热。咽喉粘膜充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 为风热外侵之证。假设充血不明显,轻度肿胀,咽喉微痛,为风寒 束表之证。3、咽喉微痛已久,时轻时重,咽喉微红肿,朝轻暮重,多为肺 肾阴虚,阴液缺乏,虚火上炎于咽喉的阴虚火旺证,如有咽喉王 a,咳嗽,讲话久那么乏力,多为肺津耗伤,阴虚肺燥之证。2、咽喉疼痛剧烈,不敢吞咽,且发病迅速,证见咽喉部粘膜深 红色充血,悬雍垂、腭弓、侧索弥漫性充血水肿,多为肺胃热盛, 火热上攻咽喉的实热证。4、疼痛于午后较重,多为阴虚火旺之症,如于午前较重,多为 阳虚气虚之证。5、如粘膜水肿日久,色淡,无明显充血,多为痰湿
13、阻滞引 起。如肿胀色暗红,多属气血瘀滞。总之,要辨红、肿、痛三者的关系,虚证的三症均不明显,风热表证较重,里热证最重。(二)辨腐烂1、咽喉疮面腐烂,以分散浅表者热毒较轻,成片或凹陷者热毒 壅盛。腐烂外表的伪膜,以松厚而易于拭去者为轻,不易剥去者 为重。2、腐烂初起,分散表浅,周围色红,多为风热邪毒侵犯,肺经 热盛,腐烂肌膜,热毒尚未深入。3、腐烂成大片,或腐烂洼陷,周围红肿,疼痛剧烈,是脾胃热 毒壅盛,火毒蒸灼肌膜的实热证。4、腐烂浅表分散,周围粘膜无明显充血,不痛或饮食刺激时疼 痛,反复发作,多属心脾火旺,虚火上炎之证,(口疮)假设腐烂 洼陷,外表污秽,久不愈合者,多为肾阳亏损,或气血缺乏,
14、邪 毒内陷之证。5、腐烂日久,凹凸不平,边缘参差不齐,咽干痒咳,是肺肾阴 虚,肺燥津亏的喉癣。(三)、辨脓液 主辨成脓与否及脓液的性质1、首先分清是否成脓。假设咽喉部粘膜充血明显,呈鲜红色 或深红色,咽喉刺痛,局部肿胀高突,界限明显,按之坚硬者, 为正在酿脓;按柔软,凹陷,有波动感者,多已成脓;假设其色浅 淡,肿胀不明显,边界不清,疼痛不甚者,多为无脓之象。2、脓液稠黄而无恶臭者,属实热,预后较好,假设稠黄且量多,多为湿热之证。3、脓液清稀者,多属正不胜邪的虚证,假设脓稀色污浊有腥臭,久不愈合者,为脾虚邪毒内陷之证,预后较差;假设清稀而量 多,反复发作,为脾虚湿盛。(四)、辨声音 必须结合咽喉
15、部的局部检查。1、声嘶初起,咽部粘膜及声带红肿,多为风热,假设淡红或 不红为风寒之证。(急喉喑)2、语言不清,说话含糊,新病并伴有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困 难者多为火热邪毒壅盛,日久那么多考虑咽喉部肿瘤。(急喉风、 喉痈、喉癌)3、音哑声嘶日久,咽干不喜饮,干咳,多为肺肾阴虚,阴精亏损,虚火上炎之证。(慢喉喑)4、语音卑微,但不嘶哑,气短乏力,咽喉色淡,声带闭合欠佳, 多为肺脾气虚之症。(慢喉喑)5、咽喉红肿,语言难出,呼吸气粗,为热毒壅盛,痰涎阻塞气 道的危重之证。(喉风)6、妊娠后期,出现声嘶,为子喑。7、突然失音,或讲话“嘘嘘”,不闻语音,哭笑声如常, 咳嗽正常,咽无红肿疼痛,多为七情所伤
16、,肝气郁结,气机不调, 脉络痹阻之证。(五)、辩气味 从异常气味,诊辨咽喉病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1、疑通,有臭气,多为胃腑实热。2、虚证咽喉病,多无臭气,假设有也轻微,如口腔溃疡长期 不愈。3、久病而口臭明显者,多因病久,肺肾亏耗,邪毒损伤耻 膜或肿瘤溃烂的重证。(六)、辨欣痒梗阻,即咽部的感觉干、欣、痒是咽喉病的常见病症,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风 热,肺热,虚证多为阴虚。 咽干欣灼热明显,检查见咽喉粘膜红肿肺经热盛,伤 津之实证干欣而坐,疼痛不明显,为风热外侵,肺经有热之实证。 咽干而不欣,只是咽干,咽部潮红,微痛不适,为阴液不 足之虚证。 咽干而欣,或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为余热未清的虚证
17、。 咽干而痒,咳嗽无痰,咽喉暗红,阴虚内热,阴津亏耗, 发生阴虚肺燥之证。咽干而不喜饮阳虚气虚引起。咽干欲饮但饮不多,饮不解渴阴虚之证。 咽干喜饮邪热伤津。 梗阻感一伴吞咽不利,咽喉轻度红肿疼痛,为咽喉病初起肺胃热盛。起肺胃热盛。11局部高突,吞咽难下,为毒灼肌膜,腐肉为脓。吞咽如常,鸥,痰不易咳出,咽喉淡红,为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似有物,咯吐不出,不碍饮食,情绪波动时加 重,检查见咽喉无异常,为肝气郁结,气痰交 鼠之症。一一饮食难下,检查见肿物,为痰浊结聚,气血凝 结引起的肿瘤。(七)、辨危候如呼吸困难,只出不入;汤水难下;脓色臭秽,污秽者;目 腹密布,腐烂较深;全身见神志不清,高热寒战,
18、牙关紧闭,迁 出如豆,地鸣漉漉,夏翼扇动,旦唇青紫等。四、咽喉病的治疗概要咽喉病内服药的治疗原那么很多,根据病证的性质和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归纳如下。(一)、内治法1、疏风清热:咽喉病初起,外邪侵犯,邪在肌表,尚未传 里,多用此法那么。外邪侵犯有风热、风寒的不同,故亦有不同的 治疗原那么。风热邪毒侵犯,肺经有热,证见咽喉红肿疼痛,灼热 感,兼有发热恶风,头痛,咳嗽,脉浮数等,宜用辛凉解表法, 方剂如疏风清热汤,银翘散,以疏风清热,使邪从表解。药物如 蝉衣,薄荷,桑叶,杭菊,牛芽子,连翘,蔓荆子等。假设为风寒 之邪侵袭,邪束肺卫,症见咽喉淡红,微肿或不肿,微痛,哽哽 不利,兼发热恶寒,头
19、痛,无汗,肢体酸痛,脉浮缓等,治宜辛温解表,方如六味汤,桂枝汤加葛根,羌活以疏散风寒,透表散 邪,药如荆芥,紫苏,羌活,桂枝,葱白等。2、清热解毒:用于邪热壅盛,由表及里,或肺胃热盛,热困于内,上攻咽喉的病证。症见咽喉红肿疼痛较剧,高热头痛, 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方剂如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以清热解毒,泻火消肿,药如黄苓,黄连,黄柏,桅子,玄参, 如咳嗽有痰,可用射干,鱼腥草以化痰。另外,应根据热毒壅盛 的程度而灵活运用。假设病初起,邪尚在表,但热毒壅盛,应配合 辛凉解表法,如高热不退,烦躁,神昏澹语,舌质红绛,为热入 营血,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可用犀角地黄汤,药如水牛角, 丹皮,
20、生地,红花,紫草等。凡热毒壅盛,患部肿痛必剧,热毒 减轻,那么红肿疼痛随之减轻。故清热解毒又为消肿止痛的一种方 法。苦参,连翘,紫花地丁等。假设有腐膜,可加马勃,白薮以除腐;3、利膈通便:本法主要是攻下肠胃积滞,荡涤实热,使困 结于里的实热,随泻下而清。故常用于胃腑热盛,热邪内困,咽 喉红肿疼痛较剧,身壮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之病症。“咽喉诸症皆属于火”,火有虚实之分,本法多用于实证的咽喉 病,对于病初起者,假设热毒壅盛,上灼于咽喉,虽有表证,亦可 用此法,将上炎之热从下而泻,所谓“釜底抽薪”法。咽喉病所 用的泻下法有攻下法和润下法。体质壮实,胃肠积热,壅盛于里, 大便秘结,火热上冲,宜
21、用攻下法。方如大承气汤,药如大黄, 芒硝,番泻叶等;假设体质素虚,热邪内困,宜用润下法。方如麻 子仁,郁李仁等。4、散瘀排脓:主要用活血散瘀,托里排脓的药物,对酿脓 成痈者,促其溃散。对于已成脓者,促其穿破排脓,因而常用于 热毒壅盛,气血瘀滞,肌膜灼腐引起的喉痈。对于正在酿脓成痈 的,宜配合清热解毒药,活血散瘀,清热消散,用五味消毒饮加 川苜、丹参、泽兰;对已成脓的,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排脓,消 肿散结,方剂如仙方活命饮,药如山甲、皂刺,白芷、归尾、白 薮、青皮、丹参、红花、桔梗等;溃破后脓未清的,宜配合清热 利湿药;溃后流脓久不愈合的,一方面要减少排脓药,另一方面 要配合补益气血药,如托里消毒
22、散。5、滋阴养液:用滋养阴液的药物,养肾阴润肺津,以隆上 炎咽喉的虚火。对于肾阴虚,虚火上炎,症见咽喉淡红,微痛微 肿,晨轻暮重,讲话时觉疼涩,或兼腰酸耳鸣,怔忡等阴虚之证, 宜滋养肾阴,潜降虚火,方如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药如女 贞子、旱莲草、鱼板、山萸肉,知母等,如肺津耗伤,阴虚肺燥, 症见咽喉干欣不适,微痛,朝,咽干饮不解渴,咳嗽痰稠,乏 力,讲话费力等证,治宜滋养肺阴,生津润燥。方如甘露饮,养 阴清肺汤等。药用二冬、玉竹、沙参、逊、芦根、天花粉等。6、化痰利咽:咽喉诸症多为火热上炎,炼津成痰,即使是虚火久煎,津亏亦成痰浊,痰浊结聚于咽喉,阻遏气机,故痰浊 是咽喉诸病病理变化之果,又可成
23、为咽喉诸病的病因。故本法是 治疗咽喉病的基本治法,多与其它治法配用。痰浊结聚常见之证 是痰多黄稠,咳嗽,咽喉红肿,呼吸气促,甚至喉中有痰鸣音, 宜用性味寒凉的化痰药物,清热化痰,方如温胆汤,用瓜篓、贝 母、竹茹、母一子、射干、前胡等药物。如咳嗽痰多粘白,咽喉 肿胀色淡,多属寒痰,宜用辛温燥湿化痰药如半夏、陈皮、皂角、 天南星等。假设见痰鸣气促的重证,宜用像石、胆星、竹沥、天竹 黄等,或配用探吐法。7、解郁散结:咽喉疾病,由于七情伤肝,肝气郁滞,上 逆结于咽喉,气滞那么痰凝,痰气交阻于咽喉,症见喉中如有物梗 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饮食无阻碍,病症随情志波动而加重, 检查咽喉未见异常,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方如 半夏厚朴汤,用青皮、查的、郁金、佛手、厚朴。假设气血与痰火 凝聚,久那么结成癌瘤,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消块。可用丹桅 逍遥散。8、温阳补气:阳气虚而致咽喉病,包括肾阳虚与肺气虚。 肾阳虚,可见咽痛不适,吞咽有阻碍感,咽喉不红不肿,病症多 在上午明显,可伴面色恍白,唇淡不渴,手足途,便上等证,治 宜温补肾阳,方剂如附桂八味丸或右归丸,用补骨脂、熟附子、 肉桂、淫羊霍、肉桂蓉等。肺气虚,可见咽喉淡白,声音低弱, 声嘶,并有食少困倦,少气懒言,动那么气喘,咳嗽痰稀,自汗等, 治宜升阳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保元汤。药如黄芭、党参、白 术、大枣等。
限制150内